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小的時候尤其是6個月以後,剛剛會爬,隨著活動範圍的增大,以及對沒見過的東西充滿好奇,喜歡動手碰周圍的所有東西,對危險源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很容易發生燒傷、燙傷等不良事件。
平常遇到比較多的就是飯桌上的飯碗和盤子中盛放的熱菜熱飯,桌子上的熱水杯,廚房中的熱水瓶,熱飯鍋等等。
還有平常很少用的高溫產品,例如蚊香。上次我家寶寶回老家,因為老家蚊子比較多,我媽就給點燃了一支蚊香,寶寶沒有見過,因為我自己家樓層較高,平常很少有蚊子,所以從來沒有買過蚊香。寶寶看見點燃蚊香的一頭在冒光,就把手伸過去摸,被燙了一下立刻拿開手了,還好不是很嚴重。
開始會走的孩子,活動範圍更大,同時具有善於模仿、好動、好奇的特點,什麼地方都會去,燙傷的原因大大增加。
小兒的燙傷與成人燙傷略有不同。因為小兒癒合能力較差、抵抗能力差,所以在燙傷相同面積的情況下,小兒燙傷要比成人燙傷的表現更為嚴重。
那平時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小兒燙傷呢,下面簡單說明了幾種方法:
1、作為寶寶的監護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細心,把孩子放在安全的地方,遠離所有可能造成危險的熱源,以免燙傷。
2、不要讓孩子到廚房玩耍,火爐、開水、熱鍋等都是危險的,隨時注意不讓孩子靠近爐火、燃燒的木柴、蠟燭等火源。
3、單獨一人為孩子洗臉或者洗澡時,盆內一定要先盛冷水,後加熱水,然後用手試水溫。不要把孩子獨自放在先盛熱水的浴盆邊,再去打冷水。
4、給孩子的熱燙飯菜應早些預備,或者晾涼後再端到餐桌上,以免孩子著急,伸手去拿,或吃到嘴裡燙著。
5、盛熱水、熱奶的杯子,不要放在桌子邊沿處,孩子可能踮起腳來用手把杯子打翻。如果孩子拉住臺布的一角就更危險了,桌邊上的熱水、熱燙物會隨臺布一起滾落下來,因此,即使沒有臺布,也應把杯、盤、碗、鍋等容器放在桌子裡邊。
6、家長不要抱著嬰兒抽菸、倒開水或拿熱水瓶等,也不要從孩子頭上身上遞盛滿的熱飲料、熱水的杯子等,以免碰翻了燙傷孩子。
7、家長在抱嬰兒同桌吃飯時,不能把裝有沸湯的火鍋容器放在孩子面前,最好放到孩子夠不到的位置,不要抱著孩子去廚房做飯、燒菜。
8、地面上及桌子下尤其孩子經常玩耍的地方不要放開水壺、熱鍋及熱水瓶,孩子隨時都會因走路不穩而撲倒在地,碰翻開水壺、熱鍋及熱水瓶等。
9、節慶日的時候尤其是春節期間,孩子喜歡玩的各種各樣的煙花,也是發生燒傷燙傷的時候,家長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所購煙花是否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是否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玩耍。
文章的最後,建議家長時刻關注寶寶的舉動,遠離一切危險源,祝福所有寶寶平安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