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賞梅》
雲鬢輕放瀑若雲
片片芳香吐蕊盈
煙雨金陵美何故
且看梅花三月情
臨境不慕神和仙
只欲臥醉梅花山
朝沐清芳晚浮想
百裡濃香百裡甜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最初對梅花的認識,還是兒時從王安石這首《詠梅》的詩中得來的印象:初春的一個傍晚,乍暖還寒。王安石從一個村中走過,抬頭看見一戶人家的牆外有幾枝梅花盛開著,那花是雪白的,透著一股幽幽的清香......
小時候我家在皖北農村,上高中以前沒有見過梅花,更不可能接觸過梅花。初中時,讀過一些關於梅花的詩詞,如盧梅坡的「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楊萬裡的「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等詞句。在眾多的詠梅詩句中,我知道了關於梅花的點點滴滴,片片花瓣,縷縷香氣。梅花總是和雪聯在一起,與嚴寒共在一處。是開在畫上的,香在詩中的吧?真正喜歡梅花是因為初二下半學期時,班裡有一位叫「春梅」的女生轉走了,我們倆有一些朦朧的感情,只是那個時候不要說手機,家裡連電話也沒有,一晃十幾年失去了聯繫,再有聯繫時彼此的孩子都上初二了。縱然是如此,我們也沒有約定再過面,我是這樣想的:我已經不是少年英俊郎,她也不是豆蔻美嬌娃,見了面大家彼此的印象都是大打折扣,不如不見,不如懷念!如果真的有所想念,不如把一腔熱情放在喜歡的東西上,就這樣,我不知不覺就迷戀上了梅花!
每到梅花盛開時節,南京市東郊的梅花山,中外遊客絡繹不絕,南京人更是扶老攜幼,爭相到梅花山一睹梅花的芳姿。又是一年的早春了,東郊的梅花又該綻放了吧?我想去梅花山看梅花。周五下午全家從淮北坐火車到南京,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晨,風裡還是透著寒氣,我們前往梅花山,就要看到梅花了,我有點激動,有點感慨,更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縈繞在心頭。
進入景區大門,我本以為,我們今天要獨享滿山遍野的梅花了!卻不料,已有許多更早的賞梅人遊弋在梅花叢中。一陣微風吹過,潮溼的雨氣裡夾著若有若無的花香,那淡淡的幽香如同這綿綿細雨,柔柔的,輕輕的,令人陶醉!沿著小徑漫步在梅園裡,行至深處,便被滿枝的梅花淹沒。在花枝下遊走,我竟然不忍心撐著雨傘,讓冰涼的傘尖觸碰花瓣。雨繼續下著,越來越大,空氣中瀰漫著白色的霧氣,紛飛的雨不能阻擋賞梅人的腳步,遊人並沒有因為下雨減少遊興,大家冒雨在花前擺著各種姿勢,為花拍照,與花合影。南京梅花山以梅花品種繁多、植梅數量大成為全國「四大梅區」之一,每年的2月18日——3月20日在此舉行的「國際梅花節」更是吸引了萬千遊客。我們沒有趕上梅花節開幕式,但從園中張燈結彩的氣氛來看,梅花節的盛況應是空前的
耳邊聽著園中播放的古箏曲,沿著香徑一路漫走,各個品種的梅花盡收眼底,令人浮想聯翩。硃砂梅,花型優雅,色彩鮮豔,那濃豔的紅猶如出嫁女兒額上點的一粒硃砂,異常妖嬈。宮粉梅,顏色秀麗,淡淡的紅好似女孩害羞時臉上的一抹紅暈,嬌羞萬狀。最愛杏梅的精緻秀美,像較嫩的小孩般惹人憐愛。玉蝶梅的花瓣更似彩蝶的翅膀,晶瑩透亮,淡黃的花蕊如彩蝶的觸角粉嫩可人。最多的是綠萼梅,潔白素雅,花香濃鬱,是梅花傲霜鬥雪、品質高潔的象徵。一簇簇梅花競相開放!紅的嬌豔,白的高潔,黃的端莊...... 置身於香雪海,呼吸著梅花的芳香,真的令人如醉如痴、寵辱皆忘。 這些春天的使者,在漫漫的冬季裡,傲嚴寒、鬥冰雪,堅守著自己的信念,當春天的第一縷風兒吹過,便競相開放!「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這就是梅花的風格吧?梅花總是給人以啟迪,給人以力量,讓人賞心悅目,讓人靜心思考……
登上一座小山頭,就看到了「孫權墓」。紫金山麓氣象萬千,龍盤虎踞,歷代王侯將相多葬於此。遙想三國時代,孫權雄據江東,依長江之險,佔盡地利之便,尊為一國之君。他為了奪回荊州,招劉備為親,是否也曾到此一遊?孫權也酷愛梅花吧?不然怎麼選中這片土地作為自己的歸宿?站在「賞梅亭」上北望,不遠處就是「明孝陵」了。雖然後來明朝遷都至北京,但是朱元璋沒有走,他安靜地睡在了南京這片土地上。能有梅花永遠相伴,明太祖朱元璋生前一定喜歡梅花,不然也不會選定此地作為墓地。
《南京梅花山有感》
作者:老許的旅遊生活
方圓一千多畝
數萬株梅樹
正所謂梅影疏疏
花海一片如雲似霧
品種數百各有千秋
名梅齊聚無所不有
/
穿梭在梅林之中
香氣撲鼻渾身通透
如臨仙境盡忘前程
想取琴彈一曲
讓梅花起舞
捉筆難畫其影
賦詩難描其形
/
親愛的梅花
我要拿什麼才說得清楚你的清香
親愛的梅花
你的芬芳,你的聖潔
永遠地飄零在我的心上
不知不覺已經是中午了,再好的景點也有告別的時候,再美的梅花也有再見的時候,雖然不捨得,可是明年、年年都有看到梅花的時候,必定歲歲人不同,年年花相似!也許明年我還來看梅花。我愛梅花,最愛春天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