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73歲的張心蘭是個苦命的女人。
53年前,張心蘭嫁給鄰村長她13歲的吳東海,日子雖清苦但和睦。
之後,命運的枷鎖向她襲來,公公因病去世,老伴勞累成疾不能幹活,於4年前過世。好不容易熬到3個孩子成家,唯一的兒子卻因觸犯法律入獄,留下12歲的孫子。後來9旬婆婆意外摔倒又癱瘓在床。不願向命運低頭的張心蘭,為了維繫這個殘破的家庭,硬是憑藉一臺縫紉機撐起這個家。
□一臺縫紉機養活一家四代人
在菏澤南城辦事處心興社區張心蘭的家中,一臺陳舊的縫紉機被她輕輕擦拭。縫紉機樣式老舊,木質臺面磨損嚴重,縫紉機的鐵質踏板因頻繁和長時間使用,厚度已經減少三分之一,透露著歲月的痕跡。
53年前,張心蘭嫁給了鄰村的吳東海,而當初她並沒有得到婆婆的認可。「我的婆婆是丈夫的繼母,或許並非親生,中間會有諸多隔閡。」
丈夫吳東海十多歲時便離家來到山西謀生。「我們結婚後,便又回到山西,並將家安在那裡。」張心蘭說,這一住便是19年,後來公公病重,而他們只有一個女兒,無力照顧,張心蘭兩口便趕回菏澤。當年10月份,張心蘭的公公因搶救無效去世。考慮到婆婆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顧,他們便沒有再回山西。
為了多掙些錢,張心蘭的丈夫早年乾重體力活,因過度勞累,隨著年紀增長,身上的毛病越來越多,以致後來不能從事重活。一家人的生計落在張心蘭的肩上,從此她緊繃的神經便從未放鬆。
「當時,我一狠心花掉多年積蓄買了一臺縫紉機,依靠接活賺取加工費。」張心蘭說,年老的婆婆、疾病纏身的老伴以及三個孩子的「口糧」來源便是這臺縫紉機。
□婆婆一聲咳嗽能讓她立刻醒來
這些年來,張心蘭都是咬著牙走過來的,好不容易熬到3個孩子成家立業,本來以為自己身上的擔子可以卸下一部分時,他們唯一的兒子卻因觸犯法律入獄,不久兒媳又改嫁,留下12歲的兒子。
張心蘭依靠良好的縫紉技術和做工,生意有所起色,並在中華路上開了一家縫紉店。正當家境有所改善時,其婆婆意外摔倒在地,從此生活不能自理。為了全心照顧婆婆,她關閉了縫紉店。
在張心蘭婆婆居住的堂屋裡,一張破舊的老式沙發很是顯眼,婆婆癱瘓在床4年來,張心蘭便睡在這張沙發上,悉心照顧。「婆婆生病後很怕冷,即使在夏天也要蓋棉被。」無論夏天怎樣炎熱,家中的電扇也不曾打開。長期臥床身上容易出現褥瘡,張心蘭每天要為婆婆按摩以及擦洗身體,四年如一日,至今,婆婆身上未曾出現褥瘡。「婆婆今年99歲,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前兩年還能說話。」即使沒有言語上的交流,只要婆婆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張心蘭都能心領神會,即便在熟睡中,婆婆一聲咳嗽也能讓她醒來。
「當初,婆婆對我並不太認可,平時交流不多。」張心蘭笑著說,自從婆婆生病後,每天看到的便是她,後來有次她給婆婆按摩,顧不得額頭上的汗,其婆婆伸出右手幫她擦汗,露出笑容,雖然沒有說話,但張心蘭心裡明白,婆婆已經接受了她這個兒媳。
□張心蘭的願望放下重擔,睡個好覺
30年來,張心蘭一家的經歷都被周邊的鄰居看在眼裡,同時被這個女人的那股韌勁深深折服。
「我兒子原本判刑12年,由於表現好減刑為8年,今年刑滿出獄。」張心蘭說,兒子出獄了卻她心中一塊久久不能去除的心病,而她的孫子自小很是懂事、聽話,如今即將畢業工作,「婆婆雖然癱瘓在床,但精神頭很好,早些年雖然吃了不少苦,但值得。」這種場景,張心蘭曾無數次在夢中看到,如今,美夢即將成真。
當記者詢問究竟是什麼支撐她走到現在的時候,張心蘭沉思片刻後說,她是全家人的支撐,如果她倒下了,這個家會破碎。「這幾十年來,我不敢往後看,只能拼命向前。」
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30餘年來,張心蘭那根緊繃的神經便沒有放鬆下來,沒有一夜在凌晨12點前入睡,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她的願望很簡單,放下一切重擔,睡個好覺。(趙念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