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陽墓地新發現|何為「陸渾戎」?陸渾戎墓為何出現在伊川?

2020-11-30 大河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歌

何為「陸渾戎」?

「『戎』是先秦時期中原各國對北方族群的統稱,後演變為『西戎』。『陸渾戎』即春秋時期生活在西北一帶的遊牧民族。」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吳業恆介紹。

一個西北遊牧民族的墓葬為何會出現在伊川?

據文獻記載,陸渾戎最早居於瓜州(今甘肅酒泉)附近,後逐步東遷。大約在兩周之際,遷居至盧氏(今三門峽盧氏縣)一帶,與晉國結盟。

因該民族驍勇善戰,成為秦國東進的障礙。

公元前638年,秦國強迫晉國驅使陸渾戎遷至伊川地區,「此地南連楚國,北臨周,是春秋中後期晉楚之間的緩衝地帶。」吳業恆說。

公元前627年,秦國意圖越過晉國偷襲鄭國,晉國聯合陸渾戎於崤山設下埋伏,一舉殲滅秦軍,這就是春秋史上重要的「崤之戰」。

「魯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左傳》中記述了公元前606年,楚莊王以討伐陸渾戎為由,成功「問鼎中原」的歷史典故。

之後,陸渾戎這個遷徙而來的少數民族為了生存,時而攀附晉國,時而投靠楚國,逐漸強大的晉國對此產生不滿。

公元前525年,晉國伐陸,陸渾戎至此消失在歷史塵埃中。

如今,在洛陽嵩縣境內,陸渾村、陸渾水庫、陸渾嶺等地名依稀可見陸渾戎曾生活於此的痕跡。

「徐陽墓地不僅為我們尋找活躍在伊洛河流域的戎人遺存提供了重要線索,還給我們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探討陸渾戎與華夏民族、陸渾戎與西北戎人、陸渾戎與當今土著居民的人種差異和血緣關係提供了重要材料。」吳業恆說。

相關焦點

  • 陸渾戎墓地考古引廣泛關注 秦晉合謀陸渾戎東遷洛陽
    位於洛陽伊川鳴皋鎮徐陽村的墓地被發現,讓久已消失的陸渾戎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其學術價值得到考古界高度重視,順利入選「2015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陸渾戎墓地考古展示了很多有趣的內容:戎人的骨骼長而粗壯,成年男性身高一般在一米八左右;他們墓葬和車馬的形制已經非常中原化了,但在車馬的旁邊,隨葬大量牛羊頭蹄,這是西北戎人特有的習俗。
  • 河南發現春秋時期戎人大墓 遊牧民族為何遷居洛陽?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日電(袁秀月)近日,河南洛陽徐陽墓地又發現一座春秋時期西北戎人王級大墓,這也是徐陽墓地考古發掘的第二座王級大墓。徐陽墓地於2013年被發掘,專家認為,無論從時間、地域,還是規模、習俗上看,徐陽墓地都與春秋時期活躍在這一區域的陸渾戎對應。而第二座王極大墓的發現,也進一步證實了陸渾戎遷伊川的歷史事件。
  • 陸渾戎王級大墓背後,有這樣一群神秘人
    前不久,「洛陽又發現陸渾戎王級大墓」的消息讓徐陽墓地登上熱搜。 「M15」陸渾戎王級大墓 其實,從2013年發掘至今,徐陽墓地已經傳出過多個「又發現」的重大考古發現消息。
  • 河南這4個考古項目,哪個能最終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一年的累累碩果,哪些能夠躋身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呢?1月11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正式啟動。候選項目為各發掘資質單位主動申報的參評項目31項。記者發現,在這31項考古新發現中,河南有4項入席,它們分別是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河南淮陽時莊遺址、河南伊川徐陽墓地和河南安陽隋開皇十年麴慶墓。
  • 先秦時期的神秘「戎族」:他們為何來中原?後來又去哪兒了?
    近日,一項考古發現衝上熱搜。一座春秋時期西北戎人的王級大墓在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被發現。這是徐陽墓地考古發掘的第二座王級大墓。考古學家們認為,這進一步印證了文獻中記載的「戎人內遷伊洛」的歷史事件。這裡提到的「戎」指向一個曾活躍於中原大地的古老部族——「陸渾戎」,幾千年前,他們在戰火狼煙下基本消失湮滅。
  • 洛陽2600年戎人大墓與浙江陶符希臘字母之源
    》一文進行史研,忽而又見《河南洛陽發現2600年前戎人王級大墓》的報導,只得引用所見報導並略為兼顧發表個人意見……對此首先請參考《對<歷史研究/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融合>之淺談》(百度網),這樣才能進一步理解中國古史在人類世界史的定位以減少畫地為牢的歷史走偏(中學歷史教材尚有宣和通寶的亂彈)……在《浙江發現一批字母比腓尼基字母早千餘年 西方字母源於中國
  • 首次發現「水泥」混凝土牆壁!河南這個考古遺址公園明年開放,再現...
    河南商報記者從中選取了四個項目,為大家「盤一盤」咱河南這些「寶藏」文物。【「網紅」戎人王級大墓,背後的遷徙故事你知道嗎?】近段時間以來,洛陽市伊川縣徐陽墓地成了「網紅」,不僅衝上熱搜,還引起了學界廣泛關注。
  • 洛陽戎人王墓:我一個蠻夷,怎麼就葬在中原來了?
    ▲墓中出土的編鐘 圖源於網絡很多小夥伴都有疑問了,蠻夷戎狄,這不是少數民族嗎?洛陽在春秋時期是中原核心地區啊,周天子腳下,怎麼會有戎人的王墓呢?這個戎人到底是些什麼人呢?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這個話題。01農耕部落:西戎戎人這個稱呼,起源自周朝。
  • 微博「資源帝」陸渾戎:我如何用開放數字資源進行歷史研究
    篇幅所限,我這裡只講陸渾戎先生。陸先生網上奇人,其微博自我介紹是:「高校教師、學術資源控;開放獲取資料庫、免費在線資源;古籍、地圖、老照片;海外漢學、中外交通史、數字人文、傳播學……」。……每天都有全中國乃至世界上的電子書愛好者自動到他的網頁上報到,每天都會有源源不絕的新資源新連結新信息在他的微博上發布。你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讀書界、文化界大名人的名字。
  • 先秦時期神秘的「戎族」,進入中原之後為何就離奇消失了
    第六,及至戰國,沒人再說「戎狄」了,因為「強國」出現了,開疆闢土,或收為「國土」或「族裔」融合,再說起也說其本名了。文中接著說——「此族春秋以降之事,載籍稍具,而遠古之事,則頗茫然,學者但知其名而已。《左傳》載:「辛有適伊川,見被發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這是東周大夫辛有,僖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38年,在去今河南伊川一帶路上,看到有披著頭髮的人在田野裡祭祀,感嘆說,不到百年啊,這就是戎呀,他們的禮儀文化先衰亡了。
  • 厚重伊川:二程與伊川(三)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從這種意義上講,伊川「乃得與洙泗並稱,為學道淵源之所,蓋所謂西鄒魯也」,故曰「伊川者,萬世之伊川;書院者,天下之書院」,以理學思想策源地之一而得稱國家官方哲學的象徵與符號。由此可知,伊川書院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何其重要!伊川書院歷經900年風雨興衰,至今只剩下程頤當年栽下的古柏及元代趙孟頫所書《敕賜伊川書院之碑》。伊川書院於2008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 濟南首次發現北朝晚期至唐朝初期家族墓地
    在小清河章丘區高官寨河段,考古人員先後發現了十多座古代墓葬,除個別古墓存在早期被盜之外,大多數古墓保存完好。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科小清河考古領隊何利介紹,發現的古墓墓頂已經塌了,下面有磚砌的磚床,裡面放有瓷瓶,年代屬於北朝。
  • 陝西郭家崖秦漢墓地考古發現罕見的與墓地匹配的秦人生前居址
    陝西郭家崖秦漢墓地考古發現罕見的與墓地匹配的秦人生前居址 2018-03-29 16:14:00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