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廣告時間:
現隆重介紹一款全球新產品:智能人臉識別供紙機
該產品由天津首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製造。
首聯智能 人臉識別供紙機
一款用戶只需刷臉即可定時定量取紙的設備。用戶只需面部對準機器屏幕上方的攝像頭,保持靜止3秒,供紙機自動送出60-100釐米用紙用戶在設定時間內(出廠默認9分鐘)只可領取一次用紙
該公司網站對刷臉取紙行業前景是這樣分析的:
2015年國家提出「廁所革命」,雖然我國公廁建設跟上了步伐,但是免費廁紙的供應問題沒有得到良好的解決,2017年相關政策進一步要求多數公共場景必須供紙,在政策的驅動下,廁所免費供紙的需求很高。
國家側重建設和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其中,也扶持和加速智能取紙行業的變革。截至目前,寫字樓、商場和醫院提供免費廁紙的比例僅佔大約六成,學校、公園和火車站的比例更低,智能取紙設備面向的市場上仍存在巨大缺口。
該公司看來雄心勃勃:
自動取紙機,長這個樣,需要24小時不間斷供電,功率24瓦,一晝夜費電0.576度,倒是挺省電。
但是,如果一個人屁股大,一次出紙不夠用怎麼辦?看來這刷臉取紙機還挺人性化的,您還可以掃碼再次取紙:
然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推出該款高科技產品的公司在廣東東莞就遭遇到滑鐵盧。
據澎湃新聞:
近期,廣東東莞「莞城街道東江大道03號公廁免費取紙設備靠人臉識別」一事引發公眾關注,並產生了個人信息是否洩露的擔憂。
對此,12月6日,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莞城分局通過微博@東莞城管 回應,為了防止出現紙巾被浪費的情況,在供應紙巾方面,該公廁使用了類似人臉識別的照相免費取紙巾設備。
@東莞城管
不過,該分局解釋,這一設備沒有網絡功能模塊,設計原理是在規定時間內對同一人限制取紙巾的次數,從而控制浪費。其中,每次拍攝到的用戶照片均在規定時間內自行刪除。
此外,通報中稱,由於該項功能引發公眾擔憂,本著公廁是為市民提供貼心服務的地方,以及城市管理服務充分尊重民意的原則,該分局已協調終止使用前述設備,改用常規的方式向市民免費提供紙巾。「在此,我們也對本次事件中給市民帶來的不適深表歉意。」
按東莞市城管局的解釋,公廁上馬這麼一個產品,初衷是好的,也是決沒有錯誤的,只是老百姓有洩露隱私的擔憂,所有才停止使用的。
得,花了多少人民幣採購的高科技設備還沒用幾次,就變成廢物了。節省衛生紙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損失了應該價格不菲的採購錢,這事鬧的。用賠了夫人又折兵來形容顯然言過其實,但是如果用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來比喻卻又太小兒科了。
該公司聲稱研發這款產品是為了,節約用紙,保護環境,但是上馬這東西,究竟能不能達到節省的目的呢?搜索一下,找到了,價格還不菲呢!人民幣9500元,天,這得使用多少年?節省出多少衛生紙才能彌補上這麼一個東西的經濟成本呢?
創新,不能為創新而創新,不能茫無目的地「創新」。高科技的應用應以更加便民為目的,而不是處處設置障礙,高科技應用不能迷失了方向,應符合人性。100年前,梁任公痛惜地說:「我國萬事不進步,而獨防民之術乃突過於先進國,此真可痛哭也。」希望今後在高科技應用方面儘快打破梁任公這句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