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縱容孩子壞習慣!專家分享如何戒掉「壞」零食

2020-10-03 丙午


現代人飲食多元化,孩子在飲食方面也有更多選擇,哪怕不吃正餐,出門以後也有隨處可見的超商可以購買零食。有些零食吃對了能幫小孩補充營養但有的則會危害小孩健康。中醫表示脾胃是生長發育所必需的能源供給站,如果脾胃沒辦法吸收足夠的養分輸送到全身,身體缺乏養分免疫力就不好,因此健脾養胃也是非常重要的。


說到零食,家長第一反應就是零食不好,不應該吃。但這種現象根本避免不了,總是不給零食,會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而且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想要吃零食的心情恐怕會更加迫切,會在大人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吃。所以說,讓孩子完全不碰零食的想法是非常不實際的。


如何戒掉壞零食?

戒掉壞零食,其實是指不健康的食物,比如油炸類、膨化類小食品。讓健康的零食來代替不健康的零食,不過吃健康的零食也要控制好分量,不要過量食用。


1.零食一定不能代替正餐


平常還是要有規律地吃飯,定時定量,而且吃飽飯了,孩子吃零食的欲望就沒有那麼強烈了。吃零食的時間不要離正餐時間太近,最好間隔一個半到二小時。


2.睡前也不要吃零食


睡前吃零食會影響腸胃的消化,患蛀牙的機率也會上升。


3.準備新鮮的零食


不應該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零食,不要讓他們想吃什麼就給什麼。要選擇新鮮、易消化的零食。儘量選擇蔬菜、水果或者奶類,這些食物既健康,又能補充所需要的能量。少吃油炸、過甜、過鹹、含糖量高的食物,否則容易肥胖,增加患高血壓等疾病的可能性。



孩子吃零食需注意哪些衛生習慣?

1.勤洗手

孩子好動,喜歡用手觸碰他看到的東西,手上細菌多,所以吃零食前一定要洗手,不洗手就不能吃。


2.勤漱口

吃完零食要漱口,預防蛀牙。


3.哭鬧時不可吃零食

不要讓孩子在玩耍或者哭鬧的時候吃零食,否則容易被零食噎住。


4.零食帶殼需家長監護

最後,要注意吃零食的安全問題,尤其是體積小的零食,比如花生、核桃等,要在家長的看護下吃,防止食物進入呼吸道而引起一些危險情況。


3 種零食有的可多吃、有的可以吃、有的不能吃!

1.經常性零食

可經常食用的是有益健康的零食。這類零食的營養價值高,能給孩子提供身體需要的東西,比如蛋白質、各種維生素。還要滿足這幾點:低鹽、低糖、低脂肪。適當食用的零食雖然營養價值較高,但有一定的脂肪和糖、鹽,可以每周吃一到二次。舉幾個例子。比如全麥麵包,它就低油、低糖,還含膳食纖維,對身體有好處,是可經常食用的零食;杏仁、開心果,含有維生素 E 、鋅、蛋白質,是可經常食用的零食;


2.適當使用零食

限制食用的零食營養價值低,高糖、高鹽、高脂肪,一般沒有身體需要的營養素。這類食物吃過了會讓孩子肥胖,增加得慢性病的風險,所以要少吃,最好每周不超過一次。但加了糖或者油炒過的堅果,糖分、油脂增加,就是適當食用的零食。再比如超市賣的袋裝牛肉乾,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含鹽量也較高,所以也屬於適當食用的零食。



3.限制性零食

孩子最喜歡吃的膨化食品,含有高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奶油蛋糕,含有色素、人造奶油,這都是對健康沒有益處的食物,是限制食用的零食。還有孩子大多喜歡吃的冷飲、冰淇淋,最容易損傷脾胃了,這些更是要少吃,最好不吃。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超市賣的袋裝零食背面都有一個營養成分表,家長可以通過分析這個表格來判斷這個零食適合不適合吃。表格右側有一欄"營養素參考值%",又叫N R V %,意思是每一百克或一百毫升食品中營養成分的含量佔該營養成分每天需要量的百分比。左側一欄是營養成分含量。一般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鈉越低越好,N R V %小於 5 %。


孩子快速生長發育的階段正是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重要時期,所以家長要教導孩子養成正確的飲食觀念,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受益無窮的。

相關焦點

  • 10個循序漸進戒掉壞習慣方法
    正所謂「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不想令身邊的家人或伴侶擔心,現在正是時候將計劃2020年如何有系統地戒掉壞習慣。認清自己的壞習慣專家稱「要了解自己的行為,才能有效改變它。」要改善自己的壞習慣,先要認清自己有什麼壞習慣。停下來想想,自己的壞習慣何時會出現,為甚麼會出現,再想一個可行的改善方法。
  • 戒掉孩子的五個壞習慣 你知道是哪五個嗎?(上)
    小孩總是愛挖鼻孔,愛插嘴,脾氣也不好,回家不肯馬上洗手,問話常常沒有回應…這些問題爸爸比媽媽更傷透腦筋,大人眼中所謂的「壞習慣」,到底該用什麼方法去溝通去戒掉?還有哪些實用的方法可以給父母們參考?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吧。
  • 五種科學方法助你戒除「壞習慣」
    多巴胺是一種在大腦神經元中傳遞訊息,讓你「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Poldrack解釋,當你第一次做一種新的「獎勵」行為時,由於多巴胺的釋放,你會感到快樂。這導致了神經元之間的連結,以及大腦系統對於這些舉動的反應的改變,並且能解釋為何一開始會養成這些壞習慣。Poldrack表示,很多這種獎勵性的刺激如糖或物質是非常強大的。而如今我們對於這些東西的生理反應也可以歸根於演化。
  • 「想要擺脫壞習慣,無從下手怎麼辦?」丨《如何戒掉壞習慣》
    ——古川武士·《如何戒掉壞習慣》作者丨謝丹儒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戒掉手機「依賴症」有段時間,我在iPad上花的時間,日均6-8小時。關於這一點,在《如何戒掉壞習慣》中同樣可以找到依據。原來,無法甩掉壞習慣是因為這一習慣中還具有肯定性的意義。原本應當通過一些東西來填補的欲求被壞習慣所滿足,正因為這是一種快感,便作為習慣固定了下來。
  • 孩子有這些壞習慣,做家長的可別縱容,當心教出大魔王
    孩子身上有一些不良習慣是比較常見的,而對於這些不良習慣的調整和糾正其實也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不過當父母發現孩子身上有一些壞習慣但是卻選擇縱容時,那麼孩子不僅會產生錯誤的認知,還會由此滋生出孩子身上更大的"惡"。
  • 影響孩子一生的6個壞習慣,越早改掉越好,父母別不重視
    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如果我們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妨礙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們要給家長們提個醒:不要忽視孩子這些小小的壞習慣,要趕快防患於未然,並尋求有效方法予以糾正,讓孩子儘早改掉壞習慣。
  • 孩子不到4歲,牙齒「全爛光」,這些壞習慣家長別縱容
    導讀:孩子不到4歲,牙齒「全爛光」,這些壞習慣家長別縱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到4歲,牙齒「全爛光」,這些壞習慣家長別縱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四個「傷」身高的壞習慣,媽媽要幫孩子戒掉,再疼愛也別慣著
    導讀:四個「傷」身高的壞習慣,媽媽要幫孩子戒掉,再疼愛也別慣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四個「傷」身高的壞習慣,媽媽要幫孩子戒掉,再疼愛也別慣著!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壞習慣80%都是在家裡形成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習慣不分好壞,都是在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別總是盯著孩子身上的毛病,父母在孩子身上看不慣的地方,幾乎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很多父母一直把「孩子還小」當成孩子壞習慣的擋箭牌,不把孩子貪玩懶惰當回事,不把孩子撒謊騙人當回事。一再縱容孩子犯錯,忽略了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等你發現不對勁想糾正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 別讓孩子在暑假裡,養成這6個壞習慣
    好習慣成就一生,壞習慣毀人前程。—— 知會教育而暑假來臨,很多孩子容易在這期間養成許多壞習慣。因此,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千萬別讓孩子在暑假裡養成以下這些壞習慣。作息不規律,整天睡懶覺曾有記者就「學生暑期生活」話題,對900名學生進行了「晚上幾點入睡」問卷調查。
  • 孩子經常吸吮手指的5個危害,教你如何戒掉這種壞習慣
    孩子經常吸吮手指的5個危害,教你如何戒掉這種壞習慣眾所周知,吮手指是許多孩子的習慣。這是在飢餓或睡覺前無意識地做的,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安慰。然而,這樣一個小動作也有很多缺點。以下是吮吸拇指的一些危害,足以讓寶寶的父母保持警惕。
  • 資深班主任提醒:千萬別讓孩子在暑假裡,養成這7個壞習慣
    針對假期生活,資深班主任提醒家長們,一定要當心,假期裡千萬別讓孩子養成這7個不良習慣。專家支招跟睡懶覺的問題一樣,當然可以讓孩子吃一點零食,這也是生活樂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議好一個比較合理的飲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點什麼東西、吃多少,別人給零食時怎麼處理,等等。
  • 家長別縱容,孩子這種壞習慣,不然會誤了孩子一生,還會連累家庭
    導讀:家長別縱容,孩子這種壞習慣,不然會誤了孩子一生,還會連累家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別縱容,孩子這種壞習慣,不然會誤了孩子一生,還會連累家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經常吸吮手指的5個危害,教你如何戒掉這種壞習慣
    那麼家長該如何引導小孩子,趁早戒掉這種壞習慣呢1抓緊糾正壞習慣一旦父母發現孩子有吮吸和咬手指的壞習慣,就應該立即糾正。你越早糾正,孩子就越有可能完全戒掉,家長發現孩子吸吮手指時不要簡單粗暴的制止,只用行動組織即可,幫孩子把手指從嘴巴裡拿開即可。
  • 接納孩子的「壞毛病」就是縱容他的「壞行為」?
    ——橙子媽媽文|暖月光很多媽媽都遭遇過類似的問題,孩子在學習上或生活中有一些小毛病和壞習慣怎麼都改不掉。比如不愛收拾房間。媽媽看到孩子的書、衣服、襪子和水瓶扔得到處都是,覺得這麼邋裡邋遢,以後怎麼辦。然後一邊替孩子收拾,一邊嘮叨:「你能不能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 有一種育兒危險,叫「別人家的零食」
    「好心人」邊安慰,邊從包裡掏出新的:哪能啦,小人吃點零食,伐要緊的。 「我曾兩次旁觀到,孩子吃別人家零食而發生意外的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吳江說。 事件一:一孩子自帶零食。小夥伴們分而食之,發生嘔吐、腹瀉。吳江醫師接娃放學,看著吐成一臉菜色的孩子,被父母領回家。 事件二:放學時,有家長掏出堅果。
  • 3歲飛翔戒掉尿布啦!小亨堡教出「2暖心小愛人」淚崩
    黑人(陳建州)與老婆範範(範瑋琪)帶著一對雙胞兒逛超市,剛過3歲的飛飛翔翔已經學會買東西,兩人各推一輛推車挑選自己想要的零食,被媽媽阻止時,也不會吵鬧、耍賴,非常乖巧。保母小亨堡看了也非常感動,特別發文稱讚兩人「越來越懂事」,還一併曝光飛翔已經成功戒掉尿布啦。
  • 警惕壞叔叔的「恐嚇式教育」,別讓它別毀了孩子
    來源自:「壞叔叔」抖音截圖在一組網絡的動圖裡,我看到一個孩子觀看壞叔叔視頻時面部表情的變化:眉毛朝上;眼睛睜得大大的,直盯著播放視頻的手機;緊張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孩子的臉上寫滿了大大的恐懼。別說年幼的孩子,就連作為父母的我,看了視頻也瑟瑟發抖,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心理侵犯。
  • 水果零食是娃挑食的真兇,想孩子愛上吃飯,戒掉它們是不夠的
    很多家長以為水果零食才是娃挑食的"真兇",不過少吃水果零食卻並非是改善孩子挑食習慣的最佳方式。在飯前沒有足夠的飢餓感當孩子在用餐前已經有一定的飽腹感了,那麼他們在飯點時對於食物就會缺乏一定的熱情。比如說有的家長對於孩子日常的水果零食攝入沒有合理把控,那麼孩子就有可能因為吃了太多的水果零食而不愛吃飯了,此時水果零食是娃挑食的"真兇"。
  • 教你6招,戒掉貓咪的壞習慣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不少鏟屎官都有被貓咪咬過的經歷,貓咪為什麼那麼愛咬人?今天我們就來搞清楚一下情況,貓咪愛咬人怎麼辦?教你6招,戒掉貓咪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