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那一夜,若不是木星「挺身而出」,人類或許早已經滅絕了

2020-12-11 史家霸唱

自從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1,在蘇聯發射成功後,人類正式開始探索太空,對於浩瀚的宇宙,人類總是充滿著好奇,但是太空並不是安全的地方,在探索太空時,也是發生了各種意外事故。

但最大的危險還是來自外太空,大約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一顆隕石撞擊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這次撞擊也是造成了恐龍滅絕事件,然而就在1994年,一顆彗星即將撞擊地球。

1993年3月24日,美國天文學家尤金和卡羅琳·蘇梅克夫婦以及天文愛好者大衛·利維,幾人在觀測星空時發現一顆彗星,這顆彗星脫離了位於太陽系外側的小行星帶,進入了太陽系成為了一個周期性彗星。

根據電腦推算出的軌跡來看,它將在1994年7月直接撞擊地球,然而就在不斷的觀測時,三人奇異的發現,它竟然不是圍繞太陽公轉,而是圍繞著木星軌道進行公轉,公轉期為2年。

也就是說,按照彗星公轉,它將在1994年7月8日,進入木星表面,然而距離木星表面4萬公裡時,將受到巨大的潮汐力影響,彗星將會分成21個碎片,並於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94年7月16日20時15分開始以每小時21萬公裡的速度陸續墜入木星大氣層。

這次撞擊將落在木星的南半球,最大的一塊碎片撞擊,將會造成六萬億噸TNT炸藥爆炸的威力,相當於全球核武器一同爆炸的750倍,若是沒有木星,地球恐怕已經被徹底毀滅了。

根據常年的觀測資料來看,木星一直在太陽系充當「清道夫」,表面強大的引力會吸引脫離軌道的「太空垃圾」,這些彗星撞擊,平均每個世紀都會發生一兩次,但這次巨大的彗星極為罕見,一千年都難以發生一次。

這次巨大的撞擊也是讓天文學家十分振奮,他們不僅可以對彗星更加深入研究,同時這次撞擊也提供了一個研究木星內部大氣的機會,而且通過這次撞擊,6500萬恐龍絕滅隕石撞擊假說也將具有一個最直接的證據。

然而沒有木星進行吸引和清理隕石,小型天體將會直接撞向太陽系的類地行星,撞擊地球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就如同毀滅恐龍的隕石,即便地球重新孕育了生命,但這種環境下,小型隕石將會不停的撞擊地球。

那麼較為複雜的生命也難以衍生出來,更加別說人類這種高等智慧生物,不得不說,木星在地球形成了46億當中,一直默默地守護著地球。

相關焦點

  • 1994年那一夜,人類差點遭遇「全體滅絕」,瑪雅預言並未失誤?
    老實說,現在的地球環境已經是在人類的活動下被破壞的千瘡百孔了,不說別的,就說今年發生的這些事情,東非蝗災,澳洲大火,美國加州山火,北極高溫,這些災害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導致的溫室效應才產生的連鎖反應。可以說,如果人類再不節制的話,可能終究會毀滅在自己的手中。
  • 1994年那一夜,人類差點面臨「彗星撞擊」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
    放在人類和宇宙這個層面來講,這句話一樣適用。也正是因為人類對宇宙認識尚淺,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宇宙探索的行列中。然而,人類探索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外太空是神秘的,同時也是危險的,如果當時沒有隕石撞向墨西哥,或許地球霸主還在。1994年,曾經還有一顆彗星衝向地球,如果沒有木星的幫助,或許人類在那一夜就會滅絕了。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發生了什麼?說到這件事,必須從1993年的3月24日說起。當天,一位天文愛好者觀測星空,發現了一顆偏離原先軌道,進入太陽系內的彗星。經過對他的未來軌跡推算,這顆彗星會在1994年7月撞向地球。
  • 1994年那一夜,人類面臨了一次「大滅絕」事件,發生了什麼事?
    自從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1,在蘇聯發射成功後,人類正式開始探索太空,對於浩瀚的宇宙,人類總是充滿著好奇,但是太空並不是安全的地方,在探索太空時,也是發生了各種意外事故。
  • 1994年的小行星碰撞,如果沒有木星,人類會跟恐龍一樣滅絕嗎
    1994年的小行星碰撞,如果沒有木星,人類會跟恐龍一樣滅絕嗎從宇宙的角度來看,我們人類渺小得連沙塵都算不上。但就是隨著千百萬年的進化和發展我們有了自己創造的物質世界。其實我們人類是非常幸運的,你要知道宇宙之中的飛沙走礫簡直比咱們的沙漠戈壁上還要多。小的隕石可能接近地球的時候就會被摩擦焚燒殆盡,但是大一點的隕石一旦落在地球上可能就會成為災難。現在很多科學的考察都證實了一種說法那就是地球上恐龍的滅絕可能就和一場以地球為主角的宇宙撞擊有關係。
  • 26年前的那一夜,人類面臨了一次「大滅絕」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
    1957年10月以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1在蘇聯發射成功後,人類開始真正地探索宇宙,對於浩瀚的宇宙,人類總是充滿好奇心,但是宇宙不是安全的地方,在探索宇宙的時候,發生了各種各樣的事故。
  • 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擋在前面,人類的下場會和恐龍一樣嗎?
    但是在1994年木星發生的這一幕,讓很多人都感到震驚。 根據電腦推算結果,這一顆彗星在1992年7月8日距離木星表面大約4萬公裡時被強大的潮汐力撕碎,變成了21塊碎片,最後這些碎片在1994年7月16日開始撞向木星,速度達到21萬公裡每小時。這是我們人類第一次可以直接觀測到的太陽系天體碰撞事件。
  • 1994年深夜,人類差點面臨「大滅絕」事件,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後來地球陷入高溫,塵埃和各種有毒物質遍地,因此空氣變得骯髒,食物迅速短缺,各種疾病肆意蔓延,種種原因導致地球上許多物種無法生存,於是迅速走向滅絕,曾經是世界霸主的恐龍就是其中之一。實際上這幾千年來,地球還常常面臨著宇宙的威脅,比如1994年,人類幾乎要「全部滅絕」,這是怎麼回事?
  • 如果沒有木星的存在,地球或許已經毀滅,人類移居木星會怎麼樣?
    木星表面有紅、褐、白等五彩繽紛的條紋圖案,最為著名的當屬「大紅斑氣旋」,早在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國宇航局先後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空間探測器,在最接近木星的位置拍攝到一團激烈上升的氣流,左右長約2.5萬公裡,上下跨度1.2萬公裡,其實這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大紅斑氣旋」,也就是木星上刮著的一股「颶風」,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氣旋,神奇的是大紅斑至少已經存在了
  • 1994年7月17日那天,要不是木星擋著,人類下場會有多慘?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大意是1994年彗木相撞時,要不然木星為地球躺槍,人類就會和恐龍一樣就此滅絕!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彗木相撞的釋放了多少能量,能毀滅人類嗎?1994年7月17日到22日的盛況應該是太陽系裡都是少見的,人類直接以旁觀者的身份見證了行星級別的大事件,一顆直徑千米級別的彗星撞擊了木星,釋放出大約相當於40萬億噸的TNT的能量,大約是廣島原子彈的20億倍!
  • 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滅絕了99%以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為致命!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滅亡全人類嗎?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17米重達10000噸的隕石飛入俄羅斯上空。這種可能威脅人類生存的事情,不僅僅是《深度衝擊》和《世界末日》電影中的情節。平均每50萬年,直徑1公裡大小的小行星就會光臨地球一次,這可能會引起全球災難。在6600萬年前的那次撞擊中,恐龍以及絕大多數動物都滅絕了。地球上僅剩一些小型哺乳動物生存了下來,像人類一樣大小的,幾乎無法生存。
  • 珍惜這些食物,要不是人類為了吃,它們早滅絕了
    人類活動給許多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脅,可是也有一些生物是依賴人類才能超長待機、逃避滅絕、在地球上存活下來。可是,在全新世早期(約1.1萬年前),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了。大型哺乳動物滅絕後,南瓜的處境就很艱難,因為小動物不喜歡它們的苦澀,因此不會幫它們傳播種子。如果不是人類及時培育出能吃的南瓜,它們恐怕早已掛機。可以說,南瓜葫蘆是靠吃瓜群眾才得以倖存的。
  • 1994年彗星撞擊木星,威力高達上億顆核彈,地球真是個幸運兒
    在一個穩定的恆星系統中,對行星危害最大的便是天體的撞擊,這些天體往往是小行星和彗星,一些科學家認為恐龍的滅絕和小行星對撞擊地球具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撞擊雖然沒有對地球的地貌沒有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卻傷害了當時的食物鏈的頂端-恐龍。而在20世紀90年代,太陽系中發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卻讓人類這把達摩克裡斯之劍。
  • 人類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種種跡象已經證實,這不是演習
    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離我們最近的就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而造成大滅絕的主要原因就是環境的急劇改變,比如火山噴發和行星撞擊地球等,通常會造成地球上九層以上的物種消失。
  • 《道德經》早已揭秘恐龍滅絕的原因,或許人類的滅絕也會在此?
    壹人類改變了地表的生態環境,就會導致天氣狀況的改變,天氣狀況改變了就會影響到地球的運行規律,地球運行規律一旦有所改變,人類和大部分生物將面臨著滅亡!這是《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給我們的提示。恐龍時代的滅絕,完全是出自上邊的理論,宇宙空間經過億萬年的運行,各個恆星行星等都有了自己的運行規律,一旦哪個星球的運行速度稍快或慢了一點點,就會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和某個星體發生碰撞,導致星體的重新組合和新的適應周圍星體運行規律的運行規律。
  • 神秘的北極企鵝,1844年才滅絕,人類早就已經遺忘
    或許是人類為了掩飾導致大海雀滅絕的罪行,故而刻意隱瞞它「企鵝」的身份?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大海雀的歷史。大海雀不會飛,它的身高接近1米,前面的羽毛是白色的,後面的羽毛是黑色的,它們的樣子和企鵝沒什麼區別。在人類還沒有深入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時候,大海雀就已經在這裡繁衍生息上萬年時間。
  • 1萬年前,如果不是人類愛吃,牛油果可能已經隨著大地懶滅絕了
    動物和植物有著「相愛相殺」的關係,而且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它們就已經共同演化了許久,舉個例子,在恐龍時代的末期,氣候、環境、地殼都在發生變化,動物和植物都進入了高速演化的時期,被子植物為了避免被昆蟲過度啃食,擁有了有毒的「生物鹼」,這給以被子植物為食的三角龍帶來了消化難題,科學家在三角龍化石上發現了器官異常和蛋殼變薄等問題,很可能就是生物鹼毒素造成的
  • 人類若邂逅外星人,或許能快速提高人類文明
    原因1:地球上已經產生的人類智慧文明證明,在宇宙中產生智慧文明是可能的。原因2:天文科學家已經證明,類似地球環境能夠產生生命的環境星球在銀河系就將近有100萬顆。而宇宙有多少顆恆星呢?舉個例子,撒哈拉大沙漠的一窩螞蟻,這窩螞蟻的活動範圍是以螞蟻窩為中心的數公裡範圍,若人類不主動接觸到這窩螞蟻,對於這窩螞蟻來說人類文明是不存在的。
  • 珍惜這些美食,要不是人類它們在1萬年前就滅絕了
    你可能不知道,咱們平時吃的南瓜和西葫蘆早就該滅絕的。南瓜和西葫蘆都是葫蘆科南瓜屬(Cucurbita)的植物,現在南瓜屬幾乎沒有野生品種了,幾乎只剩人類培育的那些了。為什麼呢?因為南瓜屬植物種子的傳播者早就滅絕了。
  • 科學家認為恐龍沒有全部滅絕,還生活在地球,人類身邊隨處可見
    在動物學中,我們其實針對恐龍有兩種簡單的分類,已經全部滅絕的「非鳥類恐龍」已經生存到今天的「鳥類」,也就是說恐龍其實沒有全部滅亡,至少有一部分恐龍進化成為了鳥類,成功倖存到了今天。第一隻鳥類是怎麼出現的?
  • 為什麼木星對地球那麼重要?它是地球的守護神,保護著人類的安全
    人類走出地球之後,一直在探索尋找其它的生命星球,文明星球。可是,直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沒有任何的生命星球,也沒有發現外星文明。當然,浩瀚的宇宙行星無數,科學家相信生命星球絕不止地球一個,外星文明也是存在的。不過,一顆像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想要誕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科學家相信像地球一樣的生命星球,在宇宙中必然也是非常稀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