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度是京津冀地區汙染最嚴重的省份。近年來,河北省出重拳、下猛藥,防治大氣汙染,讓久違的藍天重回百姓身邊。
漫畫愛好者師彥文老人用自己的畫筆記錄著幾年來河北大氣質量的變化。
2013年全國10個汙染最嚴重城市河北就佔了7個,全省重汙染天數平均達到73天。
河北省制定了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PM2.5濃度下降目標高出全國目標11個百分點;制定了十個行業的地方排放標準,都嚴於國家標準。
走進這家鋼鐵廠,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正在生產的鋼鐵企業。門前最顯眼的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誌,現代鋼鐵工藝流程實景展現給遊客,這樣的底氣來源於對環保治理的不斷追求。從2017年以來,僅這一家企業就累計減少4000多噸的汙染物排放。
秋冬季是北方地區大氣汙染治理的關鍵時期。從2019年秋冬季開始,河北省對重點企業進行績效分級,實行差異化管控。
既保了藍天,也保了訂單,越來越多的企業由「要我改造」變成「我要改造」。治理霧霾不僅要督企,更要督政。2018年以來,河北省有90多個縣區市負責人因大氣汙染治理不力被公開約談。一子落定,滿盤皆活。約談解決了環保工作當時存在的「上熱下冷」、基層落實不力的問題,河北迎來了大氣汙染治理的新局面。今年1—11月,全省優良天數平均達到234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9天,空氣品質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PM2.5平均濃度下降率和優良天數比例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空氣品質改善目標。
來源:央視《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