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7月中旬,全國所有中小學生都開啟了暑假模式。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暑假無疑是一個特殊的假期,雖然有諸多不便和限制,但同樣也可以過得豐富多彩。
暑假期間,歷來事故多發,安全防範無疑是第一條。7月6日下午,河南省濮陽發生一起3個孩子滑入魚塘的溺亡事故;7月9日,廣東湛江8名學生考試結束後去海邊玩,1人被浪捲走失蹤;7月12日,溫州市永嘉縣一個13歲的女孩被吸進排水管道身亡……短短幾天,頻頻發生安全事故,這也提醒我們必須警鐘長鳴,做到切實防範未然。此外,在疫情防控仍不能放鬆警惕的情況下,還必須多長個心眼,時刻繃緊個人防護這根弦,原則上不前往國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
暑假也是調整身心、開拓視野、提升學習的好時機,如何合理安排好學習生活,度過一個安全、愉快而又充實有意義的假期生活,是所有孩子和家長的必答題。
比如,可以多讀些好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時,一本好書可以對人生產生不可思議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僅僅為4.65本,近四成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較少。愛上閱讀,理應從娃娃開始。趁著暑假,讓孩子多讀些好書,這是關乎靈魂滋養和人格修養的大事。
又如,可以與父母長輩多溝通交流。情感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人類社會得以和諧相處,不斷進步的精神支柱。有人說:20世紀是人與機器爭體力的競爭,人創造了機器,也敗給了機器;21世紀則是人與電腦爭智力的世紀,人創造了電腦,也在很多方面敗給了電腦。21世紀的人若不想被電腦取代,除了必須富有創造精神外,還必須要有高情商或者說有和諧情感。因此,與父母長輩多溝通以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是不可或缺的,而假期當然是增進情感溝通的絕好機會。「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交流中說不定還能收穫一些意外的驚喜與收穫。
還有,假期也是深刻反思調整自我的大好契機。「吾日而三省吾身」,及時反思與總結是繼續前進的重要保證。通過深入回顧一學期以來的成敗得失,進而總結出經驗教訓,完全可以更好地改進學習方法,尋求更大的突破。
「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一旦無法明確自己的人生價值與學習意義之所在,便會失去學習的動力與激情。因此,對於這部分同學而言,當務之急便是利用假期靜下心來深刻地剖析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自己激情滿懷地投入到學習與生活之中。
將近兩個月的暑假,看起來似乎挺長的,但因為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實際上並不長。研究表明,暑假生活的內容及豐富程度對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能力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殊的假期,只要扎紮實實做好該做和能做的事情,同樣可以過出特別的意義,收穫滿滿。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