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喪偶」老人想再婚,兒子嫌丟人不同意,背後原因很現實

2020-12-22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常言道,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由於命運的安排,在婚姻中的兩個人,其中的一方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提前退場,導致很多夫妻不能白頭到老,這確實是人生的一大遺憾。

然而,面對殘缺的局面,留下來的另一方還得繼續生活。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他還會有感情的需求,甚至希望找到新的伴侶。

楊大姐今年快60歲了,以前是一個幼兒園的保育員。在她35歲那年,老公久病之後去世,讓她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受盡煎熬。

楊大姐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她不甘命運的折磨,含辛茹苦將兩個孩子培養成人,還讓他們受到很好的教育並順利地成家立業。

退休後,隨著孫子、孫女的出生,楊大姐又擔負起照顧他們的重任,整天忙得不亦樂乎。一直到他們上了小學,她才緩過勁來。

看著眼前冷清的日子,她希望再找一個老伴,有一個溫暖的家庭。

原來,在接送孫輩的過程中,楊大姐認識了一個年齡相仿的大哥,兩人之間產生了特殊的感情。

楊大姐徵求兩個兒子的意見,兒子們卻認為,在這種年齡再婚會讓親朋好友笑話。可是,不管孩子們怎樣反對,楊大姐也堅持自己的想法。

那麼,有些喪偶老人為什麼會有再婚的打算呢?

在生活中,不管性別是男是女,中年喪偶的人基本上都過得比較艱難。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事事都得自己操心,還要外出工作,為子女和家庭提供穩定的經濟條件。

他們在年輕時忙於奮鬥,顧不上為自己打算,很少能享受到生活的甜蜜。等待子女長大成家立業以後,又得為孩子們照顧下一代。

在完成帶大孫輩的任務以後,自己已經年邁體弱,而子女又人到中年,正處在工作和事業難以兼顧的時候,可能對老人疏於照顧。

儘管經過多年的孤單,一輩子都在忙碌,老人的內心始終存有對家的眷念,渴望能有個人與自己互相照顧,共同度過剩下的光陰。

因此,一當時機成熟,不少的老人都有開始新生活的想法。

子女為什麼會反對老人再婚呢?

1、過於顧忌外界的評價

在傳統社會裡,不少的人認為,如果喪偶的老人有再婚的想法,多半是因為子女不孝,不管老人的死活。還有的人認為,老人再娶或再嫁是很丟人的事,會遭到外人的指點,讓子女們抬不起頭。

因為害怕外界的指責和議論,很多子女對老人再婚的想法都不理解,有的甚至堅決反對,這成為影響老人再婚的重要因素。

2、內心情感的糾結

有的子女對逝去的老人存在深厚的感情,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父親或母親與他人組建新的家庭,認為這是對逝者的不尊重。

還有的子女比較依賴老人,不喜歡讓一個陌生人介入自己的家庭,以為這會奪走老人對自己的愛。

基於情感的糾葛,這些子女對老人的想法持反對意見。

3、利益方面的考慮

老人經過多年的奮鬥,多少都會有一些財產,比如房屋、金錢和股票等。在子女的心中,待到老人百年過世,這些東西理所當然會屬於自己。

如果老人再婚,就會存在財產的分配問題。一旦老人改變分配方案,自己的希望就會落空。

同時,對方老人也有子女,會不會爭奪這些財產,而且社會上通過婚姻騙財的事時有發生,害怕上當受騙同樣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所以,很多子女不能接受老人再婚。

老人希望再婚,子女應該怎樣做呢?

1)給予理解和支持

很多中年喪偶的老人,在歷盡艱辛帶大子女後,他們能夠克服世俗的偏見,勇敢地走出這一步是非常不易的。

子女們不能太過自私,或者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老人一生為自己付出太多,到了晚年已餘生不多,只想有一個知心的人相伴,能夠安穩地生活下去。

作為子女應該表示理解。如果老人願意,再婚的人選可靠,雙方你情我願,子女要支持他們。

這是孝順老人的表現,也能避免讓老人長期生活在孤獨之中,畢竟誰也不願意自己的親人有悲慘的晚年。

2)多關心和陪伴老人

不管老人是否再婚,子女都要經常陪伴他們,讓老人不感到孤獨,這是基本的孝道。

在老人再婚後,子女仍然要像以前一樣尊重和孝敬他,不能置之不理或者把他丟給新老伴去照顧,這才會讓人說閒話。同時,子女不要在金錢和財產方面計較太多,那樣只會讓老人傷心和失望。

有人說,少年夫妻老年伴。

對中年喪偶的老人來說,往事不堪回首,他們用盡心血照顧子女,並把他們培養成人,肩負的責任已經完成,完全有理由開啟自己的新生活。

在有生之年能夠有人相依相伴,重新找到真正的幸福,對自己是一種極大的安慰,也能讓子女放心,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

相關焦點

  • 七旬老人再婚,稱被兒子打罵有家不能回,喪偶老人到底能再婚嗎?
    但是凱裡的陳德茂老人不但被兒子打罵,還有家回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七旬老人再婚被兒子打罵有家回不了本應該安享晚年的年紀,如今卻只能住在一個隨便搭建的簡易房。老人說這一切,都是兒子造成的,陳德茂老人和他老伴今年都70多歲了,現在的老伴並不是原配妻子。
  • 拜登喪偶後五年才再婚,他是美國紳士,行為卻符合中國傳統思想
    很多人都是喪偶時迫不及待的再婚,有時妻子亡故幾天就把新人領進門,半年後就結婚了。不但年輕人如此,老人也是如此。如果有年幼子女,更是有迅速再婚的理由了,理直氣壯地說孩子需要人照顧,我必須馬上娶後妻。可是這不符合中國傳統道德,喪偶後應該三年後再婚,為舊人守一個空檔期和思念的時期。現在結婚都是自由戀愛,既然你那麼愛她才和她結婚,她離開人世,你總過傷心難過一段時間吧,怎麼能那麼快忘記她,擁另一個女人入懷,並且正式結婚共同生活呢?但是事實上很多人都做不到,因為很少人能保持中國儒家道德和傳統道德。
  • 60歲的女人還想再婚,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三位老人說了大實話
    人們對於年輕人選擇再婚,多數都是抱著理解的態度。但是對於老年人,特別是60歲以後的人再婚,就會有一些成見。 畢竟到了這個歲數,已經到了爺爺奶奶的輩分,選擇再婚看起來確實有點唐突。可是這只是人們的片面看法,因為你沒有身在其中,所以也根本無法感同身受。
  • 喪偶的再婚是真愛?是金錢?黃昏戀能幸福嗎?
    王女士:55歲,喪偶單身五年,二婚時間為三年前夫去世了這麼多年,一直想著他對我的好,離開的時候,我覺得天仿佛塌了一樣,很長得一段時間走不出傷痛,也做好了一輩子單身的準備。每天都是像照顧孩子一般照顧他,他的一雙兒女基本上不管他,每次拿點錢就不管了,有的時候錢不夠,只能找我兒子拿,問錢次數多了,再加上沒能幫他們帶孫子,兒子兒媳婦都有很大的意見,現任還脾氣不好,對我動不動就對我破口大罵,委屈卻找不到人說,很痛苦,很想隨前夫去了,如今晚年過得不幸福,想要離婚,但是又怕別人說不能同甘共苦,嫌棄對方體弱多病。
  • 47歲喪偶女人:相親2次後決定不再婚,將就的婚姻還不如單身好
    但是喪偶後,繼續找對象,真的好嗎?一起來聽聽這位47歲喪偶女人的心裡話。白女士/47歲我今年47歲,我34歲的時候,我老公就出現意外離開了,留下了我和女兒相依為命,老公去世後,我一個人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但是一個女人養一個孩子真的特別困難,也很不容易。
  • 80%喪偶老人希望再婚:老年人4大真實需求,你都知道幾個?
    我媽其實很孝敬奶奶,錢、衣服、保健品,幾十年來不斷供應,對於老人家的一些無理取鬧也挺包容。但對於各種提問,會嫌她麻煩,基本不說實話,只用她聽得懂的簡單話語忽悠過去。比如我媽經常網購,常有快遞送上家,見她大包小包的拿回來,又不用給錢。奶奶就很好奇,問:「這是啥,怎麼不用給錢?」
  • 65喪偶老人想娶32歲離異女人,子女卻要與其斷絕關係,到底誰之錯
    65喪偶老人想娶32歲離異女人,子女卻要與其斷絕關係,到底誰之錯?文/小妞姐彈情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永遠是故事。可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了。生活中,老夫少妻的搭配不在少數。後來,和叔知道小劉也離異了,獨自帶著3歲的女兒,兩人也挺合適,和叔不在意小劉離過婚,帶著孩子;小劉也不在意和叔年紀大。雖然兩人恩愛和睦,像平常夫妻一樣過起了同居生活,甚至一度打算結婚。可他們的子女並不容易他們在一起。
  • 喪偶後再婚,彼此會有真感情嗎?
    最後他們給自己的父親找了一位五十五歲喪偶的李阿姨,王姐的父親也不排斥兒女給他張羅,老伴去世後,他一個人住在偌大的房子裡,白天他在一家單位上班還好,晚上回家一個人吃飯都感覺孤獨,他自己有高血壓,血糖也有些高,萬一一個人在家發生意外,連個打120的人都沒有,所以對於兒女的安排,他沒有持反對意見。和那位李阿姨見面幾次後,他們結婚了。
  • 為什麼60歲的男人寧願找保姆,也不找老伴?3位大爺說出心裡話
    導語 老年人再婚在現實社會中,也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很多喪偶或者是離異的老人,在晚年都想著可以找一個伴,但也有很多老人在晚年是沒有選擇再婚的。那為什麼60歲的男人寧願找保姆,也不找老伴呢?一起聽聽這3位大爺是怎麼說的吧!
  • 帶著兒子的單親媽媽:再婚想要嫁得好,必須滿足這一點
    程程媽離婚時,兒子剛滿8歲,正是上小學的年紀,離婚時夫妻之間也沒有過多財產,所以她算是淨身出戶。離婚後租房子,打工,接送孩子,生活不可謂不辛苦,當初她也曾動過再婚的念頭,想要找個人跟自己一起分擔,但在幾場相親之後,心卻徹底涼了。相親對象如果條件好一些的話,會直接拒絕她,理由是有個兒子。
  • 「你不同意我也要嫁」60歲阿姨帶退休金再婚,「倒貼保姆」值嗎?
    在那個年代藍阿姨拖到26歲未嫁,也是大齡剩女了。最後不得不妥協,相親認識了丈夫張玉堂,貪圖張玉堂人老實,又是幹部。但張玉堂從沒給過藍阿姨感情上的溫情,她想把這歸於丈夫的「大老粗」,但她發現很多大老粗也很會疼媳婦。她想把這歸於丈夫的工作忙,但這也說服不了自己。
  • 60歲再婚女人的覺醒:直到繼子女前來賀壽,我才恍然大悟
    前夫逝去之時,兒子15歲,女兒13歲。都處於他們人生教育的最關鍵時期,我真的很迷茫,魂不守舍的,但是為了兩個孩子,我必須堅強地走下去,為了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我把飯店轉手獲得一筆不菲的轉讓收入,專心為兒女做好"後勤"服務。
  • 兩位65歲大媽因淋巴腫大查出愛滋病,曝光了喪偶老人的生活現狀
    老年人往往因為年紀大,似乎越來越無法和子女們進行更多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工作的繁瑣和生活的壓力,讓子女們似乎也失去了傾聽的能力,老年人面臨的孤獨,年輕人可能無法想像,這還跟你是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沒有關係。隨著近幾年愛滋病感染者在老年人群體中的增加,特別是喪偶老人,我們必須要去了解其背後的原因,那為何有些老年人喪偶後會染上愛滋病?
  • 中年喪偶再婚為什麼比中年離婚再婚更容易成功
    人世間最悲傷的莫過於幼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中年喪偶者一般都託兒帶女,奇怪的是三年左右喪偶者都會重組家庭並且還生活融洽。反觀那些中年離婚的人,同樣託兒帶女,再婚卻沒有那麼和諧,彼此總是相互防備,不能傾心付出。那麼,中年喪偶再婚為什麼比中年離婚再婚更容易成功呢?首先,喪偶者既然選擇再婚,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
  • 7旬老人陷入黃昏戀,為女友兒子買房花170萬,親兒子起訴:還錢
    2015年,70歲的朱大爺和張大媽相識,兩人都已經離異,均有一個兒子。相識不久後,二人情投意合確立了戀愛關係,朱大爺還搬到南京和張大媽及她的兒子同住。共同生活期間,張大媽對身體不好的朱大爺悉心照顧,還主動支付了朱大爺看病的醫療費用,連生活費都不用朱大爺出。三人在一起居住一陣子後,張大媽的兒子提出想自己買房。
  • 60歲老人拒絕搬回兒子家住,說出背後的原因,讓人很心塞
    原來親戚去年把他母親接過去一起住以後,還不到一年,他母親就自己偷偷搬走了,不願意再和他的小家庭一起住。鄰裡街坊知道了,也在背後偷偷議論是不是他們做了對不起老人的事兒,這才把老人逼走了。親戚自己也勸老人回去住,但是老人拒絕了。親戚沒有辦法才求助我媽媽,幫忙說服。原本我媽也沒有打算摻和一腳,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可是,扛不住親戚的百般請求,就心軟同意了。
  • 喪偶再婚,卻娶了個祖宗
    我和同事,我喪偶,同事離異,工會主任認識的兩個女人,正好也是一個喪偶,一個離異,工會主任的想法,讓我們喪偶的和喪偶的相親,離異的配對離異的,我當時心裡有點不樂意,不是太想找喪偶的,因為我擔心對方會一直陷在過去,走不出來,不能和我一心一意,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說不要,怕擼了工會主任的面子。
  • 他事業單位退休,64歲喪偶後,竟被子女們……
    活了一輩子,他看得出兒子是怕被連累,急著將他這個包袱甩出去。他心裡難過,許久沒讓兒子上門看望。直到七十大壽前,他通過孫女叫來三位兒子,說是要大辦一場。那場壽宴剛過沒多久,張興國去世了。當地有講究,年歲大的人不能大肆操辦壽宴,怕被神靈注意,收回壽數。兒子們也想不明白,一向迷信的張興國為何非要大操大辦。
  • 喪偶兒媳再婚後,有權繼承公婆的遺產嗎
    喪偶兒媳再婚後,有權繼承公婆的遺產嗎?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和探討的話題,因為它既有現實必要,也有法律上的意義,下面就從不同的視角去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一、從法律上,我們必須明確繼承人的範圍。關於繼承遺產這一問題,實際上我們的傳統觀念還是根深蒂固的,比如繼承權只屬於兒子,「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即便在當今社會,我們也不陌生,甚至不少女性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更別說是喪偶兒媳了。可以說沒有多少人會考慮這個問題,甚至喪偶兒媳自己都會覺得沒有底氣,在喪偶兒媳要再婚的情況下,很多人更是無法接受,把婆家的東西帶到「別人家去」的現實。
  • 一對再婚老人再離婚:你我都打小算盤,怎能牽手度暮年?
    你比我能算計 我就和你藏私心最心愛的兩盆花一夜之間不知得了啥怪病,一個枯死一個爛根兒了,這讓 64 歲的肖桂蘭老人很是傷心;冠心病復發住進了醫院,可由於兒子工作太忙加上疫情的原因,68 歲的陳永貴老人的身邊連個親人都沒有,最近一個多月,他的情緒越來越低落 ……兩個被孤獨折磨的老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