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處於叛逆期,家長如何管教?不妨好好看看

2020-08-13 小小玩具秀

什麼是叛逆期?

叛逆期是每個青少年都要經歷的心理過渡期,叛逆期的孩子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往往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叛逆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切不可忽視孩子的問題。

叛逆期的孩子常常會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叛逆期有哪些行為?有什麼共同特點?

青少年叛逆行為,呈現出一些共同的特點:

年齡特點——14歲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

性別特點——具有反叛性格的學生當中,男生多於女生。

教育特點——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比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更加反叛。

誘因特點——主要表現在家長和孩子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激烈對抗。

行為特點——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計較行為後果,做出某些十分極端的事情。比如長期在網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討、賭博、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等等。

家長看待叛逆期有哪些誤區?

家長應以辯證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叛逆心理行為,叛逆階段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侍機張揚;同時,由於孩子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們形成的諸多想法並不成熟甚至偏激,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確引導孩子。但在現實的教育中,一些家長卻很容易陷入教育兩極分化的誤區。

誤區一:全面打擊。

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頂嘴、不聽話等,大為惱火,覺得不把孩子的這股「邪勁」壓下去,孩子就有可能變壞。於是家長採取了強硬的措施,非打即罵。漸漸地,孩子表面上恢復到以前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實際上,已關上心靈深處那扇與父母交流的大門,從而可能誤入歧途,甚至跌進犯罪的深淵。

誤區二:放任自流。

還有一些家長面對難教的孩子,在幾度管教而不見多大起色後便失去了信心,開始對孩子放任自流。此時,無論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樣,家長都不再過問、指導。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行為發生偏差,待家長懊悔時,才發現已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如何與孩子相處?

1、家長要看及時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並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

2、家長要充分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儘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應儘量給予表揚。

3、家長要有勇氣敢於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叛逆期的孩子在追求哪些權利?

孩子進入叛逆期後,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自主權:「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諸如此類的話是不少家長的口頭禪。建議家長們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儘量少說這樣的話,內心深處認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會接受這種'命令『的口吻的。

發言權:「考不上大學就去打工」等話語,不少家長都對孩子說過,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他們的耳朵已經長繭,叛逆期的他們對這些話可以說是「百毒不侵」了。這時家長應少說多聽,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時間支配權:這個時期的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願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孩子。

表決權: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買房之類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徵求孩子的意見,有著民主氛圍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動向父母靠近。

隱私權:孩子在進入初中後,一些家長發現,以前經常跟自己說心裡話的孩子變得不太愛搭理自己了,孩子開始有了自己上鎖的日記本、私人信件。徐教授稱,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同家長交流,也不必過於強迫,尤其是不要偷窺孩子隱私,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家長與孩子如何溝通?

對於叛逆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難以溝通。這裡介紹幾條比較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

充分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弱點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學會換位思考

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自己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減少談論成績

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總以學習為切入點,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學會穩定情緒

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許犯小錯誤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家長不妨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減輕孩子心理負擔

每個父母都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從學校放學回來還要進行他們不願意的培訓,使得孩子們沒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鬆,這樣就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希望家長讓孩子學習的時候也適當的給他們玩的時間。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僅供各位家長參考。歡迎各位家長更正,我們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孩子處於叛逆期怎樣管教?家長無須打罵,這樣管教孩子更優秀
    孩子處於叛逆期怎樣管教?家長無須打罵,這樣管教孩子更優秀養育孩子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家長不僅要面對孩子身體上出現的毛病,還要解決孩子心理上產生的問題,只有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 孩子處於叛逆期怎麼辦?別和孩子硬碰硬,家長教育時試試這5步
    有些父母會因為無法接受承認錯誤而帶來的威信危機,拒不承認錯誤,甚至因此對孩子進行打擊, 造成了親子關係的惡化。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像父母手中的一團沙子,有時候父母想把孩子抓在自己的手心裡,就對孩子的管教越來越嚴格,但是卻沒有想到孩子會越管教就越離父母越遠。那麼父母這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 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比起喊破喉嚨式的管教,魚缸法則更有效
    前言:有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你叫孩子吃飯時,他剛好在打遊戲,即便你喊破喉嚨,他就當沒聽見,一直在挑戰你的底線。當家裡孩子越來越難管時,家長也很無奈,因為打罵孩子又不捨得,不打罵又不聽管教。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真的是越管教,越叛逆。
  •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睿智燈塔四個方法教您管教叛逆的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叛逆期一直以來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話題,也是家長們最為頭疼的一個問題。其實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這是每個人成長道路上必須經歷的階段,家長們不必驚慌。那麼,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呢?在這個特殊階段,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安全度過叛逆期呢?各位家長不如看看以下一些方法,希望對各位教育孩子時有所幫助。
  • 兩三歲的孩子不聽管教,喜歡和家長「對著幹」,是進入叛逆期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孩子兩歲之前就像是一個乖乖的「小天使」,可是到了兩三歲的時候,就像是個「小惡魔」,讓家長特別頭疼。其實這是孩子進入叛逆期的表現,家長不要看到孩子不服從管教,就去打罵孩子,而是要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很多家長在親子關係上都有著各種困擾:如果對孩子太嚴厲,孩子會牴觸、會疏遠;如果對孩子太寵愛,孩子會恃寵而驕、會不受管束。尤其是在孩子的叛逆期,孩子不願意聽家長的話。孩子的叛逆並不是手握大權就能解決的問題。
  • 如何應對進入第二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適當"服軟投降"
    大多數孩子一生都會經歷三個叛逆期,首次叛逆期大約在三歲左右;第二叛逆期在七到九歲左右;第三個叛逆期便是青春期之內。處於第二叛逆期的孩子,大都剛剛步入小學,接觸了更多的朋友和知識,學習了新的技能。應對處於第二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這三個方法。首先,適當&34;,尊重他們的意願和選擇。處於第二叛逆期的孩子,自尊心處於&34;狀態,父母的打罵和嘲諷,都會成為點燃他們怒火的導火索。他們希望可以得到父母的尊重,從而表達自己的看法。
  • 孩子進入叛逆期,父母打不得罵不得,如何正確管教孩子?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進入到叛逆期,這是讓很多父母都感到特別煩惱的一件事情,因為孩子在進入了這個時期之後總是會不聽話,讓很多父母感到特別難以管教。小明在進入到叛逆期之後經常違背父母的意願,甚至還會經常出現和孩子打架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小明的爸爸媽媽就不知道應該怎麼樣辦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了。一、孩子進入叛逆期,會有哪些特徵?
  • 孩子若有這些行為,說明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家長應該重視起來
    孩子叛逆怎麼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叛逆就是其中之一。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大多會出現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那麼,如何管教叛逆的孩子呢?進入叛逆期後,大多數家長都會責怪孩子,認為孩子不聽話,但事實上,大部分不是孩子的問題,家長也應該反思、檢討自己。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作為家長應引起重視!
  • 家有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這樣管教更有效
    而父母本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生永久的老師,缺乏父母管教的孩子會變壞,父母使用錯誤的方式去管教,孩子會變得更壞。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對於孩子人格的塑造有著直接的聯繫,「好媽媽」遠勝於「好老師」。
  • 孩子十三歲叛逆期,家長打罵沒有用,好好說話也不聽,該咋辦?
    十三歲男孩正值叛逆期,家長打罵都不管用,好好地跟孩子說又不聽,該咋辦?叛逆期的孩子有很多行為和做法是家長所不能理解的,在家長看來,仿佛孩子就是故意在和自己唱反調,打不得,罵不得,即使家長想要好好坐下來談一談,孩子也不配合。
  • 家長該如何管教叛逆期的孩子
    我們是過來人,也有過叛逆期,深知對孩子的叛逆處理不當會給孩子、家庭、學校和社會帶來危害,以致孩子不能成才、家長悲傷、學校被拖累、社會被危害的惡果,家長必須探索孩子叛逆期的處理方法。第二,在校期間,特別是到了初二、初三正當孩子的生理逐漸發育時,叛逆期就隨之而來了,但由於學校老師忙於升學壓力,急於提升學生成績而忽視叛逆的事情,沒有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和關心幫助,也沒有和學生家長溝通,造成孩子叛逆。
  • 孩子叛逆期怎麼管教最合適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會發現他在某個年齡階段特別叛逆,家長讓往東他往西,稍不順意就大喊大叫,讓人十分頭疼。其實叛逆未必是孩子變「壞」了,而是他心理髮育的正常過程,更像是「覺醒期」。在叛逆期的特殊階段,需要家長的正確處理方式,以免激化孩子的叛逆心理,影響親子關係。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不同時期不同心理,教你如何「分期管教」
    而且雖然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但還沒完全學會如何正確表達。所以,才會做出一些在我們看來是叛逆的行為。那麼,家長應該如何管教這個時期的孩子呢?首先,家長們不要太過於民主,什麼事情都習慣性地使用商量的口吻。比如吃飯好不好?一起學習好不好?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不同時期不同心理,教你如何「分期管教」
    與其還在苦惱是否還能繼續遵循以前的教育方式,不如耐心的理解孩子在這些所謂的「叛逆」行為背後的真正意圖以及需求,以尊重孩子的成長為前提,科學管理孩子人生中的這3次叛逆期。一、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兩歲說明進入叛逆期一般來說,孩子在2歲左右就已經開始有自我意識了。
  • 北約克英語|孩子叛逆期怎麼管教最合適.
    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看著孩子從小天使變成了「小惡魔」,不少家長是崩潰的,擔心孩子以後是不是都會很叛逆。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有了「我」的意識。這一階段的他們不願意再事事服從父母,開始喜歡說「我不」,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有成就感,「自我」得到了滿足,也是他們建立自信的過程。
  • 孩子嚴加管教反而更叛逆?因為方法錯了,不妨試試「魚缸法則」
    大多數家長肯定遇到過這種情況:自己越管教孩子,孩子反而越叛逆。就好比叫孩子不要打遊戲。你說第一次,他可能假裝聽不見;你說第二次,他可能會賭氣噘嘴;你說第三次,他可能要來跟你不打遊戲的條件。直到父母管教的精力耗盡的時候,孩子才不甘不願地將電腦關掉。
  • 孩子的叛逆期該如何度過?
    作者:寶寶知道 曦寶的媽咪孩子漸漸的大了,也開始出現了叛逆的思想。孩子叛逆其實是因為孩子思想漸漸發育成熟,但又不能正確的理解一些事情,錯誤的理解爸媽對他的好,從而產生抗拒的心理,做出叛逆的事情來。每一個孩子都要經歷一個叛逆期,那麼我們怎樣讓孩子巧妙地度過叛逆期呢?
  • 對待叛逆期的「小神獸」家長該如何「對症下藥」
    說起孩子「叛逆期」,家長一定不會陌生。在面對自己家那位處於青春叛逆期的「神獸」時,往往讓很多家長「頭痛不已」,卻又無可奈何。父母們總是擔心孩子不好好學習,沉迷網絡世界,虛擲光陰。很多孩子在叛逆期,都會滋生出想要逃脫父母"魔爪"的想法。那麼當孩子處於叛逆期,家長又該如何呢?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叛逆期的孩子,最渴望得到家長的理解與傾聽。
  • 孩子人生中的3大叛逆期,家長這樣管教,孩子必成大器!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叛逆期成了家長最關心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有的家長說,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感覺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家長一廂情願的說法,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誌,如果家長能夠多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她的成長,也許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還有可能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