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沈豔飛教授Angew.:無配體水溶性WO3-x納米點電化學應用

2020-12-11 學研天地

研究背景

具有高活性位點和高比表面積的氧缺陷氧化鎢(WO3-x)納米點被廣泛應用於太陽能電池、電致變色器件、光催化、超級電容器等多個領域。通常情況下,納米點材料可以通過剝離體相材料得到納米片、繼而化學剪裁納米片製得;然而,由於氧化鎢層間以共價作用連接,無法採用常用的剝離法獲得納米片,使得該策略無法應用於WO3-x納米點的製備。目前WO3-x納米點大多通過WCl6作為反應原料製備;然而WCl6極易水解,反應過程中必須保證絕對無水條件,而且所合成的WO3-x納米點水溶性低。不僅如此,為了控制合成過程中納米點的結構、限制其各向異性生長,通常需要用長鏈烷基胺或烷基酸作為其保護劑,這使得所得到的氧化鎢納米點電子傳遞緩慢。因此,探索合成高質量WO3-x納米點的有效途徑,同時避免使用不穩定反應前驅物、昂貴的反應設備和複雜的合成過程仍然是一個挑戰。

圖1. WO3-x納米點的合成和性能示意圖

成果簡介

近日,東南大學沈豔飛教授課題組提出以WS2粉末為前驅物,通過超聲剝離和溫和的化學轉化過程成功合成了WO3-x納米點,克服了以往合成中反應前驅物不穩定、反應設備昂貴、合成過程複雜、產物電子傳遞性能不佳等問題,所製備的WO3-x納米點具有無配體、水溶性好和氧缺陷易調控等優點。

電化學發光(ECL)檢測由於其靈敏度高、成本低、設備簡單等優點而被廣泛用於臨床檢驗。三聯吡啶釕(Ru(bpy)32+)及其衍生物是目前臨床檢驗中最常用的ECL發光體。然而,作為目前Ru(bpy)32+發光體唯一的商業化共反應劑,三丙胺(TPrA)仍存在生物毒性高和背景信號強等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基於所合成的WO3-x納米點特性,該課題組提出將WO3-x納米點用作新型綠色共反應劑,不僅動物毒性比TPrA低約300倍,與Ru(bpy)32+聯用的ECL效率還可與TPrA標杆體系相媲美。機理研究顯示,WO3-x納米點的氧缺陷態和其表面的羥基在增強ECL強度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基於此,該研究進一步構建了用於檢測全血樣本的循環腫瘤細胞傳感器,克服了臨床商業化細胞儀僅能分析血清樣品的短板。

該工作不僅為合成具有獨特結構和優異性能的WO3-x納米點開闢了一條新途徑,而且還將推動WO3-x納米點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東南大學博士生潘登、房正鄒楊二利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沈豔飛教授為論文唯一通訊作者。

文獻連結:

Facile Preparation of WO3-xDots with Remarkably Low Toxicity and Uncompromised Activity as Coreactants for Clinic Electrochemiluminescent Diagnosis

Deng Pan, Zhengzou Fang, Erli Yang, Zhenqiang Ning, Qing Zhou, Kaiyang Chen, Yongjun Zheng, Yuanjian Zhang, Yanfei Shen

Angew. Chem. Int. Ed.,2020, DOI: 10.1002/anie.202007451

沈豔飛簡介

於2002年和2007年先後在南京師範大學和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獲學士和博士學位,2008年-2012年先後在德國馬普膠體界面研究所和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任博士後和JSPS研究員,2013年受聘東南大學醫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Anal. Chem.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0餘篇,所發表論文被SCI期刊論文引用3000餘次,H-index 32。曾入選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十一批高層次人才,並獲江蘇省優秀青年基金資助。

研究領域:納米生物技術與臨床診斷

相關焦點

  • 西北師大盧小泉課題組Angew. 首次實現水相中非水溶性有機物的電致...
    化工醫藥原料搜索,用化學加百科專業導讀近日,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盧小泉教授課題組成員通過共反應的策略首次報導了四苯基噻咯的聚集誘導電致化學發光(HAIE-ECL)現象,並且表現出很高的發光效率(37.8%),改體系在水相中能夠選擇性識別在工業上重要的DNBP增塑劑,檢出限低至0.15 nM。
  • 楊培東Nature Energy:用於高效特異性CO2電催化的納米顆粒/有序配體間層
    酶的特點是在一個活性位點周圍有多個組分協同工作,從而產生了精細的催化特異性。
  • 廣闊天地,大有所為之納米催化與其表面配體
    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Tianyou Chen和Valentin O.Rodionov發表在ACS Catalysis上的一篇Perspective,文章題目為:Controllable Catalysis with Nanoparticles: Bimetallic Alloy Systems and Surface Adsorbates.
  • 【收藏】核酸適配體會議精彩回放出爐
    報告六、基於核酸適配體的生物醫學信息獲取  羊小海(湖南大學)  回放連結介紹了基於核酸適配體的生物醫學信息獲取,從納米材料、信號轉換、靶標識別構建生物功能化納米探針,開展細胞與活體層面信息獲取的系列研究工作。
  • 納米水溶性潤滑劑實現量產
    186次閱讀 作者:仲科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2年08月14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由鞍山市納美實業有限公司研製的環保型納米水溶性系列軋制潤滑劑近日在鞍山實現批量生產
  • 「環保型納米水溶性」新型潤滑劑問世
    次閱讀 作者:郝曉明   來源:科技日報    2012年08月07日 收藏           記者從鞍山市科技局獲悉,由我國研製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環保型納米水溶性系列軋制潤滑劑
  • 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中國有色金屬2018青年科技論壇」
    (2) 尹華意 東北大學 教授/青千報告題目: 從電化學冶金到大規模儲能用的液態金屬電池技術(3) 賴延清 中南大學 教授/副院長報告題目: 金屬硒(硫)化物薄膜的電沉積製備與光伏應用(4) 黃惠 昆明理工大學 教授報告題目: 有色金屬電積用新型節能陽極的數值模擬研究(5) 劉芳洋 中南大學 教授報告題目
  • 國際頂刊《Angew》一種化學焊接的三態電晶體!
    多金屬含氧酸鹽是一種納米電子元件,具有結構多功能性和豐富的電化學特性,但是很多方面仍未被探索。本文將單個簇狀焊料化學焊接到兩個納米電極上獲得三態電晶體,為此類化合物在電子學中的進一步應用鋪平了道路。近日,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研究者合成了一個吡啶覆蓋的Anderson-Evans的多金屬含氧酸鹽,並用它來製造單分子結,使用該有機末端將單個簇狀焊料化學焊接到兩個納米電極上。在電化學環境中操作該設備,通過探測不同氧化態多金屬含氧酸鹽的電荷傳輸,驗證了其是一個有效的三態電晶體。
  • 上海交大崔大祥團隊發表金納米糰簇自組裝體系重要成果
    近日,國際納米領域頂級期刊《ACS Nano》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系所屬納米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崔大祥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Mimicking Pathogenic Invasion with the Complexes of Au22(SG)18-Engineered Assemblies and Folic Acid」
  • 阜師大教師團隊在電化學領域取得新突破
    【摘要】 近日,阜陽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夏娟博士、武海教授、凡素華教授合作在金屬納米材料的製備及其在電化學領域中的應用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安青網訊 近日,阜陽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夏娟博士、武海教授、凡素華教授合作在金屬納米材料的製備及其在電化學領域中的應用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 【材料】基於配體差異敏化的光色/壽命可調的鑭系配位聚合物及其光學多路復用應用
    光學多路復用應用需求的日益增長也對材料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發光顏色及壽命可調、材料物理化學性質穩定、顆粒尺寸小、發光效率高等等。迄今為止已報導的面向光學多路復用的一些發光材料,如上轉換納米顆粒和鈣鈦礦量子點等,都展現良好的應用前景,但仍然面臨著諸如發光效率低和物理化學穩定性差等問題。
  • 何農躍——東南大學——功能納米材料和生物傳感器(含生物晶片)
    姓名: 何農躍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58-01 所在院校: 東南大學
  • 顧寧教授、劉紹琴教授:生物傳感器合輯
    該專輯由顧寧教授(東南大學)和劉紹琴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擔任客座編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江蘇省生物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主任 東南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 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微納米技術研究中心 主任 微系統與微結構製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精誠所至——第四屆中國核酸適配體學術研討會驚喜連連
    其中核酸適配體篩選技術環節將介紹一種快速富集核酸適配體文庫的簡單方法;在表徵技術環節介紹一種具有普適性的電化學核酸適配體解離常數測定技術;在核酸適配體生物傳感器環節將介紹一種設計結構開關型核酸適配體的簡單方法以及關於傳感器長期穩定的影響因素的研究。
  •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團隊在納米能源領域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系列研究...
    近日,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楊維清教授團隊在納米能源領域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系列研究成果。「分子剪刀」——碳納米材料可控化構建碳納米材料對於現代科技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納米金剛石、富勒烯、碳納米管、石墨烯和碳量子點因其獨特的電學、力學、光學、熱學和化學性質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些獨特的性質為能源、傳感以及環境修復等領域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 安徽大學:金屬納米糰簇強螢光研究獲進展
    近日,安徽大學和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匹茲堡大學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使人類有望開發出新一代生物螢光檢測與診斷試劑,為進一步了解金屬納米糰簇的螢光起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雜誌。
  • 廣東藥科大學科研團隊在電化學生物傳感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我校新藥研發中心張陸勇/孫端平研究團隊瞄準重大疾病的早期診斷和藥物篩選新方法,構建一系列新型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用於生物標記物的超高靈敏檢測,相關研究成果以廣東藥科大學為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近期陸續發表於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中科院一區, IF: 10.257, 2篇)、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中科院一區,
  • 小配體,大作用:「丁奎嶺配體」在金屬催化的無保護基醛糖炔基化反應中的應用
    X-MOL Tips(點擊閱讀詳情)預製的有機金屬試劑(如格氏試劑,1912年諾貝爾化學獎,參考閱讀:那些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人名反應和試劑)對羰基化合物的加成是非常重要的碳碳鍵形成反應,儘管這種技術在化學合成中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 加拿大湖首大學教授陳愛成訪問合肥研究院智能所
    加拿大湖首大學教授陳愛成訪問合肥研究院智能所 2017-06-21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Lakehead University)化學系教授陳愛成到智能所交流訪問,並作了題為《納米材料設計和電化學研究在綠色化學和生物傳感器方面的應用》的報告。
  • UCSD能源技術及材料科學與納米工程孟穎教授工作簡介
    (UCSD),是位於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市北郊拉荷亞(La Jolla)地區的一所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在多家主流大學排名中長年穩居世界前20,是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以及北美頂尖大學聯盟美國大學協會成員。孟穎 教授 孟穎,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能源技術及材料科學與納米工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