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李瑞寧
「360行,行行出狀元」。當網際網路「連接一切」時,這「360行」早已被突破:
你到景區「看」人山人海,「旅行體驗師」則正在暢遊新開發的海島,撰寫網絡遊記推廣景區,從事著「最美的工作」;
你在網遊世界打得熱血沸騰,「網絡數據分析師」正通過數據分析了解遊戲受歡迎程度、需求期待和廣告收益等,讓精準營銷成為可能;
你網購淘不到便宜貨,「網購砍價師」憑著對商品行情的了解和伶牙俐齒,幫你實現「再便宜一點」的願望,並收取服務費……
網際網路「職業版圖」,正在不斷被刷新。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其中與網際網路相關的新職業就有十餘項,包括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計算機軟體測試員、信息通信信息化系統管理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員等。旅行體驗師、網購砍價師、網遊陪練、網店裝修師等網際網路新職業,則屬網際網路「職業新生代」,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成為一項國家認可的正式職業,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新技術 新應用 新生活
「融職業」大顯魅力
前幾天,007系列電影《007:幽靈黨》在國內熱播,直升機上打鬥、爆炸現場逃生的鏡頭形成強烈視覺衝擊,深深吸引了觀眾;前幾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大量運用數字手段和特效,讓人耳目一新。
精彩畫面背後,是「數字媒體藝術」這一網際網路新職業帶來的高科技魔力。這一新職業,因其在網際網路領域使用的廣泛性和成熟度,被正式列入了2015年版《職業分類大典》。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員」,究竟要幹些什麼?
「簡單說,就是信息的可視化傳播」,愛思維德工作室的王昊告訴記者。數字媒體藝術,涉及拍攝前期後期的眾多數位化實現手段,也涉及在新媒體上的傳播方式。在電腦、手機等新媒體傳播信息終端,都有數字媒體可視化的用武之地。
王昊是位90後創業青年,工作室平日業務是做動圖(motion graphic)、實拍加後期製作,偶爾做些小的實驗動畫。工作強度不小,有時一周工作過百小時。
「從事這行,技術能力和藝術鑑賞力缺一不可。其中,創新十分關鍵。」王昊告訴記者,工作室承接項目、製作視頻的同時,始終沒有放棄原創,希望有朝一日做出自己的品牌。
「融職業」,正成為網際網路新職業的一大鮮明特點。就像王昊和他的小夥伴們這樣,將高科技、新媒體手段與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嫁接,為受眾帶來新的瀏覽和欣賞體驗。
「網際網路新職業的主要特點是和新技術緊密結合,像自媒體、創客等,有些已經成形,有些還沒有明確界定。但這些新職業的發展趨勢已十分明顯,並會成為未來的經濟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認為。
新需求 新體驗 新分工
「精服務」漸成趨勢
「這些年來,從網際網路崛起到『BAT』等一批業界領先企業不斷壯大,軟體測試工作逐漸被重視。」京東商城某部門的測試開發工程師陳先生告訴記者,軟體測試這個職業在國外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但在國內還沒有被廣泛認可。「說到底,軟體測試是對軟體質量的保證,測試的不只是有沒有缺陷、頁面是否錯誤等問題,用戶體驗也很重要,用得順不順手同樣值得認真考量。」
走過成長期,軟體測試員被列入2015年版《職業分類大典》,成為國家正式認可的新職業,直接反映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新需求。
陳先生入行近5年,就職京東近1年,他對自己的工作現狀比較滿意。彈性工作時間,待遇跟個人能力和成績掛鈎,富有挑戰性。
此前,陳先生曾在一家外企做軟體測試工作,主要是針對外國司法行業設計具有案件整理、記錄等功能的系統,系統使用對象的級別較高。一次,有位外國客戶提出了一個特定需求,而陳先生所在公司設計的軟體沒有和現實情況相匹配,令客戶非常不滿。
陳先生說:「當時,我只能邊學邊實踐。重新分析了客戶需求,還諮詢了一些專家,終於做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如今回想起來,很是自豪。」
正在杭州一家網絡公司做軟體測試的實習生小張感嘆,和這個行業接觸越多,越覺得軟體測試很重要。一個真正優秀的測試員要轉行軟體設計很容易,而軟體設計轉測試員卻相對困難。因為測試要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遠比設計要多。她說,在國外軟體公司,一個軟體設計員往往要對應一到兩個軟體測試人員。
「社會分工和服務的細化、個性化、分眾化,專業人才的湧現,是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勢。網絡新職業的出現,是整個社會分工細化在網際網路上的表現,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觀察網際網路發展軌跡的獨特窗口。」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說。
新業務 新經驗 新前景
「新生代」大有可為
專家分析,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而不斷刷新的網際網路「職業版圖」,是網際網路領域對產業結構、就業結構以及人力資源配置變化的具體反映。
這些網際網路新職業中,如本文提到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員、計算機軟體測試員等崗位已相對成熟,開始進入社會分工層面;有的新職業則出現不久,還要經歷挑戰與考驗。比如,收納師,通過網絡展示、諮詢家庭收納設計,還可以上門,幫助客戶充分利用家庭空間;網遊陪練,陪遊戲玩家打網路遊戲,幫助提升技術和遊戲等級;App技術開發工程師,專門為App設計編寫程序;網店裝修師,專業為網店裝飾提供視覺建議和服務,等等。
「由網際網路發展而產生的新職業,將對我國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業生態、行業結構產生長久而深遠的影響。」姜奇平表示。
以人才培養機制為例,姜奇平分析,過去的文本教育可能變成情境教育,注重通過具體事件的營造來培養學習能力,強調學以致用,幫助從業者學會根據具體市場需求發揮才能。
此外,姜奇平認為,網際網路新職業方興未艾,將對我國就業生態帶來某種程度的影響,「不僅以GDP為導向解決就業問題,而且以民生為重點。一個人可能沒有進入傳統的就業體系,但因網際網路提供了工作和收入的新模式,實際的民生問題也能夠得到緩解」。
不能忽視的是,網際網路新職業正處在發育期,也存在諸多不規範現象和灰色地帶。喻國明說:「一個成熟的職業會有全套的職業描述、職業規範、職業守則等。正處在探索過程中的網絡新職業,確實面臨難以固定化和規範化的困難。勞動監管部門、工商執法部門可以通過相應的政策,對新的職業行為做出一些界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也需加強對自身權利、義務的認識,強化法律意識。」
關注網際網路新職業(連結)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員:在廣播、電視、網絡、電影、會展、娛樂等領域,從事數字藝術、媒體、遊戲、動畫、圖形與圖像、界面、互動設計的專業人員。
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從事網絡及信息安全管理、防護、監控工作的人員。
信息通信信息化系統管理員:從事信息通信信息化系統和通信業務支撐系統使用、維護和管理等工作的人員。
計算機軟體測試員:使用計算機及附屬設備、測試工具、測試用例,驗證計算機軟體產品功能、性能及參數的人員。
電子音樂編輯:使用計算機等設備和工具,從事音樂創作、錄音和製作的專業人員。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