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蓋馬桶再衝水,地漏每周要消毒|衛生間消毒指引來了

2020-12-19 安徽婦聯

洗手間「傳毒」

成為公眾當前最關注的防範重點。

狡猾的病毒,不但會通過飛沫傳播,

也會從你的洗手間偷偷進犯哦。

要守衛洗手間,

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就要收好以下乾貨了。

廣東省衛健委、省疾控印發的《居家和公共場所衛生間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消毒指引(第一版)》,給公眾提供了在家個人防護、洗手間清潔、消毒等處理細節性指引,有助於防範與降低可能存在的糞-口途徑傳播、氣溶膠傳播。

01

洗手間消毒指南

指引1:

每周處理1次地漏

衛生間保持開窗通風,不能自然通風的可採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衛生間地漏口非排水時用蓋子遮擋,並每周一次將一杯清水(約500mL)倒進排水口,然後倒入有效氯濃度 2.5g/L 的含氯消毒液 10mL(一茶匙),30分鐘後再倒入一杯清水。

指引2:

衛生間需要經常消毒

保持環境和物品清潔衛生,衛生間物表、馬桶/便池等要經常擦拭或衝刷。當小區、同一棟樓出現確診或疑似病例,或家中有人出現發熱、咳嗽、腹瀉、嘔吐等症狀時,可用消毒劑對衛生間物表、地面、馬桶等進行消毒。高頻接觸物件或部位如門把手、洗手池臺面、水龍頭開關、洗手盆、坐便器、便池、馬桶按鈕等,每日至少消毒兩次。

指引3:

先蓋上馬桶蓋再衝水

倡導良好的家居衛生習慣,使用無害化衛生廁所,不使用便桶等,減少汙染物暴露和清洗時帶來的風險。衝水時養成良好習慣,先蓋上馬桶蓋再衝水,並及時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

居住在家中的隔離觀察人員不要與家人共用紙巾、擦 手巾等衛生用品,加強對衛生間的通風和清潔,可用含氯消毒劑等消毒劑對高頻接觸部位和地面進行消毒;如果有血液、分泌物、 嘔吐物、排洩物等要及時清除和消毒;家中有疑似或確診病人時,需在疾控中心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

指引4:

衛生間加強預防性消毒

物體表面:對衛生間內外門把手、洗手池臺面、水龍 頭開關、洗手盆、坐便器、便池、馬桶按鈕等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可使用含有效氯濃度 250-500mg/L 的消毒液擦拭或噴灑至表面完全溼潤,作用30分鐘,再用清水擦淨。不耐腐蝕的物品可用 75%乙醇消毒液擦拭或噴灑表面。

地面:可使用有效氯濃度 250-500 mg/L 的消毒液用 拖布拖拭,作用 30分鐘,再用清水洗淨。

空氣:無人情況下進行空氣消毒。消毒前關閉排氣扇 和窗戶,可用 3-6%過氧化氫消毒液自上而下、從裡到外進行噴 霧消毒,噴霧完畢關門作用30分鐘後開窗通風。消毒期間禁止人員進入衛生間。

02

地漏這樣消毒

家居防範氣溶膠傳播病毒,主要部位是各處地漏與衛生間馬桶。比如有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出現腹痛和腹瀉,檢測發現病毒能夠在糞便中檢出,不能排除會出現衝廁所導致糞便顆粒氣溶膠存在。

首先,家中各處地漏口,在非排水時,需要用蓋子遮擋,每周一次將一杯清水(約500mL)倒進排水口,然後倒入有效氯濃度 2.5g/L 的含氯消毒液 10mL(一茶匙),30分鐘後再倒入一杯清水,這樣可讓地漏存水彎存夠水,起到隔絕作用。

衛生間要保持開窗通風,建議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不能自然通風的可採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

洗手間哪些角落最易藏病毒?

↓↓↓

03

家居生活防護五點

省疾控呼籲,家居生活裡,養成與堅持良好衛生習慣,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1勤洗手

飯前便後、戴口罩前脫口罩後、外出回家、製備食物前後都一定要及時洗手。

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搓洗雙手20秒,再用乾淨的清水洗淨雙手。沒有條件的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

2家裡注意開窗通風

居家每天要保持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建議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3注意咳嗽禮儀

在家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使用過的紙巾應丟棄在有蓋垃圾桶內,並及時洗手。

4衝馬桶前先蓋蓋子

建議大家,特別是患者和疑似患者以及密切接觸者,如廁後一定要先蓋好馬桶蓋再衝水,減少室內病毒氣溶膠的產生,降低家人、陪護人員和其他人被感染的風險。

5減少電梯接觸病毒

乘坐電梯戴好口罩,手不要到處摸;小區物業應該在電梯按鈕、廣告牌等經常會被人觸摸的地方貼膜,並隔1-2小時就要進行消毒、更換貼膜。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衛生間地漏每周一次灌水消毒
    為指導、規範家居和公共場所衛生間預防性消毒,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風險,省疾控中心於2月3日印發《居家和公共場所衛生間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消毒指引(第一版)》,無論居家的還是公共(如商場、公園等)的廁所衛生清潔、消毒處理細節,全都指引到位。
  • 專家提醒:衛生間消毒要這樣處理→
    日前,廣東省衛健委、省疾控印發的《居家和公共場所衛生間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消毒指引(第一版)》,給公眾提供了在家個人防護、洗手間清潔、消毒等處理細節性指引。衛生間地漏口非排水時用蓋子遮擋,並每周一次將一杯清水(約500mL)倒進排水口,然後倒入有效氯濃度2.5g/L 的含氯消毒液10mL(一茶匙),30分鐘後再倒入一杯清水。保持環境和物品清潔衛生,衛生間物表、馬桶/便池等要經常擦拭或衝刷。
  • 疫情高發期,衝馬桶從來不蓋馬桶蓋的人,細思極恐……
    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每一次出門買菜,進門之前都拿酒精全身消一遍毒,然後不碰任何東西先洗手,把脫下的外套放陽臺消毒,甚至外出放棄坐電梯,爬樓梯,就怕把病毒帶回家傳給家人。洗澡、如廁、刷牙……如果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或者不科學的設計,即便是沒有疫情病毒,也會有各種細菌來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時期,你家馬桶蓋蓋了嗎?
  • 先蓋馬桶蓋再衝水
    會上,省衛生健康委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介紹了「糞-口傳播」的預防指引,提醒公眾加強廁所清潔消毒、注意如廁衛生、確保下水道密封性。公廁不宜設置廢紙簍周紫霄介,為預防「糞-口傳播」,公眾在保證廚房清潔和飲食安全衛生、隨時保持手衛生、保持生活用品清潔、做好環境和物品消毒的基礎上,還要重點關注四個方面。一是加強廁所通風和清潔消毒。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每天對廁所內的物體表面及便器表面進行消毒。
  • 市疾控專家提醒:馬桶大慶市人力資源要蓋好蓋子再衝水 地漏不
    但市民也不要過於擔心,做到在馬桶衝水時蓋好蓋子,防止高壓時產生的氣溶膠擴散;地漏在平時不用時,可用裝水的塑膠袋覆蓋地漏,達到水封效果。想必大家對「氣溶膠」三字並不陌生。可你知道嗎,下水道也可能會產生氣溶膠,傳播病毒。
  • 你知道衝水要蓋上馬桶蓋嗎? 衝廁所為什麼要蓋上馬桶蓋?
    你知道衝水要蓋上馬桶蓋嗎? 衝廁所為什麼要蓋上馬桶蓋?時間:2016-01-16 12:4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知道衝水要蓋上馬桶蓋嗎? 衝廁所為什麼要蓋上馬桶蓋? 馬桶,家家都有,但是要正確使用馬桶,卻非人人都會。這不,你知道衝水要蓋上馬桶蓋嗎?
  • 馬桶衝水時要蓋上馬桶蓋嗎?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如果衝水時,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衛生間內的物品很容易受到細菌汙染。因此,衝水時要蓋上馬桶蓋。從近幾年發布的醫學綜述裡引用的眾多論文來看,抽水產生的氣旋與微生物的傳播確實有著一定的關聯,衝水時蓋上馬桶蓋這個習慣也值得提倡。但並不是所有的細菌都可以被氣旋衝起,也沒有哪個研究提到過細菌會被衝到6米的高空。200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馬桶中培養的沙門氏菌能夠聚集成一種叫「生物膜」的結構,牢牢地植根於下水道中。
  • 疫情期間,為什麼蓋上馬桶蓋再衝水這麼重要?
    所以在這個疫情期間,如果患者在衝馬桶之前不關上馬桶蓋,那新型冠狀病毒很有可能會隨著衝馬桶時濺出的液滴漂浮在衛生間的空氣中,粘在馬桶坐墊或衝水按鈕上,甚至自己的牙刷上
  • 馬桶先蓋後衝水 一起來學習《公民防疫行為準則》
    家中馬桶要如何清潔處理?到不同的公共場所應注意哪些風險點?日前,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了《公民防疫行為準則》(科普版),其中將與「防疫」相關的行為要求和科普知識一網打盡,圖文並茂地呈現給大眾。第一部分為公民防疫基本行為準則,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分餐制、社交禮儀以及廁所衛生、通風與消毒、健康生活等八方面;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針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主動防疫的關鍵風險點,對不同場景、不同人群提出健康防護準則。通過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形式,讓公眾看得懂、易接受、記得牢、做得到,將公民防疫行為準則作為一種社會文明風尚和健康生活方式,持久地堅持下去、推廣開來。
  • 馬桶先蓋後衝水 一起來學習《公民防疫行為準則》 
    家中馬桶要如何清潔處理?到不同的公共場所應注意哪些風險點?日前,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了《公民防疫行為準則》(科普版),其中將與「防疫」相關的行為要求和科普知識一網打盡,圖文並茂地呈現給大眾。第一部分為公民防疫基本行為準則,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分餐制、社交禮儀以及廁所衛生、通風與消毒、健康生活等八方面;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針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主動防疫的關鍵風險點,對不同場景、不同人群提出健康防護準則。通過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形式,讓公眾看得懂、易接受、記得牢、做得到,將公民防疫行為準則作為一種社會文明風尚和健康生活方式,持久地堅持下去、推廣開來。
  • 疫情期間衛生間怎樣消毒?CDC專家詳解消毒液的正確使用方法
    1、無密切接觸史可無需消毒衛生間馮錄召表示,目前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還是以近距離的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為主,如果家中沒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無症狀感染者或者密切接觸者,不需要對衛生間進行特殊消毒,做好一般的衛生清潔就可以。
  • 家裡衛生間要每天消毒嗎?住集體宿舍如何做好防控?
    家裡的衛生間需要每天消毒嗎?住集體宿舍如何做好防控?在近期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這些問題有了權威解答。——公廁作為人員流動頻繁、使用率高的公共場所,應如何確保大家的如廁安全?要全面加強對公廁的保潔、消毒和運行維護。重中之重加強對化糞池的巡查、監管,對化糞池、糞便運輸車輛和處理設施增加消殺頻次。對人流密集區域的公廁,需進一步增大消殺頻次。
  • 衛生間消毒方法有哪些 衛生間消毒注意事項
    衛生間消毒方法有哪些衛生間清潔消毒可以分區域進行,對不同的地方慢慢進行消毒清洗。下面我們就分別來看看。第4步:再用噴壺將茶水噴在鏡子有汙垢的地方,用蘸有茶水的溼毛巾潤溼鏡子,再用報紙擦拭鏡子。2、牆面、窗縫對於衛生間裡的邊邊角角難打掃,但也是一定要打掃的地方,將這些邊角的汙垢清除後整個室內光線都亮了很多。第1步:要準備白醋和洗滌劑。
  • 衝廁所時,要不要蓋馬桶蓋?這個常識,你不可不知
    開篇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上廁所是我們每天都要辦的「人生大事」,但很多人會忽視掉「衝水前,隨手蓋馬桶蓋」的小動作。這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哦~為什麼衝廁所時,要蓋上馬桶蓋?先別急著哭,雖然這些帶著排洩物和細菌的液體微粒,感覺上是很髒,但大部分並不會致病,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病原體是否致病,和細菌毒性、數量、以及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有關)文末總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是從衛生角度,還是健康角度,平時衝廁所,最好還是要蓋上馬桶蓋,
  • 衝馬桶時,要不要蓋馬桶蓋?很多人被騙了,告訴你真相
    在排便結束後,大家會快速按下衝水開關,把排洩物衝走,但在這個時候,有個問題會出現在人們面前,衝馬桶的時候,到底要不要蓋馬桶蓋?事實上,這樣的說法,忽略了一些關鍵點,例如馬桶上到底有什麼細菌?哪些細菌,會在衝水過程中發生傳播?傳播的時候,範圍能夠蔓延至整個衛生間?這些細菌有什麼影響?可見,這些才是重中之重。最常見的說法,是形容在衝馬桶的時候,如果沒有把馬桶蓋蓋好,會導致衝水瞬間,產生的氣旋,可以把一些細菌以及微生物可以拋到幾米遠的地方。
  • 用完馬桶,衝水需要蓋上馬桶蓋嗎?這麼多年,你可能一直都做錯了
    每天必備的一件事肯定就是上廁所了,在上廁所之後,都會衝水,這個時候你是習慣蓋著馬桶蓋,還是直接衝呢,相信很多人都是習慣性的直接衝,不會想到那麼多問題,不過也有一些人會認為直接衝,細菌比較多,容易汙染房間,對身體不好,那我們在衝馬桶的時候,到底要不要蓋上蓋子呢?一起來了解看看。
  • 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便後要蓋上馬桶蓋再衝水
    另外深圳發生的病例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播,要注意正確洗手,便後要蓋上馬桶蓋再衝水。  要注意正確洗手  便後要蓋上馬桶蓋再衝水  根據最新消息,深圳市第三醫院在某些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陽性,是不是病毒變異了
  • 馬桶蓋「打開」還是「關著」好?師傅:不少人做錯,難怪身體變差
    今天我又來分享家居小知識啦!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讚、分享和轉發哦!現在大家裝修房子,一般都會在主臥裝獨立衛生間,畢竟一家人只公用一個廁所就不是很方便,基本上大家都會安裝馬桶,這就要求地漏的設計要好,因為沒有乾濕分離的的衛生間,洗澡排水就單靠地漏,很容易發生堵塞的情況。
  • 衝馬桶到底要不要蓋蓋子?
    對於馬桶到底要不要蓋蓋子,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應當蓋蓋子,有的認為蓋不蓋其實效果差不多?那到底應不應該蓋馬桶蓋呢?認為應當蓋馬桶蓋的理由是,在馬桶抽水時產生的氣流會將,汙水中的微生物細菌帶入空中,有的甚至認為可以將細菌帶到6米高的地方,同時央視一套曾經與中國科學院一起做過實驗,將螢光微生物倒入馬桶,然後衝水,分別採集蓋上蓋子和不蓋蓋子兩種情況下衛生間不同部位螢光細菌分布,發現兩種情況下都有螢光細菌分布,但蓋上蓋子後螢光細菌分布的量要比不蓋蓋子少。
  • 絕不只是通下水道蓋馬桶蓋…
    比如,門廳空間應採取下列防控措施:第一,在門廳設臨時更衣處,配置入戶衣物單獨存放;第二,當戶內無門廳時,宜通過靈活隔斷等相對分割設置入口空間,並視情況可進行衛生或消毒處理;第三,入戶門把手和燈具開關應定期消毒;第四,可更換或設置感應式燈具。另外,廚房宜配置淨水器、洗碗機等衛生與消毒設施,地漏、洗菜池等設備設施應每日清潔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