冬天和火鍋總是這麼配,特別是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火鍋,是相當溫馨的一件事。東莞報業傳媒集團媽咪HOME親子平臺「迎新春」第一場活動,歡歡老師就帶著小夥伴們來到東莞圖書館,跟著「捏泥王者」貓仔老師,一起捏一鍋以假亂真的火鍋。
咖喱魚丸、肥牛、去肉小龍蝦、荷包蛋、香菇……一鍋豐盛的火鍋,在孩子們的巧手下誕生,大夥開開心心地端著自己做的「火鍋」,笑著說,恨不得放進嘴裡來一口。
一個盤子兩個水杯做「銅爐」
如果你去過北京,那一定吃過北京涮羊肉,一定覺得銅爐火鍋特別帶感——銅爐中間生碳,圓環形的鍋體拿來涮肉,別有風味。
這一次,貓仔老師帶大夥捏的一系列火鍋料,就放在「鍋爐」這樣的容器裡。
什麼?買個真的銅爐來放?非也,在手工老師的世界裡,一切都可以創造出來。貓仔老師準備了一些一次性盤子,還特意挑了金色的,再準備了一些黃色的紙杯,一個紙杯在放在盤子的上面當出煙口,一個杯子放在盤子的下面當銅爐火鍋的腳——就這麼簡單,一個活靈活現的銅爐火鍋便出來了。
貓仔老師說,她做這個手工的靈感,來自自己某次吃火鍋的體驗,「就那次吃火鍋,拍了照片,突然覺得肥牛好好看,香菇青菜都好好看,於是便有了靈感。」
首先,要做咖喱魚蛋。胡蘿蔔色的捏泥直接用手搓成小丸子,這一點也難不倒孩子們,他們按著貓仔老師教的方法,一下子便捏出了一顆顆誘人的咖喱魚丸。
而後,捏的東西開始升級,肥牛、去肉小龍蝦、荷包蛋、香菇、青菜……在貓仔老師的指導下,一樣樣食材在孩子們的巧手下誕生。
肥牛看起來「像真的一樣」
在這些捏出來的食材中,最驚豔的是肥牛和香菇。
紅色和白色的輕質粘土混合,摺疊三次,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搓成圓柱形再壓平,再捲起來,僅是這麼簡單的步驟,便成了一片片讓人流口水的「肥牛片」。這操作,讓孩子們成就感滿滿。
至於香菇,用棕我的輕質粘土做個小圓,稍微壓一下,再用白色的粘土點綴,用工具刀在白色粘土上切一下,切出平時的我們切香菇時的「十字花「,頓時,香菇便逼真得不要不要的。
孩子和家長們都成就感滿滿,大家拍照、合影,相當開心。
貓仔老師說,每次看到孩子們這麼開心,她也覺得成就感滿滿——貓仔老師是在當了媽媽以後,才開始接觸輕質粘土的,結果一發不可收拾,辭職當起了專業的「捏泥達人」,並最終成為一名捏泥老師。
她說,這樣應時應季地帶著孩子們玩捏泥,「覺得自己的生活特別有意義,我也希望能夠帶著大家,捏更多東莞傳統的東西,比如東莞傳統的食物,東莞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等。」
那麼,下次我們和貓仔老師「再約」,讓她教我們捏出好玩的東西傳統食物吧。
如果你覺得我們的活動有趣好玩,可添加時報歡歡老師微信號,或關注媽咪HOME微信公眾號,一起有營養帶娃。
全媒體記者 黃佳歡/文
全媒體記者 趙浛銳/圖
全媒體編輯 賈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