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6月15日,加加食品正式戴帽,證券簡稱由「加加食品」變為「ST加加」,股票日漲跌幅限制變為5%。一個多月前公布的年報顯示,加加食品2019年全年的營業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長14.05%,歸母淨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40.86%,雖然淨利潤大漲,但主營業務業績仍在下滑,公司扣非淨利潤僅0.85億元,同比減少19.89%。
醬油主業被海天、千禾花式超車,違規事項、被監管處罰更是公司常態,曾經的醬油第一股究竟怎麼了?
違規擔保事項發酵致公司戴帽 實控人樂觀稱「利空出盡、觸底反彈」
6月12日,加加食品公告稱公司將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
突如其來的戴帽主要是因為公司在自查中發現存在為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越投資」)及其關聯方違規擔保的情形。截至6月12日,存在的違規對外擔保本金餘額合計4.66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9.94%。
5月12日,公司曾承諾將在一個月內(2020年5月11日-2020年6月11日)通過出售控股股東資產、向控股股東主要紓困方求助、向金融機構融資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力爭徹底解決各方與優選資本和湖南三湘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間的債務。但一個月過去,公司「食言」了。
一個月大限已到,加加食品避無可避的被「ST」,而公司實控人卻顯得很樂觀——據報導,實控人楊振對於公司戴帽曾回應稱,「被ST對一般上市公司而言往往是壞的開始,但對加加而言則是由壞轉好的開始,利空出盡,觸底反彈」,「公司正在積極解決相關的風險事宜,能夠很快摘帽」。
6月15日公告,加加食品稱控股股東卓越投資已獲得第三方主體2.8億元資金額度,專項用於償還優選資本、三湘銀行債務。
違規擔保初現苗頭是因為4月底的一則銀行帳戶凍結公告。4月23日,加加食品公告稱公司約1.5億銀行存款被凍結,主要系優選資本和卓越投資糾紛事宜,前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提交了財產保全申請,這就引出了加加食品涉及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這一事項。
在戴帽的公告中,加加食品還公布了這一事項的進展——據悉,卓越投資和優選資本、三湘銀行於2020年6月11日分別籤訂了《和解協議》和《債務清償協議》,協議約定6月30日前由卓越投資或指定第三方向優選資本、三湘銀行清償債務本金不低於1.8億元和1億元,優選資本和三湘銀行承諾在收到首筆清償款後,加加食品的各類責任義務均解除,上市公司對優選資本不再負任何責任義務。
主業掉隊理財粉飾淨利潤 廣告費同比增165.2%
雖然「醬油第一股」的名號喊了很多年,但是加加近年來掉隊明顯。
截至6月16日收盤,加加食品總市值51.84億,2019年營收20.4億元,競爭對手海天味業總市值3766億,2019年營收197.97億元,千禾味業總市值190億,2019年營收13.55億元,加加食品的市值僅海天味業的1.3%,僅千禾味業的27%。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加加食品營業收入20.4億元,前兩年營收分別為18.91億元、17.88億元,2019年營收有所回暖,歸母淨利潤則為1.62億元,前兩年分別為1.59億元和1.15億元,2019年增速達40.86%。
乍一看去年營收和淨利均表現不錯,但仔細看來,加加食品的歸母淨利潤實則注了水。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54億元、1.07億元、0.85億元,連續三年下滑,漂亮的淨利潤實則源於非經常性損益。2019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為0.77億元,上年同期僅為0.09億元。
年報明細顯示,加加食品2019年非經常性損益中,政府補助金額達1142萬元、委託他人投資或管理資產的損益為8419萬元。
來源:2019年年報
從公司收入構成來看,2017年-2019年加加食品醬油貢獻的營收分別為9.48億元、9.11億元、10.2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1%、-3.87%、11.63%,三年來的毛利率分別為36.17%、34.28%、34.21%,毛利率連跌三年。
和同業對比來看,海天味業這三年來醬油營收分別為88.36億元、102.36億元、116.29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6.59%、15.85%、13.6%,近年來營收增速始終維持在兩位數以上,海天的毛利率則分別為49.53%、50.55%、50.38%,不僅高出加加食品近15個百分點,總體還呈現上升趨勢;千禾味業雖然營收不及加加,但成長性方面明顯更為優秀,2017年-2019年千禾味業的醬油營收分別為5.06億元、6.09億元、8.35億元,增速分別為37.17%、20.4%、37.2%,優於加加和海天,毛利率三年來分別為48.83%、50.17%、50.32%,與海天味業基本持平。
毛利率被同行遠遠甩開之外,加加的研發費用率也明顯低於同行,公司產品老化嚴重,但對研發並不重視。
年報顯示,2018年和2019年加加食品的研發人員均為88人,無變動,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2620萬元和2848萬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47%、1.4%;而競爭對手海天味業研發佔比分別為2.89%和2.97%,千禾味業的研發佔比分別為1.91%和2.91%,二者均明顯高於加加食品。
不重視研發的加加食品近年來在銷售費用上卻花了大價錢。2017年-2019年,加加食品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68億元、1.73億元、2.61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9.67%、12.79%、10.99%,2019年銷售費用對比去年同期增長50.8%。其中職工薪酬由5017萬元上升至7301萬元,廣告費由2341萬元上升至6208萬元,同比增長165.2%。儘管花了大價錢投入廣告宣傳,公司的營收增長也十分有限,2019年加加食品的營收對比去年同期增長14.05%,遠低於銷售費用增速,營銷增收的效果十分有限。
募投項目多數未達預期 連續3年未分紅
2012年,加加食品在深交所上市,成為自帶光環的「醬油第一股」。彼時公司承諾IPO資金將用於投資年產20萬噸優質醬油項目、年產1萬噸優質茶籽油項目,超額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收購閬中市王中王食品有限公司、鄭州加加3萬噸食醋項目,以及歸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8年過去,公司的募投項目除了歸還銀行貸款、補充流動資金、收購閬中市王中王順利完成外,年產20萬噸優質醬油項目和年產1萬噸優質茶籽油項目雖然均在2015年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均未達預期效益。鄭州加加3萬噸食醋項目則因市場環境發生改變而中止。
來源:2019年年報
對於新建產能未達預期,加加食品在年報中解釋稱主要是由於醬油項目新增產能優先用於逐步替換老廠產能,故新增產能未達預期,茶籽油項目則是因為消費市場增速不及預期,產能釋放較緩。
來源:2019年年報
從2019年年報來看,加加調味品的產量約25.4萬噸,糧油食品的產量約6.4萬噸。2011年的招股說明書中,加加食品曾披露,截至2011年6月30日,公司醬油年產能為20萬噸,募投項目實施後,年產能將達到40萬噸。9年過去,公司誇下的海口已然落空。
另外,由於業績不景氣主業掉隊,加加已3年未曾分紅。
來源:wind
wind數據顯示,自2017年起,加加便無現金分紅,上市8年來,累計實現淨利潤12.6億元,累計現金分紅3.9億元,分紅率31.2%。對比來看,海天味業上市6年,累計已實現淨利潤223億元,分紅金額達126億元,分紅率為56.49%,明顯高於加加食品。(文/上市公司研究院 v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