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鮮人」的求職「甘苦談」——「臺灣青年寫真」

2020-12-22 搜狐網

  「社會新鮮人」的求職「甘苦談」—「臺灣青年寫真」組稿之四

  新華網臺北10月30日電(記者韓淼 陳鍵興)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畢業生林梳雲第一份工作面試到最後時,雙方都覺得彼此不適合,便聊起了天。那位30多歲的主考官安慰她說,「不用急,你才剛開始。要知道,找工作比找男女朋友難多了。」

  到底求職難,還是求偶難?這成了林梳雲找工作期間與朋友分享最多的一段插曲。在他們看來,現在找到合適的工作與找到合適的另一半,都不容易。

  據統計,2013年臺灣男、女初婚平均年齡分別為32歲和29.7歲,再創新高。而今年9月臺灣的失業率為3.96%,其中15至24歲群體的失業率高達12.94%,25至44歲群體也高於平均水平,達4.07%。

  由此可見,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是臺灣就業市場中最困難的群體,有專家認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社會現實與年輕人的就業期待不對稱。

  臺灣104人力銀行獵才顧問中心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說,臺灣有160多所大專院校,這幾年幾乎人人都成了大學生,年輕人的就業心態發生了變化。然而,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拖累臺灣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雖然科技業有所復甦,但工作崗位並未明顯增加,而有較多職位需求的服務業卻因工時長、薪資低,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大。

  中正大學大四學生張庭瑄假期曾在賣場打工,了解到正式員工的平均薪水每月僅約2.2萬元新臺幣,兩年才能漲1000元,她便對這個工作失去了興趣。

  幾年來,臺灣薪資「凍漲」現象遲遲沒有明顯改善,青年就業族群的情況更為突出。張庭瑄算了一筆帳,如果是在臺北工作的外地人,房租每月至少要七八千元,每天吃飯起碼得花兩三百元,加上交通費等其他支出,薪水就所剩無幾了。

  她已決定考研,為自己將來求職增加一點籌碼。「我哥讀理工科系,大學畢業月薪有3.5萬元新臺幣。媽媽希望我能和哥哥一樣,可我們文科生哪裡找得到薪水那麼高的工作。」

  晉麗明也指出,就業難的現象主要集中在文史哲專業,理工科與一些名牌學校的學生找工作則相對容易。

  臺灣大學會計系大四學生吳嶽凌打算畢業後去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這對他來說沒有什麼難度。「我們系在臺灣排名第一,每年快畢業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都會直接到我們系裡招人。除非必修科目不及格,多數同學一般都能很快籤約。」

  面對不佳的就業環境,不少年輕人選擇報考公職,希望捧得一個「鐵飯碗」。吳嶽凌的班上就有幾個這樣的同學,他們覺得公職的薪水還不錯,退休後也有保障。

  晉麗明介紹說,經濟不振時,考公職就特別吃香,但競爭非常激烈,很多人甚至考了兩三次才被錄取。

  即便找到工作,也並非萬事大吉。臺灣yes123求職網8月底的一份調查顯示,有56.8%的「新鮮人」並不滿意第一份工作,主要原因包括薪資低、學非所用、沒有成就感等。

  不久前,臺灣藝術大學碩士二年級學生吳亞庭剛為一位辭職去海外遊學的朋友送行。那位朋友原本在一家企業做設計工作,忙的時候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一早又得撐著去上班,還沒有額外的加班費,一個月所有收入加起來不過3萬元新臺幣左右。

  林梳雲的一位學妹在一家報紙工作不到3個月便辭職了,理由是與自我期待不符。她的另一些學設計、建築、編程等專業的朋友,在學校時就經常接項目,畢業後乾脆不找工作,而是利用之前的人脈做起了個人工作室。

  此外,臺灣年輕人也不再能像父輩那樣,把所有時間都奉獻給工作。林梳雲認為,他們這一代不能接受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狀態。特別是這幾年,「小確幸」風潮盛行,許多年輕人把旅行、開咖啡店、辦文創工坊作為生活目標,更是不想「把人生賣給工作」。「當然,這種"慢"文化遭到大老闆們的鄙視,他們認為這會拖垮經濟。」

  近年來,全球經濟不景氣,雖在緩步回溫,但不少地區的青年失業率都居高不下。臺灣社會對於這一問題也高度關注,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張嵐菁認為,青年是最具創新與成長能力的勞動人口,若無法提供青年充分的就業機會與良好的就業環境,不僅浪費人力資源,更將導致社會問題叢生、經濟停滯不前。

  記者採訪了許多臺灣年輕人,真切感受到他們的活力與憧憬,他們都不甘於平庸,「小確幸」的內核裡其實包裹著「大夢想」。《聯合報》不久前做的一項調查顯示,臺灣18至22歲的年輕族群中有五成有意赴大陸工作,為各年齡段之最,23至29歲人群中的有意者也佔到了46%。

  作者:韓淼 陳鍵興

business.sohu.com false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10/30/c_1113049773.htm report 2079 「社會新鮮人」的求職「甘苦談」—「臺灣青年寫真」組稿之四新華網臺北10月30日電(記者韓淼陳鍵興)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畢業生林梳雲第一份工作面試到最後時,雙

");}

相關焦點

  • 臺灣青年寫真:「社會新鮮人」的求職「甘苦談」
    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畢業生林梳雲第一份工作面試到最後時,雙方都覺得彼此不適合,便聊起了天。那位30多歲的主考官安慰她說,「不用急,你才剛開始。要知道,找工作比找男女朋友難多了。」  到底求職難,還是求偶難?這成了林梳雲找工作期間與朋友分享最多的一段插曲。在他們看來,現在找到合適的工作與找到合適的另一半,都不容易。
  • 經濟壓力大 臺灣青年想當"網站小編"
    原標題:臺灣青年想當「網站小編」   臺灣yes123求職網日前發布最新調查結果指出,臺灣青年勞工失業率高、經濟壓力大,逾三成受訪者出現財務赤字,半數以上背負債務。「網站小編」位於青年改行擇業的「夢幻職業」前列。
  • 臺灣寫真:臺灣青年創業新招——打拼時尚茶道
    三十六歲的臺南青年黃世傑,從小特別愛喝茶。擁有留法碩士學位的他,耗費二年多心血,白手起家在臺灣獨創了專門迎合年輕飲茶族的「小茶栽堂」有機茶品牌,進而躋身臺灣「新生代」茶商行列。記者來到臺北市信義區世貿一館五樓,探秘黃世傑和他的「小茶栽堂」公司。令人刮目的是,這家員工數不多的「小茶行」,在大約二十平方米的辦公區內萌芽、成長。
  • 臺灣寫真:青年樂團翻轉百年糖廠
    臺灣寫真:青年樂團翻轉百年糖廠 2014-12-07 18:53: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南12月7日電 題:青年樂團翻轉百年糖廠
  • 臺灣人力機構:近七成「社會新鮮人」希望赴大陸工作
    新華社臺北4月16日電(記者陳鍵興、賈釗)臺灣104人力銀行16日發布分析報告指出,在該機構登記求職的今年將畢業或退役的「社會新鮮人」最近一年更新履歷並勾選願意到臺灣以外地區工作的有3562人,其中有69%的人想赴大陸工作。
  • 臺灣寫真:青年、遊客、買主 花蓮偏鄉在召喚
    原標題:臺灣寫真:青年、遊客、買主 花蓮偏鄉在召喚  中新社花蓮4月3日電 題:青年、遊客、買主 花蓮偏鄉在召喚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清明時節,雨後的花蓮瑞穗鄉一處民宿旁,檳榔樹筆直挺立,三角梅香氣四溢;屋簷下,七、八歲光景的小女孩蕩起鞦韆;庭院裡,主人家楊淑惠為遊客導覽。
  • 福建搭建臺灣青年網絡求職招聘常態化平臺
    新華社福州4月28日電(記者 許雪毅)福建省臺港澳辦與中國海峽人才市場攜手合作,28日在福州正式上線開通「築夢第一家園·臺灣青年就業廣場」專區,搭建常態化的臺灣青年網絡求職招聘平臺。福建省臺港澳辦主任王玲在上線啟動儀式上表示,目前在福建工作生活的臺灣青年日益增多,許多臺灣青年在福建找到了施展才華抱負的大舞臺,還有不少臺灣青年在福建牽手了人生的「另一半」,成就了美滿姻緣。此次在海峽人才網上線「築夢第一家園·臺灣青年就業廣場」專區,是福建搭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的一項新舉措。
  • 臺灣寫真:探訪臺灣苗慄休閒農場
    臺灣寫真:探訪臺灣苗慄休閒農場  【正文】位於臺中苗慄縣通霄鎮的飛牛牧場,坐落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山野中,歷經了40多年的經營發展,如今,這裡已成為臺灣休閒農業的「明星」。  臺灣寫真:探訪臺灣苗慄休閒農場  【正文】位於臺中苗慄縣通霄鎮的飛牛牧場,坐落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山野中,歷經了40多年的經營發展,如今,這裡已成為臺灣休閒農業的「明星」
  • 臺灣青年赴大陸就業意願增強
    走訪臺灣師範大學和政治大學的兩場招聘會,發現臺灣年輕人對起薪普遍要求不高,更看重工作經歷和發展前景,不少人把目光投向大陸,願意西進工作,開拓視野、接受挑戰。島內薪資水平常年停漲近年來,臺灣經濟發展趨緩,民眾薪資水平常年停漲,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亦停留在低於3萬元新臺幣的水平。
  • 「變性美女」椿姬彩菜發行寫真 驚曝愛上臺灣男
    「變性美女」椿姬彩菜發行寫真 驚曝愛上臺灣男 時間:2009.04.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 失業率飆升 臺灣青年每8人就有1人失業
    張志軍與在建興光電科技(北海)有限公司實習的臺灣大學生郭維棠(右二)和張鏡渝(右三)交談時,鼓勵兩位大學生到大陸就業創業。(圖片來源:中新社)【僑報網綜合報導】受累經濟增長緩慢,再加之畢業季來臨 ,臺灣青年工作難覓。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臺灣20歲至24歲青年失業率飆升至12.2%,等於平均每8名青年人中,就有1人處於失業狀態。
  • 甘苦造句和解釋_甘苦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郭沫若《談文學翻譯工作》:「翻譯工作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我們不但尊重翻譯,也深知翻譯工作的甘苦。」]甘苦參考例句:1、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中邊甜。2、寧做清官甘苦一生莫當貪官遺臭萬年。3、我們心裡要充滿那農民的甘苦。4、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5、好友遠從紐約寄信給我,訴說留學的甘苦。6、長期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難,才能有莫逆之交。7、工作了三十年,其中的甘苦都嘗遍了。
  • 臺灣創客:「打通」兩岸求職信息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臺灣青年畢業找工作,投遞履歷獲得通過或被刷下來,好多都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履歷的優缺點在哪裡。」Himelight履歷平臺聯合創始人翟厚翔對記者說,臺灣學生對於人力資源市場的資訊落差很大,創辦履歷網站,便是希望為其提供實際指導。
  • 臺灣東吳大學青年學生談參訪廣西印象
    臺灣東吳大學青年學生談參訪廣西印象 2017年08月29日 09: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我叫陳奕瑾,是一名就讀於臺灣東吳大學法律系和英文系雙主修專業的學生,我是在珠海讀的小學。
  • 臺灣大學畢業生待業周期拉長 求職平均耗時9個月
    臺灣大學畢業生待業周期拉長 求職平均耗時9個月 2009年06月09日 09:2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青年學子西安參觀于右任書法博物館談感受
    臺灣青年學子西安參觀于右任書法博物館談感受 2015-08-10 20:30:15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西安8月10日電 (記者 張遠)10日下午,參加「臺灣青年華夏文明之旅
  • 臺灣寫真:烏來風情讓人醉
    臺灣寫真:烏來風情讓人醉   中新社新北10月16日電 題:烏來風情讓人醉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又到秋冬「溫泉季」。
  • 職派攜手臺灣青年交流協會,共建臺灣高校學子大陸實習就業孵化器
    ,旨在促進海峽兩岸各行各業之間的交流、合作,開拓國際市場,推動世界各地華人社會互相聯繫,促使彼此經驗交換與學習觀摩。、各行業求職技巧以及職業規劃等相關求職指導。相比之下,大陸的發展進步和機遇無疑對臺灣青年產生越來越大的吸引力,特別是出臺「31條惠及臺胞措施」、取消臺灣居民來大陸就業許可證、制發臺灣居民居住證等一系列逐步落實「同等待遇」的政策舉措,讓臺灣青年們漸漸放下西進的顧慮。
  • 臺灣的斜槓(Slash)青年
    2016年,美國從事自由職業的人超過了5300萬,佔全美職場數量的三分之一。在網上以「遠程方式」完成工作,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二人不用上下班。     臺灣也有「斜槓青年」了,但一般來說,他們很多是「不得不斜槓」,同時要作好幾份工作,卻過著低消費生活。
  • 臺灣寫真 會講故事的澎湖
    臺灣寫真 "← →"翻頁 遊走於澎湖,讓記者印象深刻的不僅有《外婆的澎湖灣》中唱到的「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更有澎湖人善講故事