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落在重慶,既是國家戰略需要,也是重慶發展需要;更重要的是,重慶具備試點的現實條件。」昨天,重慶社科院市情與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康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道。
是國家戰略的體現
在康莊看來,這一試點落在重慶,是實施國家戰略的體現。
「交通強國建設是貫徹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戰略的交通專項戰略舉措,具有基礎性、先導性。縱觀13個試點區域,東南西北中都有試點城市,而西部則主要是重慶、廣西、新疆、貴州等地。這體現了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意圖。」康莊說,國家將重慶作為試點,體現了貫徹西部大開發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新時代開放戰略的重要發展戰略的意圖。
康莊稱,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主要著力點是「補短板、強弱項、促開放」。當前西部地區的突出短板和弱項之一就在於互聯互通性不足。此次將試點落在重慶,有助於更好地以重慶一域服務全國大局,進一步強化重慶這一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的輻射能力,更好地提升重慶與西部各地區之間的互聯互通性,更好地發揮在西部大開發中的支撐作用,更好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順利推進。
交通格局的改變深刻地影響生產要素組合方式。「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主基調。在長江上遊的國家中心城市重慶開展交通強國試點,有助於更加綠色環保地重構長江經濟帶的產業格局與經濟聯繫,高質量地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把試點落在重慶,這有助於推動綠色發展示範作用的發揮。」康莊認為。
「與此同時,這也是國家新時代開放戰略的體現。」康莊說,新時代國家的開放已經從過去東部沿海地區為主的開放,發展到當前的構建全方位的開放新格局。西部地區已經從開放的後方走向開放的前沿。「在重慶開展交通強國試點,有助於重慶更好地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更好地發揮重慶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更好構建向西、向南的開放新格局。」
是重慶發展的需要
重慶作為西部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運營中心,肩負建設「兩點」「兩地」、發揮「三個作用」、實現「兩高」發展的歷史重任。國家在交通建設領域先後賦予了重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鐵路樞紐、國家物流樞紐三大樞紐定位,沿襲發展脈絡。「理所當然應該承擔起試點的重任。重慶作為試點城市,也是更好貫徹落實『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使命的又一項重要發展機遇,有助於推進重慶『兩高』目標的實現。」康莊說。
「這次試點放在重慶,可以強力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在康莊看來,一是有助於重慶加快建設出海出境大通道,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的文章,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構建全新的開放格局。二是有助於重組重慶及周邊地區的生產要素,重整重慶的生產力布局,提升產業發展能級,促進產業升級改造,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是有助於大幅度降低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非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拓展經濟社會聯繫空間。
康莊稱,西部地區人民同樣抱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生活水平是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試點放在重慶,也是回應人民群眾的期望。交通的改善,能夠直接大幅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所以,試點放在重慶,也是重慶發展的需要。」
重慶具備現實條件
在康莊看來,重慶之所以能夠成為首批試點,與這些年在交通通道建設方面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是分不開的。
無論是中歐(重慶)班列的開創性建設,還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積極謀劃,抑或是多式聯運體系的積極構建,開放開發平臺的搭建等,最終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綜合性交通樞紐的基本框架。
無論是交通技術設施等硬體建設還是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治理體系的構建和完善,都是重慶成為試點的現實條件。
目前,重慶已經形成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鐵公水空四種方式互聯互通的出海出境大通道,大通道、大樞紐、大口岸、大物流支撐起大開放的空間格局。「這也說明重慶不僅有建設的能力,還具備一定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治理和體系建設的能力。」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羅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