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江南水鄉,相信熟悉的人一定不少,這裡田園交錯,水網縱橫,有江南園林,也有江南古鎮。許多熱愛古典文化的人,都喜歡到這裡來遊覽古鎮,或坐在搖櫓船上,或在青石板路上漫步,盡情享受這裡的慢生活。
不僅江南水鄉風光優美,而且許多古鎮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值得一說。一說到周莊,就會想起江南沈萬三;一說到千燈,就會想起崑曲的鼻祖顧堅,一說到愛國學者顧炎武。崑山位於蘇州東部,是一個非常低調的古鎮,提起它的名字,就會想起南宋時的一個皇妃。這個古鎮有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叫「錦溪」,據說是因為有一條小溪穿過古鎮,晨霞夕陽盡灑在溪水上,滿溪躍金,燦若錦帶,古鎮因此得名。位於崑山西南部的錦溪,早在5500多年前的崧澤文化時期,就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而到南宋時,錦溪鎮又改稱「陳墓」,這是什麼情形?
本來錦溪改名陳墓是因為南宋孝宗趙州的一個陳姓妃子,這位妃子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還能上陣殺敵,公元1162年,金人大舉南侵,趙州攜家眷南遷臨安(今杭州),經過錦溪,陳妃對此地風光著迷,不知為何不久便到此拜見,趙州也十分鬱悶,只好將她葬在這裡,並建水冢,還建禪院,於是「陳墓」這個鎮名就應運而生了。
橫跨歷史,錦溪有不少熟悉的名人涉足,東漢名將馬援曾在此練兵馴馬,東晉畫家顧愷之曾隱居於此,歷朝歷代文人騷客紛紛在此賦詩作畫。而這裡的學習氛圍也比較濃厚,明清時期出了十幾個進士,近代又培養了一百多個留學生。或許在被稱為「陳墓」800多年後,還是有些顧慮的,1992年,陳墓鎮重新命名為錦溪鎮,從此帶動了當地旅遊經濟。
錦溪與其他古鎮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博物館數量眾多,僅1k㎡的古鎮,就有14個民間博物館,因此錦溪被譽為「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最流行的有古磚博物館、紫砂陶都博物館、古董博物館等。然而,也許很多去過的人都會對那個古董博物館的那個展廳留下印象,如何描述那個展廳呢?這個也不好明說,自己去看看就明白了,可是……少兒不宜。
除了民間博物館外,錦溪的古鎮景觀也很有特色,不僅有著名的「錦溪八景」,還有陳妃水冢、蓮池禪院,這些都是曾經見證錦溪改名「陳墓」的地方;還有這裡的古蓮橋,也是攝影愛好者最愛的地點,可惜來的時候全是「接天蓮葉無窮碧」,還沒趕上「映日荷花別樣紅」。
與「江南第一水鄉」周莊相比,錦溪雖然沒有周莊那麼出名,在「江南六大古鎮」中也沒有名列前茅,但談起風景,一點都不遜色,而且與周莊一樣,錦溪周圍也是幾乎被湖泊包圍的「水鄉澤國」。那你來錦溪玩了嗎?想想這兒是叫「陳墓」好,還是叫「錦溪」好?歡迎隨意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