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年前,衡陽市三醫院南院(原結核病醫院)33歲的女醫生陳妤娜被患者連捅28刀。患者王運生稱,對陳妤娜的治療方案不滿,因而採取殺人方法報復。近日,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王運生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現年26歲的王運生是衡南縣慄江鎮村民。2011年7月27日至8月23日,因患肺結核病,他在衡陽市三醫院南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主治醫生陳妤娜針對其病情制定了治療方案,但王對醫治方案有意見,對陳妤娜產生不滿。
2012年4月28日下午,王運生攜帶尖刀來到醫院,朝陳妤娜背部捅了兩刀。陳倒地之後,王運生又朝她連刺20餘刀,致其當場死亡。此時距哈醫大殺醫案、北京連續兩起刺醫案僅一個月時間。
同年5月1日,公安部門將王抓獲歸案。12月21日,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王死刑。王運生不服判決,現已向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此案再次引公眾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近兩年發生的惡性醫患糾紛已有16例。死者丈夫廖崇舟表示,希望愛人的死能夠引起社會對醫患問題的重視,使醫患矛盾得以緩解。近日,《法制周報》記者實地採訪多名知情人,還原出此事件的全過程。
◎一名戴口罩的男子來到醫院辦公室,見陳妤娜一人在,便從褲子口袋中掏出摺疊式尖刀,朝其背部捅了兩刀。
◎王運生曾兩次到衡陽「踩點」。2012年2至3月,王運生先後兩次從廣州坐火車來到衡陽,並曾兩次在衡陽火車站旁同一五金店購買了柴刀。
◎廖崇舟常常失眠,「每天晚上一閉上眼就想起妻子慘死的樣子。」他每天上班前都會把妻子的QQ掛上,QQ籤名改為:活著。「我知道,她想活著,她也永遠活著。」
不滿治療方案動殺機
2012年4月28日,周六,衡陽第三醫院住院部十二病區內,醫生陳妤娜與其他四名護士當班。
據當日值班護士描述及警方的審訊記錄記載,下午2時許,陳妤娜正一個人在辦公室寫病歷,其餘四名護士因查房和備藥均不在辦公室。
一名戴口罩的男子來到辦公室,見陳妤娜一人在,便從褲子口袋中掏出摺疊式尖刀,朝其背部捅了兩刀,陳妤娜慘叫一聲,轉臉看了王運生一眼,便趕緊起身朝辦公室門口走,才走了兩步便跌倒在地上,王運生跟上去朝陳妤娜的頸部、頭部、胸部連刺20餘刀,致陳妤娜當場死亡。
經過調查取證,警方認定,現場戴口罩男子即為王運生。
據了解,該院結核科主任陳文明也是王運生的刺殺目標之一,據警方透露,王運生殺害陳妤娜之後,在陳文明所住的小區附近轉了一晚上,準備報復他。陳文明表示:「他殺人主要是認為治療方案有問題。」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後,經衡陽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專家認定,該治療方案符合醫療常規。
王運生原本在廣州做裝修工人,在發現自己病情後,曾在衡南縣防疫站取過一些免費治療肺結核的藥物。因服用後經常失眠,他懷疑藥物有副作用,便於2011年7月27日到衡陽第三醫院看門診,當時由陳文明接診,隨後安排陳妤娜做他的主治醫生。
王運生在接受審訊時表示,住院後前三天醫生並未給自己用藥,認為醫生延誤了病情。陳文明解釋:「入院前三天不用藥是慣例,要先弄清他自用的藥有沒有副作用,所以只給他用了消炎藥,並做了肝、腎功能及細菌培養等檢查。」
三天後,醫生陳妤娜給王用了二線藥物。(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據了解,在抗結核的治療中,人們常把首選藥物叫做一線藥物,把由於某種原因需要更換到治療方案中的藥物,叫做二線藥物。隨著病情好轉,王運生出院了,不久便回廣州裝修工地繼續工作,咳嗽痰多的毛病再次復發,在廣州市增城慢性病防疫站檢查被診斷為「耐多藥性肺結核」。
「就是因為陳醫生,換了二線藥也不跟我說一聲,隨便停藥、減藥,現在反而說治不好了,如果真治不好,我就報復陳妤娜!」在警方的審訊記錄中,王運生如此說。
「性格偏執」的患者
記者撥通警方提供的一位王運生親屬的電話,回應是:「你打錯了。」陳妤娜的母親趙柏秀說:「他們(王的家人)幾乎放棄他了,庭審時只有三個人來聽審。」
在法院出示的一審判決書中,王運生的姐姐曾陳述:「聽他說醫院醫生害了他,耽誤了他的病情,王運生得病後心情一直不好,喜歡罵人。」
醫生陳文明表示:「王運生的性格接近於偏執,你怎麼解釋他也不聽,但是他總是會反覆地問。」據悉,針對住院初期失眠的情況,他曾每天反覆詢問醫生,有時陳文明到門診看病沒在辦公室,王運生便會從住院部跑到門診去問,並責怪:「你怎麼老是躲著我?」
據陳文明講述,因王運生出院時其細菌培養檢查結果還沒出來,王運生出院後多次到醫院找陳妤娜,陳告訴他細菌培養標本呈陰性,沒什麼大事。「但他對自己的病情非常緊張,多次找陳醫生詢問。」
2012年春節前,王運生拿著一份在廣州檢查的單子給陳文明,說自己病情加重了,服治結核病的藥有耐藥性了,埋怨陳妤娜用藥不當。陳文明說:「我當時跟他解釋說所有藥用一段時間,身體裡有一部分沒有殺死的病菌都會有耐藥性,但是他聽不進去。」
辦理此案的衡陽市蒸湘分局刑警大隊民警毛凌甫表示,在王被捕後,他還埋怨警方為什麼不幫他,要抓他。
據悉,王運生曾兩次到衡陽「踩點」。2012年2至3月,王運生先後兩次從廣州坐火車來到衡陽,並兩次都在衡陽火車站旁同一五金店分別購買了柴刀,準備伺機報復陳妤娜或陳文明,後均因其家人發來信息催其回家而未得逞。
王運生的妻子稱,2012年4月17日王運生就離家出走,電話一直打不通,直到4月21日,自己幫丈夫王運生交了50元話費才打通他的電話,王運生接通電話就掛了。隨後,妻子央求王運生姐姐打電話問他在哪裡,王運生講「我在天上」。
兩個家庭的破碎
王運生,衡南慄江人,15歲初中畢業,16歲到廣州打工,父母以及兩個姐姐、妻子都在廣州謀生。現有一個5歲兒子和一個4歲女兒。
「他多次提到自己原本有個很幸福的家庭,現在不僅不能養家餬口,想抱抱孩子都難。」民警毛凌甫說:「王運生不僅終結了自己的幸福,也打碎了另一個家庭的幸福。」
33歲的陳妤娜是家中獨女,父母都是退休醫生,父親曾是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陳妤娜從小體弱多病,為了鍛鍊身體,6歲開始學習遊泳,多次獲得省市遊泳獎項。她能歌善舞,曾在全省醫療系統文藝演出中參演。
「工作很認真,說話細聲細氣的。」這是同事們對陳妤娜的評價。
事發後,陳妤娜的母親趙柏秀每日以淚洗面,她留下女兒的手機,雖不太會用,但常會聽聽女兒生前跟孫女的電話錄音。
採訪中,趙柏秀給《法制周報》記者播放了一段錄音,內容是陳妤娜詢問女兒上學情況,關心女兒感冒好了沒有。聽著陳妤娜的笑聲,母親趙柏秀再次失聲痛哭。
趙柏秀說,孫女現在知道媽媽去天堂了。「她還小,只知道死和去天堂是一個意思,她認為天堂是個美好的地方。」
陳妤娜的丈夫廖崇舟也難以從陰影中走出。「以前生活起居,全由我老婆安排,我每天早上起來,只要隨手拿衣服穿起就能出門。」他們是大學同學眼中的模範夫妻,兩人均畢業于衡陽南華大學,2004年12月結婚,2006年生下女兒,感情很好。如果慘案沒有發生,再過半個月,一家三口將搬進新家。
「我本來是學醫的,現在看電視裡車禍現場、死亡報導我都不敢看,實在沒有勇氣去看。」廖崇舟本是很樂觀的人,以前同學聚會他總是熱心的組織者,現在同學聚會他卻不再參加,怕想起傷心的事。
廖崇舟常常失眠,「每天晚上一閉上眼就想起妻子慘死的樣子。」他每天上班前都會把妻子的QQ掛上,QQ籤名改為:活著。「我知道,她想活著,她也永遠活著。」
丈夫自責沒勸妻子轉行
衡陽第三醫院因其傳染病院的特殊性質,位置偏僻,且病區與病區之間間隔很遠。2011年9月,一位患者因病房安排問題曾拿著刀衝進陳妤娜辦公室,醫院報了案。
這件事未引起足夠重視。2012年3月下旬,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殺醫案後,廖崇舟以醫生家屬的身份致電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請求加強醫生保護。「我之前晚上經常給她送飯,知道那裡的情況。那個地方偏僻,又沒有保安,連路燈都是前年裝的,我反映說要加強安保措施,多安排幾個男醫生值班。」但沒想到不到一個月,慘案就發生在自己妻子身上。
案發後,衡陽第三醫院也緊急安排多名保安加強防護,在醫院各路口都有保安把守。
事後,廖崇舟總自責沒勸說妻子轉行。(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他也明白:「沒有醫生因為這樣的事辭職不幹了,何況我們本身就是學醫的,對這一行也有感情。」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全國發生的惡性醫患糾紛已有16例。醫患關係已成為比較突出的社會矛盾。廖崇舟表示,「希望我愛人的死能夠喚起社會對醫患問題的重視,讓醫患矛盾得以緩解。」
2012年4月30日,陳妤娜遇刺後兩天,衛生部和公安部聯合發布《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通告》要求,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擾亂醫療機構的正常診療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權益,危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損壞醫療機構財產。
「一個醫生被殺死在自己的崗位上。這算什麼?」廖崇舟說,有時他會覺得很尷尬,不知道將來怎麼對女兒解釋。「她算烈士麼?」他問記者。法制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