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股王到股價腰斬 - 大立光背後的塑料和玻璃鏡頭爭鬥史

2020-12-24 光電玩家的知識學堂

2017 年 8 月 24 日下午 1 時,臺灣證券交易所內,一隻代號為 3008 的股票帶著狂湧而至的買氣,在經歷了一上午的暴衝之後,仍然毫不停歇一路直上,終於一舉突破 6000 臺幣的歷史記錄,成就了其「臺灣股王」的封神大業。

這一刻,是臺灣大立光電的最高光時刻。憑藉著高達 71% 的驚人毛利率,大立光成為蘋果供應鏈裡利潤率比蘋果還高的供應商,牢牢佔據著手機攝像頭鏡片組市場的龍頭地位。

然而,春風得意的公司執行長林恩平或許沒有想到,僅僅半年過後,公司的股價竟遭腰斬,而他本人也在法人說明會上被氣急敗壞的投資人群起質疑。這場變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競爭對手 - 舜宇光學的崛起帶來了強大的壓力。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但大立光與舜宇光學的爭鬥,並非簡單的同類產品競爭,背後其實是光學鏡頭的兩大陣營 - 塑料鏡頭和玻璃鏡頭長期以來的此消彼長。下面,就讓我們回望這段波瀾壯闊的技術發展史吧。

根正苗紅的玻璃鏡頭

自從光學行業成為顯學以來,玻璃一直是光學產品的標準原料。美國康寧,日本小原,德國肖特等廠家不斷提升玻璃的光學性能,使光學玻璃壟斷了從相機鏡頭到光電子器件的廣闊市場。尤其在相機領域,德國蔡司,日本佳能,奧林巴斯等著名廠商都掌握了強大的光學鏡頭加工技術。

玻璃鏡頭要經歷研磨拋光等光學冷加工工藝

玻璃製成的光學鏡頭加工流程複雜,尤其非球面鏡頭需要模鑄工藝,要把玻璃加熱到 1600 度以上,非常考驗工藝水平。這導致玻璃鏡頭的成本居高不下,玩過攝影的人都知道好的鏡頭有多貴,而軍用的偵察鏡頭更是天價。

本來,如果業界一直維持玻璃材料作為相機鏡頭的標準的話,佳能,奧林巴斯以及蔡司之類日德廠家就會永遠佔據著產業鏈的高端吃喝不愁,無奈歷史發展永遠充滿了不確定性。當 2007 年這個關鍵年份到來時,一切都改變了。

塑料鏡頭王者的逆襲

2007 年蘋果公司發布了初代 iphone 手機,這個劃時代的產品改變了很多行業的格局。從此,手機成為了眾多製造業廠商追逐的終極市場。在手機鏡頭行業,大立光則開始了其傳奇般的崛起之路。

iphone 的發布開啟了手機鏡頭行業的革命

但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大立光在打入蘋果供應鏈之前,已經默默在塑料鏡頭領域耕耘了十年之久,這是一個長期不被光學界看好的方向。的確,塑料相比玻璃有著諸多缺點,不耐高溫,熱脹冷縮,耐久性均勻性都不如,而且最重要的是透光率也差。在當時,塑料鏡頭幾乎只能用在兒童玩具上。

然而隨著工程塑料的不斷改進,以及大立光在注塑成型工藝,模具開發,鍍膜等技術上的突破,昔日的缺點已經被迅速縮小,而塑料鏡頭特有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優勢在手機攝像頭這個小小的方寸之地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於是,憑藉著智慧型手機的海量市場,大立光迅速崛起,超越了傳統日系鏡頭廠,佔據了全球市場第一的位置。連蘋果公司都畏懼其壟斷地位,企圖扶持競爭對手 - 同為臺系廠的玉晶光電來壓制,但大立光如何不知蘋果的陰謀。作為反擊,大立光立刻在美國發起了對玉晶光電的專利訴訟,意在敲打蘋果「別想動我的地位」,加上玉晶光電始終不堪大任,蘋果最後不得不放棄支持,轉而尋找康達智作為替代。但康達智的產能卻遠不及大立光,短期內無法撼動後者的地位。

自此,大立光成為了臺灣科技業的驕傲,也將塑料光學鏡頭 - 這個原本被人瞧不上的小玩意,一舉推上了高端地位。

塑料鏡頭的攻城略地

塑料鏡頭在手機上的空前成功鼓舞了整個行業,他們開始把目光瞄準了下一個目標 - 光電子器件。

在通信行業,光電子器件作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核心部件,有著遠遠高於消費電子產品的技術要求。為了能夠長期穩定地工作,光電子器件需要具備極高的耐高低溫,耐老化,耐溼氣鹽霧腐蝕的能力,因此在很長時間內塑料是不被業界接受的。

光電子器件的封裝通常使用金屬,玻璃和陶瓷材料

然而隨著光電子器件越來越複雜的設計,玻璃材料難於加工的缺點越來越明顯,為了組成一個複雜的光路,生產者不得不將眾多的光學玻璃鏡片不斷調試對準,這大大增加了成本。而塑料鏡頭由於是一次成型,只需設計好模具,就可以將各種鏡片組合用一塊複雜的塑料全部集成起來,省卻了中間的對準貼裝步驟,可謂是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的最佳選擇。

透鏡陣列和反射面,支撐結構一體成型的塑料光學元件(美國企業 NN Inc. 產品圖)

對光電子器件使用全密封的封裝結構,隔絕水氣侵蝕,並在內部填充氮氣,即可保護塑料元件,維持長期的穩定工作。在高端 100G 光電子器件的產品中,已經有廠商開始使用塑料光學元件解決複雜光路的生產難題。

但塑料鏡頭在光電子器件中的發展,只有在其進入消費領域後才會爆發出海量需求,這正是智慧型手機採用 3D 感測模塊而引入光電子器件後將會發生的事情。

玻璃鏡頭的頑強反擊

玻璃鏡頭陣營顯然不會坐視對手的步步緊逼,他們採取了迂迴戰術。

在大立光最風光的時代,其今日最大的競爭對手 - 舜宇光學避開了在手機鏡頭的正面對抗,將精力放在車載鏡頭,安防鏡頭等市場,並逐步成為全球車載鏡頭的頭號供應商。當羽翼豐滿之後,舜宇才調頭殺入大立光的核心市場,搶佔手機鏡頭的市場份額。儘管在塑料鏡頭方面無法企及大立光,但是由於多點開花戰略的成功,舜宇的總營收已經超過了後者。在雄厚資本的支撐下,持續攻佔其領地。

三大光學鏡頭供應商的營收比較

而這樣的狀況之所以發生,也仍然源於市場的變化,正如十年前蘋果一代手機發布帶來塑料鏡頭的全盛時期一樣,年輕一代對拍照效果的追求促使廠商轉頭求助於玻璃鏡頭更好的光學品質。於是,各種 G(玻璃)+P(塑料)混合鏡頭方案成為手機廠商的賣點。玻璃鏡頭陣營終於在塑料鏡頭的壟斷下撬開了一條縫隙。

除了攝像鏡頭,3D 傳感模塊的紅外鏡頭也成為兩大陣營爭奪的目標。因為 3D 感測模塊發熱量大,所以塑料鏡頭易老化,這是玻璃鏡頭廠商遊說手機製造商最常用的理由。而這場新的角逐,也才剛剛開始。

市場永恆的法則就是永遠在變

手機市場的飽和,玻璃鏡頭的捲土重來,競爭對手的逼近,成為壓迫昔日臺灣股王 - 大立光走下神壇的三大因素。正所謂成也蘋果,敗也蘋果。蘋果既能幫助供應商獲得巨大的利潤,同時卻也限制了他們擴展多元化市場的動力。

大立光把塑料鏡頭做到了極致,代價則是形成巨大的依賴性。當市場再一次變化時,它還能否屹立不倒?這個問題不知愛打坐的掌門人林恩平是否也在冥想中尋求答案呢?

相關焦點

  • 大立光今年撐高股價關鍵字
    股價破5千元、佔臺股權值比重近2%的股王大立光,在1月9日召開說明會時,「8P」成為眾多分析師探詢的關鍵字。為何這兩字,將決定大立光未來3年的競爭力? 連iPhone 11都尚未用上的前端技術,卻成為股王未來3年動能關鍵,背後反映的,是大立光已困囿數年的產能困境。
  • 昔日「股王」短短數月腰斬!機構扎堆推薦的股票,23隻股價腰斬,發生...
    作為昔日「股王」的吉比特表現較差,1月以來跌近28%,已經創出1年多以來的新低,最新價較去年高點慘遭腰斬。除了吉比特外,還有一批獲得機構扎堆推薦的個股砸出深坑,它們未來能否重新走強?昔日「股王」持續重挫,5個月股價腰斬吉比特堪稱網路遊戲板塊的白馬股,其遊戲《問道手遊》擁有眾多玩家,2017年股價一度超過貴州茅臺。
  • 手機鏡頭製造廠商大立光一家獨大
    睿午參是一鍵提供價值結果的大數據服務平臺更多服務可郵箱:手機鏡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根據TSR公布的資料顯示,2011年全球手機鏡頭市場銷量為14.64億件,2015年增長至31.99億件,年均複合增長率21.6%。
  • 大立光電業績預警 蘋果產業鏈「受驚」
    蘋果供應商、臺灣光學鏡頭製造商大立光電日前表示,與上月相比,公司12月的收入或將出現下滑。大立光電股價最近三個月來持續走低,跌幅達28.26%,最近一周下跌17.5%。大立光電近期的股價低迷表現,則是全球範圍蘋果供應商的縮影。
  • 浦銀國際研究:光學行業追蹤 從大立光看高端鏡頭升級需求
    原標題:浦銀國際研究:光學行業追蹤——從大立光看高端鏡頭升級需求   高階智慧型手機升級需求依然旺盛:從大立光的4Q20業績與業績會
  • 郭明錤:iPhone 未來主要鏡頭供應商為大立光、玉晶光與舜宇光學
    報告預測,大立光為提升產能利用率,將在 1H21(2021 年上半年)砍價 iPhone 中高階鏡頭 ASP 約 15–25%,玉晶光的訂單比重、產能利用率與毛利率將直接受到影響。
  • 股王依然是股王!貴州茅臺股價大漲6% 逼近1700元!
    都市快報訊 股王,依然是股王。這兩天A股市場上十分熱鬧,頭頂著「A股第一高價股」「價值投資標杆」「大消費龍頭股」等多個標籤的貴州茅臺也絲毫沒有落下。今天早盤,貴州茅臺股價大漲6%,最高價觸及1697.55元/股,再創歷史新高。
  • 蘋果供應商大立光10月營收達11.9億元 同比減少22%
    【TechWeb】11月6日消息,蘋果供應商大立光日前公布了最新營收情況。大立光10月實現營收新臺幣51.38億元(約合人民幣11.9億元),同比減少22%。連續3個月,大立光營收都同比下滑了22%。
  • 大立光5月營收觸三年同期低點,下半年市場會如何?
    大立光5月營收觸三年同期低點,下半年市場會如何?本月初,手機鏡頭廠商大立光公布了5月份營收數據,大立光5月營收38.66億新臺幣,同比下滑23%,環比下滑17%,創三個月來最低,且是三年同期低點。對於大立光5月份的數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表示,大立光是全球手機鏡頭的領導者,鏡頭廣泛應用於蘋果三星等手機廠商。從大立光5月份的數據可以看出,蘋果華為Vivo未來兩個月市場下調。由於疫情在全球蔓延迅速,全球只有中國疫情控制得比較穩定,而中國手機市場同比是沒有增長的。即使疫情恢復,全球消費還是會出現下降,手機市場依然不容樂觀,相比2019年會下滑。
  • 大立光員工薪資大公開:作業員年薪13萬元
    大立光日前參與嘉義縣政府的徵才活動,但媒合人數不如預期,引發網友質疑薪資條件太低才招不到人。
  • 受供應鏈零件短缺影響,手機鏡頭製造龍頭大立光電2020年營收下降8%
    1月8日消息,據日經新聞消息,中國臺灣手機鏡頭製造商大立光公布了 2020 年營收數據。受到供應鏈零件短缺等因素影響,該公司去年 12 月營收 49.1 億元新臺幣,相比 11 月下降 6%。2020 年全年營收 559.4 億元,同比下降 8%。
  • 3D攝像頭引發鏡頭產業聚變 奇景/瑞聲/歐菲光加碼鏡頭市場
    臺灣媒體指出,「康達智在新浦經濟開發區擴充的產能,將會通過夏普和鴻海供應 iPhone」。康達智也已成為特斯拉的鏡頭供應商。與此同時,鴻海還在各地到處投資各種鏡頭技術新創團隊,除了不用對焦的光場相機技術,還投資下一代鏡頭技術,液晶鏡頭的代表性公司 Lens Vector、以色列雙鏡頭技術公司 Corephotonics 等,一位光學廠總經理透露,鴻海今年在中國臺灣地區臺北、新竹分別設立兩個鏡頭研發團隊,還入股鏡頭模具廠中揚光電。
  • 您使用的手機雙鏡頭原來是這樣造出來的_[高臻機械]
    鏡頭廠家主要集中在臺灣、日本和韓國。傳感器(sensor)是Camera模組的核心模塊,採集影像信號,轉為數位訊號傳給數字圖像處理器(ISP)進行圖像處理,目前主要的廠家是SONY,OV,三星等。經過歷經設計和可靠性驗證修改後,設計定型的雙鏡頭模組如下,事實上,雙攝像頭背後的技術確實極為複雜,和單鏡頭相比研發耗時成倍增加,讓我們來看看具體是如何操作的
  • 蘋果三星都離不開,中國手機鏡頭用20年徵服全球
    在中國智慧型手機產業鏈中,手機鏡頭產業的核心玩家有哪些,他們與中國臺灣大立光這樣的與蘋果公司深度綁定的龍頭之間還有多大差距?在臺灣科技產業年創造200億美元貿易順差背後,光學產業能否率先突破實現大陸產業鏈的替代升級?
  • 郭明錤:預測未來iPhone主要鏡頭供應商為大立光等
    【手機中國新聞】1月8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表分析文章,預測未來iPhone主要鏡頭供應商為大立光、玉晶光和舜宇光學。郭明錤認為,玉晶光是主要輸家,大立光近期股價可能承受賣壓但仍具長期投資價值,舜宇光學則有望因蘋果訂單而在未來3年內顯著成長。
  • 安卓手機鏡頭之王,靠蘋果續命?
    從美能達、柯達、諾基亞到三星和華米 ov,再到奔馳、寶馬、奧迪,2003 年開始生產手機攝像頭模組,又相繼開拓高端手機鏡頭和車載鏡頭業務的舜宇,就像是電影裡那種經常見到,但又叫不出名字的配角。和 " 富士康們 " 不同,甘心做配的舜宇並不依賴單一大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