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任:以材料的在地性與工匠精神,建構會呼吸的詩意空間

2021-01-09 騰訊網

如何讓設計創意賦能家居空間,展現最新美學與材料趨勢?如何把生活變得更有趣、更藝術、更舒適?煥新原創設計新活力,啟發商業趨勢新思維,魔都2020首個生活方式設計大展:上海家居家具展盛大啟幕,2000+品牌在此訴說自己的專屬答案。

在群星璀璨、大牌齊聚的展館中,以原創設計與海派家具非遺技藝傳承聞名於世的亞振家居,攜手義大利頂級時尚設計師Gaetano Scintilla、著名建築空間設計師-IAID無限營造合伙人&極舍文化創始人丁立任,帶來煥新升級的的AZ1865 | SUMMIT系列產品與顛覆傳統的木構築展館設計,呈現出一場主題為「時間的秩序」的概念家居展,尤為引人矚目。超逾日常的美學意境,一步一景的東方氣韻,參觀者絡繹不絕,排起長長的隊伍,只為一探其中究竟。

(圖:亞振館開館人氣持續走高,參觀者絡繹不絕)

「雙展最美打卡聖地」是如何打造的?以「時間的秩序」為題,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詩意生活?跟隨本次亞振新概念展會設計師丁立任,與新浪家居一同見證創意靈感的生發與落地,共享一場設計美學頭腦風暴。

亞振新概念展館設計師 丁立任

【新浪家居】是否是第一次與亞振合作,因何契機打造此次浦東家具展的亞振館設計?

【丁立任】正式算是第一次,之前有過兩次的磨合,這次是一個正式入駐。我去過亞振工廠,在工廠裡面我體會到他們的工匠精神,很讓我觸動。亞振肩負起了海派家具非遺傳承的文化使命,這種使命感觸動了我,因而我想為亞振創造出一個好的作品來。

【新浪家居】在眾多展館中亞振館的設計尤為獨特,可稱得上是概念館,您能否為我們解讀一下本次亞振館的整體設計理念?

【丁立任】設計理念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講,一個是從設計層面上來講,第二是從落地層面來講。從設計層面來講,我想創造是一個自然的建築、自然的空間,所以大家會看到空間的材料基本上非常克制,除了木頭就是棉麻材料,這些材料其實與亞振產品是匹配的,是合二為一的。

(圖:設計師丁立任向參觀者講解亞振館設計理念)

第二點,是從內在的秩序中尋找最原點。設計並不是一些材料的簡單疊加,也並非玄之又玄。設計,最根本就是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製造問題。從本次展館的落地性層面來解讀,這個場館最大的特點,是它的機動性、可持續利用性。首先,展館的有效安裝時間很短,就兩到三天的功夫,所以需要創造一個方便、快捷的安裝方式。本次展館是由木方搭建出來的,所有的木方都有模數,一個是一米長,一個是兩米長,正是利用這種百變魔方式模數,才能迅速搭建出這個10米乘23米的展館空間,它耗時短,安裝便捷;第二個可重複利用性。展館結束,我們還可以將木方拆出去,直接用到家具上。作為一家上市企業,更應該把環保、自然的東西融入進來,這樣更有價值感,也與亞振家居品牌的使命不謀而合。

圖:設計師丁立任親手製作的亞振館建築結構模型

【新浪家居】展館並沒有以傳統的「牆」 隔開各空間,而是採用木柵欄這一東方元素,是出於什麼考慮?

【丁立任】其實我想創造一個透而不透的空間秩序,一個富有詩意的空間氛圍。那這個木方與木方的縫隙中,風可以透過,光線可以穿過,這個空間就是可呼吸的空間,身在其中的我們,能夠與空間產生對話,有遮蔽,有疏闊,一步一景,你所看到的每一個空間,先是曲徑通幽,再是先抑後揚,豁然開朗,很多人逛完了之後,都反映這不像是一個230平米的地方,這好像是一個300多平米地方,這就是以小見大,致廣大而盡精微。這種東方元素、東方意境的建構,也是因為亞振品牌肩負著傳承海派非遺家具傳承的使命,就這個層面而言,二者是和諧相融的。

【新浪家居】本次展館的主題是「時間的秩序」,如何理解?

【丁立任】「時間的秩序」這個話題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秩序。在空間中,如果你去表達時間,其實就是以光為媒介。從黑夜到白天,是因為有光,所以你感覺時間在變化。光在整個建築中非常重要。在展館中,光通過格柵在緩緩移動,時間在此流動,通過格柵切割,撒在不同空間中,像人生一樣,人會變老,木頭會變舊,這就是時間。人從出生到成長,到少年到成熟,到暮年到最後回歸到自然,何嘗不是一個有詩意的過程?

第二是秩序的問題,在做設計時,很多時候會說需要靈感,但靈感這個東西是不可度量的,那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把這種不可度量的東西變成一種可度量的東西呢?這個展館設計中,融入了兩個斐波那契序列。斐波那契序列基本點就是前兩者之合等於第三者,無限的循環下去的話,越到後面比例越接近0.618,也就是說,在這個場館裡所有的牆著力點,跟牆的比例關係都在黃金分割點上,所以會覺得這空間中有種和諧的美感與舒適,底層邏輯就這樣。這個韻律從前面貫穿到中間,再到後面,這就是秩序。

【新浪家居】亞振館的展廳設計與展示的家具產品之間的關聯性是如何體現的?

【丁立任】材料的在地性與工匠精神,共同組成了亞振的基因。從材料的在地性來看,場館搭建用的木材就是亞振家具產品的原材之一,這個木頭的屬性跟家具的屬性是吻合的,是有關聯的,是統一的,當我們的家具放在展館中時,他們在空間和時間上已經開始產生對話。

第二,就是工匠精神的圓融統一。設計之初,我參觀過亞振工廠與亞振博物館,在工廠中,我發現亞振工廠除了實力特別雄厚,擁有歐洲最頂級的設備,我也看到亞振工人在工廠裡的那種專注,工匠們對木頭的專注和敬畏之心,實質上他們完成了一種對於材料的禮讚,我認為這也是它工匠精神的體現。在快餐文化時代,一切都求快,為快不破,但真正值得推敲的還是工匠精神,有工匠精神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值得傳承、有文化支撐的。所以展館本身,我是秉持著工匠精神和態度呈現設計和思考。因此,因材制宜的材料在地性與工匠精神,就是展館設計與亞振產品的共通性,這二者是完全匹配的,融合的,家具陳列在展館中,自然而然就會與空間產生對話。

【新浪家居】展館設計本質上也是商業價值與設計價值的平衡,您如何平衡兩者?

【丁立任】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對於很多設計師來講,設計方案不被甲方所理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你會發現這一邏輯裡,「我」的成分很多,為什麼非是「我」?而不是「我們」呢?一個設計方案,不止是設計師的作品,也是品牌需要呈現的「作品」,不能只滿足於「我」,要滿足於「我們」,如果把這個邏輯讀通的話,其實一切就迎刃而解。設計是什麼?設計的最根本是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製造問題的。所以如果你站在這個角度來講的話,所以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因為我的目的不是為了創造一個藝術品,讓別人看不懂,而是我要去解決業主的問題,我要去呈現品牌的理念。不存在捨我其誰,而是雙方螺旋上升、共贏的一個過程。

圖:亞振家居董事長、首席設計師高偉與設計師丁立任

【新浪家居】作為設計師,您是否有觀察到亞振近幾年來推出新品的速度明顯加快,產品風格也多元化,從專注海派經典藝術家具,到現在的融通各類設計風格,您如何看待這樣的本土家具品牌發展?

【丁立任】我覺得本土文化的發展跟民族自信心是有關係的。因為中國缺乏了工業革命這一步,文化存在斷層,可能認知就沒有續上去。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的打開、信息量的普及與信息對稱,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小。一步一步地,會慢慢發現,國內品牌會做的非常優秀,亞振就是其中之一。隨著中國崛起、中國文化的崛起、中國原創品牌的崛起是必然的。

【新浪家居】您希望通過此次亞振館的設計為人們傳遞怎樣的生活哲思?

【丁立任】第一層,少即是多,第二個,是回歸自然。少即是多,其實就是近現代的一個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它提出來的一個理念。他還提出另外的一個理念:越現代的東西,其實核心越古典。古典的東西就是源頭。在漫長歷史發展中,演變為不同流派,呈現不同時代的精神,但核心是超越時間而存在的。幾千年的宗教神廟歷經滄桑,依舊那麼多人去拜訪朝聖,這種藝術精神、這種力量,是經過考驗、亙古留存的。

第二個就是回歸自然。現在很多空間裝飾、空間設計,都是不斷的材料、元素在疊加,好像在告訴受眾,設計可以窮盡多種多樣的形式,但我認為,可能發展到一定階段,這種趨勢就過時了。空間最終是要給人住的,材料過多堆砌,會導致資源浪費、會引發審美疲勞,加法做多了的話,是抓不住核心的。禪宗中說三境界,第一個階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個階段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山,最後一個階段,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最後一定是回到一個原點,回到一個自然,回到一個最初起點。設計也是一樣的,對空間、對材料要有敬畏之心,不需要用浮誇的語言去表達,把它的點用到位了,回歸最簡單的狀態,純粹的空間,就有自鳴性,它自己會說話,它自身會表達,它自然會呈現。

【新浪家居】我們的採訪就到這兒結束了,謝謝丁老師。

(編輯 /記者 新浪家居 付曉露)

-

丁立任

極舍文化創意(上海)有限公司 創始人

從業十五年,發展前期專注於五星級酒店設計,參與和積累了大型公共空間豐富的設計管理經驗。

2016年開始聚焦於設計領域的垂直細分,專注於產品和住宅空間之間的內在關係。研究如何把設計解構產品化,並把產品前置於設計前端,讓產品與設計更好的落地呈現。在上千平米的大宅領域,利用酒店設計的宏觀視角來審視整個空間,為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功能體驗和動線規劃。同時回到建築的原點開始梳理,抵抗地產時代的設計邏輯,思考「形式的消去,構築的追尋」,探索建築和空間內在的秩序。

重要提示1、樂居網根據用戶指令提供作品傳播服務,向來十分重視網絡版權及其他智慧財產權以及用戶權益的保護。2、樂居網原創內容著作權,均歸北京怡生樂居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網站內容;經本網站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 本網站內容時,請註明來源。對任何侵犯本網站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網站將採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3、本網站內容,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採集提供,並非商業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內容來源標註有誤,或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等相關權利的,請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等相關資料,通過【投訴電話】或【郵箱地址】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進行審核處理。投訴電話:58951841 郵箱:haoli1#jiaju.com

相關焦點

  • 【萬能工匠】創新建構課程
    萬能工匠THINKTOY建構課程,是在錢學森創新教育思想研究會研究思想的引導下,經由南京師範大學殷飛教授和華東師範大學朱家雄教授等專家的指導,以最適合兒童的第三代ThinkToy圓形積木為材料,以「玩中學,學中玩」為核心,由美國幼發拉底教育集團依據2.5-8歲兒童身心發育的特點,而精心打造出的一套集教具、學具、教學方案、評估體系以及家庭親子互動遊戲為一體的建構能力教育體系
  • 「萬能工匠」建構篇
    「萬能工匠」運用科學原理和技術,設計出全新的產品。將新思維形成的養成和探究能力的培養融入到產品的每一個細節。它是一套科學建構積木,由點、線、面、軸、齒輪等5個元素組成。幼兒運用「萬能工匠」作為遊戲材料,藉助「積木語言」運用與身俱來的和自己所創造的符號系統,表現自我,表達思想和情感,並與人溝通。
  • 工匠精神是奢侈品本質
    由於動物原料皮的原因,天然皮革或多或少、或輕或重地存在一些傷殘,包括蟲傷、破傷、蝨傷、磨刮傷等,其表面光滑細緻程度、纖維鬆緊程度、厚度都會存在不同。愛馬仕用的皮革原料苛刻到什麼程度?一整張山羊皮只挑選最優質和完美無瑕的部位用來製作一個錢夾。
  • 人文時間下的詩意勞作
    無數代人的努力,無數工匠手作之美的積澱,使得時間有了形體,有了空間,有了線條、色彩、溫度和味道。它涵蓋廣泛,包羅萬象,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歲時年節,人生禮儀,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仿佛「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一般無邊無際,浩瀚無涯。而著者正是以這樣的立場與口吻,品咂著生活情境中手作之美可以意識到的歷史內容,從而使得細微物件中的幽深意味與啟蒙色彩脫穎而出。
  • 【萬能工匠】從遊戲起步,向智慧出發!
    ,這種建構是以兒童已有的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為基礎的。」積木是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每當孩子在玩積木時,他們常常會對五顏六色的積木愛不釋手,利用積木開展教學活動更符合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萬能工匠是一款啟發幼兒想像力,提高幼兒創造力的教具,它以點、線、面、軸、齒為基本元素,從簡單到複雜,從平面到立體,從靜態到動態,從動態到機械架構,讓孩子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 課堂板書裡的「工匠精神」
    「板書是教學的必要部分,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在湖北大學的課堂上,這些「工匠教師」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板書教學,一堂課寫滿四面大黑板。網際網路教學、教學方式多樣化的當前時代,堅持板書教學,一師一筆一課堂,恰恰能體現出專注、專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工匠精神到底是什麼?
    人們對於「工匠精神」這個詞本身,有著如同夢幻田園般的想像。尤其是對傳統工匠那種雕琢精神,總會不自覺地為它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似乎可望而不可即。隨著工業化大機器生產時代的到來,有更多人在嘆息它的逝去。當前對於「工匠精神」已經有大量的論述。先來看一般的理解,認為「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生產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的精神理念。
  • 工匠精神照亮佛山高質量發展路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近日公布的《全國地級市營商環境熱力指數報告》顯示,佛山營商環境熱力指數在261個地級市中排行第二。   全社會對工匠精神的崇尚,以及一大批心懷工匠精神的人才,讓佛山對投資者、創業者充滿吸引力。至今年11月,佛山技能人才已達11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0.8萬人。   在此背後,「十三五」期間,佛山高規格評選、表彰了90名大城工匠。
  • 工匠精神不只是嚴謹細緻
    ■如果沒有附著在勤奮能幹之上的科技創新因素,德國和日本的工匠精神或許早就成了「空中花園」。除了實幹、除了精緻地幹,是不是應該加上「創新」二字,尤其是科技創新。
  • TUM - ETH,Aalto University —鄉土材料的建構學習和實踐
    在建築學習背後個人認為有幾個關鍵詞,首先的一個詞是原型 / Prototype,即材料的結構、節點、工藝等References的學習,以及試驗和研究。材料建構從以前發展到現在,很多時候是歷史前人經驗的濃縮,和地域文化環境共同的、反覆之後的選擇(systematic design)。「建構原型」 在我看來是經過時間沉澱形成的一種結構、一種空間、一種敘事、一種氛圍。
  • 工匠精神在建築企業的體現
    2016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四個字進入我的心裡,到底什麼是工匠精神?什麼又是一個建築人該有的「工匠精神」呢?
  • 娃哈哈:工匠精神 品質擔當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宗慶後指出:我國製造業之所以「大而不強」,一方面是因為科技含量偏低,另一方面是因為缺少工匠精神。只有發揚工匠精神,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才能實現「中國製造2025」計劃。宗慶後題詞以自主創新打造工匠精神之魂說起「工匠精神」,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匠心」這個詞。「匠心」的意思是精巧的心思。 「匠人」有了初心,不斷提升技藝,就有了「匠心」。因此,創新是工匠精神的靈魂。
  • 匠人匠心:傳承工匠精神
    2017-01-06 11:15:00 來源:今日中國 作者:本刊記者 張霄 圖 徐建彬     「要有工匠精神
  • CREATIVE PLAYING「大型積木建構遊戲空間」的創新及遊戲方法
    CREATIVE PLAYING「大型積木建構遊戲空間」,該項目的硬體材料及活動理念初始於發達國家---美國。由深圳實驗幼兒園,深圳大學學前教育系及科瑞迪海歸派們,經過了2年多時間的摸索、實踐及研發成功地實現了本土化升級,改良出了一套適合中國幼兒的教學體系。
  • 他,用雙手詮釋「工匠精神」
    大家買高檔家具時常會有一些疑問「這是什麼木料的?正宗嗎?」「要是有人能鑑定真偽就好了!」那麼這位「上海工匠」了解下!雙手機器般精準,木料切片比頭髮絲還細!雙眼火炬般明亮,3000多種樹種瞭然於胸!在獲得2019「上海工匠」榮譽的上海建科檢驗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治宇看來,工匠精神是對事業的沉靜與專注;是在重複工作裡去尋找快樂;是摒棄浮躁、短視、功利的心態;是不墨守成規,在重複性的工作中推陳出新。徒手切片,技藝高超每個人有不同的相貌,每種木材也有不同的特徵。
  • 學術 | 「微時代」:美學批評的空間意識建構
    因此,一個由歷史積澱性、觀念恆定性所保持的空間場域,是美學批評顯現其指向性存在的基本所在,也是美學批評實現價值判斷的落腳點;是美學批評活動的主觀性構造,也是一個相對固定且具有特定對象屬性的空間聚合,更是踐行批評活動並以此實現批評目的的意識載體。
  • 「工匠精神」作文素材彙編
    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因為真正的工匠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無論是使用的材料、設計還是生產流程,都在不斷完善。4、專業,敬業。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
  • 原創校園話劇,弘揚工匠精神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養時,必須同時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時,應當緊密結合職業技能的培養進行。職業技能培養與工匠精神培育要相互滲透,相互促進,高度融合,合力育人。
  • 春天,讓詩意緩緩地生長——「文學閱讀與寫作」大單元設計/以詩心擁抱詩作、以關聯建構素養
    本單元名稱為「春天,讓詩意緩緩地生長」,就是想用這一大任務慢慢激發學生對新詩的自信和興趣。而「春天」又是一個與詩意有著奇妙關聯的情境,讓學生從自然與生活中去感悟詩意,並從詩歌技巧的層面鼓勵學生去寫作新詩,完成語言表達和內心詩意的糅合與長大。考慮「文學閱讀與寫作」這一任務群中新詩閱讀與寫作的教學容量,預計用9課時學習此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