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這樣誇孩子的父母,孩子想不優秀都難,你會嗎?

2020-09-27 淘媽育嬰

文|淘媽

我家淘淘之前有段時間特別「玻璃心」,你隨便說他一句什麼都會哭。哪怕只是提醒他走路要看車,不能亂跑,他都會覺得是在「罵」他。後來我和他爸認真分析後找到了原因:就是因為之前在老家,孩子做點什麼事,比如自己吃飯、自己會穿鞋的時候,都會得到家人的誇讚「真棒」、「你怎麼這麼厲害」。說實話,對於一個2歲多的孩子,會吃飯、會穿鞋已經很正常了,不需要家人那麼誇張地去誇獎了。從這之後,我也意識到:誇孩子也是一門學問,會正確誇孩子的家長,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娃。

誇孩子,避免犯這幾個錯

1. 沒重點的誇,遇事就誇

淘媽和家人之前犯的就是這個錯誤,同一件事,當你第一次誇孩子的時候,孩子會充滿自信。第二次誇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很開心。但是如果誇獎太過泛濫的話,孩子也會覺得疲憊,覺得家人是敷衍的。同時,經常被無重點誇獎的孩子,經受不住挫折,很容易玻璃心。

2. 對比式誇獎

「寶貝你真棒,都已經會自己用橡皮泥捏東西了,你們班XXX還不會的呢。」

相信多數的家長在誇獎孩子的時候都犯過這樣的錯,誇孩子的時候要拉一個對比對象。這樣踩低捧高式的誇獎雖然會讓孩子很開心,感覺自己得到了父母的認可。但是時間長了,容易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規定思維:我只有不斷戰勝其他的小朋友,才會得到父母的認可。這樣孩子就可能形成爭強好勝的心理,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3. 誇得太籠統

「你太棒了。」、「寶貝,你真的很聰明!」、「你可真厲害。」

這些話聽起來是好的,但是我們不知道家長誇的重點在哪裡,感覺很敷衍、很空洞。孩子經常聽著這樣的誇獎,就會覺得自己之所以會被誇獎就是因為「智商高」、「聰明」,忽略了努力的重要性。這樣籠統的亂誇一通,還不如不誇。

如何正確誇孩子?

如果家長能掌握誇獎的技巧,正確誇獎孩子的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誇得要具體

當孩子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家長要誇,而且要誇的具體一些。例如「你之前還不會畫蝴蝶呢,經過你的仔細觀察,蝴蝶畫的越來越漂亮,越來越像了。」這樣誇,孩子知道,是因為認真觀察了蝴蝶,畫的比之前更像了。那孩子以後可能就會更認真去觀察蝴蝶的一些細節,畫的會越來越好。

如果家長每次都是「畫的挺好」,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畫的有沒有進步。甚至會覺得自己那麼努力的去觀察,去畫,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的,從而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

2. 誇孩子新嘗試的事情

如果是孩子年齡範圍內能做到的事情,家長就沒必要再去誇了,不然孩子就會覺得誇獎來得太容易了。當孩子嘗試了之前不敢做的事情,家長就應該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讚揚。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勇敢嘗試之後,不管成與敗,這種勇氣都是值得鼓勵的。

3. 用心誇

誇孩子切忌敷衍了事,當孩子正興衝衝地向你「炫耀」他覺得自己做的很厲害的一件事,不管你在忙什麼,請認真聆聽。孩子說完之後,也要給出具體的反饋,一個溫暖的擁抱或者是讚賞的眼神,孩子都能從中得到肯定。

4. 誇獎時過錯誤

很多家長在誇獎孩子的時候,前面誇得天花亂墜,突然來了一個「但是」,然後就開始數落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試想一下,如果別人正在誇你,突然就開始數落你,你心裡是什麼感受。總感覺之前的誇獎都是在為之後的批評鋪墊,心理落差會很大。在誇孩子的時候,要放大優點,縮小缺點。只有正面強化才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改掉錯誤的行為,家長的批評數落,只會變成孩子的心理暗示,讓孩子朝不好的方向發展。

淘媽說:誇孩子不是簡單的一句「你真棒」就夠了,有智慧地去誇孩子,孩子才會進步的更快。如果你正在犯那些誇獎的錯,趕緊改過來。要相信,你簡單的一句話是可以改變孩子的。

相關焦點

  • 孩子高情商是怎麼煉成的?優秀的父母都是從誇孩子的這3句話開始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不僅懂事情商還特高,而有些孩子長大後卻一無是處呢?這都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一個人有成就的人跟情商離不開,父母要想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必須讓他學會對情緒的管控,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獨立性、意志、責任心、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當然在培養孩子情商過程中,離不開這3個「誇獎」原則,父母越懂得這樣的誇獎方式,孩子才越受益。
  • 別總是誇孩子「你真棒!」聰明的家長都這樣誇孩子
    比起「你真聰明」這樣的誇獎,用「新意」來誇獎孩子的新發現、新研究,更能刺激他們的發揮創意的動力。不難想像,這樣的孩子,未來該怎麼離開父母,獨立生活。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讚賞的語氣。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會採取迴避,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 這三種家庭的孩子,長大想不優秀都難!
    有一天去超市,突然旁邊就來了一位小姑娘,想買果凍和巧克力,她媽媽非常堅決的表示「一樣都不給買」,女孩子抱著零食坐在地上就哇哇大哭,她媽媽站在旁邊依然無動於衷。這讓我想到了近幾年很是流行的教育方法——「延遲滿足法」。這種方法旨在讓孩子有很強的自控力,也就是說更能「忍」,但是這樣極端的做法真的好嗎?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
  • 家庭式PUA:誇一句孩子這麼難嗎?
    父母的控制欲有多強,孩子就過得有多苦。雖然說控制是本能,但父母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控制欲。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不控制自己的孩子,請把紀伯倫這首詩背熟且銘記於心。「你看他胖得跟個豬似的」「你看他長得黑的跟個煤球兒似的」「你是我從垃圾桶裡撿來的」「你是從別人家抱來的」……當父母說這些話時,他們還會附帶一句:我是開玩笑的,你聽不出來嗎?《原生家庭》裡提到:任何小孩都不懂得分辨玩笑和事實、取笑和威脅。孩子會相信並全盤接受父母對自己的評價。
  • 你知道怎麼誇孩子嗎?父母「不會誇」,比「不誇」孩子傷害更大
    」、「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是誇讚孩子非常不錯的話,但事實上是,每當孩子聽到這樣的誇讚時,他們常見的反應是:父母在奉承自己,特別的虛偽不真實。因為父母所說的這些話,並沒有反應出孩子內心真正需要的。對於認知具有局限性的孩子來說,他覺得自己並沒有那麼的完美,父母這樣誇他只會讓他覺得反感。2.誇讚就像是為了引起孩子內疚當一個孩子覺得他不夠完美的時候,可是父母卻不停的誇孩子多麼厲害時,那樣不僅不會讓孩子感到自信,反而會徒增孩子的煩惱:讓他感到內疚。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90%的父母都誇錯了!
    晚上回來,檢查孩子白天練的字,看完說了一句:「軒軒真棒!」就合上了作業本。小傢伙有些期待的看著我:「媽媽,沒有其他想說的嗎?你有沒有看出來『春』這個字我寫得更工整了。」「呀,你不說,我還真沒看出來,我們軒軒好棒啊,點讚!」說完我就豎起了大拇指。
  • 誇孩子,別總說:你真棒!用這幾句話誇孩子,越誇孩子越優秀
    一、父母存在的誇讚誤區 1、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誇讚別家孩子 相信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別人家的孩子。父母的常規操作是:你看誰誰家的孩子又考了多少分,又在班級前三,我怎麼生了你這個這麼笨的孩子。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90%的父母都誇錯了
    閨蜜想:「對啊,早上小陶把自己從頭誇到腳,每一個細節都沒有錯過,自己就誇他一句,『你真棒』,對比之下,就有點敷衍了。」,覺得誇孩子「你真棒」沒錯?家長們濫用讚賞,只表揚不批評,甚至把孩子的美中不足也說成是十全十美,這樣不切實際的讚賞只會增長孩子們的虛榮心,讓他們變得性格高傲,不合群。
  • 這些話從小給孩子灌輸,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都說生兒容易育兒難,其實只要掌握這些規律,孩子就可以變得很優秀!1.教育孩子,對孩子說:「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無條件的包容你,所以你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情不好事你可以哭出來,但是千萬不要把情緒發洩到任何人身上,因為沒有人有義務為你的不高興買單。
  • 誇獎孩子別只說「你真棒」,這樣誇孩子,孩子的進步會更大
    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年輕的父母們絲毫不吝嗇自己對孩子的稱讚。都知道批評孩子會讓他缺乏信心,孩子需要誇獎更陽光,於是就開始無止境的誇獎,「真棒」「真聰明」這種話時刻掛在嘴上。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感到父母的敷衍,自己沒有做什麼值得誇獎的事情也被誇獎一番,鼓勵的價值會顯得越來越低。當家長真的太難了,既要呵護好孩子的心,又要講究誇獎程度不能讓孩子感到敷衍。
  • 優秀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改變三個誇獎方式,孩子將進步神速
    曾經有一位斯坦福的教授發出這樣一句感慨的話:「為什麼有些孩子越誇越差?」。父母誇獎子女是有積極作用的,但誇獎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誇的方式不同,結果往往也差強人意。父母誇獎孩子是有技巧的,改變這三個誇獎方式,讓孩子優秀起來。
  • 誇孩子「你真棒」毫無用處,北大教授:用這四句話誇孩子會更有效
    誇孩子「你真棒」毫無用處,北大教授:用這四句話誇孩子會更有效其實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下足了功夫,畢竟和以前的教育觀念都會有所不同,如今很多家長都會懂得去誇獎孩子。在以前的年代,父母是很少表揚孩子的,而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就會去表揚孩子,來幫助孩子變得更加的自信,所以都會用「你真棒!」「你好棒!」
  •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做到這四句育兒名言的父母,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世上沒有笨小孩子,只是還沒有找到最適合他的教育方法,父母還不夠真正地了解孩子。其實很多父母或大人覺得,現在:高調說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真有那麼至關重要,太誇張了吧。那麼試問,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去看心理醫生,醫生發現問題時,往往會詢問,小時候你和家人曾經經歷過什麼樣的事情?小時候某些經歷等等。原生家庭,間接影響孩子性格養程,及後天的一些脾氣及某些事上的處理。
  • 別總乾巴巴的誇孩子「你真棒」,誇孩子誇不到點子上,還不如不誇
    其背後的原因往往在於家長誇孩子誇的方式不對,有的時候家長只是乾巴巴的誇孩子說「你真棒」,而這樣其實是沒有誇到點子上的,既不算是鼓勵也算不上教育,只能算是誇孩子,真正想要通過鼓勵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就要掌握誇獎孩子的正確方式。
  • 清華學生計劃表引三億人圍觀:高度自律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你能想像到清華大學的學生竟然這麼拼嗎? 從清晨6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位就讀於中國頂尖學府的大學生,居然都在學習和不斷地充實自己。 高度自律、不斷努力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2 在熱播劇《小歡喜》中,由海清扮演的童文潔有一個不怎麼愛學習、一身鬼點子的兒子方一凡; 但在現實生活中,海清卻有著一個勤奮自律、好學上進的兒子蛋妞。
  • 這樣教,孩子不優秀都難
    如果想將孩子培養成日後的領袖,非常關鍵的就是,從小讓孩子學會做出與他年齡相仿的選擇,他可能選擇的很糟糕,但是要讓他學會在犯錯中成長,而且要他知道,任何的選擇背後都是有相應的結果產生的,讓孩子從小學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這是領導力培養的早期形式,孩子們從小需要有獨立作出決定的機會,這對形成獨立判斷思維和建立自信心都非常有幫助。
  • 美國「羅森塔爾效應」證明,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誇出來的
    文|小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很多父母都很崇尚「謙虛」,認為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養成謙虛的習慣。所以,這些父母會儘可能地控制誇獎孩子,生怕孩子養成了驕傲自大的性格。
  • 誇孩子「你真棒」毫無用處,北大教授:用這四句話誇孩子會更有效
    這樣的句子來誇讚孩子,但是這樣普通又枯燥的話語,並不會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哪一件事值得受到表揚。 所以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孩子明明受到了表揚,但是他的表現會越來越差?是因為孩子受到表揚之後,他們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努力了,慢慢的他們的表現就會不盡人意。
  • 那些被父母誇是天才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為人父母,你會誇你的孩子是天才嗎?很多家長會說:我的天!笨都要笨死了,還誇他是天才?!還有很多家長會說:即使覺得自家孩子某一方面有特長,也不能說是天才吧,自古驕傲使人退步。那些被父母誇是天才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湖南衛視《歌手》,是很多人每年必追的節目。導演組每年都下大力氣請其他國家優秀的歌手參賽。今年《歌手》邀請來了日本國寶級歌手米希亞。
  • 家庭教育五步走,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能夠在三、四十歲的時候身體健康、家庭和諧、進入老年希望孩子孝順最後你不能動的時候,所有最初的夢想都沒有了,那時候的夢想就是他能在我的身邊給我倒一杯水。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路都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最開始有非常高的崇高的理想,但是最後當我們已經垂老的時候,才真正明白其實我們很多時候的培養都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