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行是一件新奇有趣的事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適合第一次出國的時候去。如果從來沒有出過國,想出國旅遊,首選哪個國家比較好呢?
第一次去的國家,最好符合以下3點標準:距離比較近、基礎設施發達、時差較小。接下來,我將具體說明一下這3點標準。在說明之後,我還會提供3個適合第一次出國去的國家。
距離比較近
首先,沒出過國的話,建議先去一些距離比較近的國家。和中國比較近的國家,一般文化上都會比較相似,而距離越遙遠的國家,文化差異越大。由於對外國的情況並不熟悉,所以最好還是先去文化差異小一些的國家旅行。
此外,距離遠的國家,一般要經過長時間的飛行才能到。像美國,就需要飛12個小時。而如果去南美洲,加上轉機的時間,則需要30多個小時才可以到達。如果在交通上就已經消耗了很多的體力,那到了當地以後,在遊玩上就會顯得力不從心。
而且,從價格的角度考慮,離中國比較近的國家,機票一般都會比較便宜。有的時候兩三千塊錢就能買到往返機票。而比較遙遠的國家,機票會非常昂貴。比如歐美國家的往返機票,如果是旺季,即便是經濟艙,也需要一兩萬元。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既然第一次出國,所見到的一切都是新鮮的,那麼不妨先從比較近的國家走起。
先去近的國家,不僅交通費用比較便宜,坐飛機的時候也沒有那麼累。等到習慣了出國旅遊之後,再去一些比較遠的地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基礎設施發達
第一次出國,建議去一些基礎設施相對來說比較發達的國家。我們知道,在世界上,各國的發展水平是非常不均衡的。有的國家在各大城市都有地鐵、高速鐵路,去哪裡都很方便。但是有的國家旅遊業不發達,甚至都沒有辦法自己預定酒店,只能住在當地人家裡。
第一次出國,去基礎設施比較發達的國家,可以在旅遊上省心省力,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有一個良好的出行體驗。
比如,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如果在手機上可以買票的話,就會比去人工櫃檯與工作人員交流才能買到票,要輕鬆得多。很多時候,去一些基礎設施不那麼發達的國家旅遊,是需要一定的旅行經驗的。否則,遇到了問題的時候,常常會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所以,第一次出國旅遊,最好去設施發達的國家。
時差較小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第一次出國,最好去時差比較小的國家。從國內出發,飛行時間在7個小時以內的目的地,時差都不會很大。時差會給出行帶來什麼樣的麻煩呢?比如美國,晝夜和國內是幾乎完全顛倒的。
在夏天,北京時間的正午12點,就是美國東海岸時間的夜裡12點。在白天,你會感到疲憊不堪;到了下午的時候,除了睡覺,什麼都不想做。往往20點就困得上床休息。可是,睡了幾個小時之後,卻會發現,自己在凌晨1點的時候就醒了,再也睡不著了。這就是時差在作怪,你的生物鐘還按照出發前的狀態來調節身體。
而時差,沒有一兩周的時間,是很難以克服的。如果初次出國旅遊,就被這種身體的不適感所困擾著,那麼很難有一個良好的旅遊體驗。
那麼接下來,我將為您介紹3個比較適合第一次出國去的國家。
新加坡
新加坡非常適合首次出行,甚至自由行也沒問題。從國內到新加坡的飛行時間不是很長,從北京出發要6個小時左右,而從廣州出發,只需要三個小時左右。
雖然新加坡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但是新加坡大部分人都是華人,他們都受過中文教育。所以,如果在新加坡遇到了不懂的事情,比如需要問路,就可以直接找華人用中文來解決。這個優勢是在歐美國家所沒有的。
日本
從中國到日本大部分地區,都只需要花2~4個小時的飛行時長。在日本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漢字。不論是車站站牌、餐廳菜單,還是建築物的名字、電視上的新聞等,都可以靠漢字,大致明白意思。
如果自己想去景點,或者迷路了,都可以把漢字寫下來,給當地人看。當地人可以看懂,並且會告訴你怎麼去這些地方。當然,在日本,如果想用漢字與當地人溝通,僅限於以書面的形式,因為日語漢字的讀音和中文相差甚遠。
韓國
從北京到首爾的飛行距離不足2小時,甚至比北京到上海的飛行距離還要近。在韓國各大旅遊景點、地鐵線路上面,都會有漢字的標註,這方便了中國的遊客。
而且,在中國人常去的景點,比如明洞、景福宮等地,都有很多會說中文的店員、工作人員。所以,不需要擔心語言障礙,即使不懂韓文,也可以輕鬆地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