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個墨跡娃什麼體驗?

2021-02-10 去你的牛蛙

養一個墨跡娃什麼體驗?四個字:累覺不愛。每天在教室門外等留堂的ta,每天在課桌前push娃作業,每天處於精分崩潰臨界點,硬生生壓下心頭之火直至內傷到火山噴發,人畜全滅……很不幸,我養了一個呆萌系的墨跡娃,特麼一定是上天派來考驗我的!


有個墨跡的孩子什麼感覺?

一大早,叫醒的時候就各種拖拉,不是賴床不起,就是穿衣服的時候各種藉口,穿著穿著人又躺平了;即便是你幫忙穿衣,也是各種橫七豎八地躺你身上,各種嘀咕呢喃,一定要墨跡到你將音量提高八度,這事才算告一段落,才肯好好清醒過來刷牙洗臉。

吃飯,是另一群孩子墨跡的元兇,即便老娘化身中華老當家,做出一桌子美味早餐,這些充滿起床氣、挑剔萬分的孩子,慢悠悠滴在吃和不吃中糾結,看著進校門的deadline要到了,娘在一旁催個半s,他們還不緊不慢在咀嚼……

留堂,是每個墨跡孩子的必經之路,人家三下五除二滴把課內作業做完上交了,可這些孩子不知道天天在神遊什麼。準時接送的名單上永遠沒有他們,等到教室裡的孩子一個個被輪流接走,而ta還在不亦樂乎地補作業,訂正修改……

ta們時而想想心事,時而抬頭神遊,時而和鄰桌噶三糊,時而拿個橡皮就能腦補出完整的劇情,反正時間對於他們而言就是用來浪費和發呆的。當你站著寒風中,眼神呆滯,腰酸背痛之際,看到這樣的娃是什麼感覺?!

作業,更是萬千墨跡娃的殺手。家有墨跡娃,雞犬不寧,獅吼功必然響徹樓道……獅吼之後,必是動手,不是打娃就是撕本子,大概連打包送走的心都有了,就是沒人接盤……

每次你看到娃盯著作業本發呆,或者看著他磨東磨西卻死活不肯開始作業的狀態,亦或你看著他在奮筆疾書的狀態,湊近一看根本就在亂塗亂畫,掐s的心都有了……


要想解決墨跡問題,要從孩子為什麼墨跡入手。為什麼是他們?他們有著什麼樣的共同特點?

本著不拆穿不happy的心情,我必須認真負責地告訴你,在這些娃的背後,大多有著拖延症的父母。所謂言傳身教,家庭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即便是孩子自有天性,但墨跡這事多半是習慣養成的問題。

不能不承認,老娘就是個重度拖延症患者,公號更新不到最後一刻不發,交個計劃表必須等到deadline才扭扭捏捏滴交上去,跟朋友約飯必定是掐著點趕到,所以,小八墨跡我也認了,誰叫他娘就是個慫貨!

除卻上述的態度問題,孩子墨跡的另一個是能力問題,的確是因為能力不濟,有些題目做不出才神遊的,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真的不會。

能力不行,所以才會墨跡,才會神遊,才會放羊。有的孩子教一遍就懂了,有的孩子教三遍,還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孩子教了三五遍,依然懵懂傻逼,可能是你的方式跟他的接受度不match(自我安慰我是no.1),你必須接受每個孩子的理解力是有偏差的,一定要笑著活下去!

來,這是一種典型的互相傷害的心理!我沒興趣,你要push我做,那我就開始磨洋工!磨洋工有什麼好處呢?那就是我只要做完必選項目就好了,其他就可以不用做了,但前提是必須和老娘撕……久而久之,逆反就提前了!

還有一種墨跡,是因為娃的精神集中時間比較有限,所以還是要讓他們做會兒作業休息一會兒,而不是長時間的疲勞戰,效果也比較差。


來,重點來了,碰到這樣的孩子,怎麼破?本著我和小八鬥爭多年,卻依然半斤八兩,誰也撕不過誰的節奏,我總結了如下的三條血淚經驗教訓,未必有用,但好過教條。

這句話真特麼過時,但說得無比精準,你若言出必行,孩子必定如履薄冰;你若渾渾噩噩,孩子肯定整天混日子!

還有,低年級的時候陪作業還是有奇效的,陪不陪的結果完全不同,現在的陪是為了將來的不陪!

有句話說得好,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深以為然。自由派的育兒主義者肯定不會同意如此不民主的論調。

但事實是有些孩子就蠟燭,徹底撕一次就會對錯誤印象深刻,即便再犯,也不會如此嚴重。是,徹底撕一次對孩子會留有傷害,但毒雞湯告訴過你,你所有包庇容忍孩子的錯,社會都會響亮滴把耳光抽還給他!

不是不愛他,而是所有的愛都應該有底線和規則,墨跡這樣的事常人還是少做為好,不然毀了自己的前程是真!

要想讀書好,必須先洗腦!放心,我們都是長在紅旗下的一代,即便洗腦如是,長大後還是會擁有一個正常的心靈的,且黃賭毒各種負面能量百毒不侵,多好!

所以,對於一個墨跡娃還是要培養一顆向上的心。其實,每個娃都有向上的心,就是有些一直做不到,然後就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了,總得笑著活下去啊,於是變成了二皮臉,變成了墨跡娃。這時,必須進行適時的push教育,讓他們迷途知返,然後繼續發奮圖強。

最後,祝,你好運!也,祝,我好運!

相關焦點

  • 「省心」是最大特點 墨跡首款空氣淨化器體驗
    相信很多人的手機裡都安裝了「墨跡天氣」這款app。由於這款app的成功,墨跡也從三年前開始進入相關的硬體領域,陸續推出過多款「空氣果」空氣品質檢測儀產品。因此當墨跡今年也推出了他們的空氣淨化器時,也不算是一個讓人非常意外的消息。
  • 養娃體驗之第12個月 | OMG!我的孩子一歲了
    平復一下心情,在養娃第一年的最後一天,說一說養娃第一年最後一個月的體驗養娃以後就真香了。管別人呢,朋友圈是給自己看的呀哈哈~開始有物品歸屬意識最後,再提一個我的觀察:我發現娃開始有物品歸屬意識了。養娃體驗之第一年
  • 養娃AA制靠譜嗎?夫妻體驗了一年「新型養娃」,直言悔不當初
    寶寶一出生,兩口之家一下子就變成了三口之家,孩子的什麼東西都貴>這幾年AA制育兒模式,可謂是非常盛行,不少年輕人都採取了此類養娃模式,那麼,養娃AA制真的靠譜嗎?這個「新型養娃」的方式並沒有讓我們感覺到輕鬆,我們對這個決定後悔不已
  • 暑期親子出遊高峰期,墨跡天氣APP讓出行更安心
    在規劃出行行程的同時,考慮到今年極端天氣頻繁,很多家長會擔心帶娃出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因此查看天氣APP,比如墨跡天氣,成為很多家庭出行前的必備功課。雖然如今正值三伏,幾乎每天都是晴熱高溫天氣,但總有意料之外的情況,像近日4號颱風「黑格比」來襲,就讓浙江、上海、江蘇等地遭遇了颱風暴雨天氣,因此對於親子出行而言,精準的天氣預報尤為重要。
  • 《問道》手遊養娃日記!玩家直呼花2億養娃,養不起太燒錢了
    玩家在遊戲中能夠感受一把「我在問道當爸媽的奇特體驗」,並且這個孩子可不簡單,能打能萌還能買醬油。一些CP玩家的內心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了,想迫不及待的要個孩子,但是這個要孩子也是有條件的。問道在遊戲中比較完美的模擬了,孩子從孕育、出生、成長等一系列過程。首先在問道手遊想養娃,硬核條件就是要有房子。
  • 上市心不死:墨跡天氣急需新故事
    不過在B端,墨跡天氣能否再創出工具類軟體的新世界,還需要時間的驗證。頭部商業化困境作為從塞班時代就存在的墨跡天氣,從創立到如今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墨跡天氣挑選了一個好的賽道。在氣象領域裡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德爾菲氣象定律」,該定律表明氣象投入與產出比約為1:98。也就是說,在氣象領域每投資1元,就可以獲得98元的回報。
  • 養娃體驗之第九個月 | 我就是我娃最好的媽,就這麼自信
    大力說:養娃這件事太個人了,不說隔代,同輩之間的理念都可能截然不同。育兒難分對錯,我們就是要有自己帶娃帶得很好的信心:我的奶就是夠,我的方法就是合適,我就是我娃最好的媽。朋友形容:像個麵團發起來了331天,馬上進入第12個月,接著就是周歲了,我的養娃體驗也得抓緊時間寫了
  • 友盟+見實《BOSS說》:墨跡天氣從數據中看到了什麼大決策
    徐志斌:您之前是做投資的,天氣這件事情,有什麼商業上的想像空間嗎?李李:通常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只要產品、服務做的好,大家用的多就會有商業化空間。成立之初,墨跡天氣也是秉承著這個想法。2011年,我們看到了App紅利,當時墨跡天氣的活躍用戶突破了一千萬,我們開始做一些商業化的嘗試,包括品牌廣告、效果廣告等,但我們對於廣告植入一直是比較克制和保守的,因為要考慮到極致的用戶體驗,儘量不損害我們用戶的使用體驗,這是在C端。2016年,國家開始開放商業氣象服務市場,墨跡天氣也已經積累了五年的技術經驗,很看好這個市場,所以我們開始切入企業級的氣象服務。
  • 養娃體驗之第八個月 | 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有好幾個晚上都特別折磨人,沒啥辦法,硬熬,等娃自己適應。和娃爹一起分擔一下,一人負責上半夜,一人負責下半夜,或者每人一天輪著來。養了娃以後,就明白一件事,養孩子就是升級打怪,打完這一級,喘口氣,下一級又接著來了。
  • 吃飯拖拉、寫作業墨跡,這是娃沒時間觀念的表現,家長要做好四點
    你可能不知道,孩子之所以會吃飯慢,寫作業慢,做什麼事都慢,是因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什麼是時間觀念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儘管我們經常說要有時間概念,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能給它定義。年紀越小的孩子就越沒有時間觀念,他們的思維和大腦發育不成熟,沒有辦法理解這麼高深的東西。
  • 讓爸爸帶孩子是種什麼體驗?寶媽說:我就像是又多了一個娃
    文|文兒家裡有了孩子之後,由於擔負了孩子大部分照顧責任的都是媽媽,所以網友都親切的稱呼這種模式為「喪偶式帶娃」。但是說實話,真的讓爸爸從帶娃的情景中角色復活,很多媽媽也不一定能放心交付,生完孩子後的女性總是在短時間內就快速成長,變強,而已經做了爸爸的男性卻總是後知後覺。科學依據都說明,男性本身就比女性更加晚熟,哪怕當了爸爸,內心也依舊是住著一個小男孩,所以你要問讓爸爸帶孩子是種什麼體驗?寶媽說:我就像是又多了一個娃。
  • 這屆年輕人生娃太難,網友:養大一個娃,消滅一個百萬富翁
    有一個話題被熱議: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要娃了?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年輕人表示,不是不想要娃了,而是不敢要娃了,因為養不起。聽起來很誇張,很多人會理解成自嘲,或者一種謙虛,但其實,目前的社會,養大一個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 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這就是一個合格的偉大母親
    據說每部育兒史,都是粑粑麻麻的戰鬥史,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看完這個漫畫你就知道…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養娃當媽,到底有多難?
  • 在鹹陽,養一個娃要花多少錢?
    養娃是一個忒燒錢的事兒,自從有了四腳吞金獸,錢如流水只出不入。花錢的勁兒,儼然一個土豪,就是一個字「買」!只要娃需要,只要對娃好!想給自己買啥時,能免則免!在鹹陽,養大一個娃到底需要花多少錢?這個事情,說來話長,畢竟,從你打算孕育下一代的那刻起,就已經開始投資了!
  • 「無孩」小年輕熱衷「雲養娃」 網上狂刷曬娃微博
    有人這樣形容「雲養娃」愛好者:「他們可能沒有孩子,但是卻非常喜歡孩子。」以前,他們可能只能通過親子類電視節目來「過癮」,有了微博、微信之後,「雲養娃」的渠道更多,也更方便了。而且「雲養娃」似乎比自己養娃更具「優勢」,因為在網上可以關注許多個萌娃,而自己養娃的話,全部精力可能只夠養一個。
  • 王豔兒子被「富養」,郭晶晶兒子被「窮養」,兩娃差距有點大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窮養兒富養女",關於窮養富養的問題,父母們也一直在爭論。其實,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適合孩子的養育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盲目窮養或富養,反而可能會毀了孩子。 比如下面要說的兩位豪門媽媽,一位"富養"兒子,一位"窮養"兒子,如今兩娃的差距有點大。
  • Wacom墨跡圖層語言Inkathon競賽(WILL黑客松)開始報名
    近日,Wacom宣布啟動名為「Inkathon」的競賽項目,這是向相信電子墨跡力量,並對研發墨跡式應用程式感興趣的應用程式研發者發起的一項新的挑戰。近日,Wacom Inkathon競賽已經開始接收意見書,並將於2015年11月6日截止。
  • 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墨跡圖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墨跡圖   一、活動目標   1、自製墨跡圖進行創造性想像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 羅夏和他的墨跡圖
    我一直認為羅夏墨跡測驗只是學科歷史長河中偶爾翻出的一朵小浪花,早已被科學的發展所摒棄。教材描述留給我這樣的印象:一個所謂「有經驗」的、大概看過幾百張墨跡圖反應的治療師,面對一位來訪者對圖案的反應,思忖幾分鐘後得出結論:你這個人心理有問題! 以「學院派」自居,我們對這種「江湖派」奇門遁甲一向不屑。墨跡圖分析這種純主觀判斷,信度何在?效度何在?
  • 有一個很逗的孩子,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經常會朋友圈看到寶爸寶媽們分享娃的趣事。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有一個很逗的孩子是什麼體驗?」只能找一個臨時的爸爸,可是上哪兒去找個臨時的啊?陽哥:零食?怎麼會養不起呢?真搞不懂你們大人。要說帶娃多辛苦,每次看到娃這麼古靈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