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隆科技」)的新品發布會上,見到該公司市場與物流中心副總監張敏時,《中國汽車報》記者完全沒有想到,面前這位留著幹練短髮的漂亮女生已經是兩個寶寶的媽媽。
在保隆科技工作的15年,張敏收穫了跟企業一起飛速成長的成就感,也收穫了組建甜蜜四口之家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她是韌勁兒十足的市場精英,而在生活裡,她亦是深情似水的溫柔母親。一步一個臺階,這位女汽車人不疾不徐,拾級而上,靜待花開有聲。
保隆科技市場與物流中心副總監張敏
■15年,新鮮與挑戰依舊
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的張敏,可謂是科班出身。2004年一畢業便通過校招進入保隆科技,這一幹就是15年,從未離開。剛坐在記者對面,張敏就說,「不知道你是否了解保隆,保隆真的是一個蠻好的公司。」
怎麼個好法兒呢?其實張敏剛入職時,保隆科技才成立7年而已,在行業內是一個實打實的「小企業」。但令張敏至今記憶深刻的一個細節是,2004年7月加入保隆科技,12月公司召開年終總結大會。保隆科技的董事長陳洪凌對全體員工說了一句話,「希望把氣門嘴這個零部件做成汽車行業裡的耐克。」
簡單的一句話卻令張敏心潮澎湃,想要把這樣一個小小的產品做到極致,這個公司是有夢想的。而最令張敏充滿自豪感的是,短短四年時間,她就親眼見證了這樣的奇蹟發生了。後來保隆科技將旗下幾個產品包括汽車輪胎氣門嘴、車輪平衡塊、排氣尾管、胎壓監測系統,都陸續做到了全球前三甚至全球第一的位置。
在這樣的企業工作,不論在市場部還是銷售部,張敏都感覺15年來,新鮮感與挑戰一直都在。「有人說銷售做久了,就是按套路出牌,但在保隆還真按不了套路出牌。」因為保隆科技的產品線在不斷擴張,起初專注於機械類汽車零部件,多與發動機底盤開發部門或廠商夥伴接觸,思維也比較傳統。
而如今保隆科技已切入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領域,正朝著人才高端、技術高端的科技公司方向邁進,「所以我們的思維也在不斷轉變,這樣的變化倒逼著我學習了更多的技術知識,同時隨著保隆的國際化進程加快,我從去年11月又重拾起了多年不用的英語。」張敏說。
■淡然,但必須全力以赴
15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並沒有想像中一成不變的乏味,張敏反而覺得越幹越有勁兒。在她看來,她所在的汽車零部件行, 自動駕駛領域未來必將是高速發展的。張敏談到她近來走訪整車企業時的一個感受,受制於外資零部件供應商的技術鉗制,很多車企都在苦苦尋找一個中國本土的優秀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
「因為現在很多車企的產品設計和策略,都被外資零部件供應商所主導,車企感到非常被動。而這正留給了像保隆科技這樣的供應商窗口和機會,我們也有信心能把握住機會並做得出色。」張敏說。
而回歸到女性身份,張敏直言汽車行業裡的女性並不多,但充滿「陽剛之氣」的汽車行業卻恰恰需要女性的柔來融合。她給女汽車人的建議是:做事全力以赴,但把結果看淡。成功時欣然接受,失敗時切勿氣餒。重要的是靜下心來思考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下一步如何改進。
張敏笑著說,如果能保持這樣的心態,會發現工作中其實沒有太多的難事兒。記得去年,保隆科技拿下了韓國某車廠的項目。開始時候溝通得很愉快,但隨著保隆科技不斷將技術更新給韓國客戶方時,對方要麼不予回復,要麼認為保隆科技做得一塌糊塗。原來保隆此前多服務於歐美系和本土客戶,但日韓車企對合作夥伴的要求與美系德系和中國車企都不相同。
「去年一共去了韓國三次,當面溝通過才發現對方並不是對技術不滿意,只是因為文化和語言的差異造成了誤解,只要溝通到位,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所以遇到阻礙一定不要慌,只要拼盡全力,結果都不會很差。」張敏說。
■平衡,把事業與家庭兼顧
不過的確有一件事兒讓張敏感覺很受打擊,在保隆科技與德國汽車零部件百年企業霍富集團合資的過程中,雙方經常要召開電話會議,那時張敏發現德國人說的英語她很多都聽不懂,因此在會議中也就更不敢開口了。
「剛畢業的時候我的英語水平還是可以的,但後來在工作中負責的一直是國內客戶,英語幾乎用不到,漸漸就英語水平就有些退化,現在可以聽,但要張嘴說已經沒有勇氣了。」為了彌補這一短板,如今張敏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將兩個孩子哄睡之後,大約夜裡10點左右,她還要對著APP反覆誦讀英文文章來提升英語口語。「這要堅持很難,但再難也要堅持。」
在張敏看來,在汽車行業工作的女性,最難的就是兼顧工作和家庭,尤其是當了媽媽之後。張敏坦言結婚比較晚,在婚前為工作投入了極大熱情,常常是整周出差,周末也不回家。但當了媽媽之後,出差即使到半夜也一定要趕回來,「作為妻子和母親的責任,是每個女性必須面對的。」
所以今年的三八婦女節,張敏預計會在家中度過,因為那天是她小兒子的三歲生日。「當了母親才體會到,不起名不求利,我三八節最大的願望就是一家人都平安喜樂,而我也能將工作和生活兼顧得更好一些。」張敏說道。
編輯:黃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