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回報社會,熱心幫助他人。今年45歲的吳雪珍曾經是大武口區青山街道辦事處漢唐社區的一名網格員。2015年,榮獲我市第五屆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如今,已經離開網格員崗位的她仍然堅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著新時代道德模範的責任與擔當。2012年9月,經過大武口區青山街道辦事處漢唐社區層層選拔,吳雪珍成為一名社區網格員。「社區工作繁雜瑣碎,看似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能把每件小事處理好,就相當於做成了大事。」儘管社區網格員的工作十分平凡,吳雪珍卻不敢掉以輕心,經常警示自己要將社區的小事當成大事來處理。吳雪珍服務的金城巷棚戶區和液化氣公司家屬樓是兩個開放式小區,流動人員多、出租戶多,加上無物業管理,出現了各種問題。為儘快掌握負責小區情況,吳雪珍放棄了休息,在工作8小時之外加班走訪入戶。為提高工作效率,吳雪珍按照出行規律,將居民分為「上班族」「老年族」等。對於「上班族」,她利用休息時間上門服務;對於老年人家庭,避開早上老人晨練和買菜的時間以及午休時間。很快,吳雪珍就掌握了兩個小區的第一手資料,成了名副其實的網格「活戶籍」。由於經常上門經常服務,居民感受到了吳雪珍對他們的重視與關心,因此也親切地稱呼她「吳管事」。
吳雪珍在生活和工作中一直堅持「腿勤、嘴勤、手勤、腦勤」的原則,特別是在漢唐社區擔任網格員期間,無論寒風凌厲還是烈日炙烤,她每天都會到自己管轄的兩個小區裡走一走,和居民聊聊天,及時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求。有一次,液化氣公司家屬院4號樓的居民反映,該樓棟化糞池需要清理。了解情況後,吳雪珍組織居民開協調會,最終決定由每戶居民出資50元進行清理。為儘快開展清理工作,吳雪珍加班加點上門逐戶收費,其中有一戶居民常年不在家中,她前後3次登門,終於在醫院找到這戶居民,將費用收齊。因為將居民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來盡心盡力處理,在擔任網格員期間,吳雪珍的工作受到了社區和居民的肯定與讚揚,2015年,吳雪珍被評為我市第五屆道德模範。2017年12月份,因為家庭原因,吳雪珍辭去了漢唐社區網格員的工作。目前,吳雪珍在大武口區一家五金電器商行工作。雖然服務對象從社區居民變成了顧客,但吳雪珍的初心並沒有變。工作的時候,她總是熱情周到;遇到顧客反映問題,她總是面帶微笑,輕聲細語地進行解釋;看到顧客拖帶重物,行走不便,她會主動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有人口渴了,她會送上一杯熱水;有人累了,她會將其請到自己的椅子上坐下休息。
看到吳雪珍事無巨細地幫助別人,同事都勸她:「那麼多人,又不是什麼重要的事,讓他們自己解決吧。」而她卻說:「出門在外難免有不方便的時候,對我們來說這只是小事,可能在人家那裡就是一件大事了,能幫助別人,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收穫。」(記者 郭靖)
【來源:石嘴山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