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鳳凰大視野《美國名校印象》紀錄片將播
21CN娛樂訊 為何中國學生對美國名校趨之若鶩?為何那麼多政治、經濟精英誕生於美國名校?為何美國一直在引領世界技術革命潮流?美式教育到底有哪些獨特魅力?中美教育到底有何差異?
歷時一年,鳳凰衛視攝製組走訪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明尼蘇達大學、MIT、紐約大學、Amherst、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美國名校。先後對話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芝加哥大學副校長、MIT媒體實驗室創始人、MIT管理學院副院長以及前耶魯大學校長等多位美國教育名流,採訪多位就職於google、facebook等名企的美國名校畢業生,以及活躍於矽谷的創投公司,探訪具有創新理念的美國學校Coursera、Minerva等;製作完成了紀錄片《常青藤零距離——美國名校印象》。
該片全面跟蹤記錄美國名校的10多位學生的學習生活,從中美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到老師、家長、在校學生、畢業生,全方位、多角度記錄剖析中美教育,真實地再現了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學習、生活。通過探訪美國名校知名畢業生,探尋美國名校校長、管理層的治學理念,深度剖析對比中美教育理念。
「什麼我們要上大學,還要努力上名校?為什麼亞裔學生申請名校越來越難?中美高等教育的最大不同到底是什麼?」
8月13日下午,《常青藤零距離——美國名校印象》主創團隊應邀參加了片中採訪嘉賓——吳軍博士的新書《大學之路》發布會。發布會上作者吳軍與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鳳凰衛視編導劉逍然展開了一系列關於中美教育問題的互動探討。
作者吳軍提出他了對於高等教育的觀點,他認為一所好的大學,應該扮演四個角色。首先它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是將那些有潛力、有志向的年輕人培養成對未來社會有所貢獻的人的地方;第二,它是一個研究的中心,引領世界科技的發展,並且會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產生積極正面影響的場所;第三,它是一個新思想、新文化的發源地,能推動社會的進步;第四,它是年輕人的家,是他們度過人生最好時光的地方。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認為大學沒有高低,只有不同。
而作為美國高校教育親歷者的鳳凰編導劉逍然,在現場也分享了自己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求學的經歷,以及她親歷的兩國高校教育差異,尤其是哥大嚴謹辦學對她產生的深遠的影響。
據悉《常青藤零距離——美國名校印象》將於8月24日—8月28日20:00-20:30在鳳凰衛視中文臺「鳳凰大視野」欄目中播出。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