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女醫生」餘文麗帶著偏癱丈夫來援疆
「最美女醫生」餘文麗帶著偏癱丈夫來援疆 (5/5) "← →"翻頁
-
女醫生帶著偏癱丈夫去援疆:愛哭,未必不堅強
那一天,從醫多年的餘文麗依然激動地在日記中寫道:若羌真的需要我! 有產婦出現產程無進展的症狀,要不要做剖宮產?「自然分娩,減少創口不算,還為患者省下近2000元醫療費。」於是她耐心幫助產婦轉動胎位,一會兒,嬰兒自然分娩了。 「在這裡少有患者給醫生送『紅包』,但能感受到醫患間最真摯的情感!」
-
女醫生攜帶半癱丈夫援疆 曾錯過丈夫最佳手術期
1 帶著半癱瘓丈夫來到新疆 餘文麗文如其名,文靜秀麗,邢臺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今年3月5日,作為河北省第六批援疆幹部來到新疆巴州若羌縣人民醫院工作。 4月1日,餘文麗的丈夫、邢臺星光實業有限公司工程師陳志強突發腦出血,昏迷不醒,住進邢臺市第三醫院。
-
——援疆醫生李兆奎的故事 - 醫院新聞 - 中國好軍醫
李兆奎覺得,這就是他來援疆的意義。2009年,當地農民顧青春被確診患了子宮肌瘤,治好病需要到自治區首府醫院,而且要花近2萬元治療費。看著生病的丈夫和貧困的家境,顧青春只好放棄了治療。2011年12月,顧青春聽說農九師醫院來了個好醫生,她帶著好不容易攢的錢滿懷希望來找李兆奎。
-
尊師重教丨帶著女兒去援疆——記懷化首批援疆教師楊秀春
正是這份執念,2018年8月,她帶著10歲的女兒跋山涉水遠赴3000餘公裡外的新疆吐魯番,在新疆吐魯番實驗中學開啟了為期兩年的援疆工作。2018年,支援新疆的消息一傳開,作為黨員的楊秀春心裡起了漣漪,義無反顧去援疆,可身體年邁剛動了手術的公公以及年幼的孩子誰來照顧?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最終她選擇了援疆,瞞著家人報了名。
-
【中國夢·踐行者】廣州醫生媽媽援疆爭分奪秒助提當地醫技水平...
獲夫家大力支持,為提高當地醫療水平及豐富自己閱歷而出發 狄娜到喀什第一人民醫院的援疆工作已2個多月。 從廣州出發喀什時,她帶上了8歲大兒子去年母親節送自己的手工作品《太陽花》,並把這份禮物放在喀什住所的床頭柜上。 這個母親節,她與相隔5000多公裡的兩個兒子用手機視頻連線時,1歲4個多月的小兒子,已經會奶聲奶氣地喊「媽媽」了。
-
擺脫貧困,圓夢小康——北京市政協委員許豔麗為您講述援疆的心理醫生
14援疆的心理醫生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酒店管理學院執行院長今天我給大家講述的扶貧故事是,援疆的心理醫生。2017年3月19號,唐山一家酒店中正舉行著一場沒有新娘的婚宴。這位新娘名叫李穎,是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主治醫師。一個月前,她已趕赴新疆和田,擔任和田地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專業主治醫師,對於不能參加早已預定好的婚宴,李穎深懷歉疚,但丈夫和父母都對她的決定表示理解。
-
援疆醫生治好了困擾老人3年的眩暈症 - 三湘萬象 - 湖南在線...
援疆醫生治好了困擾老人3年的眩暈症 湖南醫生支援吐魯番,為當地民眾帶來一流醫療服務 湖南援疆醫生正在為患者進行手術(中間為餘翔)。圖/受訪者提供 瀟湘晨報記者陳詩嫻通訊員謝青實習生鄧寧龍吐魯番報導 「說話帶著湘音的醫生,是最親切的。」
-
援疆醫生治好了困擾老人3年的眩暈症,湖南醫生支援吐魯番,為當地...
△湖南援疆醫生正在為患者進行手術(中間為餘翔)。圖/受訪者提供「說話帶著湘音的醫生,是最親切的。」在吐魯番當地民眾眼中的湖南援疆醫生,用精湛的醫術、先進的設備,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醫療環境,也為湘疆兩地人民留下了濃濃的情誼。他們用醫者仁心,書寫著一個個感人的生命故事。
-
阿勒泰地區眼科醫生尹漢龍二次援疆 接診1萬餘人次
「坐公共汽車到烏魯木齊要12個小時,他們看一次病太不容易了,距離公路較遠的牧民們,看病都是騎馬或者駱駝,遠點的地方,要帶著乾糧走上一周,遇到冬季大雪封山,出行更加困難,在道路上耽擱的時間過長,小病被拖嚴重了,很多病就這麼耽誤了。」尹漢龍說。由於缺少眼科醫生,尹漢龍所在的布爾津縣醫院甚至沒有設立眼科診室,先進的醫療設備無人會用,來的患者都是辦理轉院手續的,很多眼疾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
-
在大漠奮力書寫「人生答卷」—記唐山援疆醫生吳毅偉_圖說新聞...
,生動地訴說著唐山醫生吳毅偉的援疆故事,也讓他的「人生答卷」格外精彩。由於療效好、費用低,「貼敷」這個由援疆醫生帶來的「新鮮事物」受到了維吾爾族群眾歡迎。看到他們減輕病痛後的笑臉,吳毅偉感到十分欣慰。 援疆兩年多,兩個春節吳毅偉都是在且末醫療一線度過的。他心中明白,每逢春節、中秋等重大節日期間,也是醫院醫療力量最薄弱的時候。為了給當地群眾提供不間斷的醫療保障,他選擇堅守在崗位上。「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兩年多來,吳毅偉接診的病人已超萬人。
-
與「死神」賽跑 山東援疆醫生成功搶救一例妊娠高壓子癇孕婦
日前,英吉沙縣人民醫院緊急接診一名子癇發作的孕婦,送至醫院時該名高危孕產婦已經喪失意識,全院立即啟動急救綠色通道,相關科室的山東援疆醫生全部就位,經過50分鐘的手術,母子平安。「來了一個急診孕婦,快!」5月14日下午18:50,一名昏迷的孕婦被丈夫抱進英吉沙縣人民醫院。正在查房的山東援疆醫生、產科主任楊麟立即趕到病房對孕婦進行檢查。
-
盤錦援疆醫生:「輸血」與「造血」並重 為受援地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當好老師 手把手的「傳、幫、帶」 人才短缺是和布克賽爾縣人民醫院的一大短板,5名盤錦援疆醫生針對專業特長,分別承擔了9名年輕醫生的傳幫帶任務。通過「點對點」的結合幫帶模式,重點帶好各自的「徒弟」,開設專家門診.每天由醫療援疆隊同志帶著徒弟輪流坐診,並積極參與科室查房、手術、值班、帶教工作,尤其是對患者診治的臨床思維,危重病人的搶救方法都要毫不保留教授給徒弟,特別是手術科室,手把手地教授,讓徒弟真正學到位。
-
紹興援疆醫生留下「醫用電子詞典」
6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阿瓦提縣人民醫院,看到所有神經內科醫生都圍著紹興援疆醫生鄭高,觀看手機上的教學視頻,並不時發問。手機上正在播放的,是鄭高自製的《神經內科分析診斷視頻集》。自2018年年底以來,鄭高通過梳理阿瓦提當地的典型病例及診斷要點,整理拍攝並自己動手製作了這份「醫用電子詞典」,方便當地神經內科醫生隨時隨地學習、不斷提升專業技術水平。
-
廣東醫生柯吳堅:執銳披堅的援疆皮膚「衛士」
當皮膚病讓患者手足無措時,他總能直指病灶,及時施治;當面對疑難病症眾人都無從下手時,他常常明察秋毫,引領診治方向;當患者投醫無門時,他總是毅然收治,創造醫學奇蹟,他就是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地一院)援疆專家、皮膚科主任柯吳堅。 2020年伊始,疫情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援疆之路也仍在穩步前行。
-
援疆醫生主刀和布克賽爾縣首例高度外斜視矯正術
中新網新疆新聞10月29日電(於學偉)10月26日上午10點50分,和布克賽爾縣人民醫院眼科主任、盤錦援疆工作隊眼科專家萬勝新來到413號外科病房26床,親手解開覆蓋在娜孜古麗·拜孜木汗臉上的紗布。
-
廣東援疆醫生協力搶救一名早產嬰兒
援疆醫生謝潤華(右一)正專心地為病人手術。吉秋霞 攝 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18日電 (李映民 吉秋霞 李偉鋒)記者18日從廣東援疆指揮部獲悉,近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多科室援疆醫生團隊的齊力幫助下,成功搶救了一名早產嬰兒,該名嬰兒是三師圖市醫院成功搶救的最小嬰兒。
-
環境艱苦卻三次延長歸期,漯河這位援疆醫生令人敬佩
醫院領導帶著陳文諾來到一間空置的辦公室,告訴他這是專門騰出讓他開展工作的。到崗第二天,陳文諾立刻著手親自設計口腔治療室的裝修,一個多星期後,設計和裝修工作就完成了。但陳文諾卻發現,紅山農場醫院既沒有口腔治療器材,也沒有必需的基本材料。
-
援疆人物:莆田來的「兒子娃娃」
瑪納斯是世界三大碧玉出產地之一,享有「中國碧玉之都」美譽。站在故宮瑪納斯碧玉文物展、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博覽會、21世紀絲路瓊韻玉器展的推介現場,龔冠雄的莆田地瓜腔裡,又多了新疆口音。拿起話筒就開講,他聲情並茂,深深打動了場內的人。碧玉文化旅遊節升級為全國性文化旅遊活動,外引淘寶官方直播,內聯新疆工藝美協助力,推動碧玉產業升級發展。
-
山東援疆醫生:一天106臺手術,他又破了個人紀錄
除了要對抗「時差」,一天106臺的高密度手術,考驗著這支11人的援疆醫療隊。「不發脾氣是騙人的……」帶隊的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眼科主任張晗對大眾網記者坦言,他平時為應付壞情緒,每天堅持跑步。當天12點進入手術室,直到22點30分才走出來,這10個半小時裡,張張晗帶著醫護人員做了106臺白內障手術,平均5.9分鐘完成一臺。「這次手術強度,也破了我個人記錄。」剛剛查完病房的張晗對大眾網記者說,從今天術後情況來看,老鄉們恢復得都挺好,除了一個先天懸韌帶斷裂的患者,需要進一步處理外,其他白內障患者都有希望看到一個明亮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