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日上午,「同濟大學衍生品市場與風險管理國際會議2019」在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行。本次會議由同濟大學、科羅拉多大學(丹佛)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聯合主辦,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同濟大學上海期貨研究院承辦。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全球產業鏈重構背景下中國衍生品市場的開放與發展」,議題涵蓋海外衍生品市場國際化發展的經驗教訓、商品市場未來發展趨勢、中國衍生品市場的國際化之路等主題。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李垣在致辭中表示,學界、業界共話全球產業鏈重構背景下中國衍生品市場的開放與發展之路,對於借鑑海外衍生品市場國際化發展的經驗教訓,走好中國衍生品市場的國際化之路,更好地滿足實體企業的避險需求,服務於國家主動參與全球產業鏈重構的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 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和摩根大通講席教授楊堅、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冠名教授Robert Ivory Webb,以及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John Baffes博士在會上做了主題演講。他們分別就「中國原油期貨市場運行特徵的高頻數據分析——國際比較的視角」、「期貨市場國際化——歷史的教訓與啟示」和「全球視角下的商品市場:發展、展望和長期趨勢」發表了看法。
圖為楊堅教授重點介紹了關於中國原油期貨市場運行特徵和流動性的實證研究成果。
同濟大學上海期貨研究院院長陳偉忠教授、科羅拉多大學(丹佛) 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楊堅教授分別擔任本次會議的中方和外方主席。中國期貨業協會研究部主任王春卿主持了題為「開放背景下衍生品市場的功能發揮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圓桌會議,原中國期貨業協會理事張宜生、避險聯盟網創始人劉文財、杭州熱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勞洪波、上海直達軟體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星耀等嘉賓,圍繞國內期貨市場如何服務一帶一路戰略、衍生品市場人才培養及產學研結合、國外獨立的風險對衝諮詢機構發展情況及國內發展機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及實體企業的訴求、開放背景下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對IT的需求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同探討衍生品市場如何服務實體經濟。會議還吸引了來自期貨行業、實體企業、各大高校等兩百餘名有關人士參會。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成立於1984年,現已獲得AACSB、EQUIS、AMBA等國際權威認證。在衍生品領域,學院承接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石油集團、中國期貨業協會、上海期貨交易所、陸家嘴金融城等單位立項的研究課題多項,設立「期貨MBA」項目,為社會輸送了300餘名衍生品專門人才,與上海期貨業協會合作「上海市緊缺人才——期貨師」培訓項目,與大連商品交易所合作開展「高校期貨人才培育」項目,設立了同濟大學上海期貨研究院,與上海期貨同業公會等業界單位,致力於推動衍生品領域產學研結合。
(經濟日報 記者:祝惠春 責編:渠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