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磐石市松山鎮為深入貫徹落實 「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挖掘紅色歷史文化,圍繞打造特色中藥材小鎮目標,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培育綠色發展動能,推進新理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
今年以來,松山鎮著力推進「三項工程」,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
6月和9月,松山鎮分兩批次組織磐石市紅色歷史專家學者到松山鎮踏查,對紅色革命歷史進行全方位挖掘梳理,重點打造「楊靖宇將軍戰鬥地」「原磐石中心縣委所在地」「磐石市第一個農村黨小組誕生地」三塊金字招牌。
完成黨建示範點——愛耕村研學基地建設。松山鎮依託原有村部,建成磐石市唯一一個以解放戰爭為主題的紅色歷史展館,同時打造磐雙線紅色文化長廊,深入實施「紅色講堂」和「紅色講解員」培育工程。
今年6月末至7月初,全鎮15個黨支部的300餘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到域內6處革命歷史遺址開展「重走抗聯路」等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重溫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把黨支部和黨員培養成為宣傳紅色文化的「橋頭堡」和「主力軍」。依託「暢響松山」文藝匯演等品牌性活動,形成人人知紅色歷史、人人愛紅色歷史、人人講紅色歷史的濃厚氛圍。
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年初以來,松山鎮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包裝力度,持續鞏固以中藥材產業為核心的「三區四業」產業發展格局,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中藥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投入100餘萬元,完成中藥材加工廠冷庫建設項目,預計到年末中藥材加工廠年產值將突破1000萬元。
特色種養殖產業發展迅猛,今年新引進農業企業,採取訂單合作、流轉土地等多種方式,發展甜玉米(水果玉米)260公頃,初步與企業達成明年合作建廠意向。
繼續鞏固扶貧產業建設成果。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同時,松山鎮著力推進扶貧產業建設。依託去年積累的經驗,採取按照投入資金17%分紅的模式,建成30公頃中藥材「黨群聯建扶貧田」,有效規避項目經營風險,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同時吸引域內能人成立了10萬元脫貧產業發展基金,引導貧困戶發展「四小」種植項目,全鎮57戶貧困戶共發展土豆、紫蘇、高粱等9.3公頃,預計年末依託扶貧田分紅和「四小」種植項目,貧困戶戶均增收500元以上。
描繪鄉村振興「新面貌」
年初以來,松山鎮加大在項目上的力度,聚焦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換擋提速。年初以來,松山鎮整合資源,累計爭取項目資金1000餘萬元,高標準完成紅旗村、興農村等7個村的邊溝、巷路、圍欄等15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鎮美麗鄉村建設呈現出點多面廣、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磐雙線鄉村振興示範帶和黨建示範帶實現有機融合推進。
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增效。以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為重點,堅持一月一調度、一月一評比、一月一督查,松山鎮先後組織開展5次拉練式檢查和現場工作會,督促各村整改各類問題120餘個。組織公安、林業、國土等部門執法力量開展綜合治理,全鎮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引導樹立文明新風。組織開展村社幹部「亮家底」行動,通過視頻展示讓村社幹部「紅臉出汗」,引導其帶頭清理庭院衛生。對全鎮村規民約進行統一修訂,完善獎懲機制,組織開展「美麗庭院」「乾淨人家」評比表彰活動,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引導群眾自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使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任勝章 編輯:呂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