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學前,你對留學生活有著怎樣的想像和憧憬呢?
或是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同學一起愉快地玩耍學習,從磕磕巴巴的英語表達到能自如地談笑風生;又或者能有幸遇到幾位中國小夥伴,過年一起吃頓自製的年夜飯,在異國的土地上一起結伴扶持……
只不過,真實的情況或許會出乎你的意料,比如當全班只有你一位中國人,或者放眼望去全是國人的時候……
1.班上唯一的中國人
如果全班只有你一名中國人,大概率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
口語突飛猛進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你的口語和肢體語言會得到極大的鍛鍊。
@rktzhg:
練口語練聽力,英語水平飛速提高,還可以交很多外國朋友。
@小太陽:
在英國讀法律的時候,是班上唯一的中國人。但是我感覺沒啥毛病啊?照樣八卦照樣皮。口語水平直接飆升,當然也得益於沒有眼高於頂的那種同學。
@越小阿岑:
班上只有1個中國人,就是我,而且我的英語很一般。每節課基本2小時有1小時是純discussion,半學期之後感覺和我比較熟的小姐姐看手語猜詞的能力提高了不少……有時候我說幾個單詞都能get到我想說啥,幫我補全。
2.孤獨如風,常伴吾身
雖然語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揮之不去的孤獨和寂寞也難以忽視。只不過,調整好心態,就也能結交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好朋友。
@豆漿油條1213:
在國外學的IT專業,女生,感覺周圍的人都很紳士,就是沒有人和你一起上廁所……其實還是比較孤單吧。
@Cindy9796:
剛開學的時候,上seminar沒人來和我坐一桌,每次都被老師安插到別的組,後來和黑姐玩熟了,連帶臉熟了幾個同學,結束了孤家寡人的日子。坐在桌子前,同學進來了一個又一個,快上課了都沒有坐我這張桌子。開始總是有點點失落,後來每次討論完也能認識幾個同學,其實還是要自己主動一點,不要總是縮在角落。
@ZYBonnie:
在澳洲學pr&ad,真的完全沒有亞洲人。開始我總是默默蜷縮在角落,奈何每節課都是全班一起討論。現在發現好像老外也挺好的,不但積極性高,還會不停地鼓勵我多說話。
3.形象突出
不過,作為唯一一個中國留學生/亞洲學生,你也會給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逃課就別想了,被點名更是常事。
@彎耳_:
唯一的亞洲人,被老師打了「又乖又聰明」的tag,不用被檢查西語作業,演講放水給全班最高分,缺點是關注點太高,容易被叫回答問題。
@小猩猩洗澡:
本專業第一個外國人。上課太突出了,所以每次坐在第一排最明顯的位置。有一次位置被別人佔了坐在了第三排,下一次課教授找我問:你上節課逃課了吧?
我說:沒有啊,我在第三排……
@風鈴紫月:
本科的時候,整個專業就我和我朋友兩個亞洲面孔,上課從不敢缺席和遲到,老師一眼就會發現我倆——兩個亞洲女生,一個黑頭髮,一個黃頭髮。教授每次講到中國的內容,就cue我倆,問我們講得對不對。我倆的名字也是教授死亡題,從來沒說對過,我們已經默認老師說的奇奇怪怪的名字就是我倆了。
4.神秘東方古國的形象代言人
對於十分好奇神秘東方古國的歪果仁們來說,你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
@一個折妍:
在美國交換時選的課班上,基本都是就我一個中國人。講全球問題的時候老是被CUE(其實就是老師和同學都很好奇中國到底是什麼樣,中國人到底怎麼看待自己的國家的),然後被誤解的時候一定要舉手澄清!我們不那樣!大部分的同學都很友好,也很有好奇心。
@是小葫蘆呢-:
哇真的特別爽,就像全班的寶,你說啥都對你說的內容特別感興趣。
@淇木:
關鍵是經常會被cue到一些敏感話題,比如如何看待copy,逃課一類的字眼,老師有意識會點名提問。但我太開心了,終於有機會向各國學生explain真實的情況,客觀公正地來說,雖然一個人代表不了所有人,但他們就是會從你的談吐和相處中了解中國。I am pride to be the only one in our class!
5.班上全是中國人
當然,在國外留學,也很有可能遇見另一種情況:全班都是中國人…
走進教室,放眼望去都是熟悉的中國面孔,會不會內心有一絲懷疑:好傢夥,我飛機坐反了?
@做作王子:
我在攻讀電氣專業,全實驗室好像除了一個中東的妹子全是中國人。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講師副教授教授全是中國人,開組會直接中文……院長也是中國人,還是我老鄉。還有一段是我聽說的,一個同學高中就來澳洲了,選外語選的是中文,然後,一群中國高中生聽一個澳洲白人老頭講中文……老師調皮的在ppt裡加了這麼一個圖。(當時朋友圈刷屏了!)
上課小組討論,邊上同學講著講著講了中文……感覺不是留學,就是在國內上外教課。
@茉莉-Anna:
學翻譯碩士,班裡29個全是中國人,仿佛沒出國一樣。我為了能和外國人說上話,用了無數個方法。
6.讓歪果仁不出國門就體驗留學
@商科狗Brownie:
上語言班第一天所有人集中到大lecture的教室,滿場都是中國人。前面倆荷蘭人環顧四周,說了句:「China,powerful country」。
@鄧笑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商學院的歪果仁都被我們逼到什麼程度?每個人都有微信!每個人!小組第一次見面,大家都掏出手機掃一掃。一看:誒?還有一兩個歪果仁,怎麼辦?歪果仁看了看我們,露出理解的微笑,掏出手機:「Oh I have WeChat!」真是好貼心啊!我一開始還覺得原來wechat已經這麼international啦!好厲害哦!結果發現,好像有且僅有商學院的歪果仁有微信。東西丟了尋物啟事也是這樣,有中文甚至還有二維碼……
@Faye Qing:
在英國讀商科,感覺英國人在出國。
@甜七七不是_甜唧唧:
語言班結束,同班的泰國哥已經可以聽懂簡短的中文。
7. 意想不到的好處
@Kira wa Kami da:
澳洲某八大商學院的會計專業,學生90%以上是中國人,老師一半是中國人,我的導師也是中國人,所以討論的時候也就直接說中文了。不過因為這樣,也能更順利地做中國股市的實證研究,導師懂中國股市,也可以直接讀中文文獻和原始數據。
@ 金嘉偉:
我所在的專業不至於那麼清一色,但目測也有八成左右是國人。去年除夕時,周三下午本來應該是兩門課程,四個課時連上。那天下午,第一門課的老師有事要早退,第二節課不上。但是大部分人還得待在同一個階梯教室,因為還有第二門課要上。那這中間的一節課怎麼過呢?
是的,大家一起在某階梯教室裡看YouTube上的春晚直播,而班上的歪果仁全都遁去商學院底樓買咖啡了……
不少同學都會懷揣著夢想出國留學,出國後的實際情況卻可能與想像完全不同。
但不論怎樣,勇於接受和適應環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總能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
祝大家都能早日實現願望!
好啦,今天小小途的分享就到這咯,歡迎來評論區嘮嘮嗑.
聲明:部分內容和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小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