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大視野《美國名校印象》紀錄片將播

2021-01-12 東方網

原標題:鳳凰大視野《美國名校印象》紀錄片將播

21CN娛樂訊 為何中國學生對美國名校趨之若鶩?為何那麼多政治、經濟精英誕生於美國名校?為何美國一直在引領世界技術革命潮流?美式教育到底有哪些獨特魅力?中美教育到底有何差異?

歷時一年,鳳凰衛視攝製組走訪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明尼蘇達大學、MIT、紐約大學、Amherst、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美國名校。先後對話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芝加哥大學副校長、MIT媒體實驗室創始人、MIT管理學院副院長以及前耶魯大學校長等多位美國教育名流,採訪多位就職於google、facebook等名企的美國名校畢業生,以及活躍於矽谷的創投公司,探訪具有創新理念的美國學校Coursera、Minerva等;製作完成了紀錄片《常青藤零距離——美國名校印象》。

該片全面跟蹤記錄美國名校的10多位學生的學習生活,從中美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到老師、家長、在校學生、畢業生,全方位、多角度記錄剖析中美教育,真實地再現了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學習、生活。通過探訪美國名校知名畢業生,探尋美國名校校長、管理層的治學理念,深度剖析對比中美教育理念。

「什麼我們要上大學,還要努力上名校?為什麼亞裔學生申請名校越來越難?中美高等教育的最大不同到底是什麼?」

8月13日下午,《常青藤零距離——美國名校印象》主創團隊應邀參加了片中採訪嘉賓——吳軍博士的新書《大學之路》發布會。發布會上作者吳軍與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鳳凰衛視編導劉逍然展開了一系列關於中美教育問題的互動探討。

作者吳軍提出他了對於高等教育的觀點,他認為一所好的大學,應該扮演四個角色。首先它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是將那些有潛力、有志向的年輕人培養成對未來社會有所貢獻的人的地方;第二,它是一個研究的中心,引領世界科技的發展,並且會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產生積極正面影響的場所;第三,它是一個新思想、新文化的發源地,能推動社會的進步;第四,它是年輕人的家,是他們度過人生最好時光的地方。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認為大學沒有高低,只有不同。

而作為美國高校教育親歷者的鳳凰編導劉逍然,在現場也分享了自己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求學的經歷,以及她親歷的兩國高校教育差異,尤其是哥大嚴謹辦學對她產生的深遠的影響。

據悉《常青藤零距離——美國名校印象》將於8月24日—8月28日20:00-20:30在鳳凰衛視中文臺「鳳凰大視野」欄目中播出。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5集紀錄片《常春藤零距離》將播 探尋美國名校
    5集紀錄片《常春藤零距離》將播 探尋美國名校 2015-08-13 20:30:30《常春藤零距離——美國名校印象》主創團隊應邀參加。在首發式上,該紀錄片導演劉逍然與吳軍、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中美教育模式等一系列問題開展探討。  美式教育有哪些獨特之處?與中式教育有何不同?針對這些問題,鳳凰衛視攝製組歷時一年,走訪哈佛、耶魯等名校,先後對話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等多位美國教育名流及上述名校畢業生,製作完成了紀錄片《常春藤零距離——美國名校印象》,吳軍便是受訪者之一。
  • 一家民營紀錄片企業的「解惑」之旅
    雷禾成立後,開始紀錄片承制業務,先後為央視、吉林衛視、鳳凰衛視、陽光衛視、上海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策劃、製作了《潮湧東方》、《幸福中國》、《天下華人》等多部專題紀錄片,以及《回家》、《鳳凰大視野》、《親歷》、《檔案》、《往事》、《藝術傳奇》等一系列日播和周播的紀錄片欄目。
  • 看看紀錄片《非典十年祭》感受一下2003年春天肆虐全球的SARS,帶上...
    我們將帶您回到十年以前。重新打開記憶的閥門,去回顧那場不能忘卻的非典之戰。【鳳凰大視野】 非典十年祭 紀錄片 (一)暗湧廣州 病毒兇猛【鳳凰大視野】 非典十年祭 紀錄片 (二)北京!北京!【鳳凰大視野】 非典十年祭 紀錄片 (三)回望小湯山【鳳凰大視野】 非典十年祭 紀錄片(四)SARS之謎(五)十年迴響不要讓悲劇重演,為了我們和家人的健康,請認真閱讀!這次的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戴口罩可以擋住大部分含有病毒的飛沫,能減少被傳染的風險。
  • 超10部優質紀錄片待播!2020年下半年芒果紀錄片排播曝光
    據悉,芒果下半年待播的優質紀錄片多達十餘部,究竟有哪些"排兵布陣",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不禁讓人對定檔9月28日的《功夫學徒之走讀中國》充滿期待,同樣值得期待的還有待播的超10部優質紀錄片。
  • 紀錄片《偶像》將播 記錄不一樣的中國獨立音樂人
    日前,由北京麥潮影業出品、拍攝並製作的紀錄片《偶像》將在2019年1月初播出,該片自拍攝起就受到許多好評。這部關注中國獨立音樂人真實現狀故事的紀錄片,由王大維監製;王大維、石青、高意超、劉芳濤、鄭恆聯合攝影;臧巖、賀美玲、李陽擔任視覺特效師,從多維度的視覺展現中國獨立音樂人的故事。
  • 優酷獨播《小巨人》等BBC五大紀錄片
    原標題:優酷獨播《小巨人》等BBC五大紀錄片 打造 4K超清視覺盛宴   近日,優酷獨家上線BBC五大紀錄片《不可思議的捕食者》、《鳥瞰地球》、《小巨人》、《野性非洲》、《與恐龍同行》。
  • 鳳凰衛視中文臺副臺長黃海波:非常願意為瑞安發聲
    他曾任職於中央電視臺,現任職於鳳凰衛視中文臺副臺長兼總編室主任。瑞安的菜很香,回鄉感到很親切「10多年前,我的身份證上還一直寫著『溫州』人,因祖籍是溫州(瑞安)人,後來說出生地在哪裡就是哪裡人,雖改成了『北京』人,但我一直認為自己是『溫州(瑞安)』人。」
  • 中國紀錄片:年輕觀眾激增 新媒體成為制播主平臺
    新華社廣州12月17日電(記者鄧瑞璇、黃浩苑)紀錄片日益受到年輕人追捧。記者從正在舉行的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了解到,近年來,網際網路平臺持續發力,針對年輕受眾不斷推出創新紀錄片,成為紀錄片制播主要平臺;中國紀錄片產業生產投資主體日趨多元,形成電視播出機構、新型網際網路媒體、民營製作機構競爭合作與差異化發展格局。新媒體平臺上升為紀錄片播出的主渠道和主平臺。
  • 紀錄片:作為非洲裔美國形象的記錄,一種視覺印象矯正,值得一看
    作為非洲裔美國人形象的記錄,它不僅僅是對「我們如何被看見」的評價,它還是一種用視覺詩歌取代刻板印象的矯正。拉梅爾羅斯「紀錄片」,「Hale County This Morning, This Evening」,在被手機或對話等外部力量分散注意力的同時,無法觀看。它的身臨其境的抒情性要求我們全神貫注的注意力。這部電影有一種不同尋常的,時間跳躍的節奏,被奇怪的聲音,奇怪的音樂和美麗的疊加的天空和地球的視覺所打斷。
  • 美國面孔中國心 創辦燕京大學的司徒先生
    1876年6月,司徒雷登生於杭州,父母均為美國在華傳教士。1904年開始在中國傳教,曾參加建立杭州育英書院。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學院希臘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學校長、校務長。1946年任美國駐華大使,1949年8月離開中國。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逝於美國華盛頓,終年86歲。
  • 英國BBC將播紀錄片:英女王婆家「納粹情深」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雖然英國《太陽報》因17日頭版頭條曝光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童年時擺出納粹致敬禮的照片和視頻而遭到廣泛批評,但讓人出乎意料的是,BBC4電視臺頻道近日接棒《太陽報》,準備播出展示女王婆家人和德國納粹政權親密關係的紀錄片。
  • 紀錄片 | 北伐記憶:裝出來的愛國者
    鳳凰大視野視頻資料 憶 這裡有國民革命軍的光榮與夢想; 也是一個陰謀與陽謀並存的混沌世界 ■有人歷數過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戰爭,共有十一次是從南向北發起,十一次大戰中,南方只勝利過一次,其餘十次都以失敗告終
  • 優酷獨播BBC五大紀錄片 打造4K超清視覺盛宴
    優酷獨播BBC五大紀錄片 打造4K超清視覺盛宴 發布時間:2017-05-19 15:06:00.0中國網       近日,優酷獨家上線BBC五大紀錄片《不可思議的捕食者》、《鳥瞰地球》、《小巨人》、《野性非洲》、《與恐龍同行》。
  • 首部披露中國獨立音樂人真實現狀的紀錄片《偶像》將播
    近日,由麥潮時代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出品,中國獨立音樂人主演,王大維、石青、高意超、劉芳濤等導演,馬曉曦、袁森、王大維任出品人的勵志、偶像、追夢、音樂的情感故事紀錄片《偶像》(外文名:EXIT),確定將於2019年1月初登陸優酷平臺獨播。《偶像》紀錄片聚焦於中國獨立音樂從業者,呈現他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講述他們如何用獨立的態度證明音樂還活著的故事。
  • 直升國內985、211名校!鳳凰國際班為孩子的名校夢保駕護航
    在此背景下,南寧三中鳳凰國際班憑藉鳳凰衛視集團旗下鳳凰教育雄厚的資源背景,與國內985、211院校達成鳳凰國際班與大學院校直通協議,為廣大鳳凰學子提供2+3、1+3等升學與多國本碩連讀的名校「雙保險」,用實力為鳳凰學子的名校夢想持續保駕護航!
  • 鳳凰視頻:華麗開播世界名校公開課
    鳳凰視頻在新上線的公開課頻道裡提供了大量世界名校公開課視頻內容,力求提供給用戶最優質、最多元、最流行、最開放的內容和體驗,以完善所提出的綜合視頻門戶路線概念。在公開課頻道中用戶可以看到來自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加州大學、亞琛、斯坦福等一流高校的精彩公開課程內容。
  • 《世界聽我說》將播 世界名校學子唇槍舌戰
    說起來自劍橋、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的博士,在一般人的眼中,恐怕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在電視節目中往往都是作為傳授經驗的代表或是坐鎮答題比賽的擂主單個出現,但如果有這樣一檔綜藝,讓這些名校的學霸們正面PK,來一場智慧的交鋒,是不是會格外精彩?
  • 名校名師「宅學」乾貨到!
    名校名師「宅學」乾貨到!同時,學校本著開放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原則,將附中線上課程面向社會大眾開放。他告訴同學們,「疫情或許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但也給了我們一個重新審視未來的機會。你們也會成長為下一批的醫生、警察、軍人、科學家……只有我們心存希望與信仰,學習模範、爭做模範,社會才能形成見賢思齊、爭做先鋒的氛圍,才能在追夢徵程上凝聚出更加強大的能量。」
  • 菲播南海紀錄片煽動反華 借紀錄片搞主權覺醒運動
    對於菲律賓國家電視臺播出的南海問題紀錄片,菲律賓軍方發言人卡奇拉拉上周末這樣評論。作為菲律賓對華「宣傳戰」的一部分,這部紀錄片匯聚了一系列對中國的指責,很有煽動性。視頻播出後不僅成為新聞熱點,還像病毒一樣在社交網站上蔓延,甚至引發一些諸如「抵制中國貨」的極埠號。有菲律賓媒體直言:菲政府通過紀錄片向民眾灌輸「保衛主權」的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