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取款「新規」來了,已有3地在實施,你可能有錢但取不出

2020-12-13 財經先聲

隨著行動網路的飛速發展,行動支付早已取代了傳統支付,而微信、支付寶等行動支付APP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據12月最新數據顯示,支付寶和微信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90%,就連銀行業也在開始推行起了數字貨幣。

不過即便如此,銀行的功能也並未被取代,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的住戶存款增加了9.95萬億,可見人們更喜歡將錢儲蓄在銀行。

在這樣的背景下,隨之而來的是資金監管的問題。眾所周知,當今社會有不少不法分子通過大量現金流通來完成非法交易的。除此之外,由於現金交易的保密特性,會導致事後查證受阻。所以,嚴格控制大量現金流通已經成為了金融市場當務之急。

為了加大力度監管大額現金流動,中國人民銀行再次發布了新規,將採取試點的方式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規定。自今年7月至12月,央行已經先後在河北、浙江和深圳三個地方開展了大額資金管理試點計劃。

自7月開始,河北率先進行了大額資金管理試點。試點實行中,對於大額現金流通規定了一條「控制線」,即對公帳戶50萬,對私帳戶10萬,一旦超出這條「控制線」的金額,就必須進行相關信息登記;其中取款業務還需要提前預約,進行資金用途的填寫、手續齊全後,才能將錢順利取走。

深圳和浙江也開始展開了大額現金管理試點,為期兩年。其「控制線」在對公帳戶的規定和河北一樣,而對私帳戶深圳為20萬,浙江則是30萬。同樣也需要進行相關的信息填寫,在符合規定後,才能進行大量現金的存、取。

通俗點說,如果存取業務超出「控制線」,在沒有填寫清楚用途或不符合規定時,你的資金很有可能會被凍結,從而你的錢就「取不出」了。

在了解了新規的具體內容後,很多人對此表示很不解。為什麼我自己的錢我不能隨意支配,還需要「匯報」資金用途,這不是侵犯隱私嗎?

其實,這一新規對我們普通人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小的。行動支付方式如此發達,我們對於現金的需求並沒有太大;而在有現金需求時,就以對私「控制線」最低的河北為例,我們也是很少辦理超10萬元的資金業務的,所以這條「控制線」足夠我們日常生活使用。

即使你需要取出超過10萬元的現金,只要你是用於合法行為,並且按照規定預約、登記,那麼也不會受到限制的;其次,目前許多手機銀行單日轉帳的限額已經達到了50萬元,這個額度也足夠滿足大部分人的日資金需求。

不過,還有些人對新規的實用性提出了質疑,就算我進行了登記、填寫,但是事實上我取出去的錢拿去做什麼了照樣無從所知。

實際上很早以前,我國就已經有了冠字號追蹤的功能。冠字號可以說是每一張紙幣的「身份證」,一張紙幣對應一個冠字號,獨一無二。只要這些錢存入銀行,系統都會自動記錄該紙幣的「冠字號」,同時,這張紙幣的每一筆交易都會記錄在銀行內。所以說,當你進行不法行為時,每一筆現金交易都有可能會被銀行追蹤。

雖然從試點實行以來有很多質疑,但是事實上,這條新規的試點並不是為了限制我們普通人辦理銀行業務的。而是為了監控現金交易的「漏洞」,要徹底打擊以現金交易形式進行違法犯罪的行為,同時更是為了更好地維護金融市場的秩序。

因此,大額資金管理新規不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相反,新規的實行能夠使我們所在的金融環境更加乾淨。

截至2020年12月,河北、深圳、浙江三地的試點開展十分順利,最新數據顯示,三個試點地區中,大額現金存、取業務佔據了總業務數量的1%。相信在2021年,這項新規將會逐漸在全國各地實行。

你對這項新規有什麼看法呢?你支持新規的實行嗎?

(本文由財經先聲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銀行存取款「新規」來了,已有3地正式實施,你可能有錢但取不出
    根據易觀發布的數據,僅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的交易規模就達到了534878.3億元。當然,儘管行動支付既方便又快捷,但現金交易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銀行存取款「新規」來了,已有3地正式實施,你可能有錢但取不出!銀行在社會中的地位仍然很高,銀行業的發展一直吸引著儲戶和監管機構的注意。
  • 銀行存取款「新規」來了,已在3地開始實施,你可能有錢但取不出
    銀行存取款「新規」來了,已在3地開始實施,你可能有錢但取不出。眾所周知,當今社會有不少不法分子通過大量現金流通來完成非法交易的。除此之外,由於現金交易的保密特性,會導致事後查證受阻。所以,嚴格控制大量現金流通已經成為了金融市場當務之急。
  • 銀行存取款「新規」來了,已在3地試點,你很可能有錢也取不出
    但是,很多人還是喜歡把多餘的錢存入銀行。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的住戶存款增加了9.95萬億。可見人們還是喜歡將錢存在銀行,這樣可能更加安心一些。導致今年銀行存款回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從明年起,銀行理財產品要打破剛兌,不再保本保息,很多厭惡投資風險的人紛紛將錢存回銀行。二個是今年疫情來襲,告訴我們要適當存點錢,以應對不時之需。
  • 銀行取款「新規」出臺,10月起,這3個地區存款可能「取不出」
    雖然行動支付已經普及,使用現金支付的人也越來越少,大家也避免不了到銀行辦理存款業務,畢竟往銀行卡裡存錢就需要到銀行辦理。不知大家有沒有覺得,近幾年到銀行櫃檯辦理大額現金業務效率有點慢了,程序好像比之前也多了。甚至有人抱怨現在銀行人的工作效率太低,許多人納悶,不就存個錢嘛!幹嘛要那麼多繁瑣流程!
  • 郵儲銀行「一本通」行不通 儲戶有錢取不出
    近日,棗莊市郵政儲蓄銀行的儲戶王先生向本網反映,由於郵政儲蓄銀行管理上存在漏洞,工作人員為完成銀行下達的存款任務,竟然在儲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將儲戶的存款設為員工自己的任務,造成儲戶在急需用錢的情況下「有錢不能取」。
  • 郵儲銀行一本通行不通 儲戶有錢取不出
    近日,棗莊市郵政儲蓄銀行的儲戶王先生向本網反映,由於郵政儲蓄銀行管理上存在漏洞,工作人員為完成銀行下達的存款任務,竟然在儲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將儲戶的存款設為員工自己的任務,造成儲戶在急需用錢的情況下「有錢不能取」。
  • 銀行存取錢出新規,看好免的白跑一趟
    此外,我國向來都是一個儲蓄大國,很多老百姓都願意把錢放在銀行裡。據央行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的住戶存款增加了9.7萬億元,而今年受疫情的衝擊,我國存款的人變得更多了,前三個季度就增加了9.95萬億元的存款,平均算下來每個人就存了7107元。現如今,中國已經進入到了行動支付的時代,把錢存到銀行裡面,其實完全不影響使用。
  • 央行3地試點「新規」,銀行卡裡再有錢,你也不一定能取出來
    不過從今年7月份開始,央行開始在河北、浙江、深圳三地開展了大額資金管理的試點計劃,就是分別對公戶和私戶設定了一條取款上限,當取款金額超過上限的時候,要辦理相關手續之後,得到了銀行的審批,才能辦理取款。如果取款人在辦理取款手續的時候,填寫的用途不清或者不符合相關規定,取款人的資金很有可能會因此被凍結,這就出現了你帳戶上有再多的錢,但是你無法提出的情況。目前三地的上限設置不太一樣,河北的公戶上限是50萬,私戶上限是10萬;深圳的公戶上限是50萬,私戶上限是20萬;浙江的公戶上限是40萬,私戶上限是30萬。
  • 銀行取款出新規,三個地方開始實行,有錢可能取不出?
    根據中央銀行的數據,我國居民存款在2019年增加9.7萬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居民儲蓄增加9.95萬億元,相當於人均7107元。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許多人已經沒有使用現金的習慣。由於現金不利於管理和跟蹤,因此對銀行存款和取款的限制也淹沒了網際網路。既然銀行已經頒布了新的取款規則,並且已經開始在三個地方實施,那麼存入銀行的錢可能「無法取款」。到底是怎麼回事?
  • 取款出新規,已在3地開始執行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9年,國內銀行業的離櫃率達到了89.77%。 說起ATM自助存取款設備,它自上世紀80年代引入國內以來,就大大提升了銀行的工作效率,不少業內人士還將它稱之為「跨時代的創新產品」。
  • 存摺放了20年,銀行拒絕取款,「存摺」到底有沒有「有效期」?
    另一方面,存摺對老年人來說更容易保存,也更不容易丟失。因此這些中老年儲戶更願意到銀行櫃檯辦理相關業務,與此同時,還會列印存取款的明細帳。對於他們來說,喜歡看到每一筆錢的發生過程。「存摺」到底有沒有「有效期」?銀行經理說出了實話銀行存摺沒有有效期限,也不存在過期一說。
  • 2021年起,這三地方的存款可能取不出!
    隨著電子支付的盛行,出門買菜逛街大家都習慣用手機支付,這樣一來使用現金的情況自然越來越少。當然國人熱愛儲蓄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即便平時使用現金的次數已經大大減少,也不可避免出現逢年過節需要去銀行存取現金的情況。居民存款「難提現」?2021年起,這三地方的存款可能取不出!
  • 銀行櫃檯有現金不給大額取款,為什麼非要預約取款才可以呢?
    生活當中有些人遇到過,由於銀行工作人員的疏忽,客戶去銀行存款10萬,結果回家之後才知道少給了1萬,然後客戶再度去銀行說少給1萬,看看銀行認不認這個帳,銀行有句話離櫃概不負責。反之你去銀行取款10萬,結果銀行給了你11萬,而你不願意歸還多出的1萬元,銀行肯定會進行催還,最終還會把你告上法庭,通過法律強制性要回這1萬元。
  • 手持存摺可跨銀行存取款
    手持存摺可跨銀行存取款  跨行通存通兌昨起全國推行,手續費按金額收取最多差9倍  從昨天開始,央行正式在全國範圍內開通小額支付系統跨行通存通兌業務。也就是說,實現通存通兌之後,手中持有A銀行存摺的市民,完全可到B銀行辦理存、取款。
  • 存摺放了20年,銀行卻拒絕取款
    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相比銀行卡,存摺更容易保存,而且每次存取款的明細都直接列印在存摺上。當然,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存摺收起來後,長時間不用就忘記了存摺的存在。難道是存摺還有「有效期」,20年沒來取,銀行自動執行了銷戶操作?事實並非如此,存摺是沒有有效期的,不可能過期,只要存摺裡有錢,銀行都沒權為其銷戶,除非存摺一年以上時間沒有收、支活動,存摺帳戶為零,才會被轉為「睡眠帳戶」,「睡眠帳戶」只需存錢就能激活,但是長期是「睡眠帳戶」狀態就會自動進行銷戶。
  • 銀行取錢有新規?3地已開啟「大額現金管理」試點!超出需登記!
    「存錢」是多數農民的一個老習慣,圖的不是銀行的利息(畢竟農村家庭的存款數額普遍也不高),而是銀行更安全!在現實當中,金融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買菜需要花錢、上學需要花錢、養老需要花錢、看病需要花錢等等,不誇張地說,生活當中的各項開支均離不開與「錢」打交道,而「錢」作為市場流通的貨幣,與金融又密不可分。
  • 同樣取2萬 自動存取款機手續費相差高達7倍
    如果在不同銀行的CRS機上跨行取兩萬元現金,需要支付的手續費相差最高可達7倍。    「親,您在存取款機上取款,一次就可取款1萬元,很方便的喔!」    這是市民李女士在紅星路附近的工商銀行自動存取款機上看到的最新貼出來的提示。「現在一次就可取1萬款錢啦?那不是可以幫我節省不少手續費了?」這個發現讓市民李女士感到很高興。
  • 取款「新規」來了,有地區已經執行了
    以前科技還不太發達,我們經常需要帶著存摺到櫃檯去辦理存取款。無論以何種方式進行現金交易,你都需要拿起號碼排隊。有時候,處理一個極小的業務,往往需要排隊很長時間。
  • 抗擊疫情·動態 | 海口市民反映ATM機取不出也存不進現金 銀行回應
    ATM機取不出也存不進現金  銀行:為防控疫情,自助設備只能單存單取,現金消毒後再流向社會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2月27日訊(記者 汪慧)日前,有市民向南國都市報記者反映,省內一些銀行不但網點開門時間不固定,自助存取款機也不聽使喚了,沒法存款也沒法取款。這是怎麼回事呢?
  • 銀行又一新規來了,個人存取現金,超過這個數要「登記」,望周知
    如果是取款還需要提前預約,填寫好資金用途,才能順利把錢取走。自10月10日起,浙江和深圳也正式實施了為期兩年的大額現金管理試點項目。在對公帳戶這方面和河北要求一樣,對私帳戶浙江是30萬,深圳是20萬。簡單地說,如果超過這個限額,並且不填寫資金用途,大額現金將被「鎖定」,那這錢有可能取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