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來賓、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出席六安市智慧學校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十三五」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和智慧學校建設工作,根據省政府工作要求,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我們制定了智慧學校建設實施計劃,進行智慧學校建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主要是向社會各界介紹我市智慧學校建設工作情況。
一、智慧學校建設背景
為貫徹落實好省委、省政府推進智慧學校建設決策部署和全省智慧學校建設金寨現場會精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針對我市學校點多面廣,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大量存在,教師結構性短缺嚴重,課程開齊開足難,教育資源短缺等實際問題,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統籌推進智慧學校建設,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二、我市智慧學校建設任務
2019年3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安徽省智慧學校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2年)》(皖政辦〔2019〕8號);2019年4月,省政府召開的全省智慧學校建設現場推進會,就推進全省智慧學校建設提出了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根據省政府的文件和會議要求,2019年7月,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加強智慧學校建設工作的通知》(六政辦〔2019〕22號),明確智慧學校建設目標和建設任務:2019-2020年完成貧困地區教學點智慧課堂建設任務,到2022年完成鄉村、城鎮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任務,普通中小學基本達到全省智慧學校建設標準。
三、我市智慧學校建設目前進展
2019年,我市完成貧困地區147個主講課堂、382個教學點智慧課堂建設任務,實現貧困地區教學點智慧課堂全覆蓋,全省第一個提前一年完成貧困地區教學點智慧課堂建設任務;完成124所鄉村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高出省政府確定目標任務(16%)3.8個百分點,全省第一個全市所有縣區按時完成招標建設工作,受到副省長王翠鳳肯定。2020年10月,我市完成了773所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任務,提前兩年在全省第二個完成全市公辦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任務。在線課堂、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全覆蓋。市級教育雲平臺、全市學業評價系統(含高中走班排課系統)、全市智慧學校建設平臺在全省率先建成並投入運行。我市智慧學校建設初步實現了早施工、早建成、早驗收、早應用、早受益。中國中央電視臺一套、中國教育電視臺、光明日報、安徽日報、皖西日報、六安電視臺均對我市智慧學校工作進行了報導。我市在線課堂和智慧課堂應用在首屆青島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第三屆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交流活動現場進行了展示,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肯定。
四、我市智慧學校建設工作舉措
為抓好抓實這項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將智慧學校這項民生工程組織好、建設好,我市主要舉措有:
1、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為貫徹好省委、省政府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和智慧學校建設這一決策部署,落實好2019年省政府智慧學校建設金寨現場推進會精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基礎教育信息化和智慧學校建設工作,把推進智慧學校建設擺上重要位置,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對此項工作多次調研、批示。同時,從制度、經費和工作上給予大力保障,積極推進智慧學校環境建設提升、智慧教學應用普及、鄉村學校扶智攻堅等重點工程,要求抓好抓實這項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2、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智慧學校建設項目經費投入大,按現有市、縣區財力很難按時完成省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為既能緩解縣區財政壓力,又能按時完成目標任務,更好地實現省、市、縣(區)智慧學校項目互聯互通的目標和提供高質量運營維護保障,我市依據省政府「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數據資源庫」「五統一」要求,按照現行財政管理體制和分級建設、分級負擔的原則,統籌整合相關項目資金,引入社會資本,建立資金多元籌措機制,經市政府2020年第50次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採用統一規劃整體實施、政府購買服務、統一採購分籤合同的方式,統籌推進我市智慧學校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全市公辦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項目設一個標段,依法面向國內企業公開招標。
3、廣泛吸納各方意見。市教體局作為項目建設牽頭協調部門和招標採購的實施主體,根據《安徽省鄉村中小學智慧學校基礎版》建設內容和我市建設任務,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和招大招強招優的原則,進行了項目標前公示,徵求各方意見,逐條分析研究論證、完善。在市直相關部門和縣區的大力支持下,先後組織8次項目討論會、專家論證會、質疑論證會、專家意見反饋會,匯聚眾智,努力將智慧學校這項民生工程組織好、建設好。8月4日,完成該項目773所學校市級統一公開招標,中標產品為華為教師平板、榮耀學生平板、教室超腦等,免費提供學科網等5家資源和5年運維服務,同時中標價比預算節約資金4300萬元。
4、加大建設應用調度。自2019年省政府智慧學校建設金寨現場推進會後,我市先後召開現場觀摩會、工作調度推進會、專題調度會和項目實施工作部署會等6次會議對全市智慧學校建設工作進行部署,編印工作簡報13期,有計劃、分步驟、分層次通過線上培訓、現場培訓、集中培訓、實地觀摩等方式開展培訓,提高管理人員信息化領導力水平、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和應用水平,確保按時間節點推進建設和應用,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確保早施工、早建成、早驗收、早應用、早受益。
5、增加財政經費投入。2019年7月,市政府同意將市級學業評價系統建設經費列入2020年預算,可以先期開展市級學業評價系統建設。2019年,我市統籌整合中央、省下達的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等項目資金、調整地方支出結構,切實保障智慧學校建設經費,累計投入1.142億元(其中中央、省資金6137萬元、縣區財政經費5283萬元)用於義務教育階段小規模學校(教學點)智慧課堂、鄉村智慧學校建設。2020年,我市預算4.386億元用於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按照現行財政供給渠道和分級分擔的原則,市級財政負責市屬學校智慧學校建設所需經費、縣區財政負責縣區智慧學校建設所需經費,從項目建設驗收合格後開始分5年付款,每年按中標合同價的20%支付費用。
謝謝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對我市教育的關心!
提問一:如何全面發揮智慧學校作用和益?
答:通過近兩個月時間緊張施工,目前已經完成了全市智慧學校建設安裝調試工作,下一步:一方面將督促縣區按序時進度完成智慧學校建設任務驗收工作,確保項目質量全部達到建設使用標準;另一方面將進一步加強對教師的應用培訓工作,除了在安裝調試進行現場培訓外,已經或即將通過開展縣區級管理者、骨幹培訓,縣區級技術管理人員和較為專業的運維保障人員培訓,縣區級教師使用培訓,教師使用跟進培訓,分年度進行新進教師使用培訓等方式,不斷提高使用水平,提高智慧學校設施設備使用率,服務好教育教學工作,充分發揮項目社會效益。
提問二:十四五期間將如何著手教育信息化工作?
答:十四五期間,教育部門將按照國家、省、市十四五整體規劃,繼續做好教育各項工作,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初步想法是:
1、繼續深入推進智慧學校建設。「十四五」期間,將繼續爭取經費投入,繼續加大智慧課堂、智慧學校建設和應用,完成非貧困地區教學點智慧課堂建設,實現全市教學點智慧課堂全覆蓋,實現信息化教與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和全體適齡學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
2、持續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學生信息素養,提高實踐教育教學信息化水平。利用優質教育資源和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模式和形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促進智慧學校加強教育教學應用,深入開展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學改革,開展好綜合評價,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促進教育信息化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的高階演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全過程。
3、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教育管理模式轉變,構建一體化的「網際網路+教育」服務模式,提高教育管理效率與服務質量,加快推動教育服務模式的變革,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務質量與水平。加快學校管理信息化進程,深化信息技術在學校辦學、行政管理、社會評價等方面的應用,增強教育管理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