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起義的幕後,波蘭有自己的小算盤,而英美也為利益出賣波蘭

2021-01-14 網易

  說起1944年8月1日的華沙起義,估計很多人都要感慨波蘭國內軍的不自量力。波蘭國內軍自信滿滿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奪回華沙,然後發兵解放整個波蘭——至少也要口頭宣布解放波蘭。結果波蘭國內軍卻被德軍打了一個暈頭轉向,落得一個滿盤皆輸,成為了世人的笑柄。不過,在波蘭國內軍戰敗的華沙起義裡,在維斯瓦河浴血奮戰的蘇聯莫名其妙的被說成是看客,反倒是距離華沙甚遠的英美得了一個美名,這就不由得讓人匪夷所思了。

  那麼,到底在華沙起義的背後,都有哪些秘密呢?這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先說說波蘭國內軍這次起義,其實嚴格說,這次起義非常的荒誕,波蘭流亡政府基本上是拍腦袋決定了。波蘭流亡政府希望能夠通過這次起義一舉解放波蘭——趕在蘇軍進入華沙之前,宣布波蘭已經獨立,波蘭流亡政府恢復了自己的行政能力。波蘭流亡政府的算盤打得不錯,希望能夠用波蘭自行解放的事實以此堵住蘇聯,讓蘇聯不能夠涉足波蘭,甚至于波蘭寄望於讓蘇軍就別進入波蘭,正在向德國進軍的蘇軍都繞路去反攻德國,或者乾脆就別反擊了。


  而波蘭流亡政府的底氣來自哪呢?說實話,這底氣還真不是因為波蘭國內軍那四十多萬人。波蘭流亡政府不傻啊,波蘭國內軍之前能夠打贏,那是因為波蘭國內軍一直打遊擊戰,別看他們在波蘭建立了一個波蘭地下政府,可真要讓他們去攻打德軍佔據的大城市,那麼顯然波蘭國內軍是做不到的。如果波蘭國內軍真去攻打華沙這樣的大城市,估計結果不會很好的,墳頭草恐怕都能長個一丈二吧。

  波蘭流亡政府敢這麼做的底氣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德軍這時候真的是不行了,東線戰場上蘇軍正發動聲勢浩大的戰略反擊,疲憊不堪又缺兵少將的東線德軍實在是難以招架蘇軍的反擊,只能夠節節敗退。波蘭流亡政府和波蘭國內軍都認為這是個好機會,覺得德國人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也是在這麼一個情況下,波蘭流亡政府和波蘭國內軍都認為,波蘭人自行解放波蘭的時機已經到了,是時候幹一票大的了。


  當然了,如果考慮到波蘭流亡政府對蘇聯的敵視態度,你不能指望他們把蘇軍當做自己的底氣,蘇軍的戰略反擊充其量只能是他們可以藉助的優勢,但絕不是他們的全部底氣來源,而波蘭流亡政府的底氣,其實還是來自於英美方面。在這次起義發動之前,身處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就得到來自英美方面的許諾,英國人許諾會派出英國皇家空軍進行支援,美國人也許諾派出空降兵去華沙助戰。於是,波蘭流亡政府就信了,最後腦袋一熱就去了。

  結果我們知道了,華沙起義變得非常荒誕,英美全程沒來,沒有英國皇家空軍,也沒有美國空降兵,波蘭國內軍在華沙城裡等了兩個月,最後等來一個寂寞,只能在10月2日向德軍投降。那麼在這兩個月裡,在維斯瓦河東岸的蘇軍在做什麼呢?華沙城內的波蘭國內軍又在做什麼呢?

  答案,維斯瓦河東岸的蘇軍正忙著突破德軍在維斯瓦河上的防線,想要儘快進入華沙增援波蘭國內軍。波蘭國內軍這次起義,完全是沒有通知過蘇軍的,因此勞師以遠的蘇軍根本就不知道華沙會有這麼一檔子事。按照既定計劃,蘇軍的白俄羅斯第一、第二方面軍進攻到維斯瓦河東岸之後,應該讓部隊得到休整,補充彈藥、油料和大量渡河器械之後,才能夠對維斯瓦河進行突破。


  可現在波蘭人搞出這麼一手來,蘇聯名將羅科索夫斯基也是措手不及,只能讓部隊立刻發動攻擊。蘇軍的近衛第2坦克集團軍的第8坦克團確實一度衝過了維斯瓦河,可德軍也部署了包括黨衛軍維京裝甲師在內的三個師的強大反擊兵力進行反擊,第8坦克團無力招架德軍的反擊,只能退回維斯瓦河東岸。蘇軍再度發起大規模進攻是9月初開始的,由歸屬蘇軍作戰序列的波蘭人民軍第1集團軍和蘇軍第47集團軍為主導,一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始終得不到波蘭國內軍的配合,最後也是功虧一簣。

  那麼華沙城裡的波蘭國內軍在做什麼呢?答案是,波蘭國內軍正忙著一面對付德國人,一面對非波蘭國內軍派系的起義者進行打壓,包括但不局限於繳械、監禁、搶奪其食物,甚至直接殺死非己方派系的起義者,尤其是要消滅隸屬于波蘭人民軍的人。大敵當先,不忙著對付德國人,而是忙著搞內鬥,波蘭國內軍的舉動堪稱是荒唐無比。更有甚者,甚至對蘇軍冒死潛入的聯絡人員進行殺戮,而且這一切都是公開行為。


  這方面有許多證據,比如說,根據蘇聯聯絡人員奧列格的匯報,他在9月26日通過傘降進入華沙,成功和波蘭國內軍取得聯繫,代表蘇軍希望能夠和波蘭國內軍合作,並願意提供支援的時候,就遭遇了波蘭方面的冷遇。而且在他返回蘇軍戰線時,還遭遇了波蘭國內軍的士兵的恐嚇,揚言要殺掉他。與此同時,波蘭人民軍第1集團軍第9步兵團的士兵,也多有被波蘭國內軍處決的。這一切都是發生在蘇軍還給波蘭國內軍空投了大量物資的情況下,波蘭國內軍的態度何等惡劣,又何等荒唐,已經是顯而易見了。

  做出這麼多荒誕的事情來,難道波蘭國內軍的腦子有問題了?波蘭國內軍的腦子當然沒有毛病,相反,波蘭國內軍的腦子相當清醒,或者說是波蘭流亡政府的腦袋十分清醒。波蘭流亡政府想的可不僅僅是要解放華沙,收復波蘭的領土那麼簡單,他們還希望能夠獲得波羅的海三國的主權,又或者能夠要到更多,比如說恢復歷史上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領土範圍,那可是能東到蘇聯的斯摩稜斯克東部、西到德國的柏林。


  這一點大家不要覺得奇怪,在歐洲這種事情常有,是基於歐洲的所謂土地法理權誕生的。而且他們可以不掌握任何實際證據,或是其他道理就來宣稱,只要說得過去就行。事實上,時到今天,波蘭人還在做這個美夢,那麼幾十年前的波蘭流亡政府做這個美夢,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了,波蘭流亡政府夢想中的版圖,如今很多都在蘇聯和德國的國土裡,於是波蘭人流亡政府想了一個妙計,來一個借力打力。首先,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舉動能夠讓蘇軍不進入波蘭,蘇軍聯絡人員奧列格在和波蘭國內軍的曼達爾將軍會面時,對方也提出了這一要求,講明了不準蘇軍進入波蘭。而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也很簡單,都是他們為了自己的後續計劃做的鋪墊,之後他們就打算自己的下一步計劃了,等德國人向盟軍投降。


  波蘭流亡政府認為,只要操作得當,他們可以在法理上阻止蘇軍進入波蘭,然後坐等德國迫於盟軍的實力而主動投降。之後波蘭就會在英國方面的幫助下(波蘭流亡政府曾經和英國首相邱吉爾洽談過此事,後者同意提供幫助),通過自己的領土宣稱權拿到他們夢想中的土地。至於蘇聯?波蘭流亡政府認為,盟軍的實力強大的足以震懾蘇聯,蘇聯人只能答應他們的領土要求,否則盟軍就會出兵攻打蘇聯。(在當時這種思維很常見,巴頓就是典型,德國投降後他還想武裝德軍和蘇軍開戰)

  不過波蘭流亡政府顯然是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因為在邱吉爾眼裡,波蘭流亡政府根本不值得他和蘇聯鬧翻臉。在1943年的羅會議期間,蘇聯領導人史達林曾經和邱吉爾會面,商討有關波蘭的問題。史達林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要保證蘇聯和波蘭的邊境是1920年的寇松線。在1921年蘇聯輸掉了蘇波戰爭後,波蘭就從蘇聯這裡割了一片國土走,其邊境也越過了寇松線,這一直是蘇聯人的痛。因此1939年時蘇聯和德國合作,又重新把自己的領土推回了寇松線。如今到了1943年,史達林的要求也不多,那就是蘇聯的國土必須是寇松線。


  邱吉爾本人根本不想參與波蘭流亡政府那異想天開的計劃,但是又希望能讓史達林讓步,就藉口如果史達林這樣做,考慮波蘭是個天主教國家,英國如果不能夠保證波蘭的領土是1939年9月之前的狀態,那麼英國和梵蒂岡的關係就會惡化。這話擺明了就是個藉口,因為英國本來就無需顧慮這個事情。而當史達林對此不置可否,反問"教皇有幾個師"的時候,邱吉爾也順坡下驢,不再提及此事了。

  那麼,我們不難看出,英國在對待波蘭流亡政府的態度上是什麼樣了,英國不希望因為波蘭流亡政府而和蘇聯起衝突。想來邱吉爾和史達林的談判,美國總統羅斯福不可能不知道,那麼英美就是答應了蘇聯的條件了,開羅會議的順利進行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那既然如此,英美又為什麼要在波蘭流亡政府發動華沙起義時,英美還要許諾給波蘭流亡政府一個會提供支援的空頭支票呢?


  這個道理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考慮到英美和蘇聯的關係,如果波蘭國內軍搞出任何事情來,都可能會連帶導致英美與蘇聯的關係惡化,而英美這時候自然也不希望波蘭流亡政府搞出什麼針對蘇軍的惡性事件來。如此一來,當波蘭流亡政府提出華沙起義的計劃,並希望獲得英美方面的支持時,那英美方面自然就希望趁機削弱波蘭流亡政府,防止他們搞出什麼事情來。於是乎,英美流亡政府就開出了這麼一個空頭支票,讓波蘭流亡政府耗盡他們的波蘭國內軍,這對於英美是有利的。

  波蘭流亡政府的小算盤打得響,幻想自己能夠在盟軍、蘇聯和德國這三個雞蛋上跳舞,通過一連串借力打力的方式,獲得他們理想中的版圖。殊不知,英美兩國只是拿他當個小丑看罷了,說提供支援也只是騙波蘭流亡政府而已。可笑的是,波蘭流亡政府竟然真的信了,而且直到戰敗的時候都不認為自己被騙了,還在傻傻等待英美方面的支援,但對近在咫尺的蘇軍則選擇視而不見。事實上,當時也只有蘇軍處於擊敗德國這個大目標上,為波蘭國內軍提供了援助。


  我們完全可以這麼說,當時真正出賣了波蘭流亡政府和波蘭人的,其實是英美兩國。但耐人尋味的是,波蘭在戰後對此視而不見,直接把髒水潑到血灑維斯瓦河的蘇聯身上,這就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了。至於英美方面在戰後一直宣稱,是他們冒死支援了華沙起義,蘇聯人什麼都沒做,這也是個可笑的說法,因為當時英美沒有一架飛機出現在華沙上空,出現的只有蘇軍的飛機。或許,英美的飛機都是光學隱形,或是另外一個世界線的吧,否則,怎麼當時在華沙城上空沒看到他們的飛機呢?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蘇聯歷史檔案選編》

  《華沙之戰》

  《華沙起義1944》

  《不折之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二戰中,蘇聯為何要對波蘭趕盡殺絕,不發一兵支援華沙起義?
    這些被處決的波蘭戰俘中,有波蘭軍官,有波蘭大批知識分子,蘇聯將他們認定為威脅蘇聯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敵人。 扶持波蘭的左翼勢力 雖然蘇聯和波蘭都是納粹的受害者,但蘇聯並不想看到波蘭人獨立。波蘭如果能在戰後建立一個與蘇聯政治屬性和對外傾向一致的國家,才最符合蘇聯的利益。
  • 華沙起義失敗,主要原因在于波蘭自己過於冒險,並非蘇聯見死不救
    1944年8月1日,波蘭地下抵抗組織在華沙發動起義。不過這場起義在經過63天的戰鬥以後,最終以失敗告終。波蘭地下抵抗組織損失慘重,有1.8萬抵抗組織士兵和25萬平民死亡,華沙也幾乎被夷為平地。波蘭和西方國家經常把華沙起義失敗歸咎於蘇軍見死不救。
  • 1944年華沙起義蘇軍隔岸觀火見死不救?蘇聯:不好意思這鍋我不背
    蘇軍和英美盟軍東西對進,西線盟軍在朝法國腹地推進,東線蘇軍也已經打到了華沙城外的維斯瓦河岸邊。 所有人都以為德軍快完蛋了,流亡的波蘭統治者也這麼認為。 於是,在1944年8月1日,淪陷了將近五年的波蘭首都華沙,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起義。但兩個月後,轟轟烈烈的起義卻失敗了。
  • 波蘭民眾上街點燃燃燒棒 紀念華沙44年起義
    波蘭民眾上街點燃燃燒棒紀念華沙44年起義 (1/3) "← →"翻頁
  • 波蘭華沙起義:約5萬波蘭抵抗軍展開自由之戰(圖)
    70年前的8月1日,數十萬波蘭國內軍戰士和平民在中歐名城華沙舉行大起義,與窮兇極惡的納粹軍隊激戰63天,雖然最終功敗垂成,但仍彰顯了「波蘭永不亡」的精神。  政治要求華沙舉事  1939年10月,納粹德國完全佔領波蘭後,發起旨在粉碎波蘭民族精英,徹底奴役該國人民的行動,代號為「塔能博格」的蓋世太保別動隊到處搜殺波蘭精英人士,同時將波蘭最精華的波莫瑞、西裡西亞等地直接劃入德國版圖,剩下的部分則變成「波蘭被佔領區總督管轄區」,實施殘酷的軍管統治。
  • 背景資料:波蘭首都華沙
    波蘭首都華沙(Warsaw)位于波蘭中部平原,維斯瓦河由南向北縱貫市區。它地勢低洼,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平均降水量為500毫米,是波蘭的魚米之鄉。人口161.5萬(2001年),面積485.3平方公裡。     華沙古城初建於十三世紀,當時是維斯瓦河上的一個中世紀市鎮。
  • 【波蘭印象之二】華沙城裡訪名人
    文/志 石在華沙,除了華沙起義紀念碑、猶太人區紀念碑等深刻二戰印記的景點外,還有許多與名人相關的景點。尼古拉·哥白尼是文藝復興時期波蘭數學家、天文學家,他提倡日心說模型,提出太陽為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臨終前發表的《天體運行論》一般被認為是現代天文學的起步點,對推動科學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世界城市志;波蘭第一大城市華沙
    (波蘭是孫子兵法所說的「交地」,交通要道,歷史上俄羅斯帝國同歐洲列強屢次在此發生戰爭。)歷史名城華沙,從公元10世紀起華沙就有居民點,13世紀建城,15世紀城市有了一定的規模此後一直都是波蘭最大的城市。
  • 波蘭紀念華沙起義73周年 民眾燃放焰火
    波蘭紀念華沙起義73周年 民眾燃放焰火
  • 巴爾幹半島之旅二走進波蘭遊波茲南攬勝華沙
    兩周後的9月17日,蘇聯趁火打劫,從東部進入波蘭,佔領了寇松線以東的全部波蘭領土,有大約25萬走投無路的波蘭軍人選擇了向蘇維埃政權投降。經過篩選,有2萬多名入伍前為專業知識分子、社會精英、甚至是民族英雄的波蘭軍官被列入「黑」名單。
  • 看圖旅行-波蘭首都華沙
    柱頂塑像是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齊格蒙特三世。他父親為瑞典國王約翰三世,母親是波蘭人。約翰三世死後,齊格蒙特三世繼位成為波蘭國王,並且瑞典議會支持他繼承了瑞典國王的王位。1599年7月24日,齊格蒙特三世的瑞典王位被廢黜。1596年,他把波蘭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1632年4月19日在華沙皇室城堡中逝世。老城集市廣場。
  • 波蘭新電影之一,精彩的二戰大片《浴血華沙》
    《浴血華沙》藍光版長度是124'46",剛好符合好電影很多是超過2個小時的老K定律!資料來自豆瓣2014年的波蘭電影《浴血華沙》之口碑比較出乎老K的意料,沒想到如此打動我的一部精彩二戰電影,竟然會有截然不同的、兩極分化明顯的評價,肯定的自不必說,點黑的則多半集中在影片出現的超現實場景和慢鏡上。
  • 波蘭首都華沙遊記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幾乎燃燒至華沙的每一寸土地,當年能工巧匠們精心雕砌的作品在一瞬間蕩然無存,無數的歐式建築崩塌,華沙被夷為平地。1945年戰爭結束,華沙重建,為了緬懷歷史,波蘭政府在試圖建設一座現代化城市的同時也恢復了華沙古城的舊貌,因而形成了現在老城與新城的布局。酒店坐落在老城的一隅。
  • 華沙起義期間,華沙是如何被納粹夷為平地的
    1939年9月1日,德國不宣而戰入侵波蘭。 圖片來源:波蘭華沙起義紀念館、卡廷博物館「波蘭與中國在二戰期間的命運非常相似,均遭受過納粹的踐踏,同時中國和波蘭兩國人民在國家興亡之時總會奮勇反擊,中國有臺兒莊見證者抗戰的歷史時刻,而波蘭有華沙見證者人民起義的悲壯一刻,」蔡夢靈提到這次展覽的意義。
  • 二戰中的悲情波蘭,與華沙一同陷落
    波蘭裔英國歷史作家亞當·扎莫伊斯基以生動和充滿激情的方式鋪展開這部歷史畫卷,分析講解波蘭歷史中的諸多史實,並將其置於更廣闊的國際背景之中來討論。之後,作者走入當代,為讀者展示了在波蘭人民歷盡艱辛重獲獨立與統一之後,又在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過程中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 波蘭首都華沙:揮別悲情 現代都會風情呈現(圖)
    在二次大戰末期,華沙舉行反納粹佔領者起義,結果起義失敗,希特勒下令把華沙從地球上抹掉,古城因而有90%被毀。戰後,波蘭人展開了重建華沙的工作。到1966年,所有舊城的紀念建築都依照14至18世紀原樣重新修建,並且擴建了新城,使得這座18世紀末歐洲最大的城市裡呈現出現代都會的風情,獲得了「東歐小美國」之稱。
  • 波蘭華沙大學
    波蘭●華沙 院校簡介 華沙大學是波蘭最大的大學,也是波蘭最好的兩所大學之一。從2018年3月開始,該大學屬於4 EU +聯盟,在歐盟委員會宣布的競爭中擁有歐洲大學的地位。
  • 波蘭音樂家蕭邦:生於華沙,靈魂屬于波蘭,才華屬於世界
    1830年,那個陰雨綿綿的日子,有一位瘦弱的男人,眼含熱淚,戀戀不捨地離開了自己的祖國波蘭。「波蘭,我的祖國,無論我在何方,你永遠在我的心裡。」俄羅斯派出軍隊前往波蘭進行了殘酷的鎮壓。這次起義最終失敗了,蕭邦就此上了黑名單。蕭邦的父親建議蕭邦暫時離開波蘭,先呆在國外避避風頭。很多朋友也勸蕭邦儘快離開波蘭,保存自己,等待黎明。
  • 蘇聯軍隊,波蘭華沙起義後,不動兵看著起義失敗
    在1944年初,波蘭曾進行了「風暴行動」。他的目的是收復波蘭,計劃則是,首先在靠近蘇軍的方向上,發動大規模起義,然後在蘇波舊國境線至維斯瓦河之間攻擊德軍,最後在波蘭全境發動起義,趕走德軍。其實,這個計劃是非常高明的,但是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蘇聯的存在困擾著波蘭流亡政府。波蘭和蘇聯有很深的仇怨,雙方可以說是有切齒之恨。而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中就有一個波蘭第一集團軍,這也讓波蘭流亡政府非常起疑。
  • 華沙PK克拉科夫,波蘭兩大城市你選哪個?
    華沙,圖源:Kristi Blokhin華沙VS克拉科夫 民俗篇在波蘭,各個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典型服飾,華沙和克拉科夫自然也有他們的民間服飾風格。這些服飾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穿,而是在民間節日、婚禮、宗教節日、豐收節和其他特殊場合穿。在克拉科夫,他們頭戴裝飾有緞帶和孔雀羽毛的克拉庫斯卡帽(krakuska),繫著裝有金屬環的皮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