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個墨跡娃什麼體驗?四個字:累覺不愛。每天在教室門外等留堂的ta,每天在課桌前push娃作業,每天處於精分崩潰臨界點,硬生生壓下心頭之火直至內傷到火山噴發,人畜全滅……很不幸,我養了一個呆萌系的墨跡娃,特麼一定是上天派來考驗我的!
有個墨跡的孩子什麼感覺?
一大早,叫醒的時候就各種拖拉,不是賴床不起,就是穿衣服的時候各種藉口,穿著穿著人又躺平了;即便是你幫忙穿衣,也是各種橫七豎八地躺你身上,各種嘀咕呢喃,一定要墨跡到你將音量提高八度,這事才算告一段落,才肯好好清醒過來刷牙洗臉。
吃飯,是另一群孩子墨跡的元兇,即便老娘化身中華老當家,做出一桌子美味早餐,這些充滿起床氣、挑剔萬分的孩子,慢悠悠滴在吃和不吃中糾結,看著進校門的deadline要到了,娘在一旁催個半s,他們還不緊不慢在咀嚼……
留堂,是每個墨跡孩子的必經之路,人家三下五除二滴把課內作業做完上交了,可這些孩子不知道天天在神遊什麼。準時接送的名單上永遠沒有他們,等到教室裡的孩子一個個被輪流接走,而ta還在不亦樂乎地補作業,訂正修改……
ta們時而想想心事,時而抬頭神遊,時而和鄰桌噶三糊,時而拿個橡皮就能腦補出完整的劇情,反正時間對於他們而言就是用來浪費和發呆的。當你站著寒風中,眼神呆滯,腰酸背痛之際,看到這樣的娃是什麼感覺?!
作業,更是萬千墨跡娃的殺手。家有墨跡娃,雞犬不寧,獅吼功必然響徹樓道……獅吼之後,必是動手,不是打娃就是撕本子,大概連打包送走的心都有了,就是沒人接盤……
每次你看到娃盯著作業本發呆,或者看著他磨東磨西卻死活不肯開始作業的狀態,亦或你看著他在奮筆疾書的狀態,湊近一看根本就在亂塗亂畫,掐s的心都有了……
要想解決墨跡問題,要從孩子為什麼墨跡入手。為什麼是他們?他們有著什麼樣的共同特點?
本著不拆穿不happy的心情,我必須認真負責地告訴你,在這些娃的背後,大多有著拖延症的父母。所謂言傳身教,家庭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即便是孩子自有天性,但墨跡這事多半是習慣養成的問題。
不能不承認,老娘就是個重度拖延症患者,公號更新不到最後一刻不發,交個計劃表必須等到deadline才扭扭捏捏滴交上去,跟朋友約飯必定是掐著點趕到,所以,小八墨跡我也認了,誰叫他娘就是個慫貨!
除卻上述的態度問題,孩子墨跡的另一個是能力問題,的確是因為能力不濟,有些題目做不出才神遊的,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真的不會。
能力不行,所以才會墨跡,才會神遊,才會放羊。有的孩子教一遍就懂了,有的孩子教三遍,還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孩子教了三五遍,依然懵懂傻逼,可能是你的方式跟他的接受度不match(自我安慰我是no.1),你必須接受每個孩子的理解力是有偏差的,一定要笑著活下去!
來,這是一種典型的互相傷害的心理!我沒興趣,你要push我做,那我就開始磨洋工!磨洋工有什麼好處呢?那就是我只要做完必選項目就好了,其他就可以不用做了,但前提是必須和老娘撕……久而久之,逆反就提前了!
還有一種墨跡,是因為娃的精神集中時間比較有限,所以還是要讓他們做會兒作業休息一會兒,而不是長時間的疲勞戰,效果也比較差。
來,重點來了,碰到這樣的孩子,怎麼破?本著我和小八鬥爭多年,卻依然半斤八兩,誰也撕不過誰的節奏,我總結了如下的三條血淚經驗教訓,未必有用,但好過教條。
這句話真特麼過時,但說得無比精準,你若言出必行,孩子必定如履薄冰;你若渾渾噩噩,孩子肯定整天混日子!
還有,低年級的時候陪作業還是有奇效的,陪不陪的結果完全不同,現在的陪是為了將來的不陪!
有句話說得好,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深以為然。自由派的育兒主義者肯定不會同意如此不民主的論調。
但事實是有些孩子就蠟燭,徹底撕一次就會對錯誤印象深刻,即便再犯,也不會如此嚴重。是,徹底撕一次對孩子會留有傷害,但毒雞湯告訴過你,你所有包庇容忍孩子的錯,社會都會響亮滴把耳光抽還給他!
不是不愛他,而是所有的愛都應該有底線和規則,墨跡這樣的事常人還是少做為好,不然毀了自己的前程是真!
要想讀書好,必須先洗腦!放心,我們都是長在紅旗下的一代,即便洗腦如是,長大後還是會擁有一個正常的心靈的,且黃賭毒各種負面能量百毒不侵,多好!
所以,對於一個墨跡娃還是要培養一顆向上的心。其實,每個娃都有向上的心,就是有些一直做不到,然後就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了,總得笑著活下去啊,於是變成了二皮臉,變成了墨跡娃。這時,必須進行適時的push教育,讓他們迷途知返,然後繼續發奮圖強。
最後,祝,你好運!也,祝,我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