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社科院市情與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康莊:既是國家戰略需要,也是...

2021-01-15 華龍網

「試點落在重慶,既是國家戰略需要,也是重慶發展需要;更重要的是,重慶具備試點的現實條件。」昨天,重慶社科院市情與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康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道。

是國家戰略的體現

在康莊看來,這一試點落在重慶,是實施國家戰略的體現。

「交通強國建設是貫徹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戰略的交通專項戰略舉措,具有基礎性、先導性。縱觀13個試點區域,東南西北中都有試點城市,而西部則主要是重慶、廣西、新疆、貴州等地。這體現了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意圖。」康莊說,國家將重慶作為試點,體現了貫徹西部大開發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新時代開放戰略的重要發展戰略的意圖。

康莊稱,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主要著力點是「補短板、強弱項、促開放」。當前西部地區的突出短板和弱項之一就在於互聯互通性不足。此次將試點落在重慶,有助於更好地以重慶一域服務全國大局,進一步強化重慶這一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的輻射能力,更好地提升重慶與西部各地區之間的互聯互通性,更好地發揮在西部大開發中的支撐作用,更好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順利推進。

交通格局的改變深刻地影響生產要素組合方式。「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主基調。在長江上遊的國家中心城市重慶開展交通強國試點,有助於更加綠色環保地重構長江經濟帶的產業格局與經濟聯繫,高質量地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把試點落在重慶,這有助於推動綠色發展示範作用的發揮。」康莊認為。

「與此同時,這也是國家新時代開放戰略的體現。」康莊說,新時代國家的開放已經從過去東部沿海地區為主的開放,發展到當前的構建全方位的開放新格局。西部地區已經從開放的後方走向開放的前沿。「在重慶開展交通強國試點,有助於重慶更好地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更好地發揮重慶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更好構建向西、向南的開放新格局。」

是重慶發展的需要

重慶作為西部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運營中心,肩負建設「兩點」「兩地」、發揮「三個作用」、實現「兩高」發展的歷史重任。國家在交通建設領域先後賦予了重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鐵路樞紐、國家物流樞紐三大樞紐定位,沿襲發展脈絡。「理所當然應該承擔起試點的重任。重慶作為試點城市,也是更好貫徹落實『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使命的又一項重要發展機遇,有助於推進重慶『兩高』目標的實現。」康莊說。

「這次試點放在重慶,可以強力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在康莊看來,一是有助於重慶加快建設出海出境大通道,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的文章,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構建全新的開放格局。二是有助於重組重慶及周邊地區的生產要素,重整重慶的生產力布局,提升產業發展能級,促進產業升級改造,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是有助於大幅度降低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非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拓展經濟社會聯繫空間。

康莊稱,西部地區人民同樣抱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生活水平是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試點放在重慶,也是回應人民群眾的期望。交通的改善,能夠直接大幅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所以,試點放在重慶,也是重慶發展的需要。」

重慶具備現實條件

在康莊看來,重慶之所以能夠成為首批試點,與這些年在交通通道建設方面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是分不開的。

無論是中歐(重慶)班列的開創性建設,還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積極謀劃,抑或是多式聯運體系的積極構建,開放開發平臺的搭建等,最終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綜合性交通樞紐的基本框架。

無論是交通技術設施等硬體建設還是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治理體系的構建和完善,都是重慶成為試點的現實條件。

目前,重慶已經形成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鐵公水空四種方式互聯互通的出海出境大通道,大通道、大樞紐、大口岸、大物流支撐起大開放的空間格局。「這也說明重慶不僅有建設的能力,還具備一定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治理和體系建設的能力。」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羅薛梅

相關焦點

  • 交通強國重慶試點 | 重慶社科院市情與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康莊...
    10-10 18:55:29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試點落在重慶,既是國家戰略需要,也是重慶發展需要,更重要的是,重慶具備試點的現實條件。」今(10)日,重慶社科院市情與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康莊在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時稱。
  •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升任社科院副院長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官網簡歷顯示,現年59歲的高培勇出生於1959年1月,中共黨員,現為研究員、教授。1978年至1985年,高培勇在天津財經學院財政學系先後獲經濟學學士、經濟學碩士學位。1985年至1994年,高執教於天津財經學院,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1991年至1994年,他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一行訪問南京大學
    11月20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楊伯江所長一行訪問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副校長陸延青在中心會議室會見到訪客人。雙方就南京大學與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在機構建設、學術交流和學術會議舉辦等未來合作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 重慶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財政金融研究所所長 研究員 田豐倫 重慶社會科學院商貿與物流研究所所長 研究員 方令 重慶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 張鳳琦 重慶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所長 研究員 蒲奇軍 重慶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研究員
  • 無錫與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報訊 5月22日,我市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中科無錫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院及成果轉化公司,攜手打造光電技術領域科技創新高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小敏,市長黃欽會見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丁雷一行並出席籤約儀式。
  • 中國區域發展戰略調整 重慶市入選國家五大中心城市
    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重慶又迎來一個發展的大契機 記者 歐陽祖兵攝繼國務院3號文件後,又一重要規劃將重慶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此次入選國家中心城市,體現了我國區域發展的戰略調整,在五個中心城市中,上海是東部的中心,北京、天津是北方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廣州是珠三角地區的中心,重慶則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並沒有入選國家中心城市,而被確定為華南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能獲得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是一張非常重要的名片,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張遠說。
  • 社科院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形勢八大趨勢 新冠疫情成最大不確定因素
    鑑於當前疫情發展,參與報告發布會的學者認為,新冠疫情將成為研判全球形勢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據報告,2020年全球形勢和世界格局將表現出八大趨勢:全球經濟進入超低利率時代、全球治理進展緩慢、區域和雙邊合作快速推進、國際戰略和安全領域的東西方割裂趨勢加劇、各國在網絡空間的角力更加凸顯、科技競爭更加激烈、核擴散風險上升、極端主義行為呈國際化趨勢。
  • 回顧發展 總結經驗 探討問題 尋求出路 2018年全國社科院系統社會學所長會暨青年論壇在成都舉行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的「2018年全國社科院系統社會學所長會暨青年論壇」在成都舉行。
  • 國家核電(上海核工院)與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2021年1月12日,國家核電(上海核工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盧洪早帶隊赴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應物所」)交流,就先進燃料研發、核技術應用等合作進行會談,並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重慶這所大學與重慶社科院籤署協議,將在多個方面展開合作!
    7月9日,重慶社會科學院與重慶師範大學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儀式。重慶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唐青陽,重慶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曾禮,黨委副書記、校長孟東方等出席籤約儀式。儀式由重慶師範大學副校長陳志軍主持。
  • 對標頂尖全球城市,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發布「全球城市營商環境評估...
    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今天發布「全球城市營商環境評估報告」,將上海與紐約、倫敦等頂尖全球城市的營商環境展開充分的對比研究。報告顯示,在20個頂尖全球城市中,上海位居第10。
  • 中北大學國家區域創新戰略研究所在京成立
    中國網財經11月3日訊 10月31日,中北大學聯合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推進委員會共同成立中北大學國家區域創新戰略研究所及中北大學國家區域創新戰略學術委員會的發布會在京隆重舉行。  研究所及學術委員會的成立,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提出「要統籌推進黨政部門、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高校、軍隊、科技和企業、社會智庫協調發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布局合理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和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智庫,重視專業化智庫建設」指示的積極響應和有力行動,旨在通過開展學術研究、學術交流、成果考察、區域布局等活動
  • 推進「十四五」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專家座談會在四川省社科院召開
    成都市社科聯(院)黨組書記、院長、省社科聯副主席陳蛇研究員,四川經濟日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李銀昭,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總裁(CEO)湯繼強教授,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經濟研究所所長蔣和勝教授,成都市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姚毅研究員,成都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常曉鳴副教授,成都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盧陽春教授以及我院原副院長盛毅研究員、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克俊研究員、金融與財貿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魏良益研究員等專家學者參加會議並作精彩發言
  • 抓住歷史發展機遇大力推進科技援藏戰略
    從結構上講,通過調整和改革,將原來200多個單位精簡為目前的94個法人單位(包括支撐系統),其中研究所從原來的123個整合到現有的85個;當然,我們的調整是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和國家戰略需求而決定的,我們在整合一些研究單元的同時,還根據需要建立了一批新的研究單元,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科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
  • 全國社科院系統中特中心研討理論創新、智庫建設
    日前,全國社科院系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在濟南召開第二十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及部分城市社會科學院和高校的專家學者百餘人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發展與新型智庫建設」展開探討。
  • 重慶農商行與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7日20時訊(陳秋晏)左(26)日,重慶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機構——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下稱「重慶農商行」,A股代碼:601077.SH;H股代碼:03618.HK)與重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布將充分利用各自在資源、技術、網絡、業務、
  • 韓國成均館中國研究所所長李熙玉
    成均館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擔任韓國最權威的中國研究機構——成均中國研究所所長以及韓中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獲得韓國外國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曾在香港大學和北京大學進修。曾任北京大學亞太研究中心研究員(1993)、吉林省社科院(1997-2005)客座教授、中國海洋大學講座教授(2005)、Univ. of Washington交換教授(2001-2002)、日本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2013)。
  • 國家能源集團啟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
    尚品牌   12月15日,國家能源集團智庫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等四家單位籤訂戰略合作意向書,將共同研究國家能源集團引領能源煤炭電力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路徑。
  • 起底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
    仔細查找這些言論的來源就能發現,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是一個主要源頭。該機構近年來屢次炮製針對中國的不實言論,其偏頗立場與其背後複雜的資金來源有很大關聯。「餵料」媒體搞汙名化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成立於2001年,這個位於首都坎培拉的智庫近年來通過當地媒體影響著澳大利亞公眾對中國的理解。
  • 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泰舉辦
    昨天,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討會暨國家高新區創新高層論壇在我市舉辦。江蘇省科技創新協會會長朱宇,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安道昌,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段雄,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劉琦巖,市委常委、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陸春雲,副市長範玲出席。市政府黨組成員、醫藥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吳躍作了《中國醫藥名城創新發展的幾大驅動力》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