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屋」裡的女人終生不嫁

2020-12-19 老房子新故事
嶺南建築藝術典範「陳家祠」一瞥

廣州陳家祠赫赫有名,而其中展陳的一間「姑婆房」則頗為特別,鮮為人知。其中擺設的形制獨特、小巧精緻的臺椅、茶櫃等家具,反映了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一群特殊婦女的生活狀態,她們為了反對家庭包辦婚姻,往往通過把頭髮綰成髻,即「梳起」儀式,立志獨身,終生不嫁,終老一生,死後稱「淨女」。南方民間稱這些婦女為「自梳女」,又稱為「姑婆」或「媽祖」。

姑婆房一角

據了解,明清時期,廣東順德一帶也有許多蠶女盛行不嫁,願終生為處女的風俗,統稱自梳女。自梳女一旦自梳後,便自立於社會,可以走出深閨,出外耕作、經商或打工。她們年紀大了就被稱為「老姑婆」,她們結盟的儀式稱為「梳起」。同住一起,居住的地方叫「姑婆屋」。現在廣東還有這個說法,把不想結婚的女孩買的房子叫「姑婆屋」。

自梳女資料圖片

陳家祠姑婆房裡還有個小茶櫃,上面雕刻著「仙巖生玉女,佛井吐甘泉」,反映了自梳女們把自己比喻成仙女,品嘗著千年不枯的佛井裡的甜美泉水,喝在口裡,甜在心內,點點滴滴潤心頭,無不逍遙自在的心境與追求。

自梳女資料圖片

然而,如果自梳女之後反悔,或有不軌行為,或又再婚,就會為鄉黨所不容,遭到酷刑毒打,最終還會被「浸豬籠」。「豬籠」本是用來裝豬的,裝人就是諷刺這種女人和豬一樣,「交配」起來沒有廉恥。這種刑罰把自梳女放進豬籠,在開口處捆以繩索,並吊起來,放到江河裡淹浸至死。死後,其父母不得收屍葬殮,由自梳女們用草蓆包裹,挖坑埋葬;倘村中無自梳女,便被拋入河中隨水流去。

劇照
劇照

這種習俗在封建禮法壓迫下,得以相沿300餘年,在晚清至民國前期尤為盛行,直至20世紀30年代以後,受到戰亂的影響並伴隨著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而漸趨消歇。

想想還是新社會好,婦女想嫁就嫁,想單就單,即便剩女也是稀鬆平常事,只要你接受你自己就行。

相關焦點

  • 廣州這古村保存「姑婆屋」,感受「自梳女」生活,遊客:看得想哭
    而眾多古建築中,讓珊珊三丫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梳女」居住的「姑婆屋」。清朝末年,在珠三角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自梳女。自梳女會把頭髮盤起,像已婚婦一樣,用來表示終生不嫁,等老了以後,就住進由自梳女一起湊錢建造的「姑婆屋」內居住。自梳女們會相互扶持。
  • 廣州古村落:保留自梳女的「姑婆屋」,還有番禺最古老的石拱橋
    她們把頭髮像已婚婦一樣自行盤起,以示終生不嫁、獨身終老,老了以後住到自梳女一起湊錢建的「姑婆屋」居住,姐妹相互幫扶持,以終老。直到上個世紀30年代以後,自梳女才逐步消失。現在,除了在順德均安還保存著一座自梳女的房子:「冰玉堂」。冰玉堂已作為一所收藏「姑婆」歷史的博物館。但要了解「自梳女」故事,不一定要走到順德,在廣州的這個古村落,至今保留著自梳女居住的「姑婆屋」。
  • 決定終生不嫁的女人,心裡都在想什麼?3位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決定終生不嫁的女性,內心其實比任何人都強大。新郎在婚禮前夕突然坦白說不結婚了,拋下愣住的詩雨就離開了,這給詩雨造成極大的心理陰影,從此她對婚姻無比恐懼。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詩雨決定終生不嫁,避免自己受傷害。二、如何對待看待終生不嫁的人?
  • 女人,寧可不嫁,也莫嫁錯
    為什麼寧可不嫁,也莫嫁錯?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不嫁和嫁錯的害處與好處。假設一個女人終生不嫁。害處:沒有家庭,孤單;沒有家庭生活;沒有子嗣;晚年可能遭遇困難;別人非議。這樣對比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女人,寧可不嫁人,也莫嫁錯人。因為不嫁人跟嫁錯人相比較,利大於弊。更準確地說,是女人寧可不嫁人,也別嫁一個很糟糕的人。我來舉兩個例子吧。
  • 一個已婚女人的忠告:這6種特徵的男人不值得託付,一嫁毀終生!
    結婚是一輩子的事,認定了這個人就意味著要和他過一輩子,所以女人一定要擦亮眼睛,明辨這世間的男人,知道哪些男人不能嫁。一個已婚女人的忠告:這6種特徵的男人不值得託付,一嫁毀終生!1、自私的男人不能嫁對於不考慮他人感受的自私男,女人也不要輕易招惹。
  • 女人守活寡和終生不嫁,哪個更慘?
    女人一輩子不結婚,是自我選擇,是一個主動行為,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這種選擇除了會受到外界的一點爭議以外,自身是不存在任何心理問題的,也許她比較享受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也許她不想被婚姻家庭捆綁,也許這就是她認為幸福的樣子。
  • 《金婚》終生未嫁的梅梅,不放過別人,也沒有放過自己
    《金婚》中文麗的表妹梅梅,始終把大莊調戲小姑娘說的曖昧話,當成真愛表白,相信大莊是愛她的,糾纏大莊,沒有結果後,終生未嫁。簡直就是不放過別人,也不放過自己的典型。梅梅要是生在現代,可能議論得會少點,她的那個年代,終生未嫁,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要知道,就連文麗的母親,都勸文麗,離梅梅遠點「那孩子,從小就是個不安分的」這裡的不安分並不是說女人品德方面的,用現在的一個詞,那就是叛逆,敢做別人不敢做,世俗比較難接受的事。她的不安分在大莊的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這四種性格的男人,女人最好不要嫁!
    嫁一個好男人,是每個女人都期待的事情,但往往在生活中,女人卻不由自主的走進了婚姻的怪圈,嫁給了一個讓自己命懸一線的男人。有時候,女人越想擺脫,男人卻欲加控制,稍有不順,還會把對方置於死地。如果遇到以下這四種性格的男人,女人最好不要嫁,否則你就進入了一個魔窟,會痛苦一生,終生沒有安日。
  • 女人,要嫁就嫁有錢人
    而我要說的女人要嫁就嫁有錢人,並不要女人們擠破頭皮去嫁有錢人,畢竟水晶鞋不是誰都合腳,富人要的起金錢和愛情,那麼你能要得起有錢人嗎?大部分的有錢人還是有教養的,見過大場面,遇事沉著冷靜,這種沉穩有底氣的氣派深受女人的喜愛。都說男人有錢就會變壞,有錢人對感情不專一,朝三暮四。但並不是所有的有錢人都是如此,即使男人沒有錢,也不一定不會朝三暮四。如何才能嫁個有錢人?
  • 嫁得好不好看鼻子,這樣面相的女人能嫁貴夫!
    女人都是希望自己能過嫁得好起來,而在對於如果是一些的女人裡,到底是什麼樣鼻型才能過嫁得好的呢,從而在本文裡都是可以看下哪些的鼻型在以后里是嫁得好,今天跟滴天居士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鼻型的女人嫁得好。鼻頭飽滿的女人鼻頭飽滿、鼻梁比較高是女人面相中一種比較好的面相特徵,這種面相的女人是非常有福氣的,在婚姻方面她們能夠嫁到一位性格溫和的丈夫,有著很好的人緣。面相學中認為,鼻頭圓潤有肉,代表正財鼻,可以靠個人努力,使自身事業有所成就。
  • 臨近40歲,阿嬌宣布終生不嫁,性格註定要情路坎坷!
    「阿嬌」鍾欣潼近日宣布以後不再結婚,終生不嫁,這些消息迅速的就霸佔了各大媒體的頭條位置,阿嬌的情感之路一直都不順,以為結婚的她會有一個美滿的家庭,誰知5月份兩人分居,12月份就宣布終生不嫁,這樣子看來他是對愛情很希望。
  • 為什麼不合群的女人,在婚姻裡往往都嫁得很好?
    「不合群」可能有些人覺得是這個人不懂得融入社會,那麼這樣的人勢必在以後的發展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甚至會遭遇生活的瓶頸期。當然「不合群」還有另一些解釋,那就是不參與某一部分人的群體。這也就是今天我們要探討,此類不合群的女人,她們為什麼在婚姻裡往往都嫁得很好呢?
  • 東京RE:大結局還嫁不出去的6人,才子成「媽媽」,清子終生未嫁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大結局還嫁不出去的6個人,小才子成「媽媽」,清子終生未嫁。安久黑奈小黑會孤獨一生這應該是能夠預想到的,小黑被嘉納博士所欺騙,進行了改造吃貨的實驗,之後失去小白後,小黑變得很瘋狂。掘千繪千繪作為月山習的知己,對月山非常的了解,喜歡攝影的她知道很多別人所不知道的情報,也是她才讓月山從失去金木的頹廢中振作起來。大結局中月山習是孤身一人,而千繪也是如此,很多小夥伴還希望月山習和千繪與其各自孤單,還不如在一起。
  • 這4種男人不要嫁,女人們要擦亮眼睛哦
    在戀愛過程中,女人一定要好好的識別眼前的男人,看是否是自己中意的對象,是否真正愛自己,千萬不要被男人的一些花言巧語蒙蔽雙眼,上了對方的當,成為他手中的玩偶,一般有這四種特徵的男人,女人最好要擦亮眼睛,不要嫁。1,不愛自己的父母。
  • 一群決定終身不嫁的女人|自梳女:中國早期的女性意識崛起
    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女人獨身生活仍然非常困難。因此,自梳女們不居住在父母家中,她們聚在一起生活,有共同的住處,被稱為「姑婆屋」。這裡的出入要求也非常嚴格,即便是自梳女的父母兄弟也不能隨意進入。廣東順德均安鎮,當年的「自梳女」在她們籌資合建的「姑婆屋」前相聚。
  • 過來人的經驗:普通女人不婚不嫁,就是自討苦吃
    插圖從現實的角度去考慮,普通女人真的不適合不婚不嫁,因為這條路遠比我們想像中要艱難很多。50歲的周玲是一個堅定的不婚主義女人。做完手術,看到年邁的父母在病房裡為自己忙前忙後,周玲心中十分懊悔。父母的年齡,本該是自己去孝順他們的時候,但因為自己的病,加上沒有家庭,反倒讓年老的父母還為自己奔波和擔心。通過那一次生病,周玲有種從未有過的渴望,她多麼希望身邊有一個照顧自己的親人,有一個可以幫她分擔的家庭。但是因為周玲的不婚不嫁,造成了這些苦頭,只能自己一人承擔。
  • 不捨得給女人花錢的男人能嫁嗎?
    不捨得給女人花錢的男人能嫁嗎?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錢重要嗎?有錢了錢就不重要,沒有錢錢就很重要,但是很少人會錢多到覺得錢已經不重要。既然錢重要,那麼是錢重要還是你重要呢?不捨得給你花錢肯定就是錢重要了。
  • 《知否知否》原著康元兒三觀不正,嫁入豪門,結局卻終生不育!
    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原著比劇版還要精彩,康姨媽是王家的高門嫡女,但她心胸狹隘,嫉妒心強,處處看不慣嫁入豪門的盛明蘭,是最不討喜的角色之一。
  • 終身未嫁的人後來怎麼樣了,這四種女人,嫁不嫁活的都瀟灑
    現在社會分的女人為兩種,一種是到了結婚的年齡特別「恨嫁」的人,希望自己可以早點嫁出去;還有一種的是單身,她們會覺得自己一個人生活也很好,何必要嫁人生子,給自己找負擔呢?不結婚的人,真的會幸福嗎?結婚並不是判斷一個人幸不幸福的關鍵。有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幸福」有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這些人從出生時就擁有幸福的體質,這種體質來源於身邊環境。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生活在中國的人就要比生活在戰爭國家的人要幸福,因為我們不用為了戰爭去煩惱。
  •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說這話的女人婚姻沒開始就已經輸了
    「穿衣吃飯」即指一個家庭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即使女人自己有能力,嫁人也不能嫁一個連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都無法滿足自己的男人。「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雖然也有現實的意義,但是現在男女平等了,女人們擺脫了一切無權過問的低下地位,擁有了情緒、情感、尊嚴、權利等全方位的平等生活,但男女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還是女人經濟獨立,或者說部分經濟獨立,經濟基礎決定女人在家裡的地位。婚姻中的兩個人,就像遊樂場裡的蹺蹺板,只有蹺蹺板的兩端勢均力敵,才能維持基本的平衡,否則,總有一天會失去最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