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程:「紅色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20-12-22 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能源領域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指引下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關鍵階段,更是集團公司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的關鍵之年。

  未來的中國能源生產與消費,應當是電能供應充沛、產品綠色低碳、能源就地利用、供給方式多樣、世界互聯互通、服務更加人性化的這樣一幅藍圖。電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攻方向,從保障供應向增加有效供給轉變,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新體系。 

  面對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挑戰,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幹就幹一流的事,幹就幹成一流」總要求,認真落實「五個始終堅持」治企興企基本方略和「講政治、抓落實、轉作風、保平安」12字要求,矢志不渝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乘勢而上、努力奮鬥,切實擔負起落實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擔,以高質量發展新成效助力集團公司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

  強化黨建引領,在高質量發展上實現「三促進」

  (一)黨建引領把方向,促進企業科學發展。一是加強政治建設,發揮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示範作用,抓好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不斷增強自覺服從黨中央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二是加強理論武裝「提」能力,以「釘釘子」的精神,以「講認真」的態度,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領會精髓、把握要旨、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自覺做到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始終立足於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確保思想不偏軌。三是規範前置程序,健全議事決策機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把學習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以及集團公司黨組和江蘇公司黨委各項部署要求作為黨委會最重要議題。

  (二)黨建助推管大局,促進企業良性發展。一是深入討論聚共識。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年目標任務,開展「解放思想、盈利攻堅、奮發作為、爭創一流」大討論活動,查問題、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抓落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高質量發展大局上來。二是結對共建增活力。組織黨支部與部門、黨員與群眾共建互促全覆蓋,推動思想建設、管理水平、素質能力提升,把黨建優勢轉換為企業發展動能。三是創新黨建築基礎。開展「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效能型、廉潔型」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四是創崗建區強擔當。圍繞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經營發展等中心工作,創建黨支部責任區、黨員示範崗、黨員、青年突擊隊,以實際行動彰顯責任擔當。五是盈利攻堅促發展。組織各黨支部確定「盈利攻堅」 項目12項,形成黨委部署、支部攻關、部門落實,齊抓共管保攻堅的良好態勢。六是「五個一流」提質量。圍繞創一流的隊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設備、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效益制定涵蓋十個方面內容的創一流實施方案,細化分解32項重點任務,143條保障措施,真正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發展等中心工作高度融合,以一流精神引領一流業績。

  (三)黨建規範保落實,促進和諧發展。一是鞏固深化「三基建設」。明確黨委組織、宣傳、統戰等職能,配齊配強黨支部書記,健全完善各黨支部、黨小組組織體系,將中層後備幹部安排到黨支部委員、黨小組長、分工會主席等工作崗位上鍛鍊;開展黨支部書記抓黨建述職、建立政工例會制度、堅持「三會一課」、開展主題黨日,鞏固強化黨組織功能;加強黨務隊伍建設,制定培訓培養計劃,實施黨建工作「日計劃」管理,著力培育「三懂三會三過硬」黨務工作者隊伍。二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持之以恆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集團公司28條規定、「五條禁令」;開展「六進一樹」廉潔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按季度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專題活動,做到教育全覆蓋常態化;組織開展定期廉政談話、專項監督,強化作風建設過程管控。三是加強「幸福大唐」建設。堅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方針,做實送溫暖「十必到」、「十件實事」、為民服務中心建設;開展多樣多彩活動,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加強職工思想動態分析,傾聽職工訴求,解決實際困難。

  貫徹新發展理念,在高質量發展上實現「四提升」

  增強企業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要不斷優化資產質量,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建立提質增效長效機制,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

  (一)完善安全生產體系,提升安全管控水平。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因素管控,進一步完善責任鏈條,推進電力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推進「較真」安全文化建設,堅持對國家、對企業、對職工負責的宗旨,堅持以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為主線,堅持「高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堅持「查違章、除隱患、保人身、保設備」永遠在路上,時刻保持安全監管高壓態勢,以「兩票三制」、「三講一落實」、「查除保」、安全生產日計劃管理等為工作抓手,重點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隱患排查治理、防臺度汛、迎峰度夏度冬等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可控、在控、能控,不斷提升本質安全型企業管理水平。

  (二)深化提質增效行動,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堅持電量為王和供熱量就是生命線的理念,加強過程管控和部門協同,深入開展搶發增發電量;緊抓燃料管理保效益,處理好保供、控價、調結構之間的關係,緊盯「三量三價」,踏準採購的「剎車」點和「提速」檔,確保採購效益最大化;緊抓關鍵指標創效益,深入開展「優化運行」和「達設計值」工作,對標一流,深入開展以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滴油、一克煤、一張紙、一粒米、一分錢」為內容的「七個一」節能降耗和內部挖潛活動,全方位優化能耗水平,提升各項指標對標引領優勢;加大成本和預算管控,有效壓減可控費用,提高盈利能力;認真學習研究疫情期間相關財稅政策,積極爭取惠企政策紅利;籤訂銀企合作協議,對接進行融資調整、貸款置換,切實增加企業無成本利潤點。

  (三)強化電熱營銷理念,提升抵禦風險能力。牢牢把握「供熱曲線是企業效益的生命線」的理念,克服疫情影響,迎難而上,制定熱力市場開拓專項行動方案,主動對接用熱企業,協助企業解決生產用汽技術難題,指導用戶廠內改造和管道建設,上半年順利完成了富健農業、順隆紡織、榮威一期和泰慕士二期等7家用戶接入用熱,有效緩解了國外疫情導致熱用戶用熱量下降的不利局面;堅持全員營銷理念,及早收集整理責任區域用電企業詳細信息,制定用戶對接計劃,通過電話聯繫、登門對接、政府及商圈介紹等多種方式,對接區域用電企業59家,籤訂購售電合同,2020年上半年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不斷提升企業抵禦風險能力。

  (四)秉持「發展就是硬道理」,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

  根據集團公司發展戰略部署,以燃煤背壓機為「根據地」,以點帶面,全面布局,深耕屬地區域,進行項目合作開發,初步形成「煤、氣、風、光、氫、儲」多能互補的一體化綜合能源格局。燃機示範項目力爭年內開工、光伏項目年內備案、氫能小鎮風光氫儲多能互補項目正在積極申請納規,以形成「開工、核准、儲備」階梯式項目開發良好局面,整體呈現出優勢互補、可持續性發展的良好態勢,力促1+N發展模式在如皋落地,不斷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加強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在高質量發展上實現「五過硬」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以一流幹部人才隊伍為支撐。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如皋公司始終將「一流的隊伍」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來抓,堅持「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新時期好幹部標準,從實處著眼、用實幹考量、以實績說話,把「三懂三會三過硬」作為黨支部書記崗位的工作標準,選準配強幹事創業「領路人」,著力打造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幹部職工隊伍。

  (一)強化固本培元,建設信念過硬的幹部隊伍。

  信念過硬是根本。只有解決好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問題,才能保證幹部幹事創業的正確方向。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不斷提高黨性覺悟,認真學習黨章,貫徹尊崇黨章,牢記入黨誓詞,明確黨員標準,堅持為民宗旨,常補精神之「鈣」,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實踐者;要加強黨性錘鍊,嚴格黨的組織生活,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武器,不斷剔除幹部思想上的「枯枝雜葉」,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二)強化「四個意識」,建設政治過硬的幹部隊伍。

  政治過硬是前提。要牢牢抓住政治建設這個根本性建設,堅持把築牢思想根基作為一切工作的堅實基礎,引導幹部職工堅持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四個自信」強基,用「兩個維護」鑄魂,通過中心組領學、黨委會深學、「三會一課」教學、主題黨日促學等方式,強化幹部隊伍思想政治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和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以黨的創新理論滋養初心、引領使命。

  (三)強化激勵約束,建設責任過硬的幹部隊伍。

  責任過硬是關鍵。黨的幹部必須有寬肩膀,能負重、敢擔當、有作為。要用好政績考評這個「指揮棒」,完善「1+4」考評辦法和「四張成績單」,引導幹部樹立正確政績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營造「比幹勁、比業績、比質量、比效率」的強大氣場。要用好履職管理這個「助推器」,健全乾部不擔當不作為治理機制,及時向履職不力的幹部「亮紅燈」「發黃牌」「調崗位」。要用好正向激勵這個「催化劑」,大力提拔重用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旗幟鮮明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撐腰鼓勁。

  (四)強化培養鍛鍊,建設能力過硬的幹部隊伍。

  能力過硬是支撐。堅持一線壓擔,始終堅持把一線歷練作為主陣地,把現有幹部放到急難險重、中心工作、重要崗位壓擔鍛鍊,多加任務,多壓擔子,促使幹部素質能力與中心工作實現精準匹配,提高幹部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要推進多崗鍛鍊。根據幹部個性特點、專業特長、崗位需求及培養目標,加大內部輪崗和培訓培養力度,通過崗位調整,促使幹部在實幹中積累多層次多角度的實踐經驗;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人崗匹配度,持續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使「處理問題會上手,面對困難敢上手,遇到事情快上手,對待工作勤上手」成為幹部人才隊伍幹事創業新常態。

  (五)強化監督管理,建設作風過硬的幹部隊伍

  作風過硬是保證。要從嚴管理幹部,建立組織、紀檢、監察和相關職能部門協調互動的幹部管理體制,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影響力;持之以恆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集團公司28條規定、「五條禁令」和江蘇公司30條實施細則,定期開展廉政談話、專項監督,強化作風建設過程管控;落實黨內監督責任,督促黨員領導幹部依規依法用權、廉潔履職,時刻繃緊「自律弦」,讓「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做到勤政廉政思政,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帶好隊伍,營造守正創新的廉潔氛圍和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船到中流、人到半山,尤須同時間賽跑、與時代並進。如皋公司將更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懷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以實際行動走在前、做表率、爭第一、創一流,使頂層設計與基層創造同頻共振,不斷譜寫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集團公司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貢獻力量。

  (作者系江蘇大唐國際如皋熱電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張鵬程)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磐石市松山鎮: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今年以來,磐石市松山鎮為深入貫徹落實 「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挖掘紅色歷史文化,圍繞打造特色中藥材小鎮目標,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培育綠色發展動能,推進新理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今年以來,松山鎮著力推進「三項工程」,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
  •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以創新驅動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以創新驅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一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回望「十三五」,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全面推進富裕新堆龍建設,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推進位造強區、質量強區、網絡強區、數字強區,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深化改革開放,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構建現代經濟體系。
  • 人才「引擎」驅動 蘇州工業園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當下的園區,正以人才「引擎」驅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聚變,吹響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衝鋒號」。  潮湧園區,金雞湖畔人才匯聚  多年來,園區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人才引育高端化、人才發展國際化、人才服務精準化,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的能力不斷提升。
  • 「紅色引擎」驅動方大鋼鐵集團高質量發展
    那麼,方大鋼鐵再次走紅,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基因和力量?  每名黨員佩戴黨徽上崗,每季度組織黨章考試,公司員工全國人大代表溫菲宣講全國兩會精神,每個基層支部建立了黨團活動室……走進方大鋼鐵,一系列「黨建為魂」的企業文化元素不斷映入眼帘,高質量發展之路「紅色引擎」的奧秘揭曉。
  • 南寧產業興生態美 創新驅動孕育綠色新動能
    [摘要]孕育綠色新動能,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產業技術進步;促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引領生態產業快速發展的創新驅動引擎……孕育綠色新動能,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產業技術進步;促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引領生態產業快速發展的創新驅動引擎……今年以來,南寧市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目標
  • 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   歷經十四屆,累計評出科技領軍人才項目超1900個;20多家科技領軍人才
  • 集聚新動能 打造新引擎 | 雲浮以七大產業集群引領推進經濟高質量...
    集聚新動能 打造新引擎 | 雲浮以七大產業集群引領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之二 2020-09-07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新驅動,打造高質量發展「江蘇引擎」
    回眸過去5年的發展歷程,江蘇作為全國首個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省,牢記為全國探路的職責使命,以創新驅動打造發展引擎,5年來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創新活力持續迸發、創新源泉充分湧流,為我省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了堅實支撐。變革求突破,創新贏未來。江蘇正凝聚各方力量,滿載創新碩果走向「十四五」新徵程,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
  • 深論| 深圳全球招商大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深論 | 深圳全球招商大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0-12-10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開展「新動力、新動能與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徵文的通知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新和完善制度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同步推進「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總抓手,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青霄有路終須到」,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大道上,動能澎湃的山東正闊步前行。
  • 中水物資北京公司: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水物資北京公司: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水物資北京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魯治淮  防疫物資穩定供應;光伏招標主動出擊
  • 盤點2020·臨朐答卷|「雙招雙引」,聚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儘管受到疫情衝擊,但勢能強勁的臨朐正在吹響「工業強縣」號角,抓牢「雙招雙引」這一強力引擎,在引進大項目、好項目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雙招雙引」碩果滿枝,趟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雙招雙引的實質,就是在立足自身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引進新變量,創造新組合,提供新可能,培植新優勢,由此實現高質量發展。今年臨朐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歷史性提出以「高端化、終端化、集群化、綠色化」為方向的思路。為此,臨朐不斷完善優化雙招雙引的規劃設計、措施路徑,讓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足。
  • 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動能加速形成
    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大考,各類新業態新模式潛力加速釋放。5G、工業網際網路等賦能傳統產業,助推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韌性,為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多新動能。
  • 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
    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如何搶抓產業數位化賦予的機遇,更好培育發展新動能?
  • 高明區:狠抓重大項目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重大項目是一個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縱觀高明區近年來鋪排的重大項目,總投資額從2013年的97.4億元,上升至今年的超千億元,引進項目的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數量明顯增加,項目結構不斷優化;交通設施建設項目、臨空物流產業項目也多點開花。在重大優質項目的帶動下,高明區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加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正在加速啟動。
  • 「網際網路+」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十三五」以來,我國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網際網路+」催生出一個個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激活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這兩天,浙江桐鄉的一家紡絲車間裡來了一位新成員,就是5G質檢機器人。利用5G高速率低延時的傳輸,它可以通過頭頂的8K高清攝像頭,能在0.2秒之內識別出生產線是否存在飄絲、漂雜等問題。工業網際網路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形成了新動能、新增長點。
  • 「紅色引擎」激活非公經濟新動能
    非公黨建是黨的工作的新領域,也是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非公有制企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必須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紮實實抓好。
  • 「學習新語」人民日報: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要求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調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 華僑城立足新發展格局鍛造高質量文旅引擎
    作為以文化和旅遊業為主營業務的中央企業,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僑城」)始終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在「十三五」時期,華僑城依託「文化 旅遊 城鎮化」「旅遊 網際網路 金融」發展模式,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效穩固提升,為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提供文旅央企實踐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