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富肖永明:從飯店老闆到鉀肥大王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青海首富肖永明:從飯店老闆到鉀肥大王

  四川商人在格爾木開飯店,跨界鉀肥曾獲當地政府支持;運作巨龍銅業裝入上市公司

  8月30日,青藏高原腹地格爾木,一個名為「小小酒家」的門面坐落在當地希爾頓酒店大樓下。初來乍到的外地人可能會試圖推開門進去就餐,但這個「飯店」既無廚房、也無就餐場所,它的主人,是青海首富肖永明。

開在希爾頓酒店大樓下的小小酒家,僅有門面,沒有營業場所。

  肖永明,四川人,上世紀90年代到格爾木打拼,開了一家名為「小小酒家」的飯店,其後跨界,成為鉀肥大王,通過上市成為身家超200億的青海首富。最近一個多月,肖永明正試圖將手中的銅業資產裝入上市公司藏格控股。

  據新京報記者調查,肖永明的財富傳奇頗多曲折,他來自四川安嶽,父親是當地知名商人,肖永明十幾歲就隨父經商,後來到格爾木,在當地政府、銀行支持下崛起於鉀肥行業。中途雖有曲折,但肖永明仍將一批優質國企收入麾下,如今已成為全國第二大鉀肥企業。

  藏格控股280億併購「縮水」

  9月3日,藏格控股公告,公司擬調整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方案,即收購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51%股權,待相關工作完成後,公司將再次召開董事會審議本次重組的相關事項,披露本次重組報告書及其他相關公告。

  此前的7月15日,藏格控股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發行股份收購巨龍銅業100%股權,後者暫作價280億元。巨龍銅業的淨資產預估值為280億元,較所有者權益20億元增值 260億元,增值率1300%。

  本次重組方案主要調整的內容包括:藏格控股以發行股份方式向交易對方購買其持有的巨龍銅業51%股權,巨龍銅業100%股權暫作價為180億元,本次購買51%股權的暫作價為91.8億元。

  高溢價重組計劃大幅「縮水」背後,是巨龍銅業近年持續虧損。2016年-2017年其淨利潤分別為-1.3億元和-1.5億元,今年上半年為-9523.78萬元。

  重組方案顯示,本次重組擬置入資產短期內無法達產,在投產前,標的資產無法實現盈利,甚至出現虧損。

  9月3日,藏格控股公告稱,公司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正式方案尚需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且需經中國證監會併購重組委審核,取得中國證監會核准後方可實施。

  此番資本運作如若成功,將意味著在國內第二大鉀肥企業藏格鉀肥注入藏格控股(原證券簡稱金谷源)後,擁有國內最大銅礦的巨龍銅業也將注入這一上市平臺,而這兩大資產的實際控制人均為肖永明。

  2018年胡潤百富榜上,肖永明家族以210億元財富,名列青海首富。巨龍銅業的資本運作,將助推肖永明的財富進一步膨脹,這個來自四川的飯店老闆,正崛起為青藏高原上身家最高的富豪。

肖永明發家之地,安嶽縣石羊鎮永鴻實業,現肖永明之父仍在此。

  出身四川小鎮,17歲幫父親打理生意

  距四川省會成都以東140多公裡,一個名叫石羊的小鎮坐落在丘陵深處,這裡屬於資陽市安嶽縣。一年前,這個小鎮出名了。

  2017年10月,一架直升機在這裡緩緩降落,飛機上走下幾個人,被等候的汽車接走。隨後,「國慶高速太堵?資陽男子直接開直升機回家」的照片紅遍網絡。而直升機的主人,就是出身於四川安嶽石羊鎮的富豪肖永明。

  近一年過去,石羊鎮的老王(化名)對直升機仍有印象。在石羊鎮鎮東馬路邊,他指著一片水泥空地說,這就是肖永明所乘直升機的停機坪。

  走過停機坪幾十米,馬路左手邊坐落著一座小橋,名叫啟元橋。據當地媒體報導,這座小石橋是肖永明所修建。

  走過小石橋,穿過蜿蜒的山中小路,步行約20分鐘左右,就到了肖家的老宅。記者看到,老宅完全保留著傳統中式建築風格,房屋大門緊鎖,屋內幾乎清空。據當地人說,這裡就是肖永明父親肖方林的老宅,他現在在石羊鎮居住,已不在村裡。

  老宅大門上,掛著安嶽縣公安局給「肖氏方林全家」的大匾,提醒來客這一家族在當地的不菲聲望。

  自小看著肖永明長大的村長告訴新京報記者,肖永明的父親肖方林沒讀過書,但當過生產隊長,常常跑合同、給村上拉肥料,還被批走資本主義道路。村長回憶稱,改革開放後,肖方林做風箱、算盤,還有麻繩,全國各地都有銷售,永鴻塑料廠就是他一手做起來的,到上世紀90年代生意已經做得很大。

  在石羊鎮上,肖永明的永鴻實業修建了五層的辦公樓,在小鎮上格外顯眼,樓後面就是車間。新京報記者在樓內看到了肖永明的父親肖方林,其身體狀況不佳。即便有當地熟人介紹,一位自稱是親屬的年輕男子仍然拒絕了新京報記者的溝通和採訪。

  根據公開簡歷,肖永明1964年7月出生,1981年至1995年任安嶽永鴻塑料廠副廠長。這意味著,17歲的肖永明就開始幫助父親打理生意。

  村長說,肖方林有五個孩子,肖永明是老大,從小學習不好,很調皮,從學校畢業後就跟著父親做生意,全國各地跑,後來去了格爾木開飯店,又搞了鉀肥。

  如今,早已發家的肖永明對老鄉很大方。村長告訴記者,肖永明每年都會回村裡,每次都給其生產隊的老人一千塊錢,小孩給四百,排隊發錢。自從肖永明在格爾木發家後,村裡有幾十號人都去了格爾木,在肖永明的廠裡工作,不少還負責管理。

  據報導,肖方林曾兩次動員兒子肖永明,分別捐資5000萬元、1450萬元,修建「方林中學」和石羊中學、石羊小學教學樓。不過,一位石羊中學負責人並不願過度談及這次捐獻,他表示,「一直沒有到位」。

  從格爾木飯館老闆到跨界鉀肥

  有媒體描述說,上世紀90年代,凡是來過格爾木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小小酒家,它是當年格爾木餐飲業界的一個標杆。而就是一家小飯館,改寫了格爾木四川商人的財富史。

  8月30日,新京報記者來到位于格爾木市的「小小酒家」飯店,目前已經關門,屋頂掛著川北鉀肥的標誌,這裡就是肖永明鉀肥產業的起家之地。

  距離小小酒家不遠處,坐落著格爾木中浩希爾頓逸林酒店,這一豪華酒店一側,也有一個小小酒家的門面,不過並無餐飲服務。「小小酒家是我們老闆起家的地方,現在已經不做了。」希爾頓酒店工作人員說。

  開飯館的肖永明,後來進入了格爾木資源最豐富的產業——鉀肥。工商資料顯示,2002年11月,肖永明、林吉芳夫婦共同以實物出資註冊成立了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即如今上市公司藏格控股業務主體。

  一位行業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我國的鉀鹽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察爾汗鹽湖和新疆羅布泊鹽湖,察爾汗鹽湖就位于格爾木,鹽湖以青藏鐵路為界,路西的資源屬於省屬國企鹽湖集團,路東則是格爾木市地方企業,以前是以格爾木鉀鎂廠為首的一批企業,整合之後如今主要是藏格鉀肥。

  成立之時,藏格鉀肥在格爾木並不起眼,那個時候,當地的鉀肥巨無霸有兩家,一家是鹽湖集團,另一家是格爾木鉀鎂廠,均為國企。

  據官網介紹,鹽湖集團是青海省省屬大型上市國有企業,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鉀肥工業生產基地。而格爾木鉀鎂廠(其後改制為青海瀚海集團)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是格爾木市國企,是我國的第二大鉀鎂鹽生產基地。

  開飯店出身的肖永明,在「移民城市」格爾木積累了不少資源。格爾木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鉀肥企業要做大,第一要有資源,第二要有技術。

  「飯店老闆」肖永明趕上了時機。

  2000年3月,青海崑崙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背景是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的資源整合。8月29日,一位鉀肥行業資深專家告訴記者,當年政府之所以要推動察爾汗鹽湖資源整合,主要是因為資源有限、寶貴,而當時的開發卻是小、散、亂,對資源浪費比較大,鉀肥品質也不高。

  此時,肖永明的藏格鉀肥尚未成立。在崑崙礦業的股權結構中,格爾木市鉀鎂廠是大股東,持股55.25%;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空軍鉀肥廠是第二大股東,持股27.62%。

  四年後,肖永明入股了。

  2004年3月,崑崙礦業股東會通過決議,同意青藏鐵路開發公司、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大柴旦清達化肥有限責任公司、大柴旦西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對崑崙礦業現金增資1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出手100萬的藏格鉀肥,在崑崙礦業持股比例僅為1.25%。

  肖永明繼續增持。

  新京報記者自甘肅省產權交易所獲悉,2005年9月5日,受蘭州軍區後勤部委託,對位於青海格爾木察爾汗的藍天鉀肥廠整體產權通過公開競投方式轉讓,成交價8050萬元,接盤方正是藏格鉀肥。

  經過一系列收購和增資,此時藏格鉀肥在崑崙礦業的持股比例已增至15%,位列第二大股東,但與崑崙礦業大股東青海瀚海集團(由格爾木鉀鎂廠改制而來)仍無法相比,後者持股比例達46.73%。

  肖家老宅,掛著當地警方贈送的牌匾。B04-B05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趙毅波

  吞併國企成為行業第二

  肖永明又一次等到了東風。

  2007年8月,青海省國土資源廳下發《關於責令青海崑崙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整合為緊密型公司的通知》,責令崑崙礦業採礦許可證劃定範圍內企業整合,組建緊密型股份制公司,杜絕亂採濫挖、爭搶資源。

  一位鉀肥行業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崑崙礦業成立之後,各家企業爭奪資源的現象仍然存在,整體開發並沒有統一計劃,故而政府又開始主導新一輪整合。

  一位格爾木市知情人士透露,當時政府批的小廠子太多,亂採亂挖,對長期利用不利。政府為了保護資源、減少浪費,所以主導進行路東產業整合。當時是鉀鎂廠(即瀚海集團)在主導整合,後來鉀鎂廠又被藏格兼併。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一輪整合開始之前,2007年7月,格爾木市政府官網刊發題為《鉀肥養肥的格爾木巨富》的文章稱,在格爾木,肖永明儼然已成為川商的楷模,一談起肖永明,川商們立馬一臉肅然,顯出崇拜的神情。

  一個月後,即2007年8月,崑崙礦業股東會通過決議,一致同意藏格鉀肥、格爾木慶豐鉀肥作為收購方。9月,崑崙礦業股東會通過決議,一致同意藏格鉀肥、慶豐鉀肥於9月20日前各繳納2億元收購保證金到察爾汗鹽湖管理局帳戶,以體現收購誠意及保證整合工作順利進行;藏格鉀肥按期繳納了保證金,慶豐鉀肥未能按期繳納保證金。於是,藏格鉀肥被確定為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的資源整合主體。

  此時,作為鐵路以西的青海省大型國企,又是同行業老大的鹽湖集團,沒有參與這一輪整合。

  「整合時期,鹽湖集團覺得難度太大,就慢慢放棄,政府看到其也不積極,就沒實施。」格爾木的消息人士表示,鹽湖集團那時正忙於百萬噸項目,而且集團資源集中在(鐵路)西部。另外,在整合的時候,企業也比較困難,當時甚至從銀行貸款發工資。

  肖永明則有著金融機構的支持。

  上述消息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藏格有青海省農行的支持。藏格投產時就從農行獲得第一筆流動資金貸款600萬,到2010年,也就是整合基本完成的時候,農行為其發放了超過25億元的貸款。

  雖沒有鹽湖集團的競爭,但肖永明的整合之路並不順利。

  藏格鉀肥2015年借殼時披露的材料顯示,2007年第四季度,藏格鉀肥收購了地礦化工總廠等,並積極與其他被收購方溝通以推進整合進程,但議價難度較大。鑑於前述情況,2008年1月,青海省整合和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領導小組下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青海崑崙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組建緊密型公司的意見》。

  2008年7月,格爾木政府官網公布,市長朱建平在中共格爾木市委十一屆七次全體會議上發表講話,青海崑崙礦業整合工作中出現新的利益矛盾,部分企業因鹽湖資源配置引發的衝突屢有發生。加快推進青海崑崙礦業整合工作,多方協調關係,慎重處理問題,確保不產生新的矛盾。

  在最終被民企收購前,瀚海集團自身的發展戰略曾頗為雄大。新京報記者自青海省政府官網獲悉,《青海瀚海集團有限公司2004-2008年發展戰略》稱,其將形成「立足西北,深入全國,開拓海外」的戰略發展格局,成為以氯化鉀、複合肥、尿素生產為主,其他鹽化工產品為輔的現代國際性企業集團。

  一位瀚海集團老職工稱,「瀚海集團被收購時盈利,我們工資在格爾木算中上等,職工福利很好,每年都去內地旅遊,先進個人還出國。在鉀肥行業,鹽湖集團是全國第一大,我們瀚海是全國第二大」。

  對於為何由肖永明來整合、收購,多位老職工均表示不了解。

  前述消息人士表示,「鉀鎂廠(即瀚海集團)被兼併是首當其衝的,它在中間,藏格在外圈取得了資源,藏格把它圍了。從修鹽田的角度看,藏格佔了好的戰略位置。」

  「肖永明最開始給我們單位賣繩子,之後開鹽田慢慢發起來。肖永明做鉀肥生意,也得到了鉀鎂廠很大支持,他和廠裡高管關係很好」,有瀚海集團老職工稱。

  新京報記者發現,不少昔日鉀鎂廠高管如今都已經在藏格控股任職。比如王聚寶,曾任青海瀚海集團副董事長、法律顧問,後任藏格鉀肥董事兼副總經理。張萍曾任瀚海集團副經理、副總工程師兼技術部部長,後為藏格鉀肥總工程師。

  為保護職工利益、推動資源整合,格爾木市政府也曾有過舉措。8月30日,新京報記者自格爾木市政府獲得一份文件,其同意瀚海集團公司國有股股權轉讓價款贈予小股東和無股份員工。2009年1月,格爾木市政府稱,為加快察爾汗鐵路以東鹽湖資源整合進度,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保護職工群眾利益,瀚海集團公司股權轉讓價款適當贈予小股東和無股份職工是可行的,市政府對全體股東的行為予以支持。

  文件下發兩個月後,瀚海集團被收購。據藏格鉀肥2015年借殼時披露的材料顯示,2009年3月6日,藏格鉀肥以38364萬元受讓青海瀚海集團85.82%的股權。

  格爾木政府官網一篇文章曾就此評價稱,兩大鉀鹽公司的併購,標誌著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資源整合工作啟動,也標誌著青海崑崙礦業有限公司向組建緊密型公司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格爾木市官網,2009年3月格爾木市委書記王西秦考察原瀚海集團公司生產車間時要求,藏格鉀肥要妥善安置好整合企業職工,切實履行好維護社會穩定職責,讓廣大職工看到希望、增強信心。

  收購了瀚海集團後,藏格鉀肥很快躍居行業第二。

  資源整合,曾與劉漢有生意交集

  一位鉀肥資深行業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鉀肥行業裡,國企鹽湖集團和民企藏格鉀肥分別是老大和老二,鹽湖集團的產品品質相對較好,藏格這幾年也慢慢趕上來了。在市場方面,兩個企業都是全國範圍內布局競爭,藏格的鉀肥售價相對便宜。

  新京報記者自格爾木市政府獲得的整合報告顯示,為推進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藏格鉀肥作為內部整合的唯一收購方對察爾汗鐵路以東鉀肥企業進行整合。整合工作於2007年開始,於2013年5月結束,先後陸續整合了14家小鉀肥生產企業。

  「肖永明撿了便宜」,格爾木知情人士表示,當時察爾汗礦區地質報告說,路東的表內儲量按照20萬噸開發也就30年的礦量,但這一勘探後來證明並不準確。所謂表內儲量,是指含氯化鉀較高的可開採儲量,表外儲量意味著以後還要再研究如何開採,成本相對較高。

  知情人士稱,「那時候肖永明認定,雖是表外資源,他也能把鉀肥生產出來,人家有這種思想」。

  「肖永明抓住機遇了,有頭腦,有思想,也敢幹」,格爾木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在資源整合中崛起的肖永明,展現出了出眾的資源和人脈。

  2010年10月,也就是肖永明收購關鍵期之時,「四川黑老大」劉漢旗下金路集團公告稱,將持有的綿陽小島建設開發有限公司98.26%的股權轉讓給肖永明旗下的世龍實業,作價3億元。

  彼時,劉漢的事業如日中天,其被稱為「潛在水底的真正富豪」,手握四川乃至全國大量政商資源。劉漢2015年被執行死刑。

  2013年6月,剛剛完成資源整合的藏格鉀肥吸收了數家國有資本入股,包括金石投資、華景君華。金石投資背後是財政部旗下中信集團,華景君華背後是國內能源巨無霸、國資委下屬央企華能集團。2014年年底,藏格鉀肥衝刺上市,整體預估值達到90億元。

  藏格鉀肥在注入上市公司前吸收實力資本入股,同樣的路徑複製到如今的巨龍銅業。2006年,巨龍銅業在拉薩註冊成立,公司旗下的驅龍銅多金屬礦銅資源量達1000萬噸,是目前國內已探明的第一大銅礦。

  今年7月,藏格控股披露重組方案,巨龍銅業股東中,西藏盛源礦業和西藏墨竹工卡大普工貿有限公司為西藏地方國資。通過這一重組,這些西藏國資將成為上市公司藏格控股的股東。不過,根據今年8月的最新公告,藏格控股調整了重組方案,僅發行股份收購巨龍銅業51%股權,交易對方中已無西藏國資身影。

  新京報首席記者 趙毅波

相關焦點

  • 青海首富的「豪賭人生」!曾坐飛機回家,現欠債220億,禁坐高鐵
    肖永明曾經是青海的首富,身家180億,連回家都要坐飛機的他,現在卻連高鐵都做不了了。在看到肖永明的創業史時,人們往往會被這個人的「麻雀變鳳凰」的經歷感到震驚,曾經是一個普通小鎮青年的他,誰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成為青海的首富。1964年,肖永明出生在四川,他的家庭富裕,父親是一名商人。十幾歲的時候,他憑藉著父親的支持,開了自己第一家餐廳。
  • 「青海首富」突遭立案調查!曾開直升機送人回家辦事兒
    肖永明出名之後,對老鄉們很是大方,每年回生產隊給老人1000塊錢。彼時肖永明剛剛成為青海首富,說國慶高速太擁堵,於是上述一幕便發生了。通過肖永明的經營,小小酒家迅速超過了當地最大飯店鳳凰酒家,成為了格爾木餐飲界的一哥。據《華西都市報》報導:「上世紀90年代,凡是來過格爾木的人,沒有不知道小小酒家的」。這應該算是肖永明賺到的人生第一桶金。
  • 青海首富肖永明被立案調查,已被市場禁入5年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0日電 *ST藏格(原藏格控股)實控人、青海首富肖永明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了。  10日晚間,*ST藏格發布公告稱,9月10日收到中國證監會通知,中國證監會當天分別對控股股東東西藏藏格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藏格集團」)及實際控制人肖永明下發《調查通知書》,藏格集團及肖永明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 重慶首富最近比較煩:業績巨虧,債務壓力太大,合資公司暴雷
    近兩年,曾經雄霸一方的首富們是何其脆弱,步入 2019,很多首富寢食難安,比喻成在雞蛋上跳舞一點也不誇張。隨著國家近幾年的去槓桿政策,讓很多經營不善的公司露出了真面目,只有等到退潮後,才知道誰在裸泳。2012、2013年,朱文臣連續兩年以76億和80億財富在胡潤富豪榜上位列河南首富,其手上的上市公司輔仁藥業為河南龍頭藥企,宋河酒業則是當地名酒。這左手是藥,右手是酒的,日子不要過的太舒服,然而帳面上的18億資金不翼而飛,7月26日,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8年,「鉀肥大王」肖永明家族以210億元財富摘得青海首富。
  • 青海鹽湖鉀肥股份有限公司以新增股份換股吸收合併青海鹽湖工業...
    從安全目標的確立和安全措施的實施,到與生產相結合的安全活動、安全檢查監督的執行,都按照相關標準和規定執行。  2009年7月,青海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對鹽湖鉀肥符合國家的安全生產規定出具了證明,證明鹽湖鉀肥能夠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嚴格安全生產管理。
  • 格庫鐵路貨運開行 青海鉀肥首次「搭火車」運往新疆
    央廣網格爾木12月10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馬彩萍)12月9日晚,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專用線貨物站臺上燈火通明,一排忙碌景象,數十輛叉車你來我往,正在裝載準備發往新疆庫車、阿克蘇方向的鉀肥。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忙碌,46輛篷車鉀肥裝載完畢,在股道裡蓄勢待發。
  • 青海傳奇"首富"家族成員涉案!"日月山埋屍案"嫌犯全落網
    10月16日,青海省公安廳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經專案組不懈努力,青海省「8·07」涉黑專案在逃人員馬海雲在西寧市湟中區被抓獲,至此,該案組織成員已全部到案。另一方面,青海警方持續對該團夥在逃人員展開追捕。其中,青海警方曾一度提高對馬海雲的懸賞金額,最高達到20萬人民幣。今年1月,團夥成員馬少君在新疆烏魯木齊投案自首;2月,馬成功在海南三亞被抓獲;4月,馬成彪在湖北荊州被抓獲;5月,王明才在西寧湟中投案自首;10月16日,馬海雲在西寧湟中被抓獲。至此,該團夥組織成員已全部到案。
  • 青海「隱形首富」也是方方們下的蛋
    這兩天很多人都關注到了青海「隱形首富」馬少偉的事情。事件起於8月4日《經濟參考報》的一篇報導,《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採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經濟參考報》的記者王文志用「開膛破肚」來形容現場被盜採之後的狼藉景象:在綠色的高原草甸之中,一條寬約1公裡、深達300米的採礦巨坑,自西向東蜿蜒5公裡。
  • 手機玻璃大王:14歲輟學打工,曾是內地女首富,今身價427億元
    其中最為低調的當屬被譽為手機玻璃大王的周群飛。周群飛藍思科技的董事長,從事玻璃製造,被譽為手機玻璃大王,曾是內地女首富,在2015年由胡潤制定發布的《2015胡潤女富豪榜》中,以500億元的身價成為內地女首富。就算到了現在,身價仍然高達427億元,在《2020新財富500富人榜》中排在第51位。
  • 39億接盤青海前首富旗下銅礦後 紫金礦業評級遭下調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披露,2019年全國礦產金產量314.37噸,紫金礦業金產量40.8噸,佔到國內總量的12.98%。紫金礦業今年收購動作頻繁,在此之前更是收購了青海前首富肖永明旗下的銅礦。6月8日,紫金礦業發布收購資產公告,擬以38.83億元現金收購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下稱「巨龍銅業」)50.1%股權,後者擁有中國最大銅礦生產企業。
  •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臺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旺旺作為一個時代特有的標誌,從無到有,再到第一個進入中國大陸的臺灣食品企業,至今已經磕磕絆絆邁過四十餘載。作為臺商,蔡衍明霸氣十足,又十足低調,19歲接手家業當老總賠一個億,卻依靠「雖千萬人吾俱往矣」的精神一手將公司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米果製造商,並成為中國休閒食品大王、臺灣首富。可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蔡衍明精力已大不如前,旺旺仿佛也旺不起來了...
  • 西安一飯店老闆自製公安局恭賀條幅 被行政拘留
    8月30日,該店老闆楊某被公安雁塔分局依法行政拘留,他也成為西安因此類事被處罰的第一人。  市民報警  飯店咋掛著職能部門恭賀條幅  「這家飯館開業勢真大,這麼多政府機關懸掛恭賀條幅。」8月29日,不少群眾路過長安南路華東服飾廣場北側的「西華門吳記羊血大王飯館」門前時好奇地說道。
  • 鉀鹽鉀肥國際合作聚焦東南亞
    生意社03月25日訊   由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泰國國際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鉀鹽鉀肥國際論壇在泰國曼谷舉辦。會議聚焦東南亞豐富的鉀鹽礦產資源,探索「一帶一路」鉀肥合作新商機。  會議指出,泰國和寮國鉀鹽資源豐富,泰國呵叻盆地、沙空那空盆地和寮國萬象盆地是亞洲已發現的主要鉀鹽產地。
  • 2017年中國鉀肥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我國鉀肥工業在「十一五」期間得到快速發展,截至**已形成了科研、設計、設備製造、施工安裝、生產、銷售、農化服務等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到「十一五」末鉀肥產量自給率達到40%以上。截至**中國已開發的鹽湖有察爾汗、馬海、東臺吉乃爾、西臺吉乃爾、大浪灘、大鹽灘、大柴旦、茶卡鹽湖、羅布泊鹽湖等。
  • 中國各省首富大曝光!原來是他他他
    內地「女首富」,出身清貧,非常了不起,從事玻璃製造20餘年,掌握了一套特種玻璃加工生產工藝。從做手錶玻璃起家,成為「手機玻璃大王」。  7、山東首富張士平。魏橋創業,485億。  根正苗紅,多年蟬聯山東首富,以紡織公司起家,後涉及電力運輸。據說他的電廠輸電價格比國家電網要低三分之一。
  • 青海136名企業家獲「卓越企業家」稱號
    韓志強西寧雪利源營養食品有限公司 劉雲紅 青海福昌重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邢海鳳 青海夏都醫藥有限公司 鞏利昌青海久美藏藥藥業有限公司
  • 鉀肥價格低迷 但仍有大商機!
    會議由中國化工學會化肥專業委員會常務秘書長劉虹主持,上海化工研究院副院長翟金國介紹了該院近年在鉀肥方面取得了很多技術突破。同時,他也對中國化工學會化肥專業委員會在推動產業進步升級中取得的成就表示了肯定。包括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內的200餘名業內人士參加了會議並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 肖永明:教育不必太功利
    10月26日晚,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行的「名人大講堂」上,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肖永明解讀張栻的精神世界,也與不同領域的傳習志願者進行了交流。來自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的學生唐芷琪向肖永明提問道,張栻的治學教學理念能為當代的教育帶來哪些啟發?肖永明談到,現在很多人都會關注教育,但他們更在意知識教育。但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不是需要更多的人格的培養?
  • 讓員工像家裡人一樣留下來過年,杭州這個飯店老闆給他們準備了紅包...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周琪 記者 方力 通訊員 盛林芳今天(1月12日)中午11點半,杭州城西競舟路上的飯店蝦玲瓏,零星幾桌客人。白班的員工們正圍坐在一起,吃頓熱乎的飯菜。老闆胡青海,安徽人,今年41歲。
  • 全球「教育大王」:從幾十塊的家教兼職,到身家百億的機構老闆
    同樣是經營教育機構,有一個人卻後來居上,80後白手起家,十幾年的時間內就做到了行業第一,超越前輩俞敏洪先生,成為新一代的中國「教育大王」,甚至財富值超越英孚教育創始人成為全球的「教育大王」,以88億美元位居2020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5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