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著各種各樣的遇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那麼,1901的家長孩子們遇見了來自澳洲的「洋娃娃」們,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我從早晨接待馬修到下午送他回,幾乎用英語和他說了半天話,也差不多做了半天的翻譯。這讓我明白:只有多去學習知識,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會派得上用場。所以,我以後會全方面發展,做一個優秀的中學生,做最好的自己。
今天好想好想和「洋娃娃」聊天啊,可惜我的英語不行,他的演講我聽不懂,朱老師和他交流的話我更聽不懂了。瞬間覺得,我一定要把英語學好,不然隨時帶個翻譯機還是很麻煩的。
語文課上,朱老師用流利的英語和外國同學交流著,外國人很大方地向我們介紹他的學校和初次來到中國的感受。我感受到祖國的美好與強大,我愛祖國。
今天是陽光燦爛的一天,早就聽聞澳大利亞學生要來我們學校,一顆心早已蠢蠢欲動。一大早那位外國男生便在一群「保鏢」男生的簇擁下走進了教室,頓時班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像是看新物種一樣,齊刷刷投去好奇的目光。大家爭先恐後地把自己精心準備的小禮物送給那位同學,他顯然很激動,不停的用中文說著「謝謝」,儘管聽上去有些彆扭,但大家都快樂極了。他叫馬修,他有漂亮的藍眼睛和澳大利亞人特有的白皮膚。他與我們一起上課,一起運動,一起玩耍。一天的時光是短暫的,外國學生的離開也是悄無聲息的,從社團課回來就不見他的人影了,教室裡一切如往常一樣,但這位可愛大方又堅強的洋娃娃卻在我的心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我相信我永遠不會忘記這特殊的一天。
最難忘的是馬修用純正的英語教我們讀《新概念英語》。一天的時間好短暫,還沒熟悉就要說再見,但我種下了一個願望,明年暑假我要參加修學旅行,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其它國家的風土人情!
一開始並未注意外國友人馬修有腿疾,跑操時才發現,但他仍然堅持加入我們的行列,和我們一起跑步。儘管他跑得並不快,但每一步都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全班都很感動,等他到終點線時,迎接他的除了笑臉就是經久不息的掌聲。他的身體雖然殘疾,但他仍有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他和其他健全人其實是一樣的。我們敬佩他!
今天的語文課很特殊,常規的課前三分鐘演講結束後,朱老師竟然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和馬修交流,聽得我們目瞪口呆。在朱老師的邀請下,馬修竟然走上了講臺,也加入了我們的課前三分鐘演講,原來我們以為教語文的朱老師是「青銅」,哪成想竟然是個「王者」。雖然我們聽得不是很懂,但看朱老師與馬修談笑風生的樣子,我們也很歡喜。教室裡笑聲一陣陣,掌聲一波波,真美好。我好像越來越佩服朱老師了,看來真的是「技多不壓身」啊!
馬修剛來教室時是靦腆的,後來接受到我們的禮物,感受到我們的熱情,又加上朱老師的開導,他便不再那麼拘束,臉上的笑容也瞬間多了起來。每日的跑操朱老師都全程陪同,今日馬修來了,偏偏朱老師去參加一個短會。好在體委朱毅很能幹,他看到馬修腿腳不便,特地放慢了全班的速度,乃至全初一年級的速度。馬修一直在用中文說「謝謝」!我想他一定能感受到大中國的熱情,大東國的熱情!
馬修走路似乎有些特別,左右小腿粗細也不一樣,我們猜他是右小腿肌肉萎縮,但不敢問,怕傷了他的心。朱老師:不要提及別人的短處,要與一顆常人之心對待他。體育課時,我們不讓他跑步,可他卻在那裡堅持,當他在結束後在手機翻譯軟體上打出「我有殘疾」四個字時,我們的心都突然一緊,有些心酸,但更多的是感動。我們給予他最熱烈的掌聲,並每個人用英語鼓勵了他,讚美了他!事後通過聊天才知道,他的家庭也不順暢,甚至算是悲慘。再次看他純真的笑容,我實在無法想像他有如此的強大。快樂地活著吧,高興地活著吧,雖然我們屬於不同的國度,讓我們朝著同一個太陽微笑吧,因為這是每個生命都應該享有的權利!
我家來了個「洋娃娃Tyzack」
作者:蔡祺航媽媽陳飛飛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澳洲的交流生要來我家了。我內心無比忐忑,最關鍵的問題,大家估計都猜到了,我的英文不過關啊……一整天我都在搜腸挖肚,想把我熟知的英文都再次在腦中複習一遍,甚至連見面打招呼都想好了:Hello,nice to meet you!Welcome to my home!
終於我們見面了,當他推開門的一剎那,我見到了他。沒有我想像中那麼高大,沒有我想像中的粗狂和外放,他是一個白白淨淨的又有點羞澀的小男孩。他長得特別好看,長長的睫毛下,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透露著對我們的友善和那一丟丟的怯意,最特別的當屬他的頭髮了,黃色的頭髮中,有兩撮長長的小辮兒,肆意揮灑著他的活力。他從不吝嗇自己的笑,即使露出牙套,他依舊自信滿滿的。就是這一瞬間,我滿腹的對白,全部忘光,唯有尷尬一笑,並說道:Hi!他也點頭應和著。老天知道,我有多窘迫!
蔡爸懂英文,是我們的翻譯,從他口中我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漢森,他為我們帶來了家鄉的糖果和自己外婆做的手辦,我還知道了他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在他給我們講自己的家庭時,他滿臉驕傲!吃飯時間到了,他的飲食習慣和我們不一樣,比如他會吃白飯,再吃牛肉,而我卻是牛肉拌飯。他不喝青菜湯,我卻最愛喝。他用刀叉盤子,我用筷子和碗。最讓我覺得不好意思的就是特別好吃的時候我會嘖嘖讚嘆,蔡爸當時就說:「你看,他們吃飯幾乎沒有聲音的!」我立刻正襟危坐,說了聲:「I'm sorry!」漢森聽了,哈哈大笑起來,我回應道:「Sometimes I very crazy!」可能就是這麼簡單,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一段不符合英語語法的對話,拉近了我們彼此。我們從互誇模式,自由切換到互懟模式。他給我聽堂姐的歌曲,給我看他學寫的中文。熟悉彼此,也從現在開始了……
第二天的晚上,我們一起去了必勝客。在車上他會和著音樂節拍用手打著節奏,在地庫,他會跳起身體碰觸天花板,在電梯裡,他輕哼音樂舞動身體。我們都被他逗的捧腹大笑,我們知道他真正地融入了我們的家庭生活。圍坐在一起吃飯時,他會和我分享他點的牛排,會向服務員道謝,他能根據我的中文了解到我想說什麼了,一切都讓我們覺得他特別優秀。
吃到一半,他終於對我們說出了憋在心裡好久的話,他說,他其實不叫漢森,他叫泰扎克,我們叫的是他姓而已。我學習著他名字的正確發音,立刻伸出手道:Tyzack ,nice to meet you!他還給我們取了英文名字,凱特,傑夫!我心想:這就當作咱們第一天真正的認識吧,「洋娃娃」!
「洋娃娃」來我家,他給我們帶來了不僅僅是歡樂,更有中外文化的交流,一切才剛剛開始,故事未完待續……
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著各種各樣的遇見。孩子們遇見馬修,發現了馬修的樂觀與堅強;發現了老師同學的優點和特長;發現了自己的短板與不足;發現了祖國的強大與繁榮;發現了未來的目標與美好。家長朋友呢,不也是在這次遇見中發現了中澳的差別,發現了孩子的不同,發現了更多的美好嗎?
遇見仿佛是一種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美好的開始,感謝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