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大改革來了。
咱們個人帳戶裡的錢,將直接減少一半!
不是嚇大家,最近國家醫保局發布了:
《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翻譯過來就是:
以前,單位給你交的醫保中,有一部分錢會進入你的個人帳戶。
這筆錢自由度很高,你可以拿去看門診、買藥。
甚至有些藥店,還會引誘你刷點保健品啥的...總之用起來很方便。
改革後呢。
單位給交的錢,全部進入國家統籌大池子,沒你的份了。
這樣你醫保帳戶裡的錢,自然就少了一半。
但好處也有——以後看門診也能報銷了。
最先受益的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
後續會擴展到感冒發燒等普通門診,據說至少報50%。
為什麼要醫改呢?
說白了就是,年輕人身體好、不經常看病,醫保卡裡攢了不少錢。
這個錢一直攢著,國家也動不了。
而老年人經常生病,他們的錢完全不夠用。
一旦改革,2000多億的資金就被盤活了,國家可調配的錢就多了。
這事兒是好是壞,大家看法不一,麥爺不評論。
但咱們再往深層次一想,這次醫保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醫保沒錢了。
來看第二件事。
今年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搞普惠醫療險。
北上廣深、成都、南京、長沙、蘇州...
想知道你的城市有沒有,打12333問問。
這個是當地政府和保險公司合作搞的:
在醫保的基礎上,再給你一個報銷大病的醫療險。
每年只要幾十塊,直接從你的醫保個人帳戶裡扣。
雖說錢不多,但盤子大,保險公司也樂於幹這筆生意。
甚至很多地方,還鼓勵你用醫保卡裡的錢,去買其他保險。
這在過去簡直是不敢想:被大家詬病的保險,也能登堂入室。
這也算是國家做的一次全民保險科普了。
醫保改革、普惠醫療,這倆事表面上看起來沒關係。
其實都釋放出了一個信號:醫保有點兒兜不住了。
我國醫保覆蓋率高達95%,絕對的世界第一。
但14億人要看病,擔子太重了。
尤其是到2033年,老齡人口將突破 4 億。
老年人越來越多,交社保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醫保壓力巨大。
所以,它最多也只能做到廣覆蓋,低保障。
大家都吃個三分飽,要吃好得靠自己。
所以有了醫保,還要不要保險?
答案很明確。
人人都要醫保,但也必須接受它的局限性。
看這個圖,醫保報銷起來就是:
上下左右都不報,只有中間才能報。
1、起付線
在起付線以下的費用,不報。
你自己總得出點兒吧。
這個標準各地不一樣,北京起付線就是 1800。
2、封頂線
如果封頂線是20萬,你花費超過這個數了,也不報。
除非你的城市有額外的大病補充醫療,額度才有希望再高一點。
3、自付部分
住過院的人都知道,醫保是有報銷比例的。
一般報銷社保內費用的80%~90%,剩下部分你得自己出。
一般來說,醫院越好,報銷比例越低。
4、自費部分
也就是社保外的費用,一分錢都不報!
這往往也是最花錢的地方。
一些癌症等大病,能花到上百萬,基本上都是花在了:
進口藥、靶向藥、先進的治療手段上,而這些很多都是全部自費。
七七八八算下來,真正能報銷的並不多。
這也是為什麼各地政府,都去找保險公司開發普惠醫療險的原因。
但這個保險,本質上就是百萬醫療險的閹割版。
1、百萬醫療險
如果過去你看麥爺的文章,已經買過百萬醫療險的話,就不需要普惠醫療了。
因為百萬醫療險可以報社保外 + 社保內費用,讓報銷比例接近100%。
去年的一則理賠案例:
河南的 T 先生因煤氣罐爆炸,導致全身大面積燒傷,在醫院救治 1個月,期間一直住ICU並多次手術,累計花費 70萬。
最終居民醫保報銷 15萬,百萬醫療險報 54萬,自己只自費了 1 萬。
如果你有醫保+百萬醫療險,看病報銷基本就不愁了。
當然,還不止這些。
一個成年人的完備保障長這樣:
2、重疾險
它是花銷的大頭。
都說人到中年不如狗,一旦得了癌症這些大病,雖然醫療險能報銷醫療費。
但房貸車貸還在繼續,老人孩子還要養活...
你病得起麼?
重疾險,就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患癌症等大病,一次性賠幾十萬,實用。
3、壽險
生病了,治治還有希望,畢竟現在癌症生存率還是很高的。
死,就真的死不起了。
對家庭來說,人沒了,不僅是精神和情感上的、更是經濟上的戛然而止。
實際上一份100萬保額的定期壽險,只需要幾百塊。
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這筆錢至少可以維持家庭的基本生活。
4、意外險
意外險,便宜大碗,又實用。
一年兩百多,就有百萬保額。
萬一發生意外事人不在了,或殘疾了,直接賠錢。
貓抓狗咬,摔傷燙傷等小意外,也基本能全部報銷。
說到底,醫保和保險,都只是我們用來應對風險的方式。
有人說保險騙人,甚至有人覺得交社保都是浪費。
其實這都是個人選擇。
不要任何保障,自己承擔風險,也是一種應對方式。
但有時候,有規劃和沒規劃,可能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