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團取暖是主旋律?2019年新能源汽車都發生了什麼大事?

2020-12-15 電動邦

剛剛過去的2019年,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業者來說,基調是悲涼的;即使偶爾濺起幾朵愉快的浪花,也很快消散在一整片悲涼的環境裡。邦老師無比認同這樣一個觀點:過去的十年裡,2019年是最慘的一年,可它也是未來10年中最好的一年。

▲ 特斯拉中國超級工廠奠基儀式

新年伊始,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開工的消息傳來,渾身上下透露一股子摧枯拉朽的氣息。國產後的特斯拉Model 3,會一把扯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價格的底褲麼?那個時節,誰也不敢保證。車和家董事長、CEO李想直言「特斯拉都已經打到家門口了」,他預言「國產Model 3鐵定直接賣到25-27萬起」,這還是補貼前的售價。

好在後來,國產Model 3公布32.8萬元的起售價,讓車企老闆們鬆了一口氣。只是,那時的人們怎麼知道,未來的一年裡,Model 3的價格會6連跳,一路跌破30萬元;甚至不僅能享受到國家政策補貼以及購置稅減免,還全系標配AP這一大殺器。

2020年,對於新能源汽車廠商來說,或許才是刺刀見紅的一年吧!

▲ 恆大收購NEVS國能汽車51%股份

造車像是一座城,圍在城裡的人滿心焦慮,城外的人卻擠破頭想衝進去。1月15日,剛同FF分手的恆大宣布,斥巨資購入NEVS 51%的股份。至此,恆大終於向「造車夢」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藉由NEVS國能汽車拿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再後來,恆大造車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紙,牽手柯尼塞格、收購日本卡耐、拿下荷蘭e-Traction、英國Protean、德國hofer、同廣州、瀋陽政府籤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與國家電網合籤約合作……半年來,恆大僅僅在各項收併購案中的花費,就高達140億人民幣。一片轟轟烈烈中,恆大終於擠進了這座圍城,可然後呢?

如果說恆大善於製造新聞,那麼特斯拉就是新聞本身。一直逃不過「真香」定律的特斯拉車主,在3月初拉起了維權的橫幅,集體維權的原因很簡單——降價。今年3月1日,為了提升銷量,特斯拉全系在中國降價,最高降幅達34.11萬元。

按理說人家賣方想降價就降價,這是市場行為,無可厚非。你消費者不能跟有些樓盤業主一樣,漲價了笑眯眯,降價了哭唧唧。可特斯拉這事兒的特殊性在於,很多銷售為了清庫存(準現車),以各種手段催促下單了的車主,在3月1日降價前結清尾款,這吃相就太難看了。難怪高貴如特斯拉車主,也不得不拉起維權的白橫幅向馬斯克討要一個說法。

別看大家鬧得火熱,但誰都知道,今年最大的一把刀其實來自上面。20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究竟是什麼,降幅20%、50%、75%,各種版本甚囂塵上。3月26日塵埃落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通知》設定過渡期(3月26日-6月25日):過渡期中,符合2019年新技術標準的車輛,按照2018年補貼的0.6倍補貼;過渡期之後,取消地補。總之,重視電池安全,降低電耗才是2019年的主旋律。

於是乎,各家車企這才放心大膽的公布了自己的新車指導價,或者保價政策。總結起來,基本是按照2018年的補貼後價格來,只是保價政策期限截止6月26日。站在現在的時間節點去看,或許正是這種定價策略,導致2019年7月-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遭遇五連降。再加上國五車清庫存,進一步加劇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下降。

6月25日過渡期結束後,各家車企的應對政策也各不相同,有漲價的,比如蔚來、零跑、廣汽豐田;有宣布保價的,比如長安、威馬、小鵬、名爵、比亞迪;還有默默不說話的,比如北汽、吉利等。

寒冬難過,連巨頭們也紛紛報團取暖。3月28日,吉利和戴姆勒籤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實現Smart品牌的純電動化歷程,但新車何時能同大家見面,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官方消息。

不到一個星期之後,4月3日豐田宣布開放23740件混合動力車專利。有人認為這是豐田為了狙擊全球純電動化浪潮的一次嘗試,畢竟豐田在純電動車領域的布局,實在是有些滯後。豐田開放專利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不過,從11月7日豐田比亞迪正式宣布,雙方將在2020年成立合資公司這件事上看,豐田正在加快對於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步伐。

▲ 視頻截圖,畫質較差

有驚無險的度過了2019年的第一季度,接下來特斯拉和蔚來接連不斷的幾起自燃事件,也點燃了行業外消費者對於電動車安全的質疑。

4月21日,上海某小區地庫的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靜止停放的狀態下發生自燃,事件波及小區半個地庫的車輛;所幸,此次事故並未波及人員傷亡。

▲ 蔚來ES8自燃,網絡圖片,畫質較差

5月16日,上海安亭一輛蔚來ES8發生自燃,無人員傷亡;6月14日,湖北武漢一輛蔚來ES8發生自燃,無人員傷亡;6月27日,河北石家莊一輛蔚來ES8發生自燃,無人員傷亡……面對一系列的自燃事件,蔚來很快給出事故原因——電池模組設計缺陷,並在6月27日公布召回通知。此次召回,是中國新勢力造車的首例,涉及4803輛蔚來ES8,接近當時已售ES8數量的一半。

凡事就怕對比,和蔚來第一時間的召回做法相比,特斯拉官方平平無奇的通告,毫無疑問又給了老車主們沉痛一擊。

如果說2019年對於新能源車還有什麼利好消息,大概就是6月7日,發改委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方案》規定,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或者限購,已實行的應該取消。

或許國家也希望藉由《方案》的出臺,能夠為逐漸疲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打一針興奮劑。然而,事實是後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甚至還不如上半年,銷量一路下跌的進入了2020年。老百姓期望當中的取消限購政策也沒有到來。以北京市為例,6月25日新一期小客車指標搖號申請人數公布,新加入新能源排號大軍隊伍中的同學,最晚需要8年後才能拿到牌照。

京牌,你是我幸福的保障。京牌,你是我不幸的源頭。

▲ 小鵬維權(圖片來自網絡,質量較差)

6月18日,經歷過召迴風波的蔚來,以更加成熟的姿態迎來了蔚來ES6的交付。這款車不僅產品層面相比ES8更加成熟,也成為國內第一家正式交付了兩款量產車的造車新勢力。艱難度日的時候,蔚來為自己,也為支持蔚來的車主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同處中國造車新勢力第一集團軍的小鵬汽車,也在7月10日正式發布了2020款小鵬G3。新車續航更高,補貼後售價卻更低,可謂誠意滿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舉動卻讓眾多老車主感到不滿。他們認為,提車不過幾個月,卻遭遇了這種事,實在委屈;於是小鵬車主們也像年初的特斯拉車主一樣,紛紛拉起了橫幅維權。

如果說,2019年上半年是國內新能源品牌的舞臺,那麼下半年的舞臺則屬於傳統車企。10月31日,基於大眾MEB平臺打造的純電動車型——ID.初見,正式同國內消費者見面。這是一款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緊湊型SUV,算上確定要在國內生產的大眾ID.3,大眾基於MEB平臺打造而來的ID.家族車型,已經虎視眈眈的盯上了中國市場這塊兒大肥肉。

比起大眾的遮遮掩掩,奔馳和奧迪則顯得痛快的多。11月8日,北京奔馳EQC正式上市;11月18日,奧迪e-tron正式上市;同一天,大洋彼岸的美國,福特首款純電動車型Muatang Mach-E正式發布。

短短幾天,三款重磅車型上市或發布。顯然,大象已經調轉身形,正在加速奔跑。只是,消費者對於奔馳EQC似乎並不買帳,一在「油改電」,二在續航。針對這些質疑,奔馳通過媒體給予回應:奔馳EQC同GLC全車75%的零部件不相通;為了符合奔馳的安全標準,奔馳不得不增加了很多重量,因此犧牲了部分續航。

同樣的理念也出現在奧迪e-tron身上,95kWh的帶電量卻只能給到470km的NEDC續航表現,顯然被動輒500km、600km續航裡程教育過的中國消費者是無法滿足的。究其原因,22.6kWh/100km的電耗和700kg重的電池組,實在對不起奧迪e-tron的那些軟包電芯。

至此,我個人嚴重懷疑(事實上,可能就是),對當下的奔馳和奧迪來說,電動車首先要滿足其品牌一貫的豪華調性,比如通過電池安全、材質用料、駕駛感受等方面展示出來的豪華,其次才是一輛普通電動車應該注重的續航表現。

如果你認可了上述觀念,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福特Mustang Mach-E毫無疑問可以吊打奔馳和奧迪的純電動車。因為它是真正基於福特全新的純電動平臺打造而來的一款,既兼顧了續航和性能,又保證了電池安全、整車安全的新能源汽車。

遺憾的是,Mustang Mach-E和大眾ID.初見一樣,目前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時間來到年底,巨頭們的抱團取暖仍在繼續。11月29日,長城和寶馬的合資項目光束汽車工廠奠基儀式啟動。這件從去年就見諸與報紙的合資項目,現在終於完成了大部分談判,進入了實操階段。未來,光束汽車將著重推行MINI品牌的純電動化進程;這同吉利和戴姆勒攜手推行Smart品牌的純電動化進程如出一轍。

MINI和Smart這兩個有趣的品牌,能否憑藉電動化的浪潮,在全球範圍內煥發出新的光彩,我們大可以期待著。

▲ 圖片來自42號車庫現場拍攝

一整年的流量擔當——特斯拉,顯然不會讓2019年就這麼平淡的過去。既然年初的大事記是從Model 3開始的,那麼勢必也要以Model 3結束才合理。12月30日,國產版特斯拉Model 3終於交付了。只是此次交付的15輛車,僅針對內部員工。可即便是這樣,我們也不得不讚嘆,特斯拉中國工廠從破土動工,到最終車輛交付,僅花了一年的時間,真正創造了行業內的一個奇蹟。中國「基建狂魔」的名號沒有半點水分,難怪一向苛刻的馬斯克也在各種場合上,對特斯拉中國超級工廠讚賞不已。

只是,工廠建成了,特斯拉手中的屠刀也舉起來了,中國的新能源車企們,你們準備好反擊的手段了嗎?

回顧整個2019年,中國新能源車企說一句「內憂外患」恐怕一點不過分。內有補貼退坡、自燃、維權、召回讓主機廠們應接不暇;外有特斯拉兵臨城下的虎視眈眈。不僅新造車的日子不好過,傳統巨頭抱團取暖也司空見慣。

潮水褪去,裸泳的人紛紛出局,知豆倒閉、華泰工廠停工、長江汽車欠薪、國能電池欠薪……2020年,大家的日子會更好過麼,我們不知道。但在補貼徹底結束、電池白名單開放、合資車企股比開放的大環境下,利益的分配、蛋糕的搶奪、實力的排名勢必會經歷一場大亂鬥,中國車市的格局也將重新洗牌。

2019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相關焦點

  • 電動成主旋律 到底什麼是新能源汽車?
    【卡車之家 原創】近年來汽車行業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資源問題與環境汙染問題;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節節攀升,眾多的汽車製造企業也把新能源作為創新的契機,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汽車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與方向。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資料圖為福建省永安市,工作人員在中科動力(福建)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作。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經濟觀察)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 曹德旺點評新能源汽車!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在騙補貼?
    眾所周知,從2020年開始,全球新能源汽車板塊迎來了一波暴漲。美國有特斯拉,而我們則有蔚來汽車。說不好聽點,這年頭你要是不懂點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知識,那你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新能源汽車真的有泡沫嗎?曹德旺說很多公司是拿補貼,我認為這個話說得在理,國內很多所謂新能源車,就是把以前的燃油車加上電池,換上電機。價格卻比燃油車高出太多太多,主要就是騙補貼。任何新興產業上市初期都是會有泡沫的。但是有泡沫不等於沒有市場潛力,市值說白了是把企業的未來價值和期望利潤體現在了現在的股價上。對於投資者來說,大家賺的是什麼錢?
  • 新能源汽車悖論之一:新能源汽車不環保?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憑藉環保光環,在全球各國能源政策扶持下,迅速吞噬傳統燃油汽車市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 2019年我國累計生產和銷售能源汽車120.6萬輛,一躍成為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據當年汽車銷售總額的4.7%,可謂突飛猛進。
  • 2019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標準
    2019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出臺時間:2019年3月26日  實施時間:2019年3月26日起  過渡期: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  3、過渡期期間,符合2018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照2018年對應標準的0.1倍補貼;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6倍補貼。
  • 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大事梳理
    驅動電機市場伴隨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推廣而迅速崛起,隨著補貼退坡,行業開始面臨新的挑戰。近幾年,電機行業發生了許多值得關注的事件,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市場微妙的變化。  ◆2017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天津開發區籤署工作備忘錄,並與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就APP290動力電機項目達成投資合作協議,據稱產品達產後年產能可達12萬臺。它成為大眾集團在華生產的第一款動力電機,率先應用於其在中國市場投產的第一批電動車型上。
  • 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成長得如何了?
    根據各國政策規劃,中國要求2025年新能源汽車佔汽車產銷達到25%,歐洲各國則制定了燃油車禁售時間表,例如挪威要求到2025年實現燃油車禁售,丹麥、荷蘭、愛爾蘭要求到2030年實現燃油車禁售,法國、西班牙、英國、葡萄牙要求到2040年實現燃油車禁售。英國還要求到2030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佔比50%~70%。
  • 新能源汽車有沒有obd,OBD接口是什麼東西介紹
    汽車對於我們來說一直都是我們喜愛的交通工具,對於我們來說新能源汽車的出現也是讓我們了解到了汽車科技的進步。那麼各位小夥伴大家對於汽車知識有沒有了解過呢!畢竟汽車對於我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還是要了解一下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新能源汽車有沒有obd這個問題吧。新能源汽車有沒有obd:OBD接口是什麼東西
  • 新能源汽車2025年佔比20%?難,而且很難
    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拆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5萬輛,上下半年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上半年市場增長了66%,但下半年下降了26.8%。 原因只有一點,19年6月26號是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節點,據統計,當月一共賣出了超15萬輛新能源汽車,而到了七月之後,新能源汽車就開始超50%的環比大跌。
  •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出臺:2019年補貼標準平均退坡約50%
    本報記者 尹麗梅 童海華 北京報導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終於靴子落地。3月2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與國家發改委四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補貼標準進一步降低,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幅度約為50%。
  • 新能源汽車的報廢標準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年限是多久,雖然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保有量的增加,但是關於新能源汽車很多方面很多人還不是太了解,如新能源汽車的報廢標準是什麼?新能源汽車報廢,有沒有相關規定呢?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在報廢標準方面是完全參考現有的燃油車來制定的,並沒有單獨的報廢標準,只要能通過車輛的年審車輛,是沒有任何的問題,那麼就可以繼續使用,反之就需要報廢處理。對於家用轎車報廢年限新規來說,現有的私家車報廢標準行駛裡程為60萬公裡左右,當達到60萬公裡的時候就由國家引導進行報廢。
  •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在新世紀的今日,為了所謂的環保政策,節能減排,包括中、美、歐、日等國家和地區,都推出了名為「新能源」的汽車。而我們目前的新能源(即能上綠牌的那種),基本上分為四類:插電式混動、增程式混動、氫燃料以及純電動。
  • 2019年溫州新能源汽車補助標準出臺!快來看看你符合條件嗎?
    為鼓勵市本級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近日,市發改委、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於2019年溫州市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地方補助事項的通知》,規定消費者在市區購買的新能源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的50%給予地方補助。
  • 誰才是2019年汽車市場的「火車頭」
    豪華車一枝獨秀 新能源車潛力巨大  誰才是2019年汽車市場的「火車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幾十年中,從兩廂轎車到三廂轎車,再到SUV,每個時代都有「火車頭」見證著汽車市場的成長和進步。在它們的牽引下,一批又一批汽車企業快速發展壯大起來。
  • 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 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到什麼時候
    6月28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繼續執行的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公告指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本公告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政策最早從2014年9月開始執行,直接刺激了市場的快速增長。
  • 深圳:2019年8月7日以後上牌的新能源汽車不再給予購置補貼
    財政補貼標準按三種情況執行:1.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25日上牌的新能源汽車。按照財建〔2018〕18號文中《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中補貼標準的50%執行。 2.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上牌的新能源汽車。
  • 2017年新能源汽車政策,全在這了!
    如今,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相比國外的自由發展市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與國內政策息息相關,下面就讓我們回顧一下,2017年都出了哪些新能源汽車政策。  《管理辦法》以年產量或進口量3萬輛為要求門檻:不足3萬輛的傳統燃油乘用車企不設定新能源積分比例要求;3萬輛以上的從2019年開始實施積分考核。2019年與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分別為10%和12%。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作者/謝維平2019年,註定是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從年初的《流浪地球》,到國慶三部大片《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不但在票房成績上屢破紀錄,更是在社會話題和口碑上獲得巨大認可。主旋律的第三階段:一種自發的國民自信的流露時間到了2019年,在經過前些年的積累,主旋律迎來了一個全面的爆發。
  • 補貼"新能源+換新車"新政助力 廣州汽車市場謀求逆勢而上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戚耀琪4月3日上午,在廣州市第64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林國強介紹說,為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在汽車換代方面,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置換二手車購買新車等開展補貼,落實廣州市汽車消費促進措施、新能源汽車綜合性補貼、置換補貼等政策,加強政策宣傳力度,營造汽車消費氛圍。
  • smart forjeremy新能源汽車車型介紹
    下面就讓電動邦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款smart forjeremy新能源汽車,供大家參考。多處精巧細緻的白色縫線貫穿於整車內飾當中,一如巧妙的設計主旋律帶來不絕的時尚氣息。smart forjeremy新能源汽車:配置這款特別版車型還配備了白色BRABUS三輻皮飾方向盤,雙手輕握,靈動活力便觸發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