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藥」瑞德西韋:中美臨床試驗結果同日發表,為何結論相反?

2020-12-13 南京江北新區

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4月29日發表了由瑞德西韋中國臨床試驗負責人、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和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所寫的,關於全球首項關于吉利德在研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隨機雙盲對照組、多中心臨床試驗論文,顯示瑞德西韋對於重症患者無顯著療效。

同一天吉利德科學公司發布其針對397名患者的開放標籤臨床III期試驗結果顯示,瑞德西韋早期治療效果顯著,超過一半患者在兩周內出院。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安東尼·福奇當天表示,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數據積極,顯著縮短了病人恢復的時間,將成為新冠治療的新標準。

針對中美臨床試驗為何出現截然相反的結果,瑞德西韋中國臨床試驗負責人曹彬教授向記者表示,研究終點不同導致了結果的差異,中國的研究設計更嚴格。

中國臨床試驗顯示瑞德西韋對重症無效

《柳葉刀》最新發表的瑞德西韋首項臨床試驗論文的通訊作者為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和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在對2月6日至3月12日期間招募的237名來自武漢10家醫院的重症患者進行臨床試驗後,研究作者通過預先確定的臨床試驗主要終點得出結論,瑞德西韋用藥與臨床症狀的改善關係不大。

從28天死亡率來看,瑞德西韋組和對照組分別為14%和13%;兩組的副作用比例分別為66%和64%。此外,臨床試驗結果還顯示臨床症狀改善的風險率(HR)為1.23。

論文稱,儘管沒有統計學顯著性,但是根據預先確定的次要終點發現,與標準治療的安慰劑組相比,接受瑞德西韋治療的患者在出現症狀後的10天內臨床改善時間和有創機械通氣時間縮短。

「次要終點和亞組分析不能改變研究的主要結論。」曹彬教授在論文發表後對記者表示。

曹彬教授向記者指出,這是一項設計合理的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隨機試驗。項目執行過程非常嚴格,極少失訪。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與安慰劑對照組相比,未觀察到瑞德西韋可以加快住院患者的病情恢復或降低死亡率。此外,病毒學方面,與安慰劑對照組相比,未觀察到瑞德西韋可更快降低上、下呼吸道標本中的病毒載量。

基於上述結論,研究作者認為,今後的研究需要確定瑞德西韋在更早期、更高劑量或與其他抗病毒藥或新冠保護性抗體聯合治療重症患者是否有效。

研究終點不同導致相反結論

就在《柳葉刀》發表瑞德西韋中國臨床數據的同一天,4月29日,吉利德科學公司向外釋放積極信號,公布了兩個好消息,一是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臨床試驗已經達到主要終點,並且數據正面;二是公布了吉利德開放標籤的臨床試驗,顯示至少一半患者接受治療5天後臨床症狀改善、出院,並且接受5天用藥和10天用藥療效相似。除義大利外,兩組患者14天死亡率都只有7%。

美國NIH對全球大約1090名患者展開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顯示,31%的患者在用藥後症狀出現改善。瑞德西韋治療組的恢復時間為11天,對照組的恢復時間是15天;瑞德西韋組的死亡率是8%,對照組的死亡率是12%。NIAID所長福奇承認,死亡率的改善沒有達到預期。

針對中美臨床試驗的結論為何出現截然相反的結果,曹彬教授對記者表示:「我們對用藥時機有要求,時間窗口在症狀出現後的12天以內,但最主要的不同是研究終點的不同,美國NIH的研究終點指標過松。如果我們使用這一指標,估計也是陰性結果。」

新冠病毒全球確診感染人數已經超過300萬,死亡人數接近22萬。在疫苗研髮結果仍然需要等待相當長時間前,找到有效藥物對控制疫情是至關重要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顯然更願意接受好消息。受吉利德宣布的臨床試驗結果提振,4月29日美股開盤後,吉利德在短暫停牌後,大漲近10%,吉利德近三個月股價漲幅超過30%。

(素材來源/第一財經 編輯/趙陽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中美結論截然相反 中國專家評「神藥」瑞德西韋:本以為是清華北大...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新文全國疫情關鍵時刻,「神藥」瑞德西韋曾被寄予厚望,一度被視為「人民的希望」,不過隨著臨床試驗結果的公布,神藥可能還不是解藥。北京時間4月29日,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王辰院士及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所領銜的科研團隊於《柳葉刀》在線發表了瑞德西韋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報告顯示,在此次臨床試驗中,瑞德西韋對重症患者臨床症狀沒有明顯改善效果,其有效性仍有待研究。
  • 中美臨床試驗結果不同,清華藥學院院長:瑞德西韋並非一種特效藥
    瑞德西韋是一款尚未獲批的抗病毒藥,原本計劃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但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間成為最受關注的在研療法。但因諧音而被稱為「人民的希望」的瑞德西韋,其臨床試驗進展和結果卻如同過山車般,在「希望」與「失望」之間多次反轉。
  • 瑞德西韋獲緊急使用授權 如何看待中美試驗結果差異?
    瑞德西韋曾被認為是對抗新冠病毒的最有希望的藥物,由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吉利德科學研發。瑞德西韋已經在治療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上顯示出了一些希望,這兩種疾病都是由冠狀病毒引起。4月29日,中美兩國的研究團隊同時發表了瑞德西韋的三個臨床試驗結果,結論竟各不相同,引發熱議。
  • 3項「瑞德西韋」試驗結果刷屏,中美結論相反?
    圖3:臨床改善曲線,瑞德西韋表現並不顯著,紅線為瑞德西韋,藍線為對照組曹彬教授團隊是全球首個隨機雙盲並引入安慰劑組的瑞德西韋試驗團隊,有效保證了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和嚴謹性,能夠有效控制了其他治療因素引起的結果偏倚,屬於最高證據等級的臨床研究。
  • 瑞德西韋獲緊急使用授權背後:應如何看待中美試驗結果差異?
    瑞德西韋曾被認為是對抗新冠病毒的最有希望的藥物,由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吉利德科學研發。瑞德西韋已經在治療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上顯示出了一些希望,這兩種疾病都是由冠狀病毒引起。4月29日,中美兩國的研究團隊同時發表了瑞德西韋的三個臨床試驗結果,結論竟各不相同,引發熱議。
  • 曹彬回應瑞德西韋中美結論迥異:以為是清華苗子,結果上不了一本
    原標題:曹彬回應瑞德西韋中美結論迥異:評價標準不同,美方改過標準中國團隊針對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臨床試驗報告發表,得出的結論與美國機構披露的結論差異較大。北京時間4月29日晚,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網站發布由中國團隊進行的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
  • 瑞德西韋三項新臨床結果出爐:「人民的希望」?中美給出不同結論
    白交 魚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有關Remdesivir(瑞德西韋),又有三項臨床試驗結果,同日揭曉。但與福奇的「有顯著積極作用」相比,來自中日友好醫院曹彬團隊的這項研究結論是:瑞德西韋尚未表現出顯著的臨床效果。
  •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來了!「明星藥」療效如何?
    對疫情進行防控的同時,人們更寄希望於特效藥的成功研發,以救治龐大的感染人群。  此前,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的在研藥物瑞德西韋一直被寄予厚望。  近日,一份瑞德西韋在同情用藥情況下治療重症患者的試驗結果公布。數據顯示,68%的重症患者在使用瑞德西韋後症狀有所緩解。但吉利德方面也強調,同情用藥的數據存在局限性。
  • 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試驗結果發表:未達到預期療效
    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從開始到結束,一直備受關注。4月29日晚,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瑞德西韋用於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後因疫情快速控制,無符合入組標準新病例納入,依據臨床試驗方案試驗終止標準和獨立數據和安全監察委員會(DSMB)建議,3月29日研究者終止了本項臨床試驗,與研究團隊一起進行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並組織國內知名臨床、藥學和統計專家對分析結果進行論證。結論如下:按照研究設計的給藥方式,與安慰劑相比,瑞德西韋對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療效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也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良好。
  • 為什麼中美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截然相反?到底有沒有效果?吉利德...
    這是一項在中國湖北十家醫院開展的,針對重症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簡言之,這項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接受瑞德西韋給藥治療並沒有顯著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改善時間、死亡率或病毒清除時間。換句話說,瑞德西韋的療效不明顯。
  • 瑞德西韋中國臨床試驗結果未達預期 藥物專家:臨床試驗不該操之過急
    4月30日凌晨,《柳葉刀》發表了作者為王辰、曹彬等人的研究論文《瑞德西韋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的應用: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該研究論文揭曉了此前備受矚目的瑞德西韋中國臨床試驗結果。論文總結說,研究發現按照實驗設計的靜脈注射瑞德西韋劑量方案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的耐受性足夠好,但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或抗病毒效果不明顯。
  • 瑞德西韋三項試驗結論不同 專家:或與樣本量、研究終點有關
    吉利德公司隨後也發表了聲明,稱其獨立進行的臨床試驗顯示,除了證實NIH的10天連續用藥效果一致的結論外,他們還發現5天用藥的效果和10天的差不多。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很可能在不久之後宣布緊急批准在治療中使用瑞德西韋。
  • 瑞德西韋三項試驗結論不同,專家:或與樣本量、研究終點有關
    4月29日晚,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經過同行評審的在中國武漢237名患者身上進行的全球首個瑞德西韋對照試驗研究論文。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瑞德西韋並未加快重症患者的恢復速度,也未降低病死率。為何針對同一種藥物的臨床試驗,會有不同的結果?
  • 瑞德西韋中美結論迥異,英學者:必須抵制降低證據標準的誘惑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瑞德西韋中美結論迥異,英學者:必須抵制降低證據標準的誘惑針對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中美兩國研究團隊披露了差異很大的臨床試驗結果。北京時間4月29日晚,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網站發布由中國團隊進行的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研究結果顯示,未觀察到瑞德西韋聯合標準療法與標準療法相比有統計學意義上顯著的臨床獲益。
  • 中美兩項瑞德西韋雙盲對照研究公布數據,結果真的截然相反嗎?
    記者 | 謝欣1北京時間4月29日晚至4月30日凌晨,吉利德科學的潛在新冠治療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3項臨床試驗先後公布了研究結果,其中由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主導的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開展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雙盲臨床試驗結果,與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導的一項雙盲研究被認為研究結果相左
  • 結論不一:瑞德西韋三項研究結果同日公布,到底有效還是無效?
    但是,該藥在一名患者身上展現的成功並不能說明問題。此後,多個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紛紛展開。4 月 30 日,中國臨床研究團隊、美國研究團隊、瑞德西韋生產商吉利德科學同時公布了3 項關於瑞德西韋治療 COVID-19 的臨床研究結果,其中兩項均為有安慰劑組的臨床對照試驗,但得到的結論卻各不一致。1.
  • 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試驗結果發表,7個熱點問題的解讀來了
    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一直備受關注。4月29日晚,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瑞德西韋用於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昨天,主導這項研究的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和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師王業明在中國呼吸學科垂直新媒體平臺《呼吸界》上發表署名文章,七問七答詳細解讀了瑞德西韋臨床試驗過程及結果。問題1:瑞德西韋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試驗的概況如何?
  • 瑞德西韋獲批:首款新冠藥物,但並非「神藥」
    瑞德西韋目前可用於治療年齡12歲、體重40千克以上的新冠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包括瑞德西韋在內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團結試驗」宣告失敗,這項試驗未能找到有效療法。   FDA與WHO的結論存在分歧,其重要原因在於,根據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性疾病研究所的臨床試驗結果,瑞德西韋很可能會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但對患者死亡率的改善並不顯著。
  • 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試驗結果發表,未達研究方案設計的預期療效
    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一直備受關注。4月29日晚,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瑞德西韋用於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昨天,主導這項研究的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和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師王業明在中國呼吸學科垂直新媒體平臺《呼吸界》上發表署名文章,七問七答詳細解讀了瑞德西韋臨床試驗過程及結果。問題1:瑞德西韋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試驗的概況如何?
  • 瑞德西韋有效嗎?全球7項臨床試驗尚未公布結果
    總樣本量預估為270例,入組輕、中度新冠肺炎患者,試驗預期於4月27日結束。曹彬 該項試驗於中國新冠肺炎疫情處於上升期時開始,其試驗結果飽受人們期待。在等待臨床試驗進行的時間裡,瑞德西韋被戲稱為「人民的希望」,甚至有不少誇張言論稱入組臨床試驗的新冠肺炎患者用上瑞德西韋以後症狀迅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