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又到了高校新生入學的日子。而隨著新一代00後大學生走入校園,入學「三大件」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據最新數據顯示, 電子書、按摩儀和平衡車,代替了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成為了大一新生的開學行囊裡的「新三樣」。
你進入大學時,帶的「三大件」是啥?
未來主播:韓棟瀟(A008-45)湖北大學
9/4/2019 No.528期 未來電臺總第652期
>未來網官方微信首播<
大學生入學行囊變遷史
據最新數據顯示,除了手機、電腦和平板之外,2019年大學生的開學行囊裡又增添了「新三樣」:電子書、按摩儀、平衡車。
從生活必需品到時尚消費品,新中國成立70年間,大學生入學裝備發生的巨大變化,折射著時代的變遷。
「三大件」:幾代大學生迥然不同的入學記憶
上世紀50至70年代,社會經濟水平不高,大學生入學行囊以生活必需品為主。「衣服、被褥、飯碗」或「臉盆、暖壺、搪瓷缸」,都是常見的開學「三大件」。
到了80年代中後期,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繁榮,大學生的入學配置也有了新變化。對於追趕「時髦」的年輕人來說,鋼筆、手錶、收音機成為新的「三大件」,一些不常見的小電器備受追捧。
進入90年代,中國經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1998年入學的謝先生說:「傳呼機從數字顯示到漢字顯示,只要有新花樣,父母就儘量給孩子裝備。」
近兩年,200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開始集中踏入大學校門,他們當中一些家境富裕的群體追求的「三大件」,已超越基本生活需要,轉為市場消費潮流的風向標。
時代變化,大學生活期許各不相同
縱觀70年入學裝備的演變,能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生活必需品越來越少,個性化用品越來越多。1964年考入清華大學的王健華記得,進入校園看到很多人拿著網兜,裡面裝著臉盆、毛巾。
而如果打開2019級大學生的行囊,則會發現各種可能:公仔、畫具、吊床、無人機、投影機、護膚品……
——行李越來越小,裝備越來越貴。1985年,楊萍坐火車上大學,從內蒙古到北京再轉至西安,一共花了36個小時。僅行李箱大概就有三四十斤,還不包括託運的被褥。
而對於不少2019年入學的新生來說,「空手到」和「開學寄」已成為開學季的打開方式。而要配齊手機、電腦、平板的「老三樣」和電子書、按摩儀和平衡車的「新三樣」,上萬元的花銷稀鬆平常。
管窺行囊:經濟騰飛 社會變遷
從大學生的行囊中,可以透視經濟騰飛、社會轉型的諸多變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都很低,194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9.7元。70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居民消費水平明顯提升,2018年就達到28228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近60倍。
李德堅說,當時為了省錢,他每月會有4天不吃菜,「省下來的一塊二很管用,可以買筆記本」。「那時5塊錢攥在手裡,能熬一個禮拜,買個西紅柿、雞蛋都得琢磨半天,不敢買」。王健華回憶,「現在可不一樣了,誰還會巴巴地數著發工資的日子呢?」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副教授嚴飛說,從大學生入學「三大件」的變化,可以看出我國社會發展的顯著變化,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社會結構的變化,帶來的是家長對於教育投資的高度重視以及對回報的進一步期待。70年間,中國高等教育不斷發展。1952年,全國普通高校開始實行全國統一招生考試,當年共錄取新生6.6萬人。1977年,高考大門重新打開,570萬名應考者走入考場,錄取率為4.8%。2018年,中國高校招生790.99萬人,毛入學率已達到48.1%。2019年預計毛入學率將超過50%,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
無論走多遠 總有人在關心著你
兒行千裡母擔憂。開學了,所有的媽媽們都會覺得,只要孩子一離開她們的視線,就會吃不飽穿不暖。打開媽媽收拾的行李箱,行李箱如同土特產倉庫。棉衣秋褲,內衣襪子…...連沒有塞滿的小縫隙,都見縫插針地塞入小包裝的火腿腸、巧克力。一開學,各大高校就變成了熱鬧非凡的農產品交流大會。但即使家長不在身邊,孩子們也依然會照顧得好自己。雖然在家一個個都是甩手掌柜,但是一開學,勤勞的小蜜蜂們就上線了。前幾天,有學生在宿舍自己動手吃火鍋,還驚動了消防員。
9月的來臨
新生歡騰著邁入大學校園
而很多人已經告別校園
而那些或哭或笑
或興奮或遺憾的學生時代
又閃著光撲騰進了回憶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
那一天你的行囊裡,
背著怎樣的青春?
本文文字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cctvyscj)。圖片來源:百度圖庫。本文音頻為未來網原創錄製(如需轉發請聯繫我們獲取授權)。本文僅作為有益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公益傳播,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處理,感謝大家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做出的努力。
父母實力坑娃
孩子生出來若不是為了玩,那將毫無意義。許多家長在坑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坑娃的招數也層出不窮。孩子們表示「這屆父母太難帶了。」
視頻來源:網絡綜合
>>>未來網電臺主播招募<<<
未來網電臺是中央新聞網站、中央重點行業網站-未來網官方微信推出的面向廣大網友的專注於有聲閱讀領域的一檔欄目。如果你是播音專業、熱愛播音和朗讀、想要展示自己的聲音,應對百萬聽眾的挑剔,接受專業人士的檢閱。在這裡!我們為你提供優質廣闊的平臺和展示好聲音的舞臺,有願意和我們一起激勵青春,溫暖前路的朋友,可將個人簡歷+試音文件發至官方郵箱4003115@qq.com,可推薦小主播以及成年主播。
值班編輯 : 蘇英傑 編導:王茜 編審:李遠
▼ 往期精彩回顧 ▼
| 讓我們一起做育兒不煩惱的「知識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