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日本人喜歡的「靈魂食材」,就不得不提梅幹了。
日本人有多喜歡梅幹?
在最近的一項網絡投票調查中,76.6%的投票者表示喜歡梅幹。僅有13.8%的人明確表示不喜歡。
梅幹是以梅子(梅的果實)為材料加上糖、鹽、醋等醃製而成的加工食品。
在日文中,醃梅幹叫做「梅幹し(うめぼし)」。梅子也是由中國傳入日本。
在物資匱乏的時代,梅幹被日本人「當做寶」。在窮人的便當裡,一顆梅幹搭配米飯,就是一頓飽飯。因為梅幹與米飯的搭配,外形上像極了日本國旗,所以在日本,梅幹便當也被稱為「日之丸便當」。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對梅類產品的消費,除了梅幹,梅酒、青梅醬、青梅飲料也深受歡迎。對日本人來說,早上吃一粒梅子,對消化好還開胃。當零食、當小菜,或者加入便當和飯糰,感覺美滋滋。
和歌山是日本最主要的梅子產區,每年的6月6日被定為「梅の日」,7月30日則是「梅幹しの日」。
梅幹被認為是一種鹼性食品,許多人相信多吃酸梅能夠幫助血液呈弱鹼性,但由於酸梅的製作中往往以鹽來做為脫水的手段,大量攝取時可能造成鈉吸收過多。
梅子在日本民眾心中,也是健康食物的代表。鹽漬梅幹可以長期保存、便於攜帶。在古代,梅子被視為遠途或行軍的最佳良藥。
相對於日本對梅子的推崇,外國人的看法可不太一樣。吃過這種梅幹的人知道,剛吃進去的時候也許只是感到鹹澀中帶有一絲酸味,沒過一會兒……小編吃過以後感覺懷疑人生。日本傳統梅幹非常酸,和我們國內賣的酸酸甜甜的零食梅幹相差甚遠。日本也採訪過一些外國人,在各種口味的飯糰裡,不少外國人還是不能接受只有一粒梅幹的飯糰,覺得太酸了,而且很單調。
根據日本人自己得出的結論,大概因為外國人難以體會這種酸鹹口味的梅幹與日本米飯搭配的「天作之合」。這大概是日本比較獨特的飲食文化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