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發展戰略調整 重慶市入選國家五大中心城市

2020-12-15 中國網

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重慶又迎來一個發展的大契機 記者 歐陽祖兵攝

繼國務院3號文件後,又一重要規劃將重慶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記者昨日獲悉,在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重慶與北京、天津、上海、廣州一起,被確定為國家五大中心城市,在中西部地區一枝獨秀。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並沒有入選,而被確定為華南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

為何能入選我國區域發展戰略調整

國家中心城市發端於2005年,建設部根據《城市規劃法》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就提出了這一概念。「所謂國家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市規劃局總規劃師張遠昨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

重慶為何能躋身一線頂尖城市?「這是城鄉建設部對重慶城市地位的進一步明確。」張遠透露,早在國務院2007年批准實施重慶城鄉總規劃時就提出,重慶有五大定位: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遊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此次入選國家中心城市,體現了我國區域發展的戰略調整,在五個中心城市中,上海是東部的中心,北京、天津是北方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廣州是珠三角地區的中心,重慶則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並沒有入選國家中心城市,而被確定為華南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能獲得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是一張非常重要的名片,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張遠說。

有什麼意義中央戰略布局的重要棋子

在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改委諮詢專家周立群看來,從上世紀末期起,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環渤海地區開發等國家戰略陸續推出,其中,中西部地區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而重慶不僅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周圍又集中了一個具備較強實力的城市群,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也是中央的戰略性決策要義和重要棋子。

他說,現在一個國家的地位,不是由某一區域大小來定,而是由特大城市的地位所決定,「重慶入選意義非常重大,關係到未來國家深度開發西部的戰略」。換句話說,國家中心城市好比是國家經濟的聚寶盆,任何發達國家都會建立相應數量的「國家中心城市體系」。如德國有柏林、法蘭克福,法國有巴黎、裡昂,美國也有十幾個「國家中心城市」。

有什麼目標五大使命+區域政治文化中心

未來,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重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又應發揮怎樣的作用?張遠認為有五個方面的使命:突出的區域輻射功能,在中國西部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影響力;成為內陸直接對外開放的城市;成為西部,乃至中國的物流、交通和人流門戶與樞紐;肩負更重要的產業職能和經濟職能;成為國家改革開放的重要試驗區。

「既然是中國的中心城市了,也就是國際的中心城市之一。」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專家潘國平則認為,重慶可借力推動「亞洲聯盟」在渝設立,在成為區域經濟中心後,也成為區域政治文化中心。下一步,重慶可吸引更多使領館進駐,積極動員新成立的國際組織總部或者分支機構在中國落戶時優先選擇重慶,鼓勵現有駐京的少量的國際組織或者國際組織駐華代表處遷移重慶落戶等。

應該怎麼建北拓東跨和西進南優

重慶如何建國家中心城市?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曉江勾勒了一路徑:北拓東跨和西進南優。所謂的「北拓東跨」,是指以兩江新區為依託,全面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並解決動力不足的問題;「西進南優」,是指提升西永和西彭組團,優化南部老城區,建設外圍衛星城,解決培育腹地、均衡發展的問題。「這兩個問題解決了,重慶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支撐也就有了。」李曉江說。

何時能實現有望10年內名副其實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曉江參與了《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工作,他說,目前重慶自身的實力還不足以扮演這一角色。李曉江認為,目前重慶的整體規劃布局尚不完善:一方面,重慶城市功能還不完善,城鄉二元結構突出;另外,重慶城市的空間布局也不盡合理,現在還處於「小城市」拼合成「超大城市」的階段。

張遠也認為,重慶與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定位相比,差距不小,「不是說確定為中心城市,你就已經是了」。「經濟總量我們還很小,交通樞紐中心的地位也沒有建立起來,文化軟實力也有欠缺。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重慶需要突破的瓶頸還很多。」那麼,重慶何時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中心城市?張遠給出的答案是:10年內。

本組稿件記者 胡順濤來源:重慶商報

相關焦點

  • 劉應傑:中國的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政策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來說,區域發展戰略是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國家對區域發展的宏觀調控是最重要的宏觀調控之一,區域政策也是最重要的國家發展政策之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政策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區域發展主要有以下五大發展戰略。
  • 2021中國城市五大懸念: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
    剛剛過去的2020年,每座城市的發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不過,西部菌在《2020,中國城市五大懸念!》中,所提出的五大懸念,多數都成為現實:成渝城市群會不會上升為國家戰略——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 遼寧省召開五大區域工作會議,重提建設瀋陽為國家中心城市!
    ,通報2019年五大區域考核情況,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2017年瀋陽經濟區進行調整,由瀋陽,鞍山,撫順,本溪,遼陽五個城市組成。營口被加入沿海經濟帶,鐵嶺和附近加入遼西北地區。2019年瀋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共同行動計劃及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瀋陽舉行。
  • 國家中心城市怎樣引領區域發展
    國家中心城市就是從國家層面上來看的區域中心城市,是國家各大區域板塊發展的引領城市。國家中心城市離不開國家級的區域腹地,尤其是在區位條件、生態環境、歷史文化、人口規模、科教實力、交通聯繫、經濟總量、產業發展、金融體系等方面應處於優勢地位,這些也可以看作是國家中心城市的基本條件。
  • 重慶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1.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2.組織開展應用對策研究,服務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3.圍繞地方特色和區域優勢開展基礎理論研究。4.開展面向社會的諮詢服務。科研處 負責編制我院中長期科研規劃和年度計劃;策劃組織重大科研項目,實施全過程動態管理,督促各級各類課題保質保量完成;組織管理重大決策諮詢研究課題(A類);組織市發展研究獎的評獎工作和各級各類獎勵申報工作;承擔市社科研究系列高評委、中評委、院學術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等機構的日常工作;承擔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秘書處的日常工作;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評審
  • 山西「五大中心」建設區域及相關項目開始徵名
    12月17日記者從山西建投集團獲悉,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瀟河產業園區太原起步區核心區「五大中心」建設區域以及區域內會議中心、會展中心及「五大中心」智慧建設運行總部項目,開始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區域名稱」及「建築名稱」。
  • 中國城市發展日報丨誰是第五個國家科學中心
    12月14日,《廣西日報》全文發布了12月10日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擴大)會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建議》指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形成『龍頭帶動、區帶支撐、特色鮮明、協調發展』的區域經濟新格局。
  • 專訪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把區域發展差異當成...
    在此背景下,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了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對區域協調問題進行解讀。馮奎認為,把中國區域發展的差異當成南北發展的差異,過於簡單化,也不準確,對中國區域發展差異的分析需要更加精確。
  • 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青島分院成立暨 「國家發展與城市治理」青島...
    1月6日,「國家發展與城市治理」青島高端論壇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青島分院成立儀式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和青島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青島市北區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承辦。中共青島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孟凡利,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出席並致辭。
  • 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都市圈中心,瀋陽憑什麼?(上)
    本世紀初,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空間形態,在中國城鄉區域發展中逐步取得了主導地位。為了順應時代發展,遼寧中部城市也組成了自己的「朋友圈」。按時間演進,瀋陽經濟區可分為如下階段:「6」——遼寧中部城市群2003年,伴隨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遼寧首次提出「瀋陽經濟區」的概念,包括瀋陽、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共六座內陸城市。
  • 性質不同,註定國家中心城市和國家科學創新中心城市也不一樣
    中心城市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是為了滿足國家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服務國家的戰略規劃,集科教、文化以及政治為一體的,具有地方帶動性的綜合性城市要入選這類城市,首先綜合性必須要強——科教、文衛以及經濟缺一不可,入選這類城市必須符合國家的發展戰略。所以,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副本在全國各地的標誌性地區,北方有北京、天津;華東地區有上海;華中地區有武漢、鄭州;華南地區有廣州;西北地區以西安為代表;西南地區成都和重慶連成一片。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重慶市人民政府2016年8月17日(此件公開發布)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規劃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實現「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的必由之路。
  • 教育部將推出兩個「西三角」高等教育戰略支撐點,這些城市佔先機
    吳巖指出,要把每所高校點的發展變成緊緊地結合國家主體功能區的集群發展。這或是兩個「西三角」戰略支點的關鍵。」建設的高校中,東部入選87所,佔絕對優勢,而中西部共有53所;入選「一流學科」的高校數在區域間差距更為懸殊,東、中和西部高校入選學科數分別為331個、83個、51個。
  • 社科院等發布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鄭州入選潛在國家重要中心
    河南商報記者 宋曉珊 國家中心城市完整榜單首度出爐,鄭州入選潛在的國家重要交通中心城市、潛在國家重要貿易中心,在科技、教育方面排名滯後。來看看你的城市排名?
  • 四川「蒙頂山茶」入選「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央廣網雅安5月22日消息(記者 賈宜超)5月22日,記者從四川省雅安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5月20日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總結大會發布了「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推選結果,雅安「蒙頂山茶」位列全國第四,榮登「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前列。
  • 誰將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我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 2010年,我國首次確立建設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廣州5個國家中心城市,之後的5年多時間裡,這份名單始終未做調整。 2016年5月,成都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
  • 教育部將推出兩個西三角高等教育戰略支撐點,這些城市將佔據先機
    吳巖指出,要把每所高校點的發展變成緊緊地結合國家主體功能區的集群發展。這或是兩個「西三角」戰略支點的關鍵。入選「一流學科」的高校數在區域間差距更為懸殊,東、中和西部高校入選學科數分別為331個、83個、51個。
  • 目前我國共有九座「國家中心城市」,哪座城市有望成為第十座呢?
    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具有全國範圍的中心性和一定區域範圍內的國際性兩大特徵,同時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同時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方面都發揮重要的門戶作用。北京和天津夜間燈光圖我國在2010年2月提出了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和重慶,到了2018年2月,又先後新增了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
  • 重慶市與國開行在京籤署備忘錄 獲"戰略融資"
    來源:重慶日報    昨日(2日),重慶發展喜獲「強力外援」―――重慶市政府與國家開發銀行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籤署了 「關於實施重慶市 『一圈兩翼』發展戰略,促進三峽庫區移民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開發性金融合作備忘錄」,重慶將獲得國家開發銀行的戰略融資。
  • 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百強榜(2020)發布
    課題組後續還將推出中國城市社會發展專題報告等系列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標評價體系  課題組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當前和「十四五」期間城市社會發展新形勢,對標人民城市的「人民性」和新發展階段的社會建設新要求,對2020年評價指標進行調整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