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醫大師生遠程連線 合力搶救高鐵上昏迷患者

2021-01-09 金臺資訊

旅途中遇到失去意識的病患該如何處理?沒有專業醫生在旁怎麼辦?2020年12月29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2016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王月在高鐵上挺身而出,踐行醫學生的責任與擔當,用實際行動做出了示範。

因為當日突降大雪,王月乘坐的G7231次高鐵列車14時出發後沒多久便停了下來,14時40分左右,她聽到廣播播報急尋醫生,2號車廂有病患需要搶救。出於醫學生的本能,她便離開座位去病患所在車廂查看情況。

「原本是想去協助醫生,提供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到了之後問了一圈,發現沒有醫生。」此時的王月深感責任重大,趕緊一邊向病人家屬詢問病史,一邊檢查病人情況。「病人是50多歲的中年男性,當時呼吸困難,沒有什麼意識,摸頸動脈還有微弱搏動。他妻子說有重症肌無力病史,這次出行也是為了去上海看病。」

為了準確判斷病患情況並施以相應救治,王月第一時間撥打了曾經教授《急診醫學》課程,擔任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副院長、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張泓的電話。

「張老師是經驗豐富的急診醫師,當時場面比較混亂,病人妻子也很慌張,接通電話後我打開免提鍵,希望通過她的專業判斷,安撫現場人員和家屬的情緒。」

根據口述情況,張泓作出判斷後,便讓眾人協助王月將病患移動至地上平躺,清理呼吸道,通暢空氣,並果斷讓她開展緊急心肺復甦。

「病人情況比較危急,必須做心肺復甦堅持到120救護車來。現在列車不知道什麼時候重新啟動,你的體力後面會支撐不住,趕緊找人跟你配合施救!」聽從張泓的指導和建議後,王月便同現場一位20多歲主動幫忙的年輕小夥,交替著為患者做心肺復甦。

1分鐘,5分鐘,10分鐘,30分鐘……長時間的心肺復甦考驗的不僅是體力,早已汗流浹背的王月,還要忍受漸漸湧上手臂的無力感和酸脹感。王月回憶說,後來她完全是靠著一股信念在為患者做心肺復甦,「我不能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救助措施,那就只能為他爭取更多的時間,等待專業醫生趕來救治。」

值得慶幸的是,就在王月他們持續做心肺復甦期間,列車再次啟動行駛,並於15時30分左右到達了下一停靠站——丹陽站。

此時的王月已經同年輕小夥持續為患者做心肺復甦40餘分鐘,維持住了該男子微弱的生命體徵。列車一停穩,早已在站臺等候的120急救人員便迅速接替,將病患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如果我的同學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肯定也會毫不猶豫挺身而出的,因為我們都是醫學生。」王月認為只是做了分內之事。「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其實多少還是有點慌亂的。所以在未來的學習中,我一定會精進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各種本領,像張老師一樣,做一位負責任的醫生,臨危不亂,救死扶傷。」(周坤 毛麗娟)

相關焦點

  • 安醫大一附院女護士跪地搶救暈倒路人
    安醫大一附院女護士跪地搶救暈倒路人 2019-09-03 09:41:00來源:央廣網
  • 安醫大二附院「雲面試」 9名博士「雲應聘」
    (顏理海 供圖) 吳蘭 攝(抗擊新冠肺炎)安醫大二附院「雲面試」 9名博士「雲應聘」中新網合肥2月28日電(吳蘭 唐韻)「歡迎報名參加面試,請用5分鐘時間,進行自我介紹」,這是主考官、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魯超與面試博士的一段開場對話。在網際網路的另一端,參加面試的博士準備的課件即時出現在大屏上。
  • 路遇險情伸援手 安醫大二附院急診醫生挽救小夥生命
    10月12日清晨,在合肥市潛山路橋人行道上,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突然暈厥、不省人事,此時正在上班途中的安醫大二附院急診外科副主任醫師葛魏巍恰巧經過,見狀立即為倒地患者進行檢查並及時施行專業心肺復甦救治,讓這位幸運的男子得以獲救。
  • 核酸檢測後才能搶救,腦溢血患者深度昏迷?
    近期,在「朋友圈」中,有人發布消息稱醫院一刀切強制進行新冠肺炎核酸檢測,不只是向患者多收費,過程繁瑣給患者帶來不便,而且造成了患者的救治不及時。這其中還舉出了自己同事的案例:同事急發腦出血到醫院,必須做核酸檢測,在輪椅上等了7個小時才做上。胸片檢查發現有異常,要求隔離三天再去看腦梗。三天後已經徹底偏癱。
  • 安醫大四附院新院區已具備開診條件 26日正式開診
    在新院區住院部,病房內的一張張病床已鋪上嶄新的床上用品。「我們現在已經具備開診收治病人的條件。」安醫大四附院呼吸內科護士長修楊說,該科室還建有慢病管理中心,「可以為慢病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據介紹,安醫大四附院新院區開設有普外科、骨科、呼吸內科、婦科、產科、兒科等30餘個臨床科室。擁有檢驗科、臨床病理中心、超聲診斷科、內鏡診療中心、藥劑科、放射科等15個醫技科室。
  • 工友高空墮落鋼筋貫穿身體 安醫大二附院創傷中心全力救治
    安醫大二附院創傷中心接診後,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啟動創傷多學科協作(MDT)運作系統,在急診外科主任李賀的指揮下,急診外科、心胸外科、骨科和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等專家迅速到位,有條不紊研究制定責任分工、搶救及手術方案。
  • 「追夢·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巡禮」安醫大一附院連續八年入圍...
    幾年間,從泌尿外科到普外科,從心臟外科到婦產科,「達文西」揮動「三頭六臂」,完成了各種高難度手術,也漸漸為自己贏得了口碑和市場,成為很多手術患者的首選。 如今,「達文西」已完成手術超千臺。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微創機器人手術系統,它的推廣不僅帶動安醫大一附院乃至全省微創外科的全面提升,更推動了醫院醫療技術不斷創新的熱潮。
  • 【你好,2021】戰「疫」歸來的安醫大一附院
    中國之聲大型記錄報導《你好,2021》,2021年1月2日推出第二篇:《戰「疫」歸來的安醫大一附院》。10:00,安醫大一附院正式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Z11重症病區。一天時間不到,病區64個床位就全部住滿。時隔近一年,很多細節李永懷還是脫口而出:「2月15日10:00到下午6:00,接了38個病人,到晚上12:00全接滿。我們總共有64張床,全部是重病人。昏迷的、上呼吸機的,後面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糖尿病的,高齡的,90多歲、80多歲的……全是那樣的患者。」
  • 孕婦上廁所差點「撐裂」主動脈夾層 安醫大一附院7小時生死時速救援
    3月16日,經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外科、婦產科等多學科聯合緊急搶救,歷經7個多小時、兩場手術,母女二人終獲平安。孕婦上廁所突發主動脈夾層 命懸一線3月11日上午8時左右,吳女士在家中不經意地感覺到胸痛,卻未曾料想這其中隱藏著巨大災難。
  • 安醫大一附院第25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視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27日上午,安醫大一附院第25位新冠肺炎患者許女士出院。「住院的這段時間,非常感謝安醫大一附院醫護人員對我的治療和照顧。安醫大一附院隔離病房護士長施豔群向出院患者表示祝賀,並叮囑患者出院後仍需居家隔離14天,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繼續保持好心態,如有不適及時來醫院就診。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這位患者符合解除隔離及出院標準,予以出院並做好密切隨訪。
  • 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正式開診 醫用直升機帶霍邱農民看病
    原標題: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正式開診…10月16日,安徽正式進入「國際醫院」時代,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正式開診。醫用直升機將永久落戶在安醫一附院高新院區,這和高新院區的區位優勢息息相關,記者了解到,高新院區毗鄰汽車客運西站、合肥繞城高速長江西路出口,北接新橋國際機場,距合肥高鐵南站約10公裡,西至六安市區僅半小時車程。未來地鐵2號線和規劃中的4號、7號、8號線可以從院區直通市中心。「高新區處於交通要道,能夠讓省內外更多的病人得到及時的救治。
  • 安醫大二附院通過2020年全國第一批靜脈血栓防治中心認證
    為規範靜脈血栓栓塞防治(VTE)臨床管理水平,提高VTE評估和預防意識,構建好防治管理體系,保障患者安全、提高醫療質量,安醫大二附院由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牽頭,於2020年4月啟動VTE中心創建工作,近日順利通過2020年全國第一批靜脈血栓防治中心認證專家在線評審,並獲深靜脈血栓防治建設中心「優秀單位」稱號。
  • 安醫大一附院暫停預約掛號服務 以接待危急重患者為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30日,記者從安醫大一附院了解到,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該院自2020年1月30日暫停預約掛號服務,全部實行現場掛號。各專科原則上只安排1~2名專家出診,以接待危急重患者為主。暫停簡易門診、普通門診,開診時間待定。自2020年1月31日起,該院長江路門診暫時停診,開診時間另行通知。
  • 安醫大二附院疼痛科微創精確療法為過敏性鼻炎患者送去福音
    近日,來自安慶太湖的江大叔心情特別的好,因為在省城安醫大二附院,困擾他幾年的過敏性鼻炎治好了。江大叔今年62歲,2016年由於被診斷為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和鼻中隔偏曲,接受了「雙側FESS+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手術後他的鼻腔通氣功能好轉了許多。
  • 安醫大一附院專家來支招
    如有條件租用遠程胎心監護並能獲取遠程會診,可以在密切監測的前提下適當減少產檢次數。推薦所有高危孕婦租用遠程胎心監護,方便家庭自我監測。4、充分利用網絡就診資源:如患者有實驗室檢查結果、超聲檢查報告、胎心監護,或者其他非急診問題等需要產科醫師解讀的,建議優先選擇網絡諮詢。
  • 目擊一場5G遠程手術:遍地開花的5G醫療究竟改變了什麼?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瞿依賢合肥市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安醫大二附院」)門診樓4樓,普外科主任萬聖雲緊盯著牆上的屏幕。屏幕上,膽囊正在被剝除,膽囊床-肝臟面出現滲血,萬聖雲的眼睛瞬間瞪大。這是一臺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在距離安醫大二附院256公裡之外的石臺縣人民醫院進行,得益於5G技術的支持,萬聖雲與屏幕另一頭的主刀醫生幾乎零延時溝通,血止住了。5個月前,安徽省首例5G網絡支持下的遠程協同手術由安醫大二附院牽頭完成,萬聖雲是指導醫生。
  • 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2月14日上午9點,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收治的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滕女士,64歲,巢湖市蘇灣鎮人,居住在巢湖市城市之光小區,1月20日從武漢旅遊回到巢湖,於1月25日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
  • 安醫大附屬阜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張曉平:善待患者如親人
    三十多年來,在平凡的崗位上,她懷揣一顆熾熱的心,以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務實進取的奉獻精神,在產婦與患者間傾情播愛,用精湛的醫術服務人,用高尚的醫德感染人,贏得了廣大產婦和患者的信賴。她就是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科主任張曉平。
  • 安醫大一附院婦產科專家支招
    記者邀請了安醫大一附院婦產科專家給孕產婦支招。可適當減少就醫或產檢次數如何恰當減少產檢次數?專家提醒,根據妊娠風險評級、孕周、產檢內容、孕婦自我管理能力、就診交通工具等綜合判斷並個體化處理,適當減少來院就醫或產檢次數。對於產前診斷超聲等需要較長時間預約的檢查,推薦患者按原預定時間來院檢查。
  • 安醫大一附院又有2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央廣網合肥2月14日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董雪夢)2月14日上午,安醫大一附院2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目前已有7位患者出院。2位患者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走出病房,離開前連聲向醫護人員道謝,並為其他病友加油打氣,祝福他們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