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高層房子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樓房,在實際生活中,也較受廣大購房者遙青睞,然而,購房者購買高層住宅的時候最糾結的莫過於選擇多少樓層了吧?其實,這個問題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有的購房者喜歡採光就選擇高樓層、有購房者的恐高就選擇低樓層了,每個購房者只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才能選擇最滿意的樓層,今天,小編主要分享一下選擇樓層的三大標準,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適合的樓層。
一、採光時長
如果你在買房時最注重的是房屋的採光,那麼就可按照這個標準來選擇樓層。一般來說,三分之一以上的樓層才是優質房子的標配,因為日照時長是根據樓層遞增的,也就是樓層越高日照越長,大概每棟高樓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樓層都能保證充足的日照時長。
總而言之,在選擇樓層的時候,你首先要確定好自己的目標。也就是說,如果你對採光十分看中,儘量選擇三分之一以上的樓層,即33層樓房選擇11層以上樓層、18層選擇6層以上樓層、11層選擇4層以上樓層,這樣就算你無法算清戶型日照時長,也能保證房子日照採光充足。
二、噪音汙染
一般來說,噪音汙染的輕重也是跟樓層的高低有聯繫的,因此,如果你想避開噪音汙染重的樓層,那麼就要注意這一點:噪音汙染隨著樓層增高而遞增,儘量選擇低樓層房子規避噪音。人們普遍認為樓層越高距離噪音源頭越遠,噪音汙染應該是越低的,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
這主要涉及到噪音汙染的傳播原理,現在小編就來給大家來說上一說,從原理上來看,只有房子和噪音汙染源超過一倍的距離,才會發生噪音衰減的情況。雖然高樓層和低樓層的垂直距離很遠,但兩者距離噪音源的直線距離不可能超過一倍,因此不太會出現噪音衰減情況發展。
三、空氣汙染
在挑選樓層的時候,人們聽說得最多的大概就是所謂的「揚灰層」了,其實,9至11層沒有揚灰層,但在特定情況下會產生"峽谷效應"。9至11層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之下,空氣汙染才會高於其他樓層,並不是每個高樓9至11層空氣汙染都高於其他樓層。
在這裡小編在特別地說一下這個"峽谷效應",那麼"峽谷效應"產生的前提是什麼?一是小區周邊擁有重大汙染源、例如工廠等;二是整個區域呈現兵營式排布,高樓密集形成「峽谷」,這兩個條件是極為苛刻的,大部分項目是無法達成這兩個前提的。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常有購房者問,高層房子應該選幾樓最好?現在,小編就來給你個總結答案,那就是:建議購買中間樓層的住宅,基本規避了各種缺點,因為從採光角度看,儘量購房三分之一高以上的樓層;從噪音角度看,儘量購買低樓層的住宅;從空氣汙染角度看,在高樓林立的區域,不要購買9至11層住宅,這樣一來,綜合下來就是最佳選擇就是中間樓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