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的實驗室裡 有群人誓要揭開病毒「真面目」

2020-12-15 環球網

一線鏡頭

新華社記者 孫 琪

疫情來襲,與醫務人員在前方治病救人的忙碌不同,清華大學的兩間實驗室看上去雖然安靜,但這裡也正上演著與時間賽跑的「戰爭」。記者初次採訪時,正是春節期間,實驗室裡的設備和試劑略有短缺,讓正在研究新冠病毒疫苗的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十分著急。

即便如此,張林琦與另一名專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王新泉還是帶著團隊堅持研究。解析結構、總結數據、尋找可能有效的小分子藥物……從早上7點到晚上12點,實驗室從沒閒著。

作為清華大學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從事傳染病病毒研究30餘年,曾經主導或參與伊波拉病毒、寨卡病毒、中東呼吸道冠狀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新發突發高致病性病毒研究。而身為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生物結構前沿研究中心副主任的王新泉,主要研究方向為結構生物學。此次聯手進行實驗,每個實驗結束,張林琦與王新泉都要會商下一步對策。三言兩語就能達成共識,靠的是十年前就開始一同研究產生的默契。從2012年的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開始,二人在病毒基因、蛋白、抗體、疫苗等研究領域多有合作。

「我們發現,與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病毒相比,這次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快、能力強。說明這個病毒跨種傳播時,更適應在人體進行複製,這值得警惕。」張林琦說。憑藉豐富的經驗,張林琦和王新泉對新冠病毒有著一份「職業敏感」。從1月10日開始,他們就迅速組建團隊,過年期間和學生一起留校攻關課題,克服春節期間進行實驗的各種困難,在實驗室裡爭分奪秒。

一個多月後,兩位生物學家的聲音明顯沙啞疲憊了許多。在他們眼中,自己的實驗進程總是「非常幸運」。其實,這種所謂的「幸運」是建立在團隊每天高強度、長時間的研發中,這種「幸運」也有一份想要儘快完成病毒研究、早日將疫苗研發成功的急迫感。

幾天前,張林琦和王新泉合作,揭示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瞬間與人體細胞複合物的結構,解析了新冠病毒表面刺突糖蛋白受體結合區與人類受體的晶體結構,準確定位出二者的相互作用位點,闡明了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介導細胞侵染的結構基礎及分子機制。

「病毒進入細胞,再到複製,最後產生它的『子孫萬代』。從整個病毒的生命周期來看,『病毒如何進入細胞』這一步非常關鍵。」張林琦說,病毒表面蛋白是病毒進入細胞的關鍵「鑰匙」,知道病毒如何打開人體的「大門」,就能夠進一步知道我們的身體,如何產生保護性抗體反應,保護這個「大門」。

據悉,清華團隊目前已開啟動物實驗階段。張林琦和王新泉都期待新技術的出現能夠通過「綠色通道」進一步加速,儘早為擊退病毒帶來轉機。

相關焦點

  • 揭開無症狀感染的廬山真面目,它並不可怕
    原標題:追擊無症狀|揭開無症狀感染的廬山真面目,它並不可怕最近,大家可能都被有關無症狀感染的消息刷屏了。雖然目前有關無症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特點、感染率等等方面,都缺乏科學研究和結論,但我們可以通過已經獲得的新冠病毒的一些研究結果和已知的相關病毒的一些基本事實,來推敲一下有關無症狀感染的幾個基本要素(感染、潛伏期、症狀),試圖拼湊出她背後可能的廬山真面目。首先,感染是指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入人體,並在體內生長繁殖,導致局部或全身炎症反應的過程。
  • 美國吹哨人:華裔女科學家違抗命令檢測病毒,揭開疫情真相!
    作為調查的一部分,她會收集華盛頓州Puget Sound地區有流感症狀的病人的生物樣本,然後測試這些樣本中所含的病毒。很快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他們完全可以在這些收集上來的樣本裡面查找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成千上萬的疑似患者的樣本已經待在實驗室的冰箱裡面,他們要做的,只是把它們與中國公布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比對而已。
  • 新京報:揭開王爾德高級段子手的真面目
    原標題:揭開王爾德高級段子手的真面目   把王爾德最著名的話劇《不可兒戲》搬上中國舞臺,我首先想到的是故事完全契合中國現狀。王爾德的金句跟近年中國流行的段子有極其相似的地方,但網絡段子是散落的珍珠,而王爾德段子已經串成了精美的項鍊。   我一直好奇,為什麼中國搬演的外國戲中沒有王爾德。
  • 卞修武委員:帶領「病理戰疫隊」揭開新冠肺炎真面目
    建國內首個生物安全級屍檢方艙和「戰地」病理科遺體病理解剖是全面揭開新冠肺炎「真面目」的最直接手段,是實現其「最後診斷」的唯一途徑。在卞修武的手機屏保上,一直保留著他們團隊首次發現和報導的肺內新冠病毒的「真面目」——肺部特徵性病變和電鏡下的肺內新冠病毒。
  • 施一:揭開病毒的神秘面紗
    原標題:[天下英才]施一:揭開病毒的神秘面紗   你所學的生命科學不是熱門專業,薪酬不高,一些人畢業後會轉行,對這個現象你怎麼看?   施一:我這個人沒有太多的那種金錢欲望,不是說非得賺大錢,做人也得有追求吧,不能光是生活上的富足問題。   你每天都泡在實驗室,家人是什麼態度?支持嗎?
  • 揭開呼吸鏈 超級複合物的「廬山真面目」
    楊茂君教授很滿意自己的微信頭像,作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做線粒體呼吸鏈研究十餘年,他把一張滿是中國元素「飛龍」的圖片做成頭像,圖畫中奔騰的「二龍」:一條是年畫中威武的「中國龍」,另一條「龍」由呼吸鏈中蛋白質機器的三維圖「幻化」而成(左圖)。
  • 「完美級」病毒真面目正被揭開
    輪廓每天都變得更清晰SARS、人感染N5N1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中東呼吸症候群、伊波拉出血熱、寨卡熱……進入21世紀以來,平均一兩年全球範圍內就會有一起重大傳染病疫情。然而沒有一種病毒可以和當下的新冠病毒相提並論。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健偉說,全球戰「疫」馬上期滿一年。在科學家的努力下,對於新冠病毒的認知每天都有新的進展,它們或彼此印證,或彼此對立,甚至相互矛盾,但並不影響人類探索的腳步。
  • 揭開它的廬山真面目!
    作為除溼機行業的佼佼者,今天就帶大家揭開歐井的面紗,,一探它的廬山真面目!  看品牌  在電器界流行一句話:「實力差距造就產品優劣」。產品的好壞很大一部分程度都取決於品牌自身的實力,所以想要知道歐井除溼機如何,首先了解「歐井」這個品牌的實力。
  • 這所民辦高校厲害了,揭開新冠病毒入侵人體之謎,由施一公創辦
    據媒體報導,浙江第一批疫苗產生了抗體,已經進入動物實驗階段,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開始進行重組病毒的培養,將於近期開展動物實驗。同時西湖大學的周強實驗室也深度破解了新冠病毒,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西湖大學的周強實驗室深度破解了新冠病毒,初看這樣的新聞,可能不少人都會感到驚訝。
  • 清華大學醫學院丁強實驗室2019年招聘博士後
    清華大學醫學院丁強實驗室現由於工作需要,特公開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本招聘啟示長期有效,招到為止。本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和宿主的相互作用。本課題組主要以對人類公共健康產生嚴重威脅的肝炎病毒以及黃病毒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分子生物學,反向遺傳學,基因組以及蛋白質組學手段,闡述病毒的生活周期,鑑定對病毒感染必需的宿主因子以及限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因子。從分子水平上研究病毒種屬感染以及器官感染特異性的機制,從而為抗病毒藥物開發,傳染病防治以及實驗動物模型開發提供理論基礎。一、崗位職責1、獨立承擔研究課題。
  • 由清華大學實驗室爆炸事件的安全注意事項反思
    12月20日上午10點10分左右,清華大學何添樓231室突然起火。據消防方便表示,應該是做實驗時發生爆炸,有三間屋起火,過火面積約80平米。央視微博配發的圖片顯示,事發當時,明火清晰可見,黑色濃煙不斷從室內冒出。
  • 清華大學劉萬裡實驗室招聘博士後
    ,免疫學、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農學或者醫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有較強獨立從事課題研究的能力,具有強烈的研究興趣,良好的合作與團隊精神,工作嚴謹條理、誠信、有責任心;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主流生物醫學雜誌上發表過研究論文。
  • 清華大學成立兩交叉學科實驗室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孫琪)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15日成立。清華大學希望通過提供學科交叉平臺,集合多個學科資源,促進產生更多創新成果。  腦與智能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小勤說,實驗室未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開發新型的腦活動測量、解決腦疾病、攻關類腦技術、推動通用人工智慧系統研究等。
  • 揭開腐國毒舌王爾德真面目
    劇情中有一條主線是一對哥兒們採用化名到處泡妞,這在網絡時代已演變成全民風俗,每人都有意無意在網絡上打造一個不同的自己,通常是略微美化,但按照王爾德的理論,化名呈現的自我有時更加真實。(「男人談論自己時最不真實;給他一個面具,他才會展露真正的自己。」)在王爾德年代,用名字作為面具最多只能小試牛刀;到了網絡時代,這便派生出無限的可能。
  • 病毒核酸檢測者陳鑫蘋: 離病毒最近的人
    不同的是,他們戰鬥在人們「看不見的戰場」上,病毒核酸檢測工作者,他們是一群離病毒最近的人。海南省人民醫院檢驗科中心實驗室副主任、黨支部書記陳鑫蘋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名女性代表。    近在「眼前」的病毒、手「握著」病毒、「環繞」著病毒,這是省人民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工作。
  • 《自然》雜誌社:我國禽流感病毒研究獲重大突破
    我國科學家在禽流感病毒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從原子水平上揭開了禽流感病毒的「心臟」——核糖核酸聚合酶PA亞基的工作機制,為相關藥物研發提供了新的靶標。2月5日,《自然》雜誌社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並專門配發新聞。
  • 百鍊「槍桿」戰病毒 | 重點實驗室巡禮
    禽流感、新冠等病毒為什麼跨種傳播?病毒與宿主的互作,人體如何免疫?有哪些藥物、疫苗、療法可以防治病毒?回答這些問題,前兩個方向更傾向於基礎研究,而第三個方向則偏重應用研究。對此,錢韋表示,病原室最大的發展優勢就是和國家同頻共振,很好地結合了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 日本「垂直大橋」爆紅後真面目被揭開,看到側面照:難怪只拍正面
    日本「垂直大橋」爆紅後真面目被揭開,看到側面照:難怪只拍正面眾所周知,近幾年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真的是有越來越多人都喜歡上了外出遊玩,而且旅遊不僅能放鬆心情,也可以讓人很好的開闊眼界。
  • 加拿大警方從P4病毒實驗室帶走了一位中國女人!
    邱香果博士在加拿大P4病毒實驗室工作,其研發的ZMapp藥物是首個抗伊波拉藥物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邱香果有個老同事、老領導,加拿大著名病毒學家、加拿大P4實驗室原主管Frank Plummer,2020年2月4日,中國農曆立春那天,他在非洲肯亞開HIV學術大會的時候,站在講臺上突然倒地,因「心臟病發作」去世。 他曾被境外媒體認為是「解開這次新型冠狀肺炎病毒來源謎團的關鍵人物之一」。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
    90年積澱 17年籌劃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首展當日,達·文西手稿受到觀眾熱捧來源:美術報 2016-9-17 崔豔 駱陽 劉垚夢  90年積澱,17年籌劃,幾代清華人努力的夢想終於實現——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於9月11日向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