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試管嬰兒過程中,雖然培養胚胎不需要夫妻參與其中,但這個環節卻是最為神奇、最能體現試管嬰兒高科技的過程,一起來了解下培養鮮胚的全過程!
經穿刺引導裝置將取卵針達卵巢,通過連續吸引的負壓裝置吸取卵細胞,並立即在顯微鏡下將卵細胞移到含胚胎培養液的培養皿中,置37℃的培養箱中培養。取卵後4~6 小時採用試管嬰兒授精,18小時觀察受精情況,72小時觀察胚胎卵裂情況。
胚胎分級主要是為了評估胚胎的總體質量,讓醫生可以在周期內和周期後做出下一步的決策。這是為每個胚胎賦予科學「價值」的一種方法,可以選擇最佳的胚胎進行移植和冷凍。
卵裂期胚胎形態學評價標準:
1級:細胞大小均勻,形態規則,透明帶完整,胞質均清晰,無顆粒現象,碎片小於5%;
2級:細胞大小略不均勻,形態略不規則,胞質可有顆粒現象,碎片6%~20%;
2.5級:細胞均勻或略不均勻,形態規則或略不規則,碎片21%~25%;
3級:細胞大小明顯不均,可有明顯的形態不規則,胞質可有顆粒現象,碎片26%~50%;
4級:細胞大小嚴重不均,胞質可有嚴重顆粒現象,碎片50%以上。
1級、2級和2.5級胚胎定義為可移植胚胎。
鮮胚移植標準:無感染、OHSS傾向及特殊病史患者,第3天選擇1~2枚評分較高的可利用胚胎;有宮外孕、剖宮產及子宮發育畸形病史患者根據其胚胎情況,選擇鮮胚移植或者行囊胚培養後進行單囊胚移植。
凍融胚胎移植(FET):因特殊情況行胚胎冷凍者,於月經第2-4天進行自然周期或人工周期進行內膜準備,達標後選擇1~2枚第3天(D3)可利用胚胎或者單囊胚移植。
妊娠指標監測:移植後第14天測血β-HCG,移植後第28天及第35天可以進行B超檢查孕囊和胎心情況,胎心陽性認定為臨床妊娠。
很多做試管嬰兒的患者到了胚胎移植階段都有過這樣的疑慮,到底是移植鮮胚還是凍胚比較好?很多人都會認為試管嬰兒鮮胚移植的成功率比凍胚移植成功率要高一些,試管嬰兒鮮胚和凍胚的成功率是因人而異的,也依不同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