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題刷得多,成績就會好嗎?聽聽美國奧數隊總教練的回答

2020-09-05 小愛媽媽育兒經

從小到大,我學習數學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就是一堆我看不懂的數字符號,我心中秉持著一個原則,把它們全部背下來!所以從小學開始,我學數學的記憶中就沒有快樂,就是沉浸於題海之中刷題。小時候就是一排排的算術題,初高中就是一張一張的數學卷。

我現在腦子中都有sin、cos、tan這些字母,但是我完全想不起來這是什麼意義!不得不說,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每次數學考試都像是在碰運氣。但反觀那些數學好的學霸角色,他們學數學是樂在其中,也並沒有天天刷題。

所以說數學題刷得多,成績就會好這個觀點在我身上不成立。當然我一個數學困難戶也沒有說服力度,但美國奧數隊總教練的訪談,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答案,並且給了我如何讓孩子學好數學的啟發!

羅博深是美籍華裔數學家,是美國奧數隊的總教練,也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數學系的華裔教授表示,學好數學的定義是,看到任何一個數學題都能想到一個辦法。會做數學的人,擁有抓住事情本質的能力,數學好的人能做工程、做編程、寫文章。數學要一直面對新鮮的題目,重新想方法而不是通過記憶力。

羅博深教授還表示,想要學好某個知識,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但如果你用刷題的方式學習數學,是學不到數學思維的!通過羅博深教授的話我們可以看出,想學好數學的關鍵在於數學思維,而不是做過多少卷子、刷過多少題!而且羅博深教授個人喜歡上數學是因為,他認為數學是一個很有創新的學科,所以他特別喜歡。

由此可見,用刷題的方式記憶題型根本沒用。那該如何培養數學思維呢?

一、多想、多思考

羅博深教授的父親是一個大學的統計教授,所以對於孩子的數學思維教育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在羅博深5年級的時候,父親會給他出一些不正常的數學題目,讓他去多想多思考。他父親認為,一道題想10-15分鐘,甚至半個小時也是好事。

小時候習慣多思考,想更久,會讓孩子建立數學思維,同時能夠幫孩子建立更多的數學的興趣。所以羅博深教授長大以後教育學生的方法,也是每兩個星期,才給學生5道題目,但每道題目可能花上幾個小時。

二、好玩是非常重要的

羅博深教授談到,要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好玩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對於孩子來講,玩是自由的。就像玩樂高一樣,在探索的過程中,尋找到樂趣。而羅博深教授表示,他的父親本身覺得數學很好玩也影響著他們。

我在羅博深的訪談中明白了一點,如果家裡的父母喜歡數學,對於孩子的耳濡目染非常重要。但對於我這樣的數學困難戶的父母,很難找到數學的樂趣該如何讓孩子覺得數學好玩呢?於是我就想到了數學遊戲!

5歲左右是蒙臺梭利提到的數學敏感期,而這個階段的孩子愛玩、好動、還沒有形成抽象思維。他們更喜歡聽故事和做遊戲,所以我們要找一些數學遊戲,將數學概念無形之中就輸入給孩子。讓孩子覺得數學好玩,玩的同時建立好數學思維。

無意中我了解到德國是禁止學前教育的,但是德國的數學家並不少,於是我開始好奇德國孩子是如何學數學,我在《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數學啟蒙》這套書中發現了用遊戲對數學思維的啟蒙!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學會運算、分類歸納、邏輯思維、空間想像等能力,是打造孩子數學思維的好幫手!


三、不要批評孩子

羅博深建議父母參與到孩子的數學學習中,這樣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但是要保證,不要批評孩子。試想一下,我們作父母的,平時陪孩子寫數學的時候是什麼姿態?你怎麼這麼馬虎,做這麼多遍了數學還錯!結果孩子在我們的吼叫中,越做越錯!

羅博深教授遇到孩子做錯題的時候,從來不批評孩子,只是告訴孩子下次注意就好。做家長的都該去學一學羅博深教授對孩子的這種態度。

四、多玩不同的遊戲,小學生要學邏輯

羅博深教授鼓勵了孩子多玩不同的遊戲,儘量選擇1對1的遊戲,比如說西洋棋,當玩西洋棋的時候,孩子會思考對手怎麼走,然後想出應對方法。羅博深教授還鼓勵小學生學習編程、學習邏輯,不用上什麼課就是讓孩子去玩。

為了找到不同鍛鍊思維的遊戲,我又開始在網絡上進行大搜索,讓我找到了《全世界聰明孩子都愛玩的2000個思維遊戲》,裡面有火柴棍遊戲、邏輯推理、數獨、數字遊戲,還有圖形思維遊戲和形象思維遊戲、發散思維遊戲。

而這些不同的遊戲確實能每次都給孩子帶來新的問題,促使孩子去用數學思維思考解決新的問題。如今我家孩子的數學能力都比我強,最重要的是對數學很感興趣,不得不說羅博深教授的教學理念還真有用!

相關焦點

  • 美國奧數隊二度逆襲中國 蟬聯國際奧數賽冠軍
    數學是中國學生的強項,中國選手曾經在國際奧數賽上雄視天下。一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於7月14日在香港落幕。出人意料的是,今年美國隊續寫了去年的成績,在總分252分中獲得了214分,再次奪冠。韓國隊以207分獲得亞軍,中國隊以204分僅居第三。奧數在美國沒有像在中國那樣產業化,也不像在中國那樣火爆,是一件極小眾的事情,投入的人財物極少。為什麼美國隊還能獲得冠軍呢?
  • 美國奧數總教練談奪冠心得:不以此盈利也不靠刷題
    美國奧數隊在國際賽事捷報頻傳背後,存在哪些值得借鑑的理念和做法?奧賽與學校數學教育能否相互促進?奧賽人才濟濟,與國家基礎科研與創新能否形成良性循環?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採訪了美國奧數隊總教練羅博深以及多位奧賽金牌得主和他們的家長。2018年11月,美國奧數隊總教練羅博深在上海宋慶齡學校演講。
  • 近十年美國奧數為何變強?美國的學生,是怎樣學奧數的
    2月底,中國奧數隊再遭敗績,在羅馬尼亞大師杯數學競賽上僅取得團體第6名的成績。與此同時,美國隊衛冕該項比賽冠軍。很多家長如夢方醒,原來,美國的孩子也是要學奧數的,而且水平還很厲害。是因為我們的人才培養模式出了問題,還是美國隊引進了大量亞裔或華裔的數學天才?
  • 美國奧數為何能夠連續奪金?美國奧數總教練解密
    2018年7月底,《知識分子》連線美國奧數隊總教練(領隊)、卡耐基梅隆大學數學系教授羅博深(Po-Shen Loh),請他介紹美國的數學教育以及美國奧數的發展。羅博深,美國奧數隊總教練(領隊)、卡耐基梅隆大學數學系教授(攝影:智勇)羅博深是1999年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銀獎得主,2004年擔任過美國奧數隊副領隊,2010年起連續4年擔任副領隊,並在2014年成為總領隊。2015年,他帶領美國奧數隊在時隔21年後奪得冠軍。在接下來的三年裡,美國奧數隊又獲得兩次冠軍。
  • 親訪「美國奧數隊總教練」實錄
    近幾年,有位數學大牛時常出現在家長們的視線裡,那就是美國奧數隊的總教練,卡耐基梅隆大學數學教授,羅博深。 其一,他是位華裔數學家,長了一副地道的華人面孔,年齡和這一屆中小學生的家長不相上下; 其二,美國奧數隊連續多年成績平平,但他接手帶隊後,3次世界奪冠,名聲大震; 更重要的是,羅博深教授是一位熱情的數學「布道者」,他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做過很多場關於數學學習的線上、線下演講。
  • 親訪「美國奧數隊總教練」實錄!
    其一,他是位華裔數學家,長了一副地道的華人面孔,年齡和這一屆中小學生的家長不相上下;其二,美國奧數隊連續多年成績平平,但他接手帶隊後,3次世界奪冠,名聲大震;更重要的是,羅博深教授是一位熱情的數學「布道者」,他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做過很多場關於數學學習的線上、線下演講。
  • 奧數競賽4年後中國終重回第一 美國實力仍舊強大
    2奧數,究竟是什麼?奧數,即奧林匹克數學,究竟是學習什麼?羅博深是新加坡華裔,在美國出生長大,年僅36歲。他2014年起擔任美國奧數隊總教練,之前擔任過4年副領隊,自己也是奧賽選手出身,1999年作為美國奧數隊隊員參加國際奧數競賽,這一年美國隊戰績為世界第10。
  • 銳參考| 「真正學數學的都是出於興趣」,美國奧數「總教頭」揭開...
    美國奧數隊在國際賽事捷報頻傳背後,存在哪些值得借鑑的理念和做法?奧賽與學校數學教育能否相互促進?奧賽人才濟濟,與國家基礎科研與創新能否形成良性循環?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採訪了美國奧數隊總教練羅博深以及多位奧賽金牌得主和他們的家長。2018年11月,美國奧數隊總教練羅博深在上海宋慶齡學校演講。
  • 學好奧數且不焦慮,這個國家是怎麼做到的?
    二來,一流大學多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而不是只看競賽成績。哪怕拿到兩三塊國際競賽金牌,想要上名校仍需要學生在其他科目上也取得不錯的成績。有家長說,有名連奪兩屆國際奧賽金牌的學生據說就因文理偏科嚴重,被數所「常青藤聯盟」學校拒絕,最終去了一所州立大學。
  • 小學學奧數,對初中有什麼益處或影響?我以親身經歷回答這個問題
    有朋友問我「你家孩子小學有沒有補奧數?現在數學成績怎樣?」我回答一下,主要是給老友們一個參考。1.我家小學六年級正式上奧數班。五年級自學了一點。初一參加市賽晉級複賽,複賽因疫情取消,期間刷過奧數題(華羅庚金杯邀請賽、新希望杯試題等)。
  • 第60屆IMO中美雙雙奪冠,國際奧數競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且兩隊的6名隊員全部榮獲金牌,其中,各有兩名選手,還拿到了個人滿分。中國隊隊員成績可以說,中國隊和美國隊,此次競賽,無論在哪個維度,都平分秋色。IMO官網:團體各項總分作為傳統奧數強國的中國隊,實力不容質疑。在歷屆IMO比賽中,中國一共拿過20次團體冠軍,穩坐第一,獲得的個人金牌數也是最多。但是賽前,很多人為中國隊捏了一把冷汗。
  • 逆天小學數學題刷爆朋友圈 網友吐槽培養神經病人
    智商測試題 編來轉去就「奧數」了  如果說這不是奧數題,那又是什麼?  9月12日,記者聯繫上數學花園探秘(迎春杯)全國組委會主任陳平,後者現主持或參與小學奧數4大杯賽中的3項比賽命題工作,同時給在主板或美國上市的多家lT、金融企業提供招人的智商測試試題。
  • 美國奧數國家隊華裔主帥自述①:愛上數學,把競賽當成狂歡
    與此同時,美國奧數國家隊總教練羅博深帶領美國隊衛冕總成績冠軍,而在近幾年的國際奧數競賽(IMO)中,美國隊也於2015、2016和2018年接連奪冠,打破了美國21年來未獲該IMO冠軍的記錄。數學教育到底意味著什麼,競賽又應該起到怎樣的作用?近日,羅博深為湃客·鏡相欄目獨家撰稿,首度全面回顧自己的數學之路。
  • 「深度」中國奧數沒落了嗎?
    儘管都被稱作「奧數」,但高中階段的奧賽與小學奧數有著許多不同。與奧林匹克體育比賽相似,包括IMO在內的奧數競賽具有明確的競技性,是只有少數人才有機會參與的頂尖比賽。但相比於奧賽極端稀少的獎項與晉級名額,優質初中釋放出的擇校名額要多得多。對於面臨小升初的學生來說,並非一定要拿到頂尖的名次才能有所收穫。
  • 瘋狂:上美國名校也拼奧數?國際數學競賽大起底
    如今,公立學生都在補奧數,而私立學校學生在拼更高大上的國際奧數,連海外華人家庭都在狂刷競賽。「憨爸在美國」公眾號中「憨爸」一把辛酸淚地說,「我一直以為對於奧數的瘋狂只有在中國的學而思才能體驗的到,但是我錯了,上個月,我徹徹底底地見識到了美國奧數的瘋狂……」「美國也有很多奧數競賽,很多美國精英階層都會讓孩子學奧數,因為數學成績好的孩子上常青藤名校是很有優勢的!」
  • 青少年要不要學奧數?
    與其他學科夏令營不同,此次數學尖子生的大集會,不刷題、不考試、不排名,而是注重弘揚數學文化、賦能數學教育。然而,既然是數學夏令營,就肯定繞不開要不要鼓勵青少年學奧數這個爭議話題。多次擔任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隊領隊和總教練的華東師大教授熊斌說,培養青少年的數學思維,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遠比刷題更重要。
  • 「我孫子10歲,他的數學題我做不出來」,清華大學教授怒批奧數
    數學學習的訣竅並不是要學得有多快,而是理解透徹,掌握紮實。這位清華大學數學教授說道:「我孫子10歲,他的數學題我做不出來。」如此看來,奧數題是脫離了數學的本質。一、清華大學教授都做不出來的奧數題有一位清華大學數學教授,就曾經在一檔節目當中明確的表示,「我孫子10歲,他的數學題我做不出來」。他自己的孫子在參加奧數的時候,曾經拿著一道奧數題跑來問自己。
  • 清華教授不會孫子奧數題,這道「小學數學題」難倒家長,你會嗎?
    這是這位同學上小學3年級的兒子的一道數學題,他雖然是一本畢業的,但是卻栽倒這道數學題上了,怎麼算都跟正確答案對不上,多以在同學群裡求助。同時重本大學畢業的,根本沒把小學數學題放在眼裡,大家開始摩拳擦掌,但幾個人算出來的答案都偏離正確答案。
  • 小學奧數難?網友表示初中奧數更難!究竟兩者都是學什麼內容?
    小學階段通常還是以基礎為主,很多記憶性的問題,也就是說只要你做題量足夠,及時理解的不透那麼成績也不會太差的。但是一旦到了初中往後,孩子的「解決問題」的應用裡能力也慢慢開始體現出來了我們最常見的就是一道題想破腦子不會做,但是稍微一點撥就會了……別小看這點,其實真正的差距就是這麼一點點拉開的!這個現象的本質就是孩子並不會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去解決不熟悉的問題!
  • 中俄同樣是奧數大國,俄羅斯盛產數學家,中國盛產做題小能手
    但是中國的學生學習奧數最大的動力絕大多數不是對數學感興趣,而是奧數拿了什麼比賽的名次可以去一所好的初中,可以去一所好的高中,乃至於去一所好的大學。中國和俄羅斯學生從事奧數的原因不一樣,導致後面的所有發展都不一樣。因為中國的奧數最大的目標就是出成績。所以無論是培養學生的教練還是學生,都可以為奧數出成績不擇手段,破壞了奧數本身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