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學習數學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就是一堆我看不懂的數字符號,我心中秉持著一個原則,把它們全部背下來!所以從小學開始,我學數學的記憶中就沒有快樂,就是沉浸於題海之中刷題。小時候就是一排排的算術題,初高中就是一張一張的數學卷。
我現在腦子中都有sin、cos、tan這些字母,但是我完全想不起來這是什麼意義!不得不說,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每次數學考試都像是在碰運氣。但反觀那些數學好的學霸角色,他們學數學是樂在其中,也並沒有天天刷題。
所以說數學題刷得多,成績就會好這個觀點在我身上不成立。當然我一個數學困難戶也沒有說服力度,但美國奧數隊總教練的訪談,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答案,並且給了我如何讓孩子學好數學的啟發!
羅博深是美籍華裔數學家,是美國奧數隊的總教練,也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數學系的華裔教授表示,學好數學的定義是,看到任何一個數學題都能想到一個辦法。會做數學的人,擁有抓住事情本質的能力,數學好的人能做工程、做編程、寫文章。數學要一直面對新鮮的題目,重新想方法而不是通過記憶力。
羅博深教授還表示,想要學好某個知識,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但如果你用刷題的方式學習數學,是學不到數學思維的!通過羅博深教授的話我們可以看出,想學好數學的關鍵在於數學思維,而不是做過多少卷子、刷過多少題!而且羅博深教授個人喜歡上數學是因為,他認為數學是一個很有創新的學科,所以他特別喜歡。
由此可見,用刷題的方式記憶題型根本沒用。那該如何培養數學思維呢?
一、多想、多思考
羅博深教授的父親是一個大學的統計教授,所以對於孩子的數學思維教育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在羅博深5年級的時候,父親會給他出一些不正常的數學題目,讓他去多想多思考。他父親認為,一道題想10-15分鐘,甚至半個小時也是好事。
小時候習慣多思考,想更久,會讓孩子建立數學思維,同時能夠幫孩子建立更多的數學的興趣。所以羅博深教授長大以後教育學生的方法,也是每兩個星期,才給學生5道題目,但每道題目可能花上幾個小時。
二、好玩是非常重要的
羅博深教授談到,要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好玩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對於孩子來講,玩是自由的。就像玩樂高一樣,在探索的過程中,尋找到樂趣。而羅博深教授表示,他的父親本身覺得數學很好玩也影響著他們。
我在羅博深的訪談中明白了一點,如果家裡的父母喜歡數學,對於孩子的耳濡目染非常重要。但對於我這樣的數學困難戶的父母,很難找到數學的樂趣該如何讓孩子覺得數學好玩呢?於是我就想到了數學遊戲!
5歲左右是蒙臺梭利提到的數學敏感期,而這個階段的孩子愛玩、好動、還沒有形成抽象思維。他們更喜歡聽故事和做遊戲,所以我們要找一些數學遊戲,將數學概念無形之中就輸入給孩子。讓孩子覺得數學好玩,玩的同時建立好數學思維。
無意中我了解到德國是禁止學前教育的,但是德國的數學家並不少,於是我開始好奇德國孩子是如何學數學,我在《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數學啟蒙》這套書中發現了用遊戲對數學思維的啟蒙!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學會運算、分類歸納、邏輯思維、空間想像等能力,是打造孩子數學思維的好幫手!
三、不要批評孩子
羅博深建議父母參與到孩子的數學學習中,這樣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但是要保證,不要批評孩子。試想一下,我們作父母的,平時陪孩子寫數學的時候是什麼姿態?你怎麼這麼馬虎,做這麼多遍了數學還錯!結果孩子在我們的吼叫中,越做越錯!
羅博深教授遇到孩子做錯題的時候,從來不批評孩子,只是告訴孩子下次注意就好。做家長的都該去學一學羅博深教授對孩子的這種態度。
四、多玩不同的遊戲,小學生要學邏輯
羅博深教授鼓勵了孩子多玩不同的遊戲,儘量選擇1對1的遊戲,比如說西洋棋,當玩西洋棋的時候,孩子會思考對手怎麼走,然後想出應對方法。羅博深教授還鼓勵小學生學習編程、學習邏輯,不用上什麼課就是讓孩子去玩。
為了找到不同鍛鍊思維的遊戲,我又開始在網絡上進行大搜索,讓我找到了《全世界聰明孩子都愛玩的2000個思維遊戲》,裡面有火柴棍遊戲、邏輯推理、數獨、數字遊戲,還有圖形思維遊戲和形象思維遊戲、發散思維遊戲。
而這些不同的遊戲確實能每次都給孩子帶來新的問題,促使孩子去用數學思維思考解決新的問題。如今我家孩子的數學能力都比我強,最重要的是對數學很感興趣,不得不說羅博深教授的教學理念還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